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语文备考-全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考向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2.50KB
约4页
文档ID:158064093
高中语文备考-全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考向_第1页
1/4

高中语文备考-全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考向一、命题作文的概念命题作文,是指命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考生根据这个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近年来,命题作文的常见格式是“材料+题目+要求”二、命题作文的类型从形式上来说,分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两种类型考向(一) 全命题作文全命题作文要正确审题、立意,考生应把握好三个方面方法一:锁定题目的题眼_命题作文的审题,关键是抓题眼,即找出题目中最关键的词语,然后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准确地把握题意题目的结构不同,题眼的位置就可能不同1.词语型命题作文词语型命题作文虽然审题对象集中而明确,但由于提供的审题信息相对较少,因此也容易偏读甚至是误读这类作文题目,其表意重心往往在这个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本质特点上,要抓住它的本质特点进行思考词语型命题通常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关键是正确分析其内在隐含意义,如“门”“路”“考场”等,在写作时,或写它的引申意义,或写它的象征意义,或写它的比喻意义2.短语型命题作文短语式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关键就是审清题眼,确定重点短语的结构包括偏正、动宾、主谓、并列等类型,不同结构方式的命题,侧重点就有所不同。

1)偏正短语式题目中心词往往就是写作的对象,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往往体现了题目的特殊要求,是写作所限定的范围及重心,它也往往就是题眼如“生存的智慧”只能限定于写“生存”方面的,写作内容应该是“智慧”,即在生存这方面你如何展现你的智慧2)动宾短语式题目动词一般是写作的重点所在,它也往往就是题眼宾语一般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如“收藏快乐”,作文的重心就在于动词“收藏”:收集并保存;收起并保存再看宾语,由于宾语是抽象的事物,必须将这个词具体化,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收藏某种具体的事物从而得到快乐,例如相片、书籍、古董、明信片等3)主谓短语式题目主旨、精神或题眼往往在谓语动词上主谓短语可参考“句子型命题作文”的讲述4)并列短语式题目常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对于并列短语式命题,关键是找出并列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索取与贡献”,重点是让我们阐述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决不能单纯地议论什么是“索取”,什么是“贡献”3.句子型命题作文句子型命题作文的题目,是以一个单句或复句的形式给出的,如“人生支柱是精神”“人生处处是考场”这类命题的题目往往本身就是中心论点,或是一个有隐含意义的句子,写作时要以谓语为写作重点,同时注意主语、宾语和修饰语对对象和范围的限制。

对于这类题目,审题时主要是抓住题目中的中心词或关键字方法二:把握题目的要求在审题过程中,考生除了要审视题目本身以外,还必须对题目后的要求进行反复阅读和思考,从而明确命题者对考生写作提出的所有要求另外,考生在审题时,还要辨清哪些是“硬性”要求,哪些是“弹性”要求硬性”要求代表命题者的意志,是不可违背的,因此考生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对于“弹性”要求,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便宜行事”方法三:重视题目的提示有的命题作文在试题的前面会有一段材料,其实这段材料是命题者为了降低审题难度而给予考生的“友情提示”,不会对考生的写作产生任何制约尽管如此,考生还是应当重视这段材料,因为它毕竟是“有益”的提示,至少能为自己打开思路提供帮助典例 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在同一个时代,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有人只愿安分随时,有人深感生逢其时、时不我待……请以“论生逢其时”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写作指导】 标题中有“论”字,即便后面没有提示是写议论文,也必须写成议论文。

试题由“引语+命题+要求”三部分组成引语中“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告诉我们人和时代的关系首先时代是特定的,无可选择的而每个人可以选择的人生是不同的在同一个时代,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有人只愿安分随时,有人深感生逢其时、时不我待……”每个人的选择决定着他的未来考生可以扣着“时”与“生”分别解读时”:历史上既有战乱频繁的时代,也有和平安定的时代生”:乱世中有人随波逐流,有人横空出世,治世中有人躺平不思进取,有人奋斗积极创新……题目抛开了导语中的“生不逢时”“安分随时”,把话题聚焦到“生逢其时”上,引导考生追怀先辈、思考自我,树立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写作时千万不能针对“生”和“时”的关系,在“生不逢时”“安分随时”“生逢其时”平均用力以时代为背景,以不同人的不同人生道路为切入角度,列举了各种看待人生的态度,要求考生以“论生逢其时”为题写作,考查了考生理解材料、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一时代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态度,生不逢时、安分随时、生逢其时这三者之间,具有鲜明的色彩差别写作时,可以将重心放在第三种人生态度上赶上了最好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奋斗,尤其是青年,更应该以时不我待的热情投身到建设国家的大潮中去,这样,才能不辜负这个美好时代。

