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铝及其化合物(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考点一:含量丰富的金属单质—镁和铝(判断题每小题1分,单行选择题每题4分,共26分)1.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铝罐可久盛食醋、浓硫酸等,常温下,也可用浓硫酸除去铝表面的铜镀层 × )(2)Al、盐酸、NaOH溶液三者之间两两均能发生放热反应 √ )(3)Al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3H2↑ √ )(4)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会增加 × )(5)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溶解的速率更快 × )(6)工业上分别用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和MgCl2溶液来制备金属Al和Mg × )(7)铝制品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是因为铝不活泼 × )(8)铝箔插入稀硝酸中无现象,说明铝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9)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 )(10)除去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 )2.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直接完成的是( B )A.Al(OH)3―→Al2O3 B.Al2O3―→Al(OH)3 C.Al―→Al2O3 D.Al2O3―→AlO3.将5.4 g Al投入200.0 mL 2.0 mol·L-1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
该溶液可能是( D )A.HNO3溶液 B.Ba(OH)2溶液 C.H2SO4溶液 D.HCl溶液4.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相同条件下),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是( B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5.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2,则加入的铝粉的质量为( A )A.5.4 g B.3.6 g C.2.7 g D.1.8 g考点二: 铝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铝、氢氧化铝(判断题每小题1分,单行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向1 mol·L-1 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6 mol·L-1 NaOH溶液制备Al(OH)3悬浊液( × )(2)氢氧化铝和小苏打,均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 )(3)明矾和高铁酸盐都可用作净水剂和消毒剂( × )(4)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CO2+AlO+2H2O==Al(OH)3↓+HCO( √ )(5)Al(OH)3、Al2O3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6)双羟基铝碳酸钠(化学式是NaAl(OH)2CO3)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抑酸剂,该药剂不适合于胃溃疡患者服用,且1 mol NaAl(OH)2CO3最多可消耗3 mol H+( × )(7)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实现:( √ )(8)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恰好完全沉淀的离子方程式:2Ba2++3OH-+Al3++2SO===2BaSO4↓+Al(OH)3↓( × )2.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MgO、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工业上也用其电解冶炼对应的金属B.明矾水解形成的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C.燃放烟花是利用了某些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D.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解析】:MgO的熔点很高,通常电解熔点较低的MgCl2制备Mg,A错误;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因而可用于水的净化,B正确;Al的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以保护Al不被进一步腐蚀,D正确3.用含有少量Mg的Al片制取纯净的Al(OH)3,下列操作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C )①加盐酸溶解 ②加NaOH溶液 ③过滤 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 ⑤加盐酸生成Al(OH)3 ⑥加过量氨水生成Al(OH)3A.①⑥③ B.①③⑥③ C.②③④③ D.②③⑤③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B )A.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B.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C.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过滤D.MgO中混有少量Al2O3: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gO5.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C.图中所有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6.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xH2O、Fe2O3、SiO2等)提取纯Al2O3作冶炼铝的原料,提取时操作过程如下图,指出图中操作错误的是( A )A.④⑤ B.③④ C.②⑤ D.①②7.某混合溶液中,含溶质X、Y各0.1 mol,向其中滴加0.1 mol·L-1的Z溶液,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如图,则符合条件的X、Y、Z分别是( A )A.偏铝酸钠、氢氧化钡、硫酸B.偏铝酸钠、氯化钡、硫酸C.氯化铝、氯化镁、氢氧化钠D.氯化铝、氯化铁、氢氧化钠考点三: 镁、铝及化合物综合(单行选择题每题5分,第5题22分,共42分)1.把X溶液逐滴滴入Y溶液中,与把Y溶液逐滴滴入X溶液中,反应现象不同的是( B )ABCDXNaHCO3NaAlO2NaHCO3MgCl2YCa(OH)2HClHClNaOH2.通过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是学习化学科学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D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把相同大小的一块铝和镁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铝溶解有气泡放出,而镁没有任何变化由此得出:铝的金属性比镁强B取一块铝箔,用酒精灯点燃:铝箔只熔化成液体而没有脱落由此得出:铝不易燃烧C向氯化铵溶液中投入一铝片: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由此得出:该气体是氨气D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最后沉淀完全消失由此得出: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溶液3.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D )A.将一块带有氧化膜的铝片与过量的浓NaOH溶液完全反应后,取澄清溶液将其蒸干,得纯净的NaAlO2固体B.向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lCl3溶液,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加热灼烧去掉水分,可得纯净的Al(OH)3固体C.把铝块与适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干,可得AlCl3固体D.把AlCl3溶液与足量氨水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去掉水分可得Al2O3固体4.Na2O2、HCl、Al2O3三种物质在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含有Na+、H+、Cl-、OH-;且溶液呈中性,则Na2O2、HCl、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B )A.3∶2∶1 B.2∶4∶1 C.2∶3∶1 D.4∶2∶15.(除标注外,每空3分,共22分)实验室采用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2O4的主要流程如下: (1)制备MgAl2O4过程中,高温焙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Al(OH)3+Mg(OH)2===MgAl2O4+4H2O___。
2)判断流程中沉淀是否洗净所用的试剂是___AgNO3溶液(或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___3)在25 ℃下,向浓度均为0.01 mol·L-1的MgCl2和AlCl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Al(OH)3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Al3++3NH3·H2O===Al(OH)3↓+3NH_{已知25 ℃时Ksp[Mg(OH)2]=1.8×10-11,Ksp[Al(OH)3]=3×10-34}4)无水AlCl3(183 ℃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装置B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__除去HCl__;F中试剂的作用是__吸收水蒸气____5)将Mg、Cu组成的3.92 g混合物投入过量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还原产物NO气体1.792 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4 mol·L-1的NaOH溶液80 mL时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则形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8.00____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