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收集

干***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8.93KB
约10页
文档ID:156194682
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收集_第1页
1/10

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收集、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气悴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氧气2KC1O3 4 2KC1+3O212KMnO< 空 + 0彳 tMiiO 22HaO2 =^2HaO + O2t氨气2NH4C14-Ca(OH)2 CaC*2NH$ t +2H3OZn.+HaSO4=ZnSO++H3 tCaCOs+^HC^CaCh+COj t +H2OSOaNa2SO3+H2SQ4(f^)=Na2SO4+H2O4-SC2 tno2Cu+4HNO3(i^)-Cu(NO3)i+2NO2 t +2H2OCaCj+2H3O ―Ca(OH)a + C2H2 t氯汽MnOa+斗MnCh+Cla t +2HaONO3ClH-8HNO3(^)-3CuCNO3)2+ 2N0 t+ 4HjOC2H4CaHjOH 歸甞 t +H20二•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蠢1设计原则:商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2. 装置基本类型: 穗装置类型固体反应物(加热)固液反应物(不加热)固液反应物(加热)装置示意图主要酒精灯、试管-vri^ zZx / L.耳且 启普发生器酒精灯、烧瓶、分液漏斗仪器典型气体Q、NH3等H、CQ、H2S 等。

C12⑴、试管口应稍向下倾 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 管口冷凝后倒流而引起试 管破裂;⑵、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 1/3 处;⑶、胶塞上的导管伸入 操作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 要点妨碍气体的导出⑴、在用简易装置时,如用 长颈漏斗,长颈漏斗的下口应 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 封的作用;⑵、加入的液体反应物(如 酸)要适当;⑶、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 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 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⑷、制C2H2:⑴、先把固体药品加入烧瓶,然后加入液体药品;⑵、要正确使用分液漏斗三、气体的收集方法和装置猛z N甲 乙 祐— 丁根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稳定性可将气体的收集方法分为三种1、收集方法:磁A、排水集气法凡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又不与水反应的气体都可用排水法收集,如图甲B排空气法一种是向上排空气法,凡是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可用此法,如图乙;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则用向下排空气法,如图丙2、收集装置:商(1) 图甲可收集 Q、H、2、Cl2(饱和NaCI溶液)、NO CO(饱和NaHCO溶液)、CO等2) 图乙可收集 CI2、NQ、CQ、SQ等。

3) 图丙可收集 H2、NH、CH等4) 图丁从A进气相当于图乙,从 B进气相当于图丙四、气体的干燥净化装置商1、气体干燥净化装置:&气体的净化、干燥装置一般常用的有洗气瓶、干燥管、 U形管和双通加热管几种装置常见干燥剂可干燥的气体不可干燥液态干燥剂-甲浓硫酸(酸性、强氧化性)H2、CI2、Q、SQ、Na、CQ、CQ CHHBr、 NH、 HI固态干燥剂无水氯化钙(中性)固体,加热碱石灰(碱性)H2、CI2、Q、SQ、 H2、Q、Nb、CQ CH、Nb、CQ、CQ CHNHNHCl 2、SQ、CQ、NQ除杂试剂Cu、CuQ Mg 等可除去H2、Q、N2、CQ的气体(1) 、洗气瓶中一般装入液体除杂试剂除杂试剂应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吸收或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制取的气体常见除杂试剂有:① 、强碱溶液:如 NaQH溶液可吸收 CQ、SQ、H2S、Cl 2、NQ等呈酸性的气体② 、饱和的酸式盐溶液,可将杂质气体吸收转化,如:饱和NaHCQ溶液能除去CQ中混有的HCI、SQ等强酸性气体饱和NaHSQ:溶液能除去SQ中混有的HCI、SQ等气体饱和NaHS溶液能除去H2S中混有的HCI气体③ 、浓"SC4:利用它的吸水性,可除去 f、SQ、HCI、CQ NQ、CH4等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

