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读书笔记1000字 老师读书笔记(一)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这本书我用闲暇时间断断续续读了两个多月这本书就像我手边的这杯淡茶,每读完一篇或一个章节,我全部清楚地感到在我心里散发着醍醐般的清香 书中第一辑“放在心上”写到:假如老师真正把学生放到心上,教育将成为一个无比感人的过程,老师将从中感受到愉悦和幸福,老师的职业生涯亦将和其生命历程融为一体,并绽放出璀璨的光彩这让我无比震撼书中聊到学生因为一个很小的事,有关方言的问题请教语文老师,当初语文老师不清楚,老师说,等她查到资料后再告诉学生事后,老师把查到的资料告诉给学生,就因为这件事,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学生的家长说,老师是把孩子真正放在心上了 老师职业的路上风雨兼程,我们在奉献牺牲自己的同时,更需要发展自己,使自己的职业生活灿烂起来,丰实起来,出色起来人生的的路上如同过隙的白驹,惊鸿一瞥间,一个人从出生躺在母亲枕边的嗷嗷待哺到晚年病床枕边离开这个世界,短短一生,昭示我们应该时时坚守自我梦想之心、完善自我提升修养之心,对老师职业的敬畏之心来看待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如同我,从走上老师岗位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在思索,我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做新时代合格的老师,怎样在教学工作这块我一生耕耘的天空里飞得更加好更扎实更高远呢? 我最爱看的书是《爱的教育》。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三遍了,但我还想多看几次,越看越有滋味,越看越受教育 我思索有关老师工作的负重,其实多干点工作没什么,不要埋怨;其实天天多些时间思索自己的工作没什么,不要懒惰;其实多部分人生的挫折也没什么,不要退缩其实很多时候我也有过失意、迷茫、痛苦、失败,这些其实全部没什么,这些经历只能砥砺我在工作中的脚步走得更稳部分、更加好部分、更正部分,正因为我 “负重”了比他人更多的人生历练,我才可能跌倒得比他人少部分啊 我思索有关和学生的换位,我知道,以人为镜,能够知得失因此,参与工作后,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换位思索,只有学会换位思索,多角度、多方位地去审阅学生所学习的空间,才能善待自己和自己的学生做事做人多替学生着想,不自认为是,学会尊重学生,不强求、不怠慢、不干涉,勇于担责只有这么才能不作茧自缚、固步自封 我思索人生命的长短,“生命有长短,岁月无定数”,日子一天天在反复着,人生全部的学问就在于和时间打交道了时间无尽无休,生命前赴后继,是这么的道理啊!如此,我们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我思索活着的方向,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一句话,人生主要的不是所处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我到现在没有完全了解这个话的意思。
我只记得人的愉快,其实是要经营好自己的优点,假如站错了位置,那对于人生也是一件痛苦的事啊只有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上,才能经营有声有色的人生美国的富兰克林总统说的好: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那么,活在当下的我们主要的就是要经营好自己老师这个职业啊,教书育人——这就是我们的优点! 没有经历过岁月无情的磨砺,就不会有发明幸福的力量;没有经历过暴风骤雨的洗礼,就不能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没有全心全意教学的思想,就弹奏不出学生心中永远的敬佩! 有时候,当我们碰到挫折时,经常会怨天尤人,就仿佛全世界全部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埋怨这世上没有些人爱自已,有的想更消极,则会自杀,表示她的抗议,这多可悲呀! 这是一部小书,这是一部巨著意大利的文学在中华的译介《爱的教育》其实包含了两个部分,即《爱的教育》和《续爱的教育》前者是丐尊先生据日译本翻译,后者是亚米契斯的好友所著,也是据三浦关造的译原来的,对前者是一个适宜的补充 “幸福”这个词只有寥寥几十笔,几十秒钟就能够写完但它深刻的含义,却需要我们用一生去细细体会 在马克思的旧居,有这么一句话:“不求人生显赫,为了人类幸福我们每一个老师,全部应该把职业的幸福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老师读书笔记(二) 这个学期,我担任了初二一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担任了初一二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
工作上来讲应该还是比较充实的在课余之际,我阅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这本书,颇有感慨,受益匪浅以下就是我的部分感想 让我钦佩的不是她优秀的教育思想和和独特的教育看法,也不是她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教育智慧,而是她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己的教育追求,一步一个脚印的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从不放弃 理想的学校、理想的老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等等到底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什么样的老师堪称是理想的老师呢?《新教育》提到了老师的专业发展,认为,没有老师的发展,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没有老师的幸福,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愉快教育的成败得失的关键在于老师的专业素养我们天天面对着学生,日复日,年复年地教书,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和评职称,写教案、教学反思、听课小结、教育个案等很多材料,一边叫苦一边“奋笔疾书”,却忽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我回头看自己走过来的30年,再看我的今天,发觉我还是一个需要很长的路要走的人,激情真的不能被岁月耗干了,这时,我才深刻地体会到保尔柯察金的话:“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么度过:当她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惭愧!”一个理想的老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老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停挑战自我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尊重同事,尊重领导,善于调动帮助她生长的各方面原因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老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停充实自我的老师。
新教育的关键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新教育的价值取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新教育》中提到的六大行动,其中一个行动是“营造书香校园”,提倡阅读生活实践证实书籍是聋人世界的导航,有阅读的聋人,就有底气,很从容,很有自信,就能应对多种多样的问题,也不惧怕生活和生存的艰苦因此,我要常常阅读,有了阅读的老师,也有底气,也有灵气,不再为教不好学生而犯愁! 读完这些小小说,我不禁想起中国伟大的乡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过的这么一首《小孩不小歌》:“人人全部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还要小陶先生的这首诗十分形象生动地把她的儿童教育思想表现了出来在陶先生眼里,儿童是一个个蕴藏着巨大发明潜能的人所以,大人必需学会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向孩子学习 爱心是师德素养的主要表示高尚的师爱表示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结果区分看待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出格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出格的爱给出格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Ji,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创造,创造她们的“闪光点”,而且多加激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重视培养她们的学习爱好。
教育永远没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无止境的探索中建构自我,在永不停步的发展中壮大自我,教育永远是一个漂亮的梦,是我们每个教育人拥有的梦,我将和新教育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寻教育之梦,让老师和学生真正能够过上一个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这本书中所说的“爱”到底是什么?这本书里的“爱”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带着问题我踏进了,《爱的教育》去寻求我问题的答案 杜威说老师应成为儿童活动的伙伴或参与者,而不是儿童活动的监督者和旁观者这恰恰和我们目前的新课程改革有异曲同工之处,新课程改革提出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加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数学课上我有意识的把这些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数学知识多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课堂上我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可操作、试验的材料,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充足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激励学生在活动时开动大脑,利用观察和推测、试验和分析、比较和判定,使她们的手足耳目和头脑等身体器官,成为智慧的源泉实践证实合适的放手有时课堂会更活跃,学生的思维会更灵活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试验、探索新知,学生的记忆往往更深刻老师千万不要怕耽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