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网规划中新能源电力接入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d****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64KB
约5页
文档ID:177723299
电网规划中新能源电力接入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_第1页
1/5

电网规划中新能源电力接入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摘要:新能源消纳是指新能源的资源受网容量、常规电源装机和负荷水平的 影响,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约束下具有多少发电量的问题但电力系统调 峰能力弱、供电能力增长慢,使新能源电力消纳受限,也无法充分利用新能源 因此,电网必须提高自身的调峰能力,平衡发电与供电的机制,充分为电力系统 的稳定运行、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持,构建规范完善的电网监管体系,从而 为发展国家的科学与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关键词:新能源;电力接入;电网规划;电力系统引言差异化电网系统要采取不同的新能源电力管理机制,减少规划难题的同时, 降低电网规划调度的压力,发挥新能源应用价值,打造技术支持下的多元电力系 统1我国新能源电力消纳现状与展望《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2020 社会责任报告》显示,该公司在 2020 年新增风电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 1 亿千瓦,同比增长 116%;新能源利用率提升至 97.1%,同 比提高 0.3%,国家清洁能源消纳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全面完成,我国可再生清洁能 源依然保持高质量发展,2021 年第三季度我国风电和光伏累计并网装机分别达到 3.0 亿千瓦和 2.8 亿千瓦。

第三季度光伏发电装机增长快、风电装机增速降低, 风电与光伏发展布局也得到全面的调整与优化其中海上风电装机持续加快,与 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1%,风电开发正向消纳水平较好的中东部和南部地区转移,光 伏装机也高于去年同期,全国光伏装机同比增长 24.6%风电装机与光伏发电装 机的发电量也比去年同期增长 34%和 25.2%并网分布式光伏发展持续提速,与 去年同期相比提升 8.2%,我国也公布了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有助于我 国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目标的实现,全国新能源消纳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新能 源的利用率也在持续增长2电网规划中新能源电力接入存在的问题2.1 新能源电力管理的专业水平一般虽然新能源电力得到全面推广,然而实际技术问题和电网规划不协调等问题 逐渐暴露,使得电网规划模式中新能源电力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不能完全满 足应用预期,甚至会增加电网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也正是因为规划专业性 不足,使得电网供电整体效率的失衡,增加维护规划的难度2.2 电网规划问题长期以来,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都占据我国能源电力的主体地位,对于电网 的规划与运行一直都是围绕二者展开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并网后,会明显 增大配电网的节点数目,若仍采用原有的电网规划模式,配电网难以进行负荷预 测,规划结果容易出现较大误差或无法得到最优网络布置方案。

此外,分布式电 源接入了大量不同规模的企业发电机组,这些企业的中期和远景规划的较大差异 也会导致配电网整体长期规划更加困难还需注意的是,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接 入并网后,将会造成电网电路变化,如果规划不合理,则容易引发故障2.3 应用稳定性不足新能源电力接入是重要的技术应用手段,但对其应用稳定性的测评依旧存在 问题,应用稳定性不足就会造成运维和规划工作的失衡基于此,要想维持新能 源电力接入工作的科学效果,就要匹配全方位监控,以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问题 然而对应的监督机制和监控系统依旧存在时效滞后等现象,不仅会对处理时间产 生影响,也会严重影响电力接入工作的控制效率3电网规划中新能源电力接入的优化措施3.1 提高接入新能源电能质量为提高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并网后的电能质量,一般可采用快速响应的动态无 功补偿装置,如滤波器、静止无功补偿器等采用局域成组分布式接入方案可一 定程度上抑制电网电压波动,而通过安装变速恒频电源则能有效抑制电压闪变现 象,此外滤波器和变频装置可以有效降低谐波干扰对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后所 引发的频率波动问题,可以考虑通过提高电网系统自身阻尼系数,优化电网控制 系统加以解决,同时需要设定有效的高频保护阈值,防止出现频率崩溃现象。

3.2 发展虚拟电厂技术,促进新能源优化配置与消纳虚拟电厂不只是一种发电技术,而且其工作运行也不会用到其他技术,而是 协调各类新能源进行优化配置与消纳的新兴技术智慧平台,是能源聚合的综合体 当前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持续推进虚拟电厂的建设,强化对新能源市场交易的 监管首先应加强对电力与市场的衔接与服务,完善各项目的市场交易机制构 架跨地区的电力辅助服务交易机制,促进电力用户辅助服务交易的费用分担机制 建立健全电力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监管机构的市场监控与风 险防控作用,完善互联网实时监测和风险预警系统同时,我国应加快开展虚拟 电厂建设的顶层设计,明确虚拟电厂的实际价值与运用范围,督促各能源主管部 门积极引领虚拟电厂的建设各级政府还需统筹规划、加强对互联网市场龙头企 业技术的借鉴与利用,构建虚拟电厂设施建设与系统平台,满足电网企业的新能 源服务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机制建设促进新能源的优化配置与消纳3.3 控制接入电网运行稳定性分布式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并网后,需要保障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及可靠性,建 立适应新能源特点的稳定控制系统,实现切机、切负荷、直流功率紧急提升及回 降、快速增减出力等功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设置主从式单层结构或复合式 配电网结构从电网调度角度考虑,结合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并网后的特点调整调 度方案,减少新能源接入后造成的电网稳定性下降3.4 形成项目动态“储备库”,做精做细促落地“系统会诊”精准诊断乡镇电网现状开展问题会诊,全面“会诊”乡镇电 网现状,提出针对不同乡镇发展方向的农村配电网发展规划,改“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形成图形库,根据农村电网基础数据库和“一所一图”图形库, 全面收集供电服务、配电网网架、生产运行等方面基础数据和存在的问题形成 问题库,推动乡村电网问题精准诊断,推动及时解决动态“低电压”、设备重过 载、季节性供电紧张等问题,补齐偏远地区农网短板,强化乡村电网与主网联接 确保电送得出、落得下、用得上分级分类”做精做细做深项目储备构建分 级储备库,存量问题方面,主要从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制约电网负荷转移、组网 不规范、选型不规范、运行时间长 5 个维度,分为严重问题、一般问题、轻微问 题,拟定解决方案的优先级增量项目方面,从政府、产业、发展等维度,分为 示范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结束语当我国新能源发展到较大规模时,部分地区的电力系统开始出现调峰的状况 新能源消纳问题也在日益显现。

常规电源的比重下降,所以现阶段必须尽快加强 新能源消纳与电网规划的建设,借此解决系统的调峰问题当前应因地制宜开发 战略项目,以提升各地区优先消纳的积极性;加强技术创新,集中解决新能源电 力系统的稳定与波动问题;构建成本分摊机制,拓展新能源的消纳空间;发展虚 拟电厂技术,促进新能源的优化配置与消纳;提升涉网性能、电网系统的可靠性 及电网工程的经济,坚持系统建设的思维,通过多维度、全方位、全要素的机制 来解决新能源送出、系统调峰与系统频率稳定的问题,以此促进新能源的加快建 设与消纳水平的提升参考文献[1] 王立平•协同新能源发展的电网规划关键技术[J].电子世界,2020(24):178-179.[2] 丁晋晋.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电网规划设计探究[J].电子世界,2020(24):182-183.[3] 郑惠玫.利用电网规划做好新能源消纳[J].应用能源技术,2020(11):57-[4] 杨滨.黑龙江省新能源电力产业战略发展浅析[J].黑龙江电力,2020,42(05):393-395.。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