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食用植物赤苍藤的栽培管理及应用摘 要:赤苍藤是铁青树科多年生常绿大型木质藤本,其 嫩尖叶在两广及云南南部各少数民族中作野菜食用该文在介 绍野生食用植物赤苍藤的形态特征上,对赤苍藤的种子萌发和 枝条扦插进行了实验和对比,以及赤苍藤的栽培管理和应用进 行阐述关键词:赤苍藤;繁殖;栽培管理;应用赤苍藤(Ery thropalum scandens )为铁青树科(Olacaceae)赤苍藤属(Erythropalum)多年生常绿大型木 质藤本植物赤苍藤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及园林绿化观赏价 值,主产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我国广东、广西生 长在海拔280〜550m地区,云南、贵州生长在海拔1000〜 1500m地区,多见于低山及丘陵地区或山区溪边、山谷、密林 或疏林的林缘或灌丛中[1]一、赤苍藤的形态特征常绿大型木质藤本,长5 〜 1 5 m ,具腋生卷须;枝纤细, 绿色,有不明显的条纹叶纸质至厚纸质,卵形、长卵形或三 角状卵形,长8〜20cm,宽4〜15cm,顶端渐尖,钝尖或突 尖,稀为圆形,基部变化大,微心形、圆形、截平或宽楔形, 叶上面绿色,背面粉绿色;基出脉3条,稀5条,基出脉每边 有侧脉2〜4条,在背面凸起,网脉疏散,稍明显;叶柄长 3〜10cm。
花排成腋生的二歧聚伞花序,花序长6〜18cm,花 序分枝及花梗均纤细,花后渐增粗、增长,花梗长0.2〜 0.5mm,总花梗长(3-) 4〜8 (-9) cm;花萼筒长0.5〜 0.8mm,具4-5裂片;花冠白色,直径2〜2.5mm,裂齿小,卵 状三角形;雄蕊5枚;花盘隆起核果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 长1.5〜2.5cm,直径0.8〜1.2cm,全为增大成壶状的花萼筒 所包围,花萼筒顶端有宿存的波状裂齿,成熟时淡红褐色,干 后为黄褐色,常不规则开裂为3-5裂瓣;果梗长1.5〜3cm; 种子蓝紫色,果期全年其根系发达,适应性强[1]二、赤苍藤繁殖的方式1. 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技术,是利用赤苍藤的种子培育 成新植株的方法如果种子充足,亚热带适合春、秋播种;热 带四季均可播种,温带仅适合春播,播种时与温度、湿度、光 照、水分等都有很大的关系[2] 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沙质土壤做苗床, 挑选现采集的完整、纯正、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实验,苗床的 高度20 cm,宽度120 cm,长度不限苗床通过精细整地后在 播种前一天将苗床浇一次透水,播种时用400-600倍的高锰酸 钾喷洒苗床,把种子用301温水浸泡,浸泡2〜4h后进行播 种,按一定的株行距单粒点播,点播后用手轻轻的拍打,使种 子与畦土密接,最后盖上一层薄土,覆土深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因为是子叶出土幼苗,所以覆土不能过厚),轻轻 压实,浇足水[3]。
根据赤苍藤的生物学特性一般种子繁殖时把种子直接播 种通过对赤苍藤的种子萌发进行播种实验,经过两次的实 验,求两次实验的平均值,发现种子的成活率为65% (表 1)用种子繁殖有许多优点,即繁殖量大,方法简便,植株 根系发达,生长健壮,寿命长,适应能力强表1赤苍藤种子萌发的成活率Table 1 Erythropalum scandensis seed germination survival rate实验次数播种数萌发数萌发率%第一次20__70%第二次15960%2. 无性繁殖时有压条、扦插、组织培养等繁殖方法 赤苍藤繁殖时常用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时要选择生长健 旺,无病虫危害的植株一般在同一植株上,插材要选择中上 部,向阳充实的枝条在同一枝条上,硬枝插选用枝条的中下 部,因为中下部贮藏的养分较多,而梢部组织常不充实一般 要把枝条插入基质中,基质要求渗水性好,有一定的保水能 力,升温容易,保温良好的特性扦插繁殖不易成活,主要表 现为插条难以生根,所以扦插时需要使用生根粉剪取枝条时 切口位置要靠近节下方,切口以平剪、光滑为好,赤苍藤剪取 后要注意保湿或者尽快扦插,以提高成活率[3]我们选择了生长健旺的赤苍藤的嫩枝、老枝还有一年或二 年生枝条进行实验(表)。
