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1 第 二 篇 AE NI 模 型第 三 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第 四 讲 三 、 四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2 第 三 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v 一 、 消 费 函 数 与 消 费 倾 向v 二 、 储 蓄 函 数v 三 、 两 部 门 经 济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3 一 、 消 费 函 数 与 消 费 倾 向v 1. 消 费 函 数v 2. 消 费 倾 向v 3. 45o线 和 消 费 曲 线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4 1 消 费 函 数v 消 费 函 数 是 指 消 费 支 出 与 决 定 消 费 的 各 种 因 素 之间 的 依 存 关 系 v 在 研 究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时 , 假 定 消 费 只 受 收 入 多 少的 影 响 , 因 此 可 以 说 消 费 是 收 入 ( 或 可 支 配 收 入 )的 函 数 。
一 般 来 讲 , 在 其 他 条 件 不 变 的 情 况 下 ,消 费 随 收 入 的 变 动 而 同 方 向 变 动 , 即 收 入 增 加 消 费 增 加 ; 收 入 减 小 消 费 减 少 但 它 们 之 间 并不 是 按 同 一 比 例 变 动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5 1 消 费 函 数v 消 费 函 数 可 以 表 示 为 : C=a+bYn C为 消 费 支 出 ,n Y为 收 入 ,n a为 自 发 消 费 , 即 收 入 Y为 0时 的 消 费 ,n b是 消 费 对 收 入 的 变 化 率 ,n bY称 为 引 致 消 费 , 即 收 入 增 加 引 起 的 消费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6 2.消 费 倾 向v ( 1 ) 边 际 消 费 倾 向 ( M a r g i n a l Propensity to Consume, MPC)v 指 消 费 增 量 和 可 支 配 收 入 增 量 之 比 :MPC= bdydcyc 0b1 C=a+bYc Y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7 2.消 费 倾 向v ( 2) 平 均 消 费 倾 向 ( 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APC)v 指 消 费 总 量 与 可 支 配 收 入 总 量 之 比 :MPCbyaycAPC 随 着 y的 增 加 而 减 小 , 且 趋 向 于 b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8 2.消 费 倾 向v ( 3) MPC和 APC的 比 较v 假 定 消 费 函 数 为 : c=200+0.8Y 单 位 : 元y c y c MPC APC800 840 - - 1.051000 1000 200 160 0.8 1.01200 1160 200 160 0.8 0.971400 1320 200 160 0.8 0.941600 1480 200 160 0.8 0.931800 1640 200 160 0.8 0.91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9 3. 45o线 和 消 费 曲 线AE(C)C1a0 y 1 ycA v凯 恩 斯 在 解 释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时 ,一 般采 用 45线 ;v图 中 纵 轴 代 表 实 际 的 计 划 总 支 出 ; 横 轴 代 表 实 际 的 国 民 收 入 Y。
v在 45线 上 任 意 一 点 均 代 表 : AE=NI=Yv消 费 曲 线 : C= a+bY与 45线 相 交 于 A点 , 该 点 表 示 : 计 划 消 费 =国 民 收 入 C1=Y1 a+bY1=Y1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10 v消 费 函 数 的 经 验 分 析 : v 美 国 19481988年 , 以 1982年 不 变 价 格 计 算 C=13.3+0.9Y( 单 位 : 10亿 $)v 加 拿 大 19561984年 , 以 1971年 不 变 价 格 计算 C=4.2+0.83Y ( 单 位 :10亿 加 元 )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11 二 、 储 蓄 函 数 v 1.函 数 形 式v 2.MPS和 APS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12 1.函 数 形 式v 凯 恩 斯 两 部 门 模 型 ,假 设 : Y=NI=C+Sv 很 明 显 , 储 蓄 也 是 收入 的 函 数 S=Y-C =Y-(a+bY) =-a+(1-b)Y Ca0 C=a+by45os0-a S=-a+(1-b)y y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13 2. MPS和 APSv 边 际 储 蓄 倾 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ing, MPS)v v 可 见 MPC+MPS=b+(1-b)=1v 平 均 储 蓄 倾 向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ing, APS))1( byaySAPS )1( bdydsySMPS 所 以 , APC+APS=1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14 三 、 两 部 门 经 济 国 民 收 入 决 定v ( 一 ) 两 部 门 经 济 中 的 收 入 流 量 循 环 模 型 v ( 二 ) 两 部 门 经 济 中 国 民 收 入 的 构 成 v ( 三 ) 国 民 收 入 的 决 定v ( 四 ) 乘 数 理 论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15 ( 一 ) 两 部 门 经 济 中 的 收 入 流 量 循 环 模 型v 两 部 门 经 济 是 假 定 国 民 经 济 只 有 两 个 部 门 , 即 企业 与 居 民 户 。
