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 含答案.doc

w****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KB
约11页
文档ID:7331704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1/11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 含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______考号: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在现代学制的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这里的“双轨”( )A.衔接且对应 B.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 D.不衔接但对应2、小蕊每次看到长长细细的物体,就会觉得它们特别像蛇,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害怕,全身发凉,手心出汗,不敢靠近小蕊的症状属于( )A.强迫症B.恐惧症C.抑郁症D.焦虑症3、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应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A.机械学习B.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4、现代社会出现了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工程、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这说明制约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因素是( )。

A、社会意识形态B、社会政治制度C、本国文化历史传统D、生产力发展水平5、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6、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整体性原则B、迁移性原则C、生理适宜原则D、合理性原则7、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教学工作实施的( )环节A.上课B.布置和批改作业C.备课D.课外8、在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社会课程 9、班杜拉认为反应结果的功能不包括( )A.信息功能B.反馈功能C.动机功能D.强化功能10、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主要启示是,教师对学生应该( )A鼓励合作学习 B.给予积极期望 C.提出纪律要求 D.引导发现学习11、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文化的( )A、特征B、表象C、核心D、内容12、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 )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A、生产力B、人才C、劳动力D、科学知识13、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等因素实际上是指( )A.智力因素B.非智力因素C.理性因素D.感知因素14、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15、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新学期伊始,高一化学课李老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考试,初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有关能力这种考试属于( )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16、作为教学的一部分,课堂管理能够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并促使学生行为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这说明课堂管理具有( )A.维持功能 B.缓冲功能 C.发展功能 D.解释功能17、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与任务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张的道德判断处于( )A.惩罚服从趋向 B.相对功利趋向C.寻求认可趋向 D.社会契约趋向18、班主任赵老师经常运用表扬、鼓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这种方法属于( )。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品德评价法19、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是( )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D.积极强化20、小刚利用改变物体接触面大小或光滑程度的方法, 来增强或减弱滑板的摩擦力 这主要说明小刚能够运用( )A.元认知知识B.描绘性知识C.情境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21、中学生晓涛时而温和,时而欢乐,时而忧郁这说明晓涛的情绪具有( )A.两极付B.适应性C.复合性D.社会性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3、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4、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觉的补偿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成败归因理论2、简述教学的文化功能3、简述中学生思维发展特点4、简述费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小明转学到A学校,刚来时学习成绩不好进校后学习成绩由中下一直往下掉,常不交作业、上课打瞌睡,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不高。

他的父母都从商,家境比较富裕,父母并不溺爱孩子,同时对学习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求有进步小明腼腆,不爱参加文体活动;很想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但因为一开始给周围同学的印象不好,因此得不到同学们的认可,导致人际关系不好;有时被欺负,因为比较胆小,所以也不敢说1)该同学哪些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2)从需要的关系分析他成绩下滑的原因3)请分析如何帮助他摆脱困境2、王某是中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不好,经常受到班主任张老师的批评后来王某发奋努力、刻苦学习,终于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单科第一的好成绩,但是张老师在成绩公布的那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质疑王某的成绩,怀疑其抄袭 请用相关知识分析该班主任的行为他应如何对王某这样的学生进行教育?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C2、B3、B4、答案:D5、A6、答案:D7、C8、A9、B10、B11、答案:C12、答案:C13、【答案】B14、答案:A15、B16、答案:C发展功能17、D18、D19、C20、答案:D21、A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参考答案】错误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 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因此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此说法是正确的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并接受其检验的3、此题说法错误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它是主动的,是注意的重要品质;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它是被动的,是注意稳定性相反的一种现象不能将二者混同,故上述说法是错误的4、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感觉的补偿作用是指一种感觉的丧失可由其他感觉来弥补盲人失去了视觉机能,会增强其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的感受性,以发挥其补偿作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同时又把成败原因主要归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其作用表现在:①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②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③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运用归因理论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2、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3.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3、【答案】(1)青少年的思维能力迅速得到提高,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处于优势地位2)在整个中学阶段,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占据主导地位3)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4、参考答案:弗洛伊德重视人格的发展阶段问题,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1)口唇期:0-1.5岁左右,婴儿从口腔刺激获得满足和快乐2)肛门期:2-3岁左右,幼儿通过肛门排泄获得满足3)性器期:3-6岁左右,儿童喜欢抚弄自己的性器官而获得快乐和满足4)潜伏期:7岁-青春期,儿童性与攻击的冲动开始进入潜伏期,不再通过躯体部位而获得快感5)生殖期:青春期-成年期,个体产生两性意识,心理上逐渐有了与性别相关的职业计划、婚姻理想等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1)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是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7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出现高级需要,需要的层次越低,其动力越强。

小明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无法融入班集体,有种不及别人的心理压力,得不到同学们的尊重2)马斯洛把7个基本需要中的前四种称为基本需要,后三种称为成长需要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出现高级需要,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影响高级需要的产生和满足人本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人固有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小明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等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影响了成长需要的产生和满足3)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具有调节作用,所以小明应该转变心态,把精力放到学习知识、提高技能上,并有信心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掌握科学知识,学习本领最终会实现个人价值,受到社会的尊重他可以把学习优异作为自己骄傲的资本,此外还可以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待人热情,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最终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另外,教师可通过自己的关注和尊重帮助小明2、正确答案:((1)材料中的班主任的行为是错误的学生王某原来属于后进生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后进生的心理特征 有:①不适度的自尊心;②学习动机不强;③意志力薄弱该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质疑王某的成绩,是不尊重学生的体现 (2)对于后进生的教育,班主任张老师应注意:①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②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