嫩枝和一年或二年生枝条上剪取时 留1〜2片叶子,插条长8〜9cm左右,剪取时要保护好插条上 的芽点剪好枝条后把枝条泡入有效成分为20%的奈乙酸中 0.5〜1h,取出后立即插入整平好并且喷了水的基质中,插入 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3〜1/2,经常喷水保湿,扦插好后盖上 塑料薄膜(以保持温度和湿度)通过对赤苍藤扦插的成活率 进行了实验,发现嫩枝扦插成活率为0,一年或二年生枝条扦 插成活率极高,得出赤苍藤的扦插成活率为91%(表2)表2 赤苍藤扦插的成活率Table 2 Erythropalum scandensis cuttings survival rate扦插枝条插穗(株)成活数(株)成活率%嫩枝条2900一年或二年生枝条30424781%老枝条8589%三、栽培管理1.选地整地 选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平地或缓坡 地,但忌高燥地和积水的低洼地块整地包括对土壤进行翻 耕、耙平、去杂等一系列工作1.1 整地方法:可以机耕、畜力或人力翻耕是翻转耕层 和疏松土壤,并翻埋肥料和残杂的过程耙地是翻耕后用各种 耙平整土地的作业在翻地的同时应施入基肥1.2 整地深度:整地深度应根据土壤情况而定。
整地深度 还要看土壤质地,沙土宜浅,黏土宜深赤苍藤整地深度应达 30〜40cm,并应施入大量的有机肥整地时应将石块、瓦片、 杂草等清理干净1.3 整地时间:整地多在秋天进行,也可在播种或移栽前 进行耙地应在栽种前进行整地应在土壤干湿适度是进行 太干时土壤硬,翻耕费工费力,土块难以破碎;过湿时,宜造 成土壤板结,使土壤透气性变差[4]2.架双线立式支架 赤苍藤是藤本植物,所以栽植时需要架双线立式支架选 取耐腐耐虫蛀的木桩或者水泥桩,铁丝选用 8 号或 12 号,支 架高度在1.3〜1.4m左右,两支架间相隔的距离为1.5m左 右,而且支架要求牢固和稳固3. 移栽赤苍藤移植是为了扩大各类规格的苗株的株行距,使幼苗 获得足够的营养、光照与空气,同时在移植时切断了幼苗的主 根,可使苗株产生更多的侧根,形成发达的根系,有利其生 长移植包括“起苗”“定植”二个步骤3.1 起苗:起苗时土壤的干湿要得当,土壤过分干燥或湿 润时,在栽植后土壤板结,不利幼苗生长起苗方式有裸根起 苗和带土球起苗两种方法3.1.1 裸根起苗法用铲将苗带土掘起,然后将根群附着 的土块轻轻抖落,不要将细根拉断,随即进行栽植栽植前不 能使根群长时间暴露于强烈日光下或强风吹击之处,以免细根 干缩,影响成活。
3.1.2 带土球起苗法用铲将苗四周铲开,然后从侧下方 将苗掘出,保持完整的土球,勿令破碎有时为保持水分的平 衡,在苗起出后,可摘除一部分叶片以减少蒸腾3.2 定植:定植时间原则上要在苗木的休眠期,一般在春 季、秋季起苗苗木定植按株行距2.5X5m,每亩地可栽植50 株左右定植方法有沟植法和穴植法沟植法是依一定的行距开沟 栽植;穴植法是依一定的株行距掘穴或以移植器打孔栽植裸 根栽植时应将根系舒展于穴中,不要使卷曲,然后覆土,为了 使根系与土壤紧密连接,必须认真镇压,镇压时压力应均匀向 下,不可用力按压茎的基部,以免压伤苗[4]4. 浇水赤苍藤浇水的方法有喷灌、滴灌等浇水量及浇水次数, 常依季节、土质的不同而异夏季及春季气温较高,水分蒸发 量大,应有较多次的浇水,浇水量大些秋季雨量较多,应减 少浇水量及次数每天的浇水时间也应季节而不同夏季浇水 应在清晨和傍晚时进行,这个时间水温与土温相差较小,对赤 苍藤的根系有保护作用,傍晚浇水更少,因夜间水分下渗到土 层中去,可以避免日间水分的迅速蒸发冬季浇水应该在中午 前后进行,因冬季早晚气温较低5. 施肥赤苍藤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绝大部分来自土壤,在人 工栽培的条件下,施肥时补充的主要方式。
