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0-2022学年福建福州市八县(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一****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6.25KB
约15页
文档ID:166883202
2020-2022学年福建福州市八县(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1页
1/15

2020-2022学年福建福州市八县(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2020-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半期联考 高中一年语文科试卷 命题学校:连江一中命题教师:高一语文备课组审核教师:考试日期:11月11日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课内知识理解与识记(16分) 1.下列词语字形及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 A.挥斥方遒(qiú)执拗(niù)虔诚(qián)慰藉(jí) B.技艺精湛(zhàn)冷涩(sè)幽咽(yàn)雕硺(zhuó) C.戛然而止(jiá)撂下(liào)磨蹭(cèng)拾掇(duō) D.感人肺腑(fèi)悍卫(hàn)调侃(kǎn)罅隙(xià) 2.下列选项中,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二句写自己年轻的时候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本性是热爱山林田园的,意在说明诗人本性与官场行事作风之间的矛盾 B.《琵琶行》的音乐描写善用各种生动的比喻加强其形象性,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一比喻,写出了琵琶女的演奏圆润、清脆悦耳、错落有致的特点。

C.辛弃疾借南朝宋文帝的典故,指出北伐抗金一定要做到准备充分,如果草率出兵,即使有“封狼居胥”的雄心壮志,结局也可能是“赢得仓皇北顾” 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是北飞的雁,正是从前在南方见到的,之所以说是“旧时相识”,是因为词人借此表达自己浓重的思乡之情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下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启,由独立寒秋、故地重游所看到的景色,联想到以前与“同学”一起来游玩的情景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13分) “追鹿的猎人看不到山” 李斌 ①“宛若童话世界,美到无法形容”,去过九寨沟的人,一定都有类似感受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片人间仙境竟差点被电锯吞没上世纪60年代,当地先后在九寨沟内开设两个林场,按照当时的砍伐速度,很多原始森林几年内就会化为乌有幸运的是,砍伐被及时叫停,随着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成立,九寨沟的美貌惊艳了全国 ②“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30多年,我始终不变的愿望是,把大自然原有的颜色和模样还给它们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一位政协委员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好生态是无价的,以前许多地方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发展,结果却发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既没实现经济水平持续跃升,百姓也责怪得不偿失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社会发展的本钱,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上,谁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谁不算长远账、不算整体账、不算综合账,谁肯定会吃大亏 ③一位作家讲述过他在太行山看到的触目惊心的一幕:绝壁上几乎没有树,岩缝当中到处有人活动,不是攀岩也并非探险,而是为了寻找一种叫做崖柏的树木。

崖柏数量少且生长极慢,因为材质适合做手串、摆件,所以近年来被疯狂采挖剩余的崖柏越少,高价越会刺激人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把山里最后残存的崖柏挖出来俗话说,“追鹿的猎人看不到山,打鱼的渔夫看不见海”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感恩和回报,一旦资源枯竭,再怎么弥补也悔之晚矣 ④如果把自然比作人类的母亲,那么我们真的应该做一个孝子留下所发现的东西,带走所带来的东西,将对环境的冲击减到最低”,随着徒步、露营、攀岩、漂流等户外活动的普及,“环境最小冲击法则”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提倡这一文明公约,充分显示出尊重自然的亲和态度和约束自我的生态精神有人慨叹,久居于“水泥森林”,患上了“自然缺失症”,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冲动意识到远离自然的生活是不健康的生活,那么也应该意识到,过度透支自然,同样不是健康之计发展其实同户外运动一样,应懂得“留白”和“禁足”,这不仅不会束缚人的探索欲、求知心,反而可以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继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许多重大举措,为的就是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

现在,许多地方设立的主体功能区规划,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区域面积很大,有些人喊亏叫屈,显然没有看到好生态中蕴藏的无限价值一些省市坐拥煤炭矿藏,却立下军令状压减产能、努力实现煤矿全退出,阻力和痛感都很强烈但必须明白,物尽其用不等于焚林而田、竭泽而渔,当我们眺望美丽中国,万不可被短期利益蒙住了双眼 ⑥“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古人物我交融的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与自然和谐相处,多些自然情怀、生态意识,世间的美丽风景不仅永驻,更能助力我们“诗意地栖居” (《人民日报》3月13日) 【链接】 环境最小冲击法则,也称无痕山林(LeaveNoTrace,简称LNT)法则是始于美国的一种户外运动方式,旨在提醒人们在自然中活动时,关注并身体力行地保护与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随着户外活动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以户外徒步、露营、攀岩、漂流等为主要内容的户外活动已经作为一种时尚的健身项目越来越被各个年龄段的人接受,与此同时,户外活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也随之加大为使我国的户外活动能够朝着良性发展的路上走,2011年,LNT法则被引进中国大陆无痕山林”有七大基本准则,包括事前充分的计划与准备、在承受力范围内的地点行走宿营、妥善处理垃圾、保持环境原有的风貌、减少用火对环境的冲击、尊重野生动植物、考虑其他使用者。