居 民 户 向 厂 商 提 供 生 产 要 素 , 获 得多 种 报 酬 ; 企 业 则 使 用 多 生 产 要 素 进 行 生 产 , 并向 居 民 户 提 供 产 品 和 劳 务 v 假 定 居 民 把 收 入 分 为 两 部 分 : 一 部 分 用 于 消 费 ,一 部 储 蓄 起 来 ; 企 业 在 居 民 户 消 费 时 获 得 销 售 收入 外 又 获 得 其 他 来 源 的 投 资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16 ( 一 ) 两 部 门 经 济 中 的 收 入 流 量 循 环 模 型v 两 部 门 经 济 的 实 物 与 收 入 流 量 循 环 模 型 企 业 居 民 户金 融 机 构支 付 生 产 要 素 报 酬提 供 生 产 要 素投资 提 供 商 品 与 劳 务购 买 商 品 与 劳 务 储蓄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17 ( 二 ) 两 部 门 经 济 中 国 民 收 入 的 构 成 1. 从 供 给 方 面 看 , 一 国 的 国 民 收 入 是 一 定 时 期 内各 生 产 要 素 供 给 的 总 和 。
v 这 个 总 和 可 以 用 各 种 生 产 要 素 相 应 的 得 到 的 收 入的 总 和 来 表 示 这 些 收 入 可 以 分 为 消 费 和 储 蓄 两部 分 v NI=Y=各 种 生 产 要 素 供 给 的 总 和 =各 种 生 产 要 素 所 得 到 的 收 入 的 总 和 =工 资 +利 息 +地 租 +利 润 =C+S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18 ( 二 ) 两 部 门 经 济 中 国 民 收 入 的 构 成v 2.从 需 求 方 面 看 , 一 国 的 国 民 收 入 是 一 定 时 期 内 国 内 用 于 消 费 支 出 和 投 资 支 出 的 总 和 v AE=Y=消 费 需 求 +投 资 需 求 =消 费 支 出 +投 资 支 出 =C+I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19 ( 三 ) 国 民 收 入 的 决 定v 1.概 念v 2.分 析 国 民 收 入 的 决 定 的 两 种 方 法n 消 费 投 资 法n 储 蓄 投 资 法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20 1. 概 念v 国 民 收 入 是 由 总 供 给 与 总 需 求 共 同 决 定 的 。
v 如 果 总 需 求 总 供 给 , 表 明 社 会 上 供 给 不 足 ,这 样 价 格 必 然 上 繁 荣 昌 盛 , 生 产 必 然 扩 大 ,从 而 总 供 给 增 加 , 国 民 收 入 也 增 加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21 1. 概 念v 国 民 收 入 达 到 均 衡 的 条 件 : 总 供 给 总 需 求即 : C+S=C+I得 : S=I 当 SI时 , 国 民 收 入 收 缩 ; 当 SI时 , 国 民 收 入 扩 张 ; 当 S=I时 , 国 民 收 入 达 到 均 衡 .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22 2.分 析 国 民 收 入 的 决 定 的 两 种 方 法v消 费 投 资 法 :假 定 投 资 是 一 固 定 常 数 IAD=C+I =a+bY+I0 =A0+bY (A0=a+I0) 45 o yA0 IU0I0Y0EF C=a+byAD=A0+by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23 消 费 投 资 法 :v AD线 与 45线 在 E点 相 交 , E点 称 为 均 衡 点 ,表 明 国 民 收 入 在 上 E点 达 到 均 衡 ( 总 供 给 等于 总 需 求 ) , 这 时 国 民 收 入 为 Y0。
Y=AD Y=A0+bY (1-b)Y=A0 bAy 1 00 均 衡 国 民 收 入 , AS=AD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24 储 蓄 投 资 法v 假 定 投 资 是 一 固 定 常 数 , 由 前 所 述 有 : bAbIay Iyba IS II ybaS 111 1 00 00 )( )(由所 以 S,II0a 0II ybaS )( 1E 0y y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25 ( 四 ) 乘 数 理 论v 1.概 念v 2.计 算 公 式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26 1.概 念v 乘 数 ( Multiplies) 又 称 作 倍 数 , 在 宏 观经 济 学 中 它 被 用 来 分 析 经 济 中 某 一 注 入 量的 增 减 , 通 过 一 系 列 连 锁 反 应 , 最 终 对 国民 收 入 增 减 的 倍 数 v 投 资 乘 数 , 如 果 注 入 量 是 投 资 , 投 资 变 动量 及 其 所 引 起 的 国 民 收 入 的 变 动 量 之 间 的比 率 就 是 投 资 乘 数 。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27 1.概 念v 投 资 乘 数 与 消 费 增 量 在 收 入 增 量 中 的 比 例( 即 MPC) 有 关 增 加 的 收 入 中 , 用 于 消 费的 比 例 越 大 , 投 资 引 起 的 连 锁 反 应 越 大 ,总 收 入 增 加 得 越 多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28 1.概 念v 举 例 : ( 单 位 : 万 元 ) I Y C S 100 100 80 20 80 64 16 64 51.2 12.6 合 计 100 500 400 100可 见 , 当 MPC=4/5时 , 投 资 乘 数 为 5100500 IY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29 2.计 算 公 式v 令 MPC=b,从 上 表 可 见 , 投 资 乘 数 可 以 计 算 如 下 :Ib bIbbY )( ,.)(1 1 101 2 11 1 ,bIY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30 2.计 算 公 式v 同 样 可 以 这 样 计 算 : bYCCY YIY CYI CIY 1 11 1由 此 可 见 , 投 资 乘 数 是 ( 1-MPC)的 倒 数 , 或 者 说是 MPS的 倒 数 , 与 S成 反 比 , 而 与 C通 向 变 动 。
又 因 为 , 1-b=s, 所 以 , sb 11 1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31 2.计 算 公 式v 投 资 乘 数 的 几 何 图 形 表 示 :45 0AD byADA byAAD )( 1110 I IbyA IIA 0y0y 0y Y0 宏 观 经 济 学 清 华 大 学 第 3讲 两 部 门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32 本 讲 结 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