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脂质及脂蛋白概述脂质及脂蛋白概述 二二 脂质及脂蛋白的检测脂质及脂蛋白的检测 三三 脂质分析的项目选择脂质分析的项目选择 四四 脂质代谢异常与疾病脂质代谢异常与疾病 血浆脂质主要组成及功能血浆脂质主要组成及功能 脂质名称脂质名称 缩写缩写 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总胆固醇总胆固醇 TC 细胞膜的重要组分细胞膜的重要组分;胆汁胆汁 游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 FC 占占30%酸酸,胆酸胆酸,肾上腺素以及肾上腺素以及 胆固醇酯胆固醇酯 CE 占占70%性腺激素前体性腺激素前体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 TG 构成脂肪组织构成脂肪组织,供能供能,参与参与TC,CE合成及血栓形成合成及血栓形成 磷脂磷脂 PL 细胞膜的重要组分细胞膜的重要组分,与膜与膜 转运功能有关转运功能有关 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 FFA 与白蛋白结合在血液中转运与白蛋白结合在血液中转运,脂代谢最活跃部分脂代谢最活跃部分 血清总胆固醇血清总胆固醇 (total cholesterol,TCtotal cholesterol,TC)测定测定 【概述】血清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概述】血清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FC)FC)及胆固醇酯及胆固醇酯(CE)CE),其其3/43/4存在于存在于LDLLDL中中,1/4,1/4存在存在HDLHDL中。
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中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 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胆固醇检测通常于餐后小时后空腹采胆固醇检测通常于餐后小时后空腹采血并尽快分离血清后检测,目前以酶法测血并尽快分离血清后检测,目前以酶法测定最为常用定最为常用参考值】【参考值】血清胆固醇水平与性别,年龄,饮食,生血清胆固醇水平与性别,年龄,饮食,生活习惯,精神因素,工作性质,运动及吸烟等活习惯,精神因素,工作性质,运动及吸烟等有关其参考值为:有关其参考值为:成人:成人:2.825.95;儿童:儿童:3.125.2 新生儿:新生儿:1.651.95 参照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参照血脂异常防治建议 5.20 合适范围(酶法)合适范围(酶法)5.235.69mmol/边缘升高边缘升高 5.69 升高升高 胆固醇增高,降低常见疾病胆固醇增高,降低常见疾病 胆固醇增高胆固醇增高 胆固醇降低胆固醇降低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无无脂蛋白血症脂蛋白血症 缺陷缺陷 低低脂蛋白血症脂蛋白血症 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 脂蛋白缺乏症脂蛋白缺乏症 家族性高血症家族性高血症 家族性缺乏症家族性缺乏症 家族性家族性型高脂蛋白血症型高脂蛋白血症 内分泌疾病内分泌疾病 严重肝脏疾病严重肝脏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腺功能减低 急性肝坏死急性肝坏死 糖尿病(昏迷)糖尿病(昏迷)肝硬化肝硬化 肝脏疾病肝脏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 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艾迪生病艾迪生病 肝癌肝癌 严重营养不良严重营养不良 肾脏疾病肾脏疾病 吸收不良症候群吸收不良症候群 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 严重贫血严重贫血 慢性肾炎肾病期慢性肾炎肾病期 白血病白血病 应用类固醇类制剂应用类固醇类制剂 血清甘油三酯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测定测定 【概述】血清甘油三酯又称为三酸甘油酯,【概述】血清甘油三酯又称为三酸甘油酯,主要存在于前主要存在于前-脂蛋白和乳糜微粒中脂蛋白和乳糜微粒中,直接参与胆直接参与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合成固醇及胆固醇酯的合成,也是机体贮存能量的形式。
