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发布药品广告应当遵循以下准则

ba****u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60KB
约4页
文档ID:153894265
发布药品广告应当遵循以下准则_第1页
1/4

发布药品广告应当遵循以下准则:(一) 发布药品广告,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及有关药品监督管理的规定,符合国家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制定的《药品广告审查办法》规定 的程序二) 下列药品不得发布广告:1、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2、 治疗肿瘤、爱滋病、改善和治疗性功能障碍的药品、计划生育用药、防疫制品;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的假药、劣药;4、 戒毒药品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特殊药品;5、 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生产的药品和试生产的药品;6、 卫生行政部门明令禁止销售、使用的药品和医疗单位配制的制剂;7、 除中药饮片外,未取得注册商标的药品;(三) 药品广告内容应当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批 准的说明书为准,不得任意扩大范围四) 药品广告中不得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如“疗效最佳”、“药到病除”、 “根治”、“安全预防”、“完全无副作用”等药品广告不得贬低同类产品,不得与其他药品进 行功效和安全性对比,不得进行药品使用前后的比较五) 药品广告中不得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药之王”、“国家级 新药”等绝对化的语言和表示;不得含有违反科学规律,明示或者暗示包治百病,适合所有 症状等内容;(六) 药品广告中不得含有治愈率、有效率及获奖的内容;(七) 药品广告中不得含有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 者的名义、形象作证明的内容。

八) 药品广告不得使用儿童的名义和形象,不得以儿童为广告诉求对象九) 药品广告不得含有直接显示疾病症状、病理和医疗诊断的画面,不得令人感到已患 某种疾病,不得使人误解不使用该药品会患某种疾病或者加重病情,不得直接或者间接怂勇 任意、过量使用药品十)药品广告中不得含有“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等承诺;(十一)药品广告中不得声称或者暗示服用该药能应付现代紧张生活需要,标明或者暗示 能增强性功能;(十二)药品商品名称不得单独进行广告宣传广告宣传需使用商品名称的,必须同时使用药品的通用名称;(十三)国家规定应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治疗性药品的广告中,必须标明'按医生处方购 买和使用”十四)药品广告审查批准文号应当列为广告内容同时发布非法药品广告特征一一电台热线(2006-11-08 15:20:44)转载Q 分类:识别非法广告非法药品广告,目前的发布形式主有以下几种方式:电台专家做台 专家坐台健康讲座(假专家)+热线参与+用药受益人感受(托)+扩大的产品功效(虚假宣传)=丧失良心和道德毒害指数:5星电台专家 此类非法广告大多以请某著名专家进行某疾病的健康讲座与咨询,热线参与一般选择夜间和早间,针对人群一般为老年人,我们这一代的老年人,就是抓住了老年人防范意 识弱,容易上当的特点。

这些目前活跃在电台的热线专家,99%都是自封专家,有些是电台坐台 的专业户,基本都是以厂医或者个体诊所,流动游医为主,个别企业的专家连最基本的医学常识 都不具备,在这里,医学的技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看你的忽悠能力!最大的特点就是什 么话都敢说,不管明白不明白,能忽悠着听众吃他们药的,就是最抢手的专家!本来这些广告是 应该全部封杀的,电台的坐台专家本身全是非法的,但非法医疗广告占电台广告收入的半数来源, 因此,有关部门也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建议身体有病的,还要去正规的大医院看病,这些专 家不会给您的身体健康带来任何好处,只会带来麻烦除非你运气好,能够碰到1%的专家而 这种机会还不如去买彩票去碰碰你的运气电台热线参与者一一临床佐证:用过药的人反馈用药感受这些人都是厂家的“托”,作为演员,他们应该是最合格的了,在他们声泪俱下的讲述如何用这个 产品受益的同时,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又有人上当了!不信你试试,如果你上当了,想再用 热线投诉,是不会让你说的!凡是对他们不利的言论不是接不进去,就是掉线!产品功效: ――此类药物一般设在药店专卖,或者专柜形式,各大医院均未有销售最常用 的就是包治包好,什么糖尿病、癌症、肝炎,凡是目前医学难以解决的难题,这个药品基本都攻 克了,如果你还有其他疾病顺便也给你解决了,专家会给你讲一大堆的科学术语,最新技术,最 新发明,什么秘方之类的,直到把你给讲晕了(其实他自己也晕,因为你他自己也不明白)就差 得诺贝尔医学奖了,几个疗程下去痊愈,保证疗效,有真实的案例佐证。

甚至无退款机会难得, 不要错过治疗的有效时机只要你现在病急乱投医,只要你容易相信专家,相信科学技术,当然, 我说的是相信的他这种“伪科学”其实目前我们最常见的一些疾病:乙肝、糖尿病、高血压、冠 心病等,是单凭药物很难做到彻底治愈的无论你是中医还是西医,这些疾病都是医学难题,如 果你能攻克了这些疾病,估计这种药不用做广告,也会供不应求再者说了,如果疗效这么好, 为什么各大医院会没有销售? 一般来说这样的问题他们也有回答,就是进医院要加好多的环节, 这样下来,成本就高了,药品价格就高了,这些话纯属欺骗患者,恰恰相反,这些药品的价格都 非常高,属典型的暴利产品以上是我个人总结的电台非法医药广告的一些特征,欢迎大家参与讨论非法医药广告药品报纸篇一一软硬兼施发布形式:报纸硬广告+报纸软文=见利忘义毒害指数:5级硬广告形式非法特征:专家推荐、机构(协会)推荐、患者案例、治愈率、效果保证、夸大宣传、 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广告审批文号或者冒用批谁文号、专家热线咨询药品不在大医院销售, 都是在药店所有在平面媒体发布的医药广告,都应该有当地药监的广告审批文号,但这些非法广告都不 会有这样的广告审批文号,这基本也是一种行业潜规则,有批准文号的,除了大胆冒用的,相关 部门承担的责任更大,而没有批准发布的,监管部门可以推托说没有经这我们的审批,而进行责 任推托。

因为利益的关系,各大媒体只要见钱,只要你出钱,有问题他们可以帮你摆平,而不顾自己 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公德致使非常广告泛滥这些广告,有些国药准字号的药品,更多的是保健品,不具备治疗疾病的能力,或者只是 些普通药品,换上商品名字,药品的价格翻了几倍特别是利用一些患者或者专家的推荐,给那 些饱受疾病折磨的人看到了希望的泡沫,俗话说,病痛乱投医,好多人就是抱着试试看,上当也 就这一回万一真有效就错过机会的心态,而纷纷上当中国的药品什么都敢治,什么病都能治好,而这些药品,却都是一些小企业(个别大企业) 或者小医院所生产,试想,如果这些药品这么好,各大公立医院为什么不销售? 一些保健品在宣 传治疗功效时,甚至强过药品,如果真有效果,我们的药品还要它干什么?保健品就是保健品, 永远替代不了药品非常广告就是让你上一当,所以非常广告的药品,周期都非常短,过一段时 间靠广告火一段时间,都大家上完当了,很快就消失软广告:这是媒体见利忘义的充分表现,把这些药品或者保健品,做成新闻形式,让一般人 很难识别,通过新闻的形式,增加产品的可信度,让你的上当变得更容易但这些文章也具有很 明显的识别特征:一般在健康版发布、介绍药品较多、介绍药品的生产厂家、功效、有效率,有 些甚至具有硬广告的那些特征:专家、患者、协会推荐等。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