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特点及解题方法

wuli****0220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05.13KB
约30页
文档ID:245397460
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特点及解题方法_第1页
1/30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考思想品德 命题特点及解题方法,曾广君,,中考思想品德命题特点,,,1.以课标为依据,贴近学生生活,紧密结合时政社会热点2.关注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分析、解决身边问题3.体在书外,理在书中,开放性命题,开放性设置答案4. 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和家乡的情感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1.基础知识弱,,2.审题能力弱,,3.解题技巧弱,,4.知识迁移弱,,5.表达能力弱,,,一、单项选择题,,【题型分析】,,选择题是中考最基本的题型近几年中考试卷对选择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考查识记能力,比较、判断能力和浅显的理解、分析能力,还考查归纳、演绎、推理、探究、创新等较高层次的能力由于该题型所占份数较多,是影响考试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提高选择题的解题能力和得分率,十分重要解法指导】,,应遵循先审题干、后审题肢要明确题意选择题的题干都以材料的形式出现,这一段材料主要讲什么意思,必须听懂、弄懂同时,要明确材料后面的要求,规定我们解决哪些问题从常见的试题来看,主要用“表明”、“说明”、“启示”、“体现”、“原因”等五种规定性词语来限定答题的思路。

典例分析】,,下表为某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   ),,2006年 城镇8690.62 农村3263.99,,2007年 城镇9124.3 农村4216.75,,2008年上半年 城镇5123.4 农村2642.17,,①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②城乡居民收入没有差距,,③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渐降低 ④应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解答表格题要求既从横向上看,又从纵向上看本题从横向上看,城乡居民收入存在明显差距,可见②错误,采用排除法排除掉;从纵向上看,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可见③不正确,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二、概括题,,1.一般通过漫画、文字材料、图表、名言警句等,让你概括出其中的道理2.审题顺序:准确审题→回归课本→概括出答案3.答案准确 ,找准观点,尽量用课本的原话,不能太长答案:,,1.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果3.我们要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二、简答题,,,简答题是中考固定题型,这种题型对于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发展水平、文字表达能力等具有明显的优势。

能力要求明显提高,纵观以往中考题可知简答题主要有填表类、说明类、时事类、概括类、表格类、漫画类、评析类等几种题型解答简答题,,解答简答题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切忌拖泥带水、啰啰嗦嗦2、紧扣主题,简明扼要,言简意赅,不可长篇大论3、要点齐全,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一目了然4、注意回归教材,紧扣课本知识作答,不应随便发挥,力求使用科学用语典例分析】,材料一:  2008年11月10日 ,湖北省潜江市人民法院对天门城管打人致死案作出判决,分别判定城管孙代榜、熊巍、鄢志明、胡落红等人有期徒刑6年、5年和3年,至此,震惊全国的“城管打死人案”落下帷幕此案中,魏文华因用拍摄孙代榜等人与村民冲突的场面而被孙代榜等人活活打死材料二:2008年11月20,第五届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为保护乘客财产安全与歹徒英勇搏斗的河南省新乡市运输公司驾驶员谢启民、奋不顾身抢救交通事故人员和财产的焦作市云台山旅游车队司机闫云楠荣获“全国见义勇为司机”称号⑴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⑵请你结合材料谈一下,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解析:这类试题在中考试卷中所占比重较大,它侧重考查理解能力,是考查学生基本能力的重要题型。

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背景材料,然后回归教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通过阅读材料可知,这是两则一正一反的材料,材料中人们的行为不同,则导致了结果的不同然后结合材料,联系自身实际,运用相关课本知识谈出自己的实际做法即可参考答案:,,⑴材料一说明非正义的行为会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正当权益,会遭到道德的谴责或法律的制裁;材料二说明正义的行为,会得到政府、社会及人们的赞扬和支持⑵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就要做到:①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②按照正义的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非正义的事坚决不做;③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④在日常生活中,见到非正义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对受害者给予援助三、辨析题,,【题型分析】,,辨析题又称为判断分析题,这种题型在中考中较为常见,它侧重考查分析判断能力、识记能力、理解运用能力这种题型则能有效地考查全面、辩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这种题型灵活多变,迷惑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辨析题大致可以分为是非判断类、因果关系类、条件关系类、并列关系类、转折关系类、辨析行为类等几种类别解法指导】,,解答辨析题应分“三步走”:,,第一步,是什么。