无痕山林”的核心理念:对环境的“尊重”和“最小冲击” (新浪网)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好生态是无价的一位政协委员把恢复大自然原有的颜色和模样当作自己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始终不变的目标和追求 B.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关乎百姓的生活质量,在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上要有长远目光 C.越来越多的人在提倡“环境最小冲击法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具备了尊重自然的亲和态度和约束自我的生态精神 D.许多地方显然没有看到好生态中蕴藏的无限价值,设立了主体功能区规划,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区域面积非常大 5.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以九寨沟惊艳了全国为例,引出生态保护的话题,通过对比说明对自然生态进行保护的重要性,引发读者思考 B.文章第三段通过太行山近年来人们疯狂采挖崖柏做手串、摆件的例子从正面证明了发展经济要注意保护好生态环境的观点 C.户外运动遵守“环境最小冲击法则”告诉我们户外运动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我们要多参加户外运动,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D.第五段通过引用论证的方法和摆事实的方法证明了发展经济必先保护生态环境已经取得广泛共识并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6.下列说法不符合环境最小冲击法则的一项是()(3分) A.在露营活动中,尽可能少用清洁用品,切勿直接在水源中洗脸、刷牙、洗衣服或洗菜食物的残渣应该全部带走,即使是果核、果皮这些可降解的食物也应全部带走 B.最适合扎营的地方,是有丰富植被而地表覆盖树叶的森林地,因为它们非常能耐受人类的踩踏,其他不错的选择是干草地,最不理想的扎营地是岩石、砾石地、沙地 C.绝不喂食给野生动物,不论野生动物多么可爱,都不应该随意喂食在营地,把所有的食物和吸引物放到安全的位置,以避免让当地的野生动物养成造访营地的习惯 D.遇到诸如文化、历史足迹、人造雕塑等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要触碰,更不可踩踏在活动中,发现一些队员采摘花草、攀爬假山高墙,这是不可取的,应加以制止 7.“追鹿的猎人看不到山”,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会导致哪些后果?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II(15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老丁扶贫 金光 精准扶贫中,局里每名干部包扶一个贫困户,还剩一户没人帮扶局长拿着花名册盯了良久,对办公室主任说,让老丁去吧 老丁是个退伍兵,来到单位二十多年连个副科级都没混上办公室主任把局长的决定告诉老丁,老丁只说了一个字:中! 老丁包扶的是苗家沟唐大石一家这家就大石一个劳力,上有79岁卧病在床的母亲,下有两个在镇上读书的娃娃,妻子两条腿畸形,只能坐在矮凳子上,以手代脚挪着前行老丁见唐家的光景确实愁人,就从家里拿来一些衣服被褥,又自掏腰包买了些生活必需品送到唐家局长批评老丁说:“你这接济式的扶贫是不行的,要扑下身子,与贫困户一起研究致富项目,只有搞产业扶贫才是出路 老丁就和唐大石琢磨项目,想一个被否定一个,末了对大石说:“不行咱们养猪吧,这个项目简单又不用花太多的本钱大石说:“猪要吃饲料,没钱买可咋办?”老丁指着门前沟渠上长的两排灰灰菜说:“这后山沟里的草就足够养百十头猪了,还让它吃什么饲料,再说了,这猪吃草长出的肉可是难得的原生态猪肉 老丁领着唐大石在唐家屋后的洼地上挖八个土坑,用石头垒成猪圈,自己又掏钱买了八头猪崽,养起了猪。

