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材复习必修5

jin****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22KB
约10页
文档ID:156541761
教材复习必修5_第1页
1/10

必修5《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襟三江而带五湖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今鄱阳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南昌在五湖之间1. 钟鸣鼎食之家:指大家世族,因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2. 望长安于日下.日下:京城古代以太阳比喻帝王,帝王所在处称为“日下”《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酌贪泉而觉爽贪泉: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指日出的地方,表示早桑榆:指日落的地方,表示晚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

后用此指投军报国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投笔:指投笔从军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作“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8•朝菌不知晦.朔.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不过数仞.而下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为八尺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外:指自己一房之外的亲族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9.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太守: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察举制:又称举荐制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自汉武帝兀光兀年(前134)开始的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太守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10.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郎中:官名,始于战国,秦汉时为宫中的侍卫武官,晋至南北朝时为尚书曹司的长官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后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洗马:官名,太子的属官,掌管图书13•当侍东宫东宫:指太子,因太子居东宫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皇天”14.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该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晋大夫魏武子临终时,嘱咐其子魏颗将其爱妾杀死殉葬,魏颗没有从命,而是把她嫁了出去后来魏颗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位老人结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里梦见老人,老人自称是那名爱妾的父亲,特来报恩后世用“结草”表示死后报恩7) 二、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乃瞻衡宇通,曷不委心任去留通,所赖君子见机.通俨骄卜“:于上路通⑸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通⑹北冥有鱼通小知不及大知通此小大之辩.也通而御六气之辩.通而征一国者通夙遭闵凶通零丁孤苦通答案⑴“横”横木,横木为门(2)“何”为什么⑶“几”预兆⑷“严”整齐的样子⑸“消”消散⑹“溟”海⑺“智”智识、智慧(8)'“辨”分别(9)“变”变化(10)“耐”能(11)“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12)“伶(1) 仃”孤独的样子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生生所资.,未见其术:(2) 会有四方之事:(3)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4) 三径就荒:(5) 知来者之可追.:(6) 聊乘化以归尽:(7) 识盈虚之有数.:(8) 气凌彭泽之樽:(9)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10)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11)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2) 野马也,尘埃也:(13) 未数数然也:(14)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15)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答案(1)凭借(2)恰逢(3)不久(4)接近(5)补救(6)姑且(7)定数(8)超过(9)时序(春夏秋冬)(10)有蹉跎,有坎坷(11)旋风(12)游动的雾气(13)拼命追求的样子(14)改变(15)授予官职18•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

腹犹果然古义: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之二虫又何知古义:今义:虫子4)九岁不行古义: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表示否定① "十①+亠②(5)至于成立古义: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② 古义:今义:指(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理论、意见)有根据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义: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7)臣之辛苦古义:今义:身心劳苦;客套话,用于求人做事答案(1)虽然这样2)很饱的样子3)古代泛称动物4)不能走路5)①直到②成人自立6)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7)辛酸苦楚19•解释下列多义词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虚而入乘•(1乘聊乘化以归尽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1) 振长策而御宇内策策扶老以流憩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2) 宾主尽东南之美尽潦水尽而寒潭清则智者尽其谋(3) 故夫知效一官效斯用兵之效.也信者效其忠(4) 辩乎荣辱之境辩而御六气之辩两小儿辩日(5) 猥以微贱微听臣微志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⑺息门衰祚薄,晚有儿息.(1)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sheB,辆⑵名词,(4)胜任/效果、功效答案(1)动词,驾车、乘车/动词,利用、凭借/动词,顺着/量词,读马鞭子/动词,拄着/名词,计策、策略(3)全,都/没,干了/全部用出/献出⑸通辨”辨明/通“变”,变化/争论、辩论(6)卑微/微小的/假如没有(7)气息/子/呼出和吸入的气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眄庭柯以怡.颜:(2) 或棹孤舟:(3) 生生所资:⑷园日涉以成趣:⑸倚南窗以寄傲.:(6) 审容膝之易安:(7) 策扶老以流憩:(8) 襟三江而带五湖:(9) 雄州雾歹U,俊米星驰:(10) 四美具,二难.并:(11)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12) 怒而飞:(13) 不过数仞而下.:(14) 绝云气:(15) 而后乃今将图南.:(16)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17)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18)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19) 历职郎署:(20) 则刘病日笃:(21) 凡在故老:(22) 臣具以表闻.:答案(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

2)名词作动词,用桨划3)动词作名词,生活名词作状语,每天5)形容词作名词,自得自足的心情6)动词作名词,容膝的小屋7)名词作动词,拄着8)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9)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10)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事物,困难的事情1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逃12)形容词作动词,振奋13)名词作动词,向下14)形容词作动词,穿越15)名词作动词,向南飞16)名词作状语,向南17)形容词作名词,景色迷茫的地方18)使动用法,使……满意,使……信任19)名词作动词,做官20)名词作状语,一天天21)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22)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1) 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虚词系列练指出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2) 鹏之徙于南冥也:(3) 而莫之夭阏者:(4) 之二虫又何知:⑸众人匹之.,不亦悲乎:(6)其翼若垂天之.云:(6) 及其所之.既倦:(7)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8) 仰观宇宙之.大:(9) 向之所欣:(10)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11) 填然鼓之.:(12) 句读之不知:(13)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1) 答案⑴结构助词,的⑵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人称代词,它⑷指示代词,此(5)人称代词,他⑹结构助词,的(7)动词,向往、得到(8)动词,至U、往(9)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10)结构助词,不译(11)人称代词,活用为“我”(12)音节助词(1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4)音节助词四、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既自以心为形役:(2) 复驾言兮焉求:(3) 农人告余以春及:(4) 望长安于日下:⑸纤歌凝而白云遏:(6)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7)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8)〈〈齐谐》者,志怪者也:答案(1)被动句,“为”译为“被”(2)宾语前置句,“焉求”即“求焉”(3)介宾短语后置句,“以春及告余”(4)介宾短语后置句,“于日下望长安”(5)被动句,白云(被)遏⑹宾语前置句,“不逢杨意”⑺宾语前置句,“之夭阏”即“阏夭之”(8)判断句,……者……也五、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3•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译文:答案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呢!解析注意“聊”“乘”“归尽”等词的意义。

24.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译文:答案老了更应当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解析注意前一句为反问语气,后一句中的“青云”的比喻义25.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译文:答案自己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自己并不是像谢玄那样出色的人才,却能在今日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解析注意“簪笏”“百龄”“晨昏”等词的意义,“宝树”“芳邻”属用典26.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译文:答案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解析“野马”是喻体,须译出本体;句末“也”表示判断27.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译文:答案至于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来漫游于无穷无尽宇宙的人,他们凭借什么呢?所以说:道德修养高的人忘掉自我而顺应万物,精神境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没有建功立业的偏见,圣明的人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解析“乘”“御”“待”“无己”“无功”“无名”等为关键词28.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译文:答案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家里没有可以照应门户的童仆,孤单没有依靠地独自生活,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解析“期功”“孑立”“吊”是关键词1) 六、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a??,《逍遥游》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的句子是“,”毛泽东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以及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都化用了《逍遥游》中“,”两句答案(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3)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