2016年秋季版)江苏省句容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练习(无答案)苏教版四 古代寓言二则一、默一默自度其足( ) 吾忘持度( ) 遂不得履( )( )宁信度( ) 遽契其舟( )( ) 补充: 二、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做到吐字清楚,读音准确1.对照课文注释,用自己的语言分别复述这两个故事? 2.写出黑体字的意思郑人有欲买履者 ( ) 先自度足( )而置之其坐 ( )( ) 至之市,而忘操之( )( )吾忘持度 ( ) 反归取之 ( )及反,市罢 ( ) 遂不得履 ( ) 宁信度,无自信也。
( ) 遽契其舟( )( ) 是吾剑之所从坠( ) 不亦惑乎( ) 涉江者( ) 求剑若此( )( ) 自舟中坠于水( )( )3.翻译下列句子(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而忘操之 (3)何不试之以足? (4)是吾剑之所从坠 (5)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4.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问?请写下来 三、想一想寓言中的郑人和楚人为什么都不能成功?这两则寓言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练一练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4分) 子( )无敢食( )我也 故( )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2.翻译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2分) 译: 3.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故事: ,现在常用来讽刺 的人3分) 拔苗助长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①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②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注释】 ①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②病――劳累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悯 揠 然 谓 予 者 以为 徒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② 徒无益,而又害之 3.宋人为什么要拔苗?其结果如何?(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4.读完寓言后,想想看,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