老丁重新收拾了一下唐家的生活用品,又在山墙边续了一间简易房每周五老丁都随单位的扶贫车过来,帮着割猪草、馇猪食,白天和唐家人一起吃饭,夜里就宿在简易房里,到了周日下午才坐班车回到县城这样,一周保证三天住在唐家 那天夜里,突然天降暴雨,猪圈灌满了水;老丁的简易房也漏了雨,被褥被雨淋得湿透了老丁赶紧把大石叫起来,两人摸黑把猪崽从水里捞出来,放到安全的地方,然后一个挨一个地把猪圈扒个小豁口,将水排放出去他们折腾了一夜,才将猪崽重新又安置到猪圈里 老丁被雨水淋病了,发高烧,回到县城住了五天医院当他出院随扶贫车来到唐家时,反少了一头猪崽,他问大石,大石说:“后山沟有红毛狼,夜里听见猪崽叫,起来追时,红毛狼叼着一头猪崽上山坡了 老丁气得一屁股坐在石头上,愣愣地望着那个空了的猪圈他和大石上山砍了些黑老鸹刺,围在猪圈旁边,防止红毛狼再来叼猪崽周六镇上逢集,老丁又买了一头猪崽放进猪圈里 七个月后,老丁帮唐家养的八头黑猪有七头要出栏了,局长说:“老丁养的生态猪市场上可买不到,希望单位的人到唐家消费扶贫扶贫日那天,单位的人一拥而上,直接将两头大黑猪“消费”了之后局长亲自做广告,以每公斤35元的价格,将剩余的五头猪卖给了一家大酒店。

老丁将卖猪的钱交给唐大石,问他下一步怎么办大石憨厚地笑着说:“继续养猪呗老丁笑了:“你开窍了 那天,大石弄了两瓶粮食酒,老丁亲自下厨炒了几个菜,两人对饮起来酒至半酣,老丁说:“大石,我不能一辈子跟着你,你得想办法自立呀 大石想了想,说:“这养猪的技术含量也不是很高,就是得操心你只要能帮我卖,我可以多养一些 老丁说:“来,闷一口!我明儿到镇上帮你办10万元扶贫贷款,咱们把你后坡的责任田全改成猪场,养上三五十头,就叫它生态猪养殖基地 大石从来没贷过款,怕出了岔子还不上老丁鼓励他说,想致富就得闯一闯 第二天,老丁领着大石到镇上办了贷款,直接订了一卡车水泥,开始按照他的思路一步步实施晚上老丁和大石干活儿累了,又拿出那天没喝完的粮食酒喝着这时村支书来了,商量说看能不能以大石的基地为龙头,弄成集约化经营,让有条件且愿意养猪的村民都参与进去大石对支书说:“那你喝两口村支书对着酒瓶就咕咚咕咚喝了几口,大石说:“成了 于是,养猪就成了苗家沟村的主打产业,几茬猪出栏后,苗家沟的生态猪就有了名气,被市里定为脱贫致富典型 三年过去了,老丁的脸变黑了,皱纹也多了起来。

唐大石的破旧的瓦屋变成了两层红顶楼房,漂亮的大门上还挂着一块鲜亮的标牌:唐大石生态养殖基地大石的两个孩子一个考到省城,一个考进了市师范学院 苗家沟村整村脱贫摘帽的总结会上,老丁做了典型发言老丁发言时,会场上掌声雷动 会后,局长问老丁:“你当年在部队当的什么兵?” 老丁望着局长,微笑着说:“在连队当饲养员 (选自《大观》第9期,有改动) 8.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主要叙写了帮扶唐大石的过程中老丁的艰辛付出,但没有忽视局长的作用,如扶贫策略的指导,组织单位的人消费扶贫等 B.小说运用第三人称叙事,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叙述了老丁去苗家沟村的唐大石家精准扶贫的故事,由人物的言行来构成主要情节,小说脉络清晰 C.老丁与唐大石最终将扶贫项目确定为养猪,是因为“这个项目简单”,而且利用山沟里的草饲养出原生态猪肉,不存在销路问题 D.小说先写老丁接济式扶贫遭到了局长的批评,再写垒猪圈、买猪崽,又写水淹猪圈、狼叼猪崽,然后写贷款扩建,唐大石脱贫,情节曲折,引人人胜 9.老丁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老丁扶贫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10.小说语言朴实而富有表现力,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2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赵清献公神道碑 苏轼 故太子少师清献赵公,既薨之三年,其子除丧来告于朝曰:“先臣既葬,而墓隧之碑无名与文,无以昭示来世,敢以请天子曰:“嘻,兹予先正,以惠术扰民如郑子产,以忠言摩士如晋叔向乃以爱直名其碑,而又命臣轼为之文 公讳抃,字阅道少孤且贫,刻意力学,中景祐元年进士乙科为武安军节度推官民有伪造印者,吏皆以为当死公独曰:“造在赦前,而用在赦后赦前不用,赦后不造,法皆不死一府皆服阅岁,徙通判宜州卒有杀人当死者,方系狱,病瘫未溃公使医疗之,得不瘐死公爱人之周,类如此 吴充、鞠真卿发礼院吏代书事,吏以赎论,而充、真卿皆出知军吕景初、马遵、吴中复弹奏梁适,适以罢相,而景初等随亦被逐先是吕秦出守徐,蔡襄守泉,吴奎守寿,韩绛守河阳已而欧阳修乞蔡,贾黯乞荆南公皆力言其非是公即上言:“近日正人贤士,纷纷引去,忧国之士,为之寒心,侍从之贤,如修辈无几。