也是机体贮存能量的形式测定必须在餐后测定必须在餐后小时后采血,否小时后采血,否则形成饮食性脂血测定分化学法及酶法,则形成饮食性脂血测定分化学法及酶法,但以后者为主但以后者为主参考值】【参考值】0.561.70 以下以下 合适合适 1.70 以上以上 升高升高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降低:降低:(1)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脑梗死、甲亢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脑梗死、甲亢2)营养不良、吸收不良综合征营养不良、吸收不良综合征3)先天性先天性-脂蛋白血症脂蛋白血症升高:升高:(1)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甲状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甲状 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腺功能减退、糖尿病2)胆道梗塞、急性胰腺炎、原发性甘胆道梗塞、急性胰腺炎、原发性甘 油三酯增多症、糖原累积症油三酯增多症、糖原累积症3)妊娠后期妊娠后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测定 【概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概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至肝脏进行代谢,从而使外周组织中衰老的细胞膜中的胆至肝脏进行代谢,从而使外周组织中衰老的细胞膜中的胆固醇转运至肝脏代谢并以胆汁形式排出体外。
因此称之为固醇转运至肝脏代谢并以胆汁形式排出体外因此称之为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子,目前认为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子,目前认为HDL-C与心血管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变程度呈负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及病变程度呈负相关HDL-C测定的参考测定的参考方法是超速离心法分离方法是超速离心法分离HDL后用化学法测其胆固醇含量后用化学法测其胆固醇含量参考值】【参考值】1.03 2.07 (参照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参照血脂异常防治建议)1.04 以上以上 合适范围合适范围 0.91 以下以下 减低减低 HDL-C减低减低,增高常见原因增高常见原因 低低HDL-C血症血症 高高HDL-C血症血症 Tanger氏病氏病 CETP缺乏症缺乏症 LCAT缺陷症缺陷症 HTGL活性低下活性低下 apo A异常异常 apo A合成亢进合成亢进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HDL受体异常受体异常 急性疾患急性疾患 长期大量饮酒长期大量饮酒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手术手术 CETP活性增加活性增加 烧伤烧伤 HTGL活性减低活性减低 低脂肪高糖饮食低脂肪高糖饮食 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雌激素减少雌激素减少 烟酸及其诱导剂烟酸及其诱导剂 药物药物(受体阻断剂受体阻断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测定【概述】低密度脂蛋白【概述】低密度脂蛋白(LDL)中中45%为胆为胆固醇固醇,血浆中血浆中LDL是由是由VLDL异化代谢转变异化代谢转变及肝脏合成分泌而来及肝脏合成分泌而来,LDL的主要功能是的主要功能是转运内源性胆固醇转运内源性胆固醇,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主要作用。
起主要作用参考值】【参考值】2.7 3.2 mmol/L (参照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参照血脂异常防治建议)3.12mmol/L 以下以下 合适范围合适范围 3.153.61 mmol/L 边缘升高边缘升高 3.61mmol/L 以上以上 升高升高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降低:(降低:(1)遗传性无)遗传性无-脂蛋白血症;脂蛋白血症;(2)肝能异常;)肝能异常;(3)ApoB合成减少导致合成减少导致LDL含量减低;含量减低;升高:(升高:(1)家族性)家族性II型高脂蛋白血症,高胆固型高脂蛋白血症,高胆固 醇饮食;醇饮食;(2)甲减,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卟)甲减,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卟 啉病;啉病;(3)多发性肌瘤;)多发性肌瘤;(4)某些药物某些药物脂蛋白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测定测定【概述】脂蛋白(【概述】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是由特异的载脂蛋白是由特异的载脂蛋白apo(a)与与LDL的的apoB-100以以二硫键相连而成二硫键相连而成,因而脂质组成与因而脂质组成与LDL相似apo(a)决定决定 Lp(a)的特异性的特异性,是是Lp(a)的特异性抗原的特异性抗原,apo(a)结构与纤溶酶原结构与纤溶酶原(PNG)极为相似极为相似,二者有交叉反应。
