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中小型器乐曲及其体裁•前奏曲•无言歌和船歌•夜曲和小夜曲•舞曲•奏鸣曲•室内乐•谐谑曲一、 前奏曲1、前奏曲是指一种单主题的中、小型器乐曲它源于15、16世纪某种乐曲的引子,最初常为即 兴演奏17世纪开始成为结构完整的独立乐曲全曲常基于一个有特点的音型加以自由展开 、肖邦的第六首前奏曲,又称《b小调前奏曲》这是一首钢琴曲二、 无言歌和船歌1、 无言歌,亦称无词歌它是一种抒情性、歌唱性的小型器乐体裁最常见的是以钢琴独奏形式 演奏的钢琴小品① 德国浪漫派作曲家、钢琴家门德尔松,首创了 “无言歌”这种音乐体裁② 特点:旋律优美、形象鲜明、结构完整、便于流传成了无言歌的四大特征③ A大调《春之歌》(钢琴曲)④ 柴科夫斯基小提琴曲F大调《无词歌》2、 船歌即船家的歌,船工的歌,船上的歌源于意大利① 特点:曲调纯朴流利,抒情浪漫,热情奔放通常为3/8、6/8、12/8节拍② 那波里民歌《桑塔露琪亚》③ 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钢琴套曲《四季》中的第六首一一“六月”《船歌》三、 夜曲和小夜曲1、 夜曲一原指流行于18世纪的一种器乐套曲,常在夜间露天演奏,与小夜曲相似,后来成为一 种独立的题材,多为钢琴小曲,通常是三部曲式结构:① 由爱尔兰作曲家约翰•菲尔德首创,后由波兰作曲家肖邦进一步发展。
② 特点:有抒情、沉思、忧郁等特点,曲调富于歌唱性;③ 《升F大调夜曲》,;④ 《bE大调夜曲》,;2、 小夜曲一原是指中世纪欧洲的游吟诗人在恋人的窗前所唱的爱情歌曲,通常在黄昏或夜晚时演 唱,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① 特点:演唱时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拨弦乐器伴奏,歌声缠绵婉转,悠扬悦耳② 《弦乐小夜曲》()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作曲四、 舞曲1、小步舞曲一源于法国民间舞曲(法文menuet), 17世纪中叶传入法国宫廷,为宫廷乐师、法籍 意大利作曲家吕利所采用,遂而风行欧洲① 特点:小步舞曲风格典雅庄重,速度不太快,音乐多从第三拍开始,均采用3/4拍子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② 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③ 博凯里尼的《A大调小步舞曲》2、 圆舞曲一圆舞曲起源于奥地利高低地区的民间舞蹈及其音乐“连德勒”连德勒时3/4拍子或 3/8拍子的徐缓的民间舞曲,由两个八小节的段落组成,这两个段落各自要反复一遍或几遍① 维也纳式的圆舞曲特点:A五首构成;B易奏易跳;C弦乐为主;D生活自然;E注重标题;F 连贯和发展;G潇洒利落② 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是奥地利小提琴家、指挥家和作曲家。
《蓝色的多瑙河》按典 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形式写成3、 玛祖卡舞曲一(Mazurka)是一种波兰民间舞曲,起源于波罗的海沿岸的玛索维亚(Mazovia) 平原主要包括这样几种类型:玛祖儿(Mazur),奥贝尔塔斯(Obertas),以及库亚维亚克(Kujawiak) 等波兰民间舞曲① 特点:玛祖卡是一种三拍子的舞曲,节奏鲜明,情绪活跃,它的强拍重音常落在小节的第二拍 或第三拍,并常用附点② 波兰作曲家肖邦写有五^一首钢琴玛祖卡,作品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高超的作曲手法 以及钢琴弹奏技巧五、 奏鸣曲奏鸣曲一[意]Sonata原意是“被演奏的或响着的”人们通常公认维也纳古典派作曲家创作的古典 奏鸣曲为这种体裁的典范① 发展:A在16、17世纪时,奏鸣曲泛指各种器乐曲;B 17世纪以后指类似组曲的器乐合奏套 曲;C D•斯卡拉蒂的古钢琴奏鸣曲为单乐章作品;D自海顿、莫扎特之后的奏鸣曲,系指用奏鸣(交响)套曲形势;② 奏鸣曲一般由三至四个乐章构成,其中个乐章的基本特点与形式通常如下: 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具有积极展 开的性质第二乐章:慢板,采用奏鸣曲式、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或变奏曲式,具有抒情性质 第三乐章:中速,采用复三部曲式,为中速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带有舞曲或歌唱的性质 第四乐章:快板或急板,采用奏鸣曲式、回旋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也有变奏曲式,具有综合性、 欢乐的性质③ 在钢琴奏鸣曲的发展中,贝多芬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六、 室内乐室内乐,17世纪产生于意大利,最初是指在西欧贵族宫廷、客厅中,由少数人演奏(唱)为少数 人欣赏的世俗音乐近代室内乐,是指每个声部都由一件乐器演奏的小型合奏曲,该演奏形式谓 之重奏,故室内乐也称重奏音乐现今,室内乐除指各种重奏曲外,有时也包括独奏曲,极少数 乐器伴奏的独唱曲、重唱曲① 特点:A演奏于家庭室内的自然环境;B室内乐是重奏音乐,每个声部只有一件乐器演奏,而 每件乐器之间是不分主次,互相平等的;C表达感情上以细腻见长;D每个声部都有相当的独立 性和个性;② 分类:按演奏人数可分为二重奏、三重奏以此类推,乐器可分为:同类乐器,如弦乐重奏、木 管重奏、铜管重奏等,不同类乐器,如钢琴二重奏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③ 室内乐的乐曲,通常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快速的,用奏鸣曲式写成,有时加引子第二乐章是慢速的抒情的,采用三部曲式或变奏曲式第三乐章是中速的小步舞曲或快速的谐谑曲第四乐章是急速的,用奏鸣曲式或回旋曲式写成七、谐谑曲谐谑曲是一种生动活泼而富于诙谐和戏谑情趣的器乐曲,是在小步舞曲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 谐谑曲沿用了小步舞曲的三拍子节拍和复三段式结构谐谑曲比小步舞曲速度快,节奏活跃,并且常用独特的音调、不常见的节奏型、出其不意的转调 和强弱对比、突如其来地反复前面的主题或引进新的主题、突如其来地结束一个段落或结束全曲 等手法,造成一种幽默和风趣的效果。
从肖邦开始,谐谑曲被用作独立的器乐曲肖邦把谐谑曲作为一种独立的体裁用于钢琴协作,应 该说是音乐史上的一次创举,他一生共创作四首钢琴谐谑曲例:《降b小调谐谑曲》的结构是比 较自由的奏鸣曲式,全曲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四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