参考立意:无论社会治乱,都可生逢其时,勇往直前;时代影响人的成长,人要在特定的时代积极有为;生逢其时是一种担当意识;任何时代,勇者都会在无惧中奋勇前行;时势造就英雄,英雄造就时势1.生逢好时代,吾辈当奋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之路是一帆风顺的,青春的底色永远离不开“奋斗”两个字生逢美好时代,唯有奋斗,才能留下深深的印记;唯有奋斗,才能永葆青春的朝气2.践行报国之志,成就最好自己生逢其时,不敢辜负韶华;做好自我,助推家国兴盛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每一个个体都应该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之中,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用自己的方式向青春致敬3.担负历史使命,展示时代情怀时代给予我们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我们当担负起历史的使命,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去面对生活,以丰盈的时代情怀回报社会,这样,才能为“中华号”巨轮劈波斩浪提供不竭的动力范文论生逢其时生逢其时,生者,运也;逢者,适也;其时,时代也所谓生逢其时,即为生于合适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中绽放光彩,每个人都可以生逢其时,只要将每一个独立的个体融于时代运转的旋涡里晚唐诗人罗隐曾于《筹笔驿》中落墨:“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他将“时”与“运”联系在一起,感叹个人在时代浪潮中的无力感与渺小然而,“运”只是个人难以预测的生命历程,而“时”则为时代大背景下的机遇与可能,二者并不等同,自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了生不逢时的想法翻开历史文献,回忆汉文帝开创“文景之治”时,虽于百姓为安居乐业、广纳善言的时代,却仍存“屈贾谊于长沙”的情形;东汉初年光武帝时期百废待兴,适逢才学志士得以一展青云之志之时,然仍“窜梁鸿于海曲”;汉武帝盛世时期,然仍存“李广难封”……每个人都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不论是百废待兴,抑或繁华盛世,人人都可以将个人命运寓于时代浪潮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生逢其时”饮冰室主人曾写道:“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纵览古今,生逢其时,是苏秦在战国时期苦练游说,连横诸国,佩六国相印,实现鸿鹄之志;是陆游在南宋动荡时期,不苟且偷安,抗击外敌保家卫国;是大唐玄奘在交通不便的时期仍乘危远迈,杖策孤征,最终到达印度,取得真经……回首过往,感怀今昔,生逢其时,亦是科学家颜宁在科学领域的不断探索,对科研的充分热爱;抑或是聂鲁达深切体味人民所受的压迫,把对全人类的同情写进诗歌中;同时也是蒋勋以诗意的眼光观照一草一木,将自然之美诉诸笔端……他们,用自己的一份份星火之力汇成磅礴伟力,将个人搭乘到时代列车上,这些不都是生逢其时的充分体现吗?“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四十年筚路蓝缕,七十载长歌未央百年风光,山河巨变有人慨叹生不逢时,竞争激烈,难以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绩;有人只愿安分随时,在自己的舒适圈里混日子然而,我们需要这个最好的时代,时代也需要最好的我们,我们应抱有生逢其时、时不我待的心态去融入时代潮流,借发展东风实现个人理想、回报社会期望、实现祖国愿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鸿鹄之志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愿吾辈青年生逢其时,时不我待,寓于时代变局中,发光发热,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高分启示1.主题鲜明,文情并茂本文从对“生逢其时”这一词语含义的理解切入话题,围绕“时”与“运”的辩证关系展开讨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生发出人人都可以将个人命运寓于时代浪潮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生逢其时”的人生感慨2.文章雅致,层次清晰本文主线分明,谈古论今,过渡自然,逐层深入,紧紧围绕“生逢其时”展开论述,论据丰富,安排得当论证过程环环相扣,无懈可击,思路顺畅,逻辑性强,非常具有说服力文章思维如此清晰,堪称典范3.文白相间,错落有致本文语言多用修辞手法,排比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对偶句增强了文章的绮丽。

遣词造句,自然流畅,毫无雕琢的痕迹作者语言积累很是丰富,名言警句,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可谓字字珠玑。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