二者有交叉反应apo(a)可以竞争性结合可以竞争性结合PNG受体或纤维蛋白等大受体或纤维蛋白等大分子,故认为分子,故认为Lp(a)不仅促进不仅促进AS形成,又阻止血凝形成,又阻止血凝块溶解,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块溶解,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独立危险因子,其水平与人种有差异其水平与人种有差异Lp(a)测定多用免疫学方法测定多用免疫学方法氧化供能氧化供能 是某些激素、酶、血液中凝血因子和抗体是某些激素、酶、血液中凝血因子和抗体的成分,细胞膜上某些激素受体、离子通道的成分,细胞膜上某些激素受体、离子通道和血型物质等也是糖蛋白结缔组织基质的和血型物质等也是糖蛋白结缔组织基质的主要成分主要成分-蛋白多糖,是由氨基多糖和蛋白蛋白多糖,是由氨基多糖和蛋白质所结合组成的糖和脂类结合则形成糖脂,质所结合组成的糖和脂类结合则形成糖脂,糖脂是神经组织和生物膜的重要组份糖在糖脂是神经组织和生物膜的重要组份糖在体内可以转化成为脂肪、非必需氨基酸,并体内可以转化成为脂肪、非必需氨基酸,并以核糖形式参与核酸的组成以核糖形式参与核酸的组成糖的重要生理作用糖的重要生理作用血糖及其来源与去路血糖及其来源与去路 血糖浓度的调节血糖浓度的调节 体液葡萄糖及体液葡萄糖及相关产物测定相关产物测定 测定血糖的标本以血浆最为方便,测得结果最可靠。
测定血糖的标本以血浆最为方便,测得结果最可靠一般情况下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浆低一般情况下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浆低1010-15-15,毛,毛细血管血样与静脉血样二者的测定值在空腹时无区细血管血样与静脉血样二者的测定值在空腹时无区别,但餐后别,但餐后1 1小时血样,二者可相差小时血样,二者可相差2.272.270.660.66mmol/Lmmol/L测血糖的血浆中取空腹、进食测血糖的血浆中取空腹、进食一小时或随机取血,一般采用空腹血样本抗凝剂一小时或随机取血,一般采用空腹血样本抗凝剂用草酸钾氧化钠(用草酸钾氧化钠(2 2mg/mlmmol/Lmg/mlmmol/L一)血糖的测定(一)血糖的测定 空腹静脉血糖浓度大于空腹静脉血糖浓度大于8 8mmol/Lmmol/L,且有临床症且有临床症状,可诊断为糖尿病若小于状,可诊断为糖尿病若小于6 6mmol/Lmmol/L,mmol/Lmmol/L之间,应复查做进一步检查之间,应复查做进一步检查若 餐 后若 餐 后 2 2 小 时,血 浆 葡 萄 糖 浓 度 大 于小 时,血 浆 葡 萄 糖 浓 度 大 于7 7mmol/Lmmol/L,可怀疑为糖尿病。
可怀疑为糖尿病如果随机血样浓度大于如果随机血样浓度大于1111mmol/Lmmol/L,也可诊也可诊断为糖尿病断为糖尿病一)血糖的测定(一)血糖的测定 正常人正常人2424小时由尿排出的葡萄糖少于小时由尿排出的葡萄糖少于0.50.5g g,mmol/L(160-180mg/dl)mmol/L(160-180mg/dl),mmol/L(160-mmol/L(160-180mg/dl)180mg/dl)表示,即此值为正常肾糖阈表示,即此值为正常肾糖阈妊娠妇女由于肾糖阈值降低,可出现暂妊娠妇女由于肾糖阈值降低,可出现暂时性糖尿而长期患糖尿病的患者其肾糖阈时性糖尿而长期患糖尿病的患者其肾糖阈值可高于正常人值可高于正常人二)尿糖的测定(二)尿糖的测定 mmol/Lmmol/L时,应考虑糖尿病尿标本以膀胱时,应考虑糖尿病尿标本以膀胱排空再饮水后排空再饮水后3030分钟为宜,这样更能准确地分钟为宜,这样更能准确地反映病人的代谢情况反映病人的代谢情况肾性尿糖是由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性尿糖是由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引起肾脏对糖的重吸收障碍而出现的等疾病引起肾脏对糖的重吸收障碍而出现的尿糖,但病人血糖及糖耐量曲线基本正常,尿糖,但病人血糖及糖耐量曲线基本正常,这与糖尿病性尿糖有根本的区别。
这与糖尿病性尿糖有根本的区别二)尿糖的测定(二)尿糖的测定 OGTTOGTT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当空腹血浆葡萄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当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在糖浓度在6-76-7mmol/Lmmol/L之间而又怀疑为糖尿病时,之间而又怀疑为糖尿病时,作此试验可以帮助明确诊断作此试验可以帮助明确诊断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WHOWHO标准化的标准化的OGTTOGTT是:是:试验前试验前3 3日,每日食物中糖含量应不低于日,每日食物中糖含量应不低于150150g g,且维持正常活动影响试验的药物应且维持正常活动影响试验的药物应在在3 3日前停用试验前病人应日前停用试验前病人应10-1610-16小时不进小时不进食坐位取血后食坐位取血后5 5分钟内饮入分钟内饮入250250mlml含含7575g g无水无水葡萄糖的糖水,以后每隔葡萄糖的糖水,以后每隔3030分钟取血分钟取血1 1次,共次,共4 4次,历时次,历时2 2小时整个试验中不可吸烟、喝小时整个试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儿童给予葡萄糖量为咖啡、喝茶或进食。
儿童给予葡萄糖量为0.750.75g/kgg/kg体重于采血的同时,每隔体重于采血的同时,每隔1 1小时留小时留取尿液做尿糖半定量试验必要时可适当延取尿液做尿糖半定量试验必要时可适当延长血标本的收集时间,可长达口服葡萄糖后长血标本的收集时间,可长达口服葡萄糖后6 6小时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