肥料的种类、施用 量及施用时期等对赤苍藤正常生长影响极大5.1 施肥种类 赤苍藤的栽培肥料通常分为有机肥和无 机肥两大类5.1.1 有机肥 主要有人粪尿、畜禽粪,它们含有丰富 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施用有机肥一定要经过发酵,生肥容 易损伤赤苍藤根系5.1.2 无机肥俗称“化肥”,无机肥分为氮肥、磷肥和 钾肥施用化肥要立即灌水5.2 施肥量施用量根据土质及肥料的种类不同而异5.3 施肥时期及次数一般每年施肥3〜4次,一般开花期不能追肥,速效肥应 在需要时施用,而有机肥等迟效肥宜提早施用为促进其多分 枝,提高产量和质量,应适当施肥[4]6. 中耕除草 赤苍藤生长快速,极易受杂草危害,所以应进行中耕除 草中耕能疏松表土,减少水分的蒸发,增加土温,改善土壤 表层的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内的空气流通和土壤中有益微生物 的繁殖和活动,通常在中耕的同时可除去杂草中耕深度以不 伤及赤苍藤根系为宜,一般为3〜5cm幼苗期应浅,以后逐 渐加深近根处宜浅,远根处宜深除草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应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进行,及杂草发生之初, 及早进行;杂草开花结实之前必须清除;多年生杂草必须将其 地下部分全部挖出[4] 。
以免杂草与植株争夺养分,也利于通 风透光7. 病虫害防治赤苍藤极少发生病虫害,稍加管理就能很好生长赤苍藤 病虫害防治基本原则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8. 整形赤苍藤是卷须攀援植物,所以在生长期间需对其进行整形 修剪,控制赤苍藤的生长高度,使其附着在双线立式支架上, 让赤苍藤嫩尖生长的更多,让其产量更高也可根据栽培目的 的不同进行整形修剪9. 采收赤苍藤以嫩叶和茎为食采收标准一般是:嫩尖在 10cm 以上即可采收赤苍藤要随采随用,它收获期很长,可以四季 采收,长年利用赤苍藤的及时采收直接影响它的生长发育以 及能否长期高产、稳产、优质[5]10. 留种赤苍藤种子的采收要根据种子成熟及脱落的特性来确定, 因为赤苍藤种子成熟后种子会不规则开裂为3〜5裂瓣后自然 脱落,所以在种子已完全成熟时需适时采收四、应用1. 食用赤苍藤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分布的可食用野菜,也是一种 天然无公害的有待开发的野生植物资源赤苍藤嫩尖叶可食 用,可用于鲜食、炒食、做馅,做汤、做粥、淹渍等,味道鲜 美,清香宜口,且风味独特,在云南南部及广西、广东、海南 等民间具有采集食用的习俗[6]2. 药用赤苍藤根中含酚性成份,树脂及三萜,树脂的主要成份为 苏门树脂酸、桂皮酸松柏醇酯。
其全株药用,性平,味微苦,具清热利湿、祛风活血的功 效,主治肝炎、尿道炎、水肿、小便不利、黄疸、半身不遂、 风湿骨痛和跌打损伤等,在民间用于清热利湿、去黄疸;茎入 药,利尿,治黄胆,也治风湿骨痛;根煮肉或浸酒服,同时捣 烂叶敷患处可治水肿,根、茎可提取栲胶[7]3. 园林应用赤苍藤为常绿大型木质藤本,长5〜15m,枝条稠密并向外围扩展,其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易繁殖花排成腋生的二 歧聚伞花序,花冠白色,花萼筒顶端有宿存的波状裂齿,成熟 时淡红褐色,干后为黄褐色叶纸质至厚纸质,卵形,叶上面 绿色,背面粉绿色,结成下垂的果实,成熟时蓝紫色,是十分 优良的观叶、观果景观树种,极具观赏价值赤苍藤也可作庭 院观赏树种、绿篱和作坡面的垂直绿化树种,也可以种植于门 庭、花架旁,让其攀爬自然成景[8]五、结论赤苍藤为优良的园林观赏植物,兼具药食,用途十分广 泛通过对赤苍藤的繁育技术研究,发现其繁殖容易、繁殖量 大赤苍藤的繁殖技术可采用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通过对赤 苍藤的扦插和种子萌发的成活率进行了实验对比,发现其扦插 的成活率比种子萌发的成活率高,但是其无性繁殖苗的根系没 有种子繁殖苗的发达而其他繁殖技术如高压繁殖,还有待深 入研究。
赤苍藤是一种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野生植物资 源,适合大量推广栽培种植致谢: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植物资源开放 实验室,唐建维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