但由于浓 H2SQ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来干燥具有强还原性气体,如 H2S HBr、HI等④ 、酸性KMnQ溶液:利用它的强氧化性,可以除去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如除去混在 CQ气体中的SQ、fS等2) 、干燥管、U形管一般装入固体的干燥剂常见的固体干燥剂有:① 、酸性干燥剂,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如 P2O、硅胶等② 、碱性干燥剂,用来干燥碱性气体如 CaO碱石灰、固体 NaOH等③ 、中性干燥剂,既能干燥碱性气体又能干燥酸性气体如 CaCb(但CaCl2不能干燥NH,因易形成 CaCb • 8NH3氨合物)3)、双通加热管一般装入固体除杂剂,除杂试剂和混合气体中的某一组分反应例如: Cu和混合气体中C2反应而将C2除去另外还常用固体的无水 CuSO装入干燥管中,通过颜色变化检验水蒸气的存在 (但不能用CuSO作干燥剂,因CuSO吸水率低)用Na2Q固体也可将CO、HO(气)转化为Q2、尾气处理装置:&尾气处理与净化、干燥的原理和装置是一样的1) 图甲装置中若装 NaOF可吸收CI2、SQ、NO、CO等酸性气体若装 NqSO可吸收CI2、SO、NQ等2) 图乙和图丙装置中若装碱石灰可吸收 Cl2、SQ、NO、CO等酸性气体,同时他们还是一个双吸收装置,应用于制取易潮解的物质,如,制无水 AICI 3时,正好可吸收多余的 CI2,反应结束后冷却过程中又可吸收回流的空气以防止潮解。

尾气处理还可以用下列装置:丙1乙A.甲装置吸收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HCI、NH 等B.乙装置吸收溶解度较小的气体如CI2 等C.丙装置除去可燃的有毒气体如CO等D.无需要吸收直接排放的气体有Q、N2、Ha、CO、甲GHy,其中耳和CXHY必须排放到室外3、防倒吸完全装置:孟4. 测量气体的体积:盘利用气体的不溶于某些液体的性质(如Hz难溶于水,CI2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可用排液法粗略测量气体的体积其多种量气装置见下图ACE!■*'■*41遐虽r-v■ ■ * j辰应廿ff实验操作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测量误差的大小为减少量气误差,应注意:装置(A),反应后应恢复到室温再读数,实验前集气瓶应充满水气体体积即量筒中水的体积,装置(B):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体积读数的差值即为气体体 积.装置(C):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应先使气体冷却至室温,再慢慢将量筒下移,使量筒内外液面高度相同,再读取 读数.装置(D):实验中水面要没过漏斗颈,量筒中装满水,反应在漏斗中进行,生成气体的体积即为量筒内气体的体积装置(E):用于测量混合气体中被吸收 (或不被吸收)的体积分数.读数时球形容器和量气管液面相平, 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不被反应管吸收的气体的体积.五、气体制备实验的基本过程忘1、气体制备实验一般分为以下六个环节 :盘制气 t安全装置 t 除杂 t 干燥 t反应 t尾气处理2、气体制备实验操作的一般步骤: 志(1) 组装(从上到下、从左到右)(2) 检验气密性(3) 加入药品(4)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5) 验纯(6) 性质实验或反应(7) 拆除装置【典型例题】i •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詡实騎啼制乙烯A,实酚卡制氮气C.【解析】本题考查了:①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②能绘制和识别典型实验仪器的装置图,③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A选项:实验室制备乙烯控制乙醇的分解温度是关键,乙醇在圆底烧瓶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必须置于反应混合液的液面以下测乙醇的分解温度; C选项:实验室制备氯气是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该装置没有热源,由于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盐酸的挥发性导致一部分氯 化氢气体随着氯气挥发出来,同时伴有少量的水蒸气的产生,所以在收集装置前应该连有两个洗气瓶,一个装有饱和 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一个装有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而该装置中没有热源和除杂装置; D选项:随着乙酸乙酯挥发出来的有乙醇和乙酸,其中乙醇极易溶于水,而乙酸又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导管插入液面就会产 生倒吸,使反应得不到乙酸乙酯答案 B.【标准答案】B【试题分析】A项中制乙烯的温度计应插入液面以下以测溶液的温度; C项中没有除杂装置;D项收集乙酸乙酯时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点评】认真注意课本中的每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CP2.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下能共存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由A. NO和 Q B • HCI 和 NHC. H2 和 CO D. SQ 和 CO【解析】A和B选项中的两组气体会发生反应,不能共存; C选项中的H2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 CO—般用排水法收集;而 D选项中的SQ和CO常温下不发生反应,而且两者的密度均比空气大,都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所以符合题意的选项为 Do3. 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T合成氨卜[蕊同斗氨氧化a H c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 NaNO>)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1) 从上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 氮气 、氢气 2) 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 、 3) 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 (填“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 4) 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 ,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5) 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6) 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 H+> OH、 、 离子4、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矶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浓祇酸,加热(1) 杂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 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 ,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 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实验所用仪器:A.蒸发皿B.石棉网C.泥三角D.表面皿E.坩埚钳F.试管夹(2) 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胆矶。

