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二中东校区高一化学第五次限时作业命题人:任超 审题人:高一化学组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Ba-137 Ag-108第Ⅰ卷 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包括21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3分)1.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研究表明氡的α射线会致癌,WHO认定的19种致癌因素中,氡为其中之一,仅次于吸烟该原子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A.136 B.50 C.86 D.2222.68O、188O、O2-、O2、O3是:A.氧的五种同位素 B.五种氧元素 C.氧的五种同素异形体 D.氧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A.氮气的电子式: N∶∶∶N B.CO2分子的结构式:O=C=OC.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钙离子的电子式:Ca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周期表中,族序数都等于该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B.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C.卤素单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其熔沸点逐渐降低D.碱金属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其熔沸点逐渐降低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健一定是非极性键6.据报道,氢燃料电池公交汽车已经驶上北京街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解水制取氢气是理想而经济的制氢方法B.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不需要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C.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空气污染D.氢燃料电池把氢气和氧气燃烧放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7.日常所用锌-锰干电池的电极分别为锌筒和石墨棒,以糊状NH4Cl作电解质,电极反应为:Zn-2e-=Zn2+,2MnO2+2+2e-=Mn2O3+2NH3+H2O。
下列有关锌-锰干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干电池中锌筒为正极,石墨棒为负极B.干电池长时间连续工作后,糊状物可能流出,腐蚀用电器C.干电池工作时,电流方向是由锌筒经外电路流向石墨棒D.干电池可实现化学能向电能和电能向化学能的相互转化8.对于反应2HI(g)H2(g)+I2(g紫色),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B.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C.1molH-H键生成的同时有2molH-I键断裂D.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19.高温下,炽热的铁与水蒸气在一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把铁块变成铁粉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体积增大 D.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压强增大10.等质量的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2的量最多的是A.CH4 B.C2H6 C.C3H6 D.C6H6 11.根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C.Z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D.X与Y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12、已知合成氨反应的浓度数据如下: N2 + 3H2 2NH3起始浓度mol/L1.03.002秒末浓度mol/L0.61.80.8当用氢气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化学反应速率时,其速率为A、0.2 mol/(L·s) B、0.4 mol/(L·s) C、0.6 mol/(L·s) D、0.8 mol/(L·s)13.已知一定温度时:当生成2mol SO3时,放出热量197kJ,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Q=197 kJ B.Q<197×2 kJ C.Q<197 kJ D.Q>197 kJ14. 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②苯中的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④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5.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置于1 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 2A(g) + B(g) = 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1.2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2 mol/(L·s)B.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 mol/(L·s)C.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D.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6 mol/L16.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B.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17.把纯净的甲烷与氯气混合气放在集气瓶中,用玻璃片盖好瓶口,放在光亮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只生成一种气体 B.瓶内气体的颜色变浅C.用一根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伸入瓶内时有白烟产生 D.集气瓶壁有油状液体生成18.1 mol某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氧气179.2 L(标准状况下)。
它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3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该烃的结构简式是 A. B. C. D.19.某烃的结构简式是它的正确命名应是 A.2-甲基-3-丙基戊烷 B.3-异丙基己烷 C.2-甲基-3-乙基己烷 D.5-甲基-4-乙基戊烷20.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向蛋白质溶液里加(NH4)2SO4溶液可提纯蛋白质 B.在豆浆中加入少量的石膏,能使豆浆凝结为豆腐 C.温度越高,酶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越高D.当人误食重金属盐类时,可以喝大量的牛奶、蛋清解毒21.某烃1.68g,完全燃烧生成CO2 5.28g和H2O 2.16g,经测定这种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3.75g/L则其分子式是 A.CH4 B.C3H8 C.C4H10 D.C6H12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7分)22.(5分)有下列各组物质A.O2和O3 B.12C和13CCH3—CH—CH3 CH3 C.CH3—CH2—CH2—CH3和 | Cl H H—C—Cl| Cl Cl H—C—HD. 和 E.甲烷和庚烷(1)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2)_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3)_________组两物质属于同系物;(4)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5)_________组中两物质是同一物质。
23.(12分)(1)下列变化:①碘的升华;②氧气溶于水;③氯化钠溶于水;④烧碱熔化;⑤氯化氢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填序号)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 ;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 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既发生离子键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______ (2)已知拆开1 mol H—H键、1 mol N≡N、1 mol 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946k J、391k J则由N2和H2反应生成1 mol NH3 需要 (填“放出”或 “吸收”) 的热量24.(20分)Ⅰ.中学课本中介绍了如下实验: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待铜丝表面变黑后立即把它插入盛有约2 mL乙醇的试管里,反复操作几次请你评价若用上述方法制取乙醛存在哪些不足(写出两点) Ⅱ.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粗黑线表示乳胶管。
请填写下列空白:气唧乙镀银铜丝乙醇甲丙丁戊ab(1)甲装置常常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 2)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乙中的镀银铜丝,约1分钟后鼓入空气,此时铜丝即呈红热状态若把酒精灯撤走,控制一定的鼓气速度,铜丝能长时间保持红热直到实验结束①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控制鼓气速度的方法是 ,若鼓气速度过快则会 ,若鼓气速度过慢则会 3)若试管丁中用水吸收产物,则要在导管乙、丙之间接上戊装置,其连接方法是(填戊装置中导管代号):乙接 、_______接丙;若产物不用水吸收而是直接冷却,应将试管丁浸在 _____ 中巩义二中东校区高一化学第五次限时作业答题卷命题人:任超 审题人:高一化学组22.(1)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_。
23.(1) ; ___ ; ; ______ (2) (填“放出”或 “吸收”) 24.(20分)Ⅰ.请你评价若用上述方法制取乙醛存在哪些不足(写出两点) Ⅱ.(1) 2)①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② , , 3)乙接 、_______接丙; _____ 座号:12345678910BDADCCBADD1112131415161718192021BCCDCBABCCD22. (共5分)(1)B (2)A (3)E (4)C (5)D (每空1分)23. (共9分)(1) ①②;③④;⑤;⑥ (每空1分)(2)放出;(2分) 46kJ (3分)24.w.w.w.j.k.z.y.w.c.o.mⅠ.操作麻烦、乙醇转化率低(其它合理答案均可)Ⅱ.(1)使生成乙醇蒸气的速率加快(2)①放热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②控制甲中单位时间内的气泡数 带走过多热量,难以保证反应所需温度 反应放热太少,不能达到反应所需温度 (3) b a 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