今皆欲请郡者以正色立朝不能谄事权要伤之者众耳修等由此不去,一时名臣赖之以安 公得虔州,地远而民好讼,人谓公不乐公欣然过家上冢而去既至,遇吏民简易,严而不苛,悉召诸县令告之:“为令当自任事,勿以事诿郡,苟事办而民悦,吾一无所问令皆喜,争尽力,虔事为少,狱以屡空 神宗即位,召知谏院曾公亮为翰林学士,未识公,而以台官荐,召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京师号公铁面御史其言常欲朝廷别白君子小人以谓小人虽小过,当力排而绝之,后乃无患;君子不幸而有诖误,当保持爱惜,以成就其德故言事虽切,而人不厌 公年未七十,告老于朝,不许,请之不已元丰二年二月,加太子少保致仕时年七十二矣退居于衢①,有溪石松竹之胜,东南高士多从之游 (节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集》卷九十七) 注①衢:衢州,赵忭的老家 11.第⑤段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皆欲请/郡者以正色立朝/不能谄事/权要伤之者众耳 B.今皆欲请郡者/以正色立朝/不能谄事权要/伤之者众耳 C.今皆欲请/郡者以正色立/朝不能谄事权要/伤之者众耳 D.今皆欲请郡者/以正色立/朝不能谄事/权要伤之者众耳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既薨之三年(古代称诸侯之死。

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以惠术扰民如郑子产(打扰) B.徙通判宜州(指调动官职) 卒免死(士兵) C.得不瘐死(古代指囚犯因受刑、冻饿、生病而死在监狱里) 遇吏民简易(遇见) D.加太子少保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勿以事诿郡(推托,把责任推给别人)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抃去世,其子服除后请求朝廷给他的墓碑加上名称和碑文皇帝因为赵忭是贤臣,答应了这一请求 B.有个老百姓伪造印章,官员们都认为他应当被处死只有赵抃认为依据“赦免令”的规定他罪不至死 C.赵忭掌管谏院,不认识做翰林学士的曾公亮,但还是把曾公亮推荐给皇帝,曾公亮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D.赵忭看重德行他认为有德者即使做事有失误,朝廷也应保持对君子的爱惜,来成就他的仁政、善行 14.翻译文中画线句(8分) (1)修等由此不去,一时名臣赖之以安 (2)退居于衢,有溪石松竹之胜,东南高士多从之游 15.人们为什么认为赵忭会不高兴到乾州主政?赵忭到乾州后行事简易,对官吏、百姓要求严格而不苛刻,这样做给乾州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6~17题 蚕谷行 杜甫 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 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牛尽耕,蚕亦成 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 16.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这种体裁的诗歌格律自由,篇幅可长可短,如《蚕谷行》较短,《琵琶行》比较长 B.“万城”极言范围广,两个“无”字,双重否定,更加肯定,诗歌一二两句充分表现了唐开元年间军力强盛 C.“焉得”两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诗人的希望,呼吁把甲胄铸作农具,物尽其用,让每寸土地都能够得到耕作 D.最后四句诗人展望了“铸甲作农器”之后农村农业生产的理想状态,勾画了理想社会中劳动大众的理想生活 1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传记文学发展到了现当代,( )从主要为伟人、名人或做出卓越贡献、杰出成就的人物立传,发展到今天为英雄模范、影视明星、企业家立传,甚至是为寻常百姓立传。