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3)通过途径n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矶, 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 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 冷却结晶、 、自然干燥4) 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矶, 与途径I相比,途径n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 、 5) 在测定所得胆矶(CuSQ・ XH2Q)中结晶水x值的实验过程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 次6) 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a.加热温度过高b.胆矶晶体的颗粒较大c.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胆矶晶体部分风化【解析】:(A) ( 1)由题给反应物的状态, NaNO和NHCI都是饱和溶液,可推知 N2用a装置,而H是由锌粒(固)和稀酸 (液)来制取,则可用 b制取2) 干燥气体和调节(或控制) H2和N2的流速3) 不会,因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生成的混合气体除 NH以外还有大量的N2和H2存在4) 从能使铂丝保持红热可以推知,氨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根据氨氧化的产物看有 NO生成,NO被Q 氧化又产生NO,所以锥形瓶中会看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 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反应方程式为 4NH+5Q 4NO+6HO6) 因氨氧化生成的 NO与Q、H2O反应生成HNO,未氧化的氨与 HNO反应生成NHNO因此,反应结束后,锥形+ _瓶内的溶液中除有 H+、OH外,还应有NH和NO;B) ( 1)因坩埚加热后温度较高,应放在泥三角上进行加热,且取用坩埚时要用坩埚钳,并且为防止坩埚炸裂和烧坏桌面,烧后的坩埚要在石棉网上冷却,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2) 灼烧后含有少量铜其原因可能是灼热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也可能是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3) 利用途径n制取胆矶时,必须先加酸将氧化铜溶解,加热通氧气将 Cu氧化,过滤除去粗制氧化铜中的不溶物杂质后,然后再蒸发溶剂,冷却结晶,再过滤得晶体,最后将其干燥,由此可写出答案4) 根据途径I的反应方程式 Cu+2HSQ(浓)厶 CuSC4+SQ f +2H2O和途径n的反应方程式 2Cu+O+2H2SQ(稀)丄2CUSO+2H2O,可以看出途径n的优点是: ①产生等量的胆矶比途径I耗硫酸少; ②途径n不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 (SO)5) 称量操作至少进行 4次,分别是:①称量坩埚;②称量加入晶体后的坩埚;③称量加热冷却后的坩埚;④ 称量再加热、再冷却后的坩埚至两次称量的值相差不超过 0.1 g。

6) 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是加热温度过高使 CuSO晶体中的CuSQ分解了,其他三项均使 x值偏低答案: (A)( 1) a、b (2)干燥气体 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3) 不会 因为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难溶于水的氮、氢两种气体(4) 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jjfeg + -(5) 4NH+5C2 4NO^ 6H2O (6) NH NO;(B)( 1) C E B ( 2) A B ( 3)蒸发过滤 (4)产生等量胆矶途径n消耗硫酸少 途径n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5) 4(6) a。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