这是关键的一步,如果判断不准,后面的分析就会做无用功面对辨析题,要认真审题,逐字逐句推敲,明确题目中的观点或行为正确与否,做出准确判断第二步,为什么这是解题的重点所在如果通过辨别,认为观点或行为正确,就要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正确的原因,如果认为观点或行为错误,就要分析错误的原因,然后结合所学知识,纠正错误分析说明时要做到条理清晰,全面透彻,有理有据第三步,我们应该怎么做在辨是非、明对错、析事理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得出总结评价,亮明自己的观点,或指明正确观点的意义,或揭露错误观点的实质和危害,以达到照应题目、深化主题的功效例:只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就能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分析:,只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就,能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答案:,,(1)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需要特殊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社会环境中的积极或者消极因素会促进或者会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保护) (2)除了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保护),还需要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和司法保护 (3)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同时还需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四、观察与思考,,【题型分析】,,观察与思考是中考思想品德试题的重要题型,形式多样,富于变化,兼容性强,具有一定难度,是考生必须掌握的一种题型材料分析题的设问往往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或社会普遍关注的实际问题,注重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同学们就试题给予的观点、材料、情景等现象,根据问题进行分析说明材料分析题问题的设计有大有小,综合性强,答案要求多样和多元,学生做起来有一定难度,得分率不是很高,所以应该予以特别重视此题型主要以文字材料类、图表类、漫画类、图文结合类为主解法指导】,,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把材料认真的读一遍,联系所学知识,勾画出一些重点关键词、关键句再根据这些关键词、关键句,联系题目的设问,回归教材组织答案在回答问题时,书本知识与材料内容都要有所运用,一般来说,先答出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再用给出的材料加以说明有的时候,题目的答案就在给出的材料中,只要把语言重新组织一下就可以了此外,还要多问自己几个“是什么事”、“为什么会这样”、“该怎么做”,这样可以把题目答地更全面,确保万无一失典例分析】,,新闻一 新华网讯:回望30年不难发现,河南省越来越坚定地践行“两个毫不动摇”,在一届届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探索前进,从而实现了河南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史性突破,创造了非公有制经济“总量迅速增长、质量显著提高、贡献明显增大”的辉煌现在,成功走出了一条国有民营“双轮驱动”,公有非公“两翼齐飞”,具有河南特色的强省之路。

新闻二 河南日报报道:今年上半年河南省非公有制工业增长迅速,全省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2061.95亿元,增长25.8%;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68.5%从企业效益看,全省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02.52亿元,增长49.7%;实现利润743.14亿元,增长59.4%,利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1.1%根据上述两则河南省的经济新闻,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⑴新闻一中河南省坚定践行的“两个毫不动摇”指的是什么?,,⑵新闻二中河南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数据反映了什么?,,⑶河南省非公有制工业增长迅速,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68.5%以小见大,这是否意味着非公有制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请结合新闻材料简要谈谈你的看法解析:这类试题在中考试题中所占比重较大,属于基本类型,其综合性比较强,能力要求比较高解答第一问,需要充分理解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问,从河南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数据可知,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是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意义故第二问可围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义来组织答案第三问应该联系我国的社会性质及当今的发展状况来分析作答参考答案:,,⑴“两个毫不动摇”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⑵反映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增加就业,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⑶非公有制经济不会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只是目前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因此,河南省越来越坚定地践行“两个毫不动摇”,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局面,是促进河南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五、活动与探究,,【题型分析】,,近年来,活动探究题作为一种新的题型,成为各地中考试题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题型创新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是典型的开放性试题,其设计别出心裁,既贴近教材,又结合学生实际,重在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中考改革的精神,是对课程标准规定的“活动建议”的贯彻落实,反映了中考思想品命题的科学化方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活动探究题主要分认识实际问题类、解决实际问题类、设计活动方案类、应用写作类、活动探究综合类等解法指导】,,第一步:走进材料的情境要求学生必须根据材料的具体情景,根据题目规定的具体身份,进行相应的回答。

第二步:全面搜集相关信息认真分析情景材料(包括文字、漫画、图表等)蕴含的主要观点,根据设问要求,揭示出主要观点间的内在联系,梳理出与题目要求相切合的基本观点第三步:严格按照题目的要求,对信息归纳运用考生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活动探究题不同于一般的回答题,要求答案既要符合教材的基本观点,又要体现综合实践性包括活动形式、操作步骤等)典例分析】,,2008年12月2日 至3日,“中国国际生态建设市长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此次高峰论坛的主题是“城市与新农村生态建设──规划战略及项目实践”,以“城乡生态建设”和“水治理”来自辽宁、浙江、江苏、广西、上海、山西等省20多个城市和地区的市长及政府官员出席了本次会议,并与与会专家、学者就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解决方面的议题进行了直接对话交流⑴国情搜索:建设生态文明的依据是什么?,,⑵政策点击: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必须坚持实施什么样的国策和贯彻什么样的发展战略?,,⑶思维拓展:请你策划一次以“打造绿色校园”为主题的活动,并写出活动方式及主要内容⑷明理践行:运用所学知识扼要说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并说明我们中学生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应该怎么做?,,分析:活动探究的综合,增大试题的灵活性,意在考查综合能力。

本题是认识实际问题类、解决实际问题类和设计活动方案类三者的综合回答第一问要围绕我国的资源、环境国情来分析;第二问,应注意设问包括国策、战略、方略等方面,不能只回答一个方面;第三问是纯粹的“活动形式”,选取常用的形式回答即可;第四问,只要结合自身实际谈出自己的做法即可参考答案:,,(1)依据: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加重、生态失衡等;我国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2)实施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国策;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相结合3)方式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如举办主题班会、办黑板报、搞图片展览等内容可包含学校里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好人好事及浪费资源、破坏学校花草树木的照片,对学校目前在环境、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的重视、对取得成绩的总结、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等4)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和环境,更好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法:我们中学生要自觉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木等。

谢谢同学们,!,,,2009.9,,。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