普通人开始拥有进入文学人物   的机会以往,立传被认为是一件庄严慎重的事,它与作史、树碑一样  ,是并非凡人均可“享受”的一种文化“待遇”而到了今天,人们对立传作史更多是抱着一种实用、入世、济国齐家的心理因为敬畏感、庄严感的淡化,导致人们对立传态度的微妙却明显的变化,“隐恶”甚至于“虚美”的现象传记文学的这一发展趋向,尤其值得作家们引以为戒、高度警惕和自觉防范作为史志的传记,应求真务实、   ,努力挖掘探究和还原历史真相,而不应一味   ,甚至为五斗米折腰,为稻粱谋而牺牲品格操守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早已突破以往“生者不立传”“死者才入志”的传统,出现了很多包括自传、自叙传、自述等为尚健在者立传的作品 B.早已突破以往“生者不立传”“死者才入志”的传统,出现了很多为尚健在者立传的作品,包括自传、自叙传、自述等 C.很多包括自传、自叙传、自述等为尚健在者立传的作品出现了,早已突破以往“生者不立传”“死者才入志”的传统 D.很多为尚健在者立传的作品出现了,包括自传、自叙传、自述等,早已突破以往“生者不立传”“死者才入志”的传统。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画廊 神秘 拨乱反正 曲意逢迎 B.画面 神秘 正本清源 委曲求全 C.画面 神圣 拨乱反正 委曲求全 D.画廊 神圣 正本清源 曲意逢迎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敬畏感、庄严感的淡化,导致人们对立传态度的微妙却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隐恶”甚至于“虚美”的现象 B.因为敬畏感、庄严感的淡化,人们对立传态度的微妙却明显的变化,“隐恶”甚至于“虚美”的现象出现了 C.敬畏感、庄严感的淡化,导致人们对立传态度的微妙却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隐恶”甚至于“虚美”的现象 D.敬畏感、庄严感的淡化,导致人们对立传态度的微妙却明显的变化,“隐恶”甚至于“虚美”的现象 21.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内容,52个字以内4分) 本报南京10月22日电(记者郑晋鸣)10月22日,南京集成电路大学在江苏南京江北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揭牌成立这所由江北新区联合企业、高校共同成立的大学,是全国首个以集成电路产业命名、关注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的大学。

此次揭牌的南京集成电路大学探索了一种新的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南京集成电路大学不是一所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更像是一个衔接高校和企业、推进产教融合的开放平台,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企业选才的重要来源《光明日报》10月23日,有删改) 22.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4分) 盼望 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 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班级组织文学评论写作交流会,张山同学在发言中说《盼望》这首诗中的两个意象可以做这样的调整:“起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抛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如果要你发言,对张山同学的说法发表看法,你会怎么说?请你将要说的话写下来 五、作文(60分) 23.观察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你有与漫画内容相似的经历或见闻吗?读了漫画有什么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记述你想到的事情或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半期联考 高中一年语文科试卷 参考答案 一、课内知识理解与识记(16分) 1.【答案】C【解析】A.慰藉jièB.幽咽(yè)雕琢D.捍卫 2.【答案】D【解析】“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是南飞的雁,正是从前在北方见到的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4)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5)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现代文阅读I(13分) 4.【答案】D【解析】原文是说对“设立了主体功能区规划,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区域面积很大”喊亏叫屈的人没有看到好生态中蕴藏的无限价值 5.【答案】A【解析】B.疯狂采挖崖柏做手串、摆件的例子从反面证明了发展经济要注意保护好生态环境的观点。

C.文章第四段写户外运动遵守“环境最小冲击法则”是为了类比发展经济应懂得“留白”和“禁足”,继而实现可持续发展D.“并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错 6.【答案】B【解析】最适合扎营的地方,是岩石、砾石地、沙地,因为他们非常能耐受人类的踩踏,其他不错的选择是干草地,比较不能耐受人类冲击的是有丰富植被而地表覆盖树叶的森林地 7.答:“追鹿的猎人看不到山”的后果:①生态环境被破坏②资源过度消耗以致枯竭③经济得不到可持续发展④影响生存环境,丧失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每点1分,共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15分) 8.【答案】C【解析】“不存在销路问题”错误,一则老丁与大石在确定养猪时没有提到“不存在销路问题”,二则文中提到局长帮忙找销路,三则后文中大石提到“你只要能帮我卖,我可以多养一些”,可见“不存在销路问题”于文无据 9.答:①虚心接受批评,服从领导安排,对工作不拈轻怕重局长批评老丁接济式的扶贫是不行的,老丁就和唐大石琢磨项目②忠于职守,勤劳能干,不怕吃苦老丁领着唐大石挖坑,垒猪圈,一周三天住在唐家,猪圈被淹后的处置都可以表现这一点③真诚友善,善于沟通、鼓励。

鼓励大石自立,帮助大石贷款④爱琢磨,有经营头脑从养八头猪到建立生态猪养殖基地,都是在老丁的直接谋划下完成的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10.答:①小说叙述语言客观简练,富有表现力,如写唐大石家境贫困,寥寥数语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②小说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可以表现人物朴实性格村支书找唐大石商量,让唐大石带领村民集约化养猪,唐大石“那你喝两口”之后就“成了”表现了唐大石的豪爽、纯朴③使用“灰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