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燃气系统的运行管理

ba****u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83KB
约16页
文档ID:152950496
燃气系统的运行管理_第1页
1/16

燃气系统的运仃管埋一、用户设施的运行与维护[燃气供应单位应对燃气用户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对用户进 行安 全用气的宣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商业用户、工业用户、采暖等非居民用户每年检查不得 少于一次2) 对居民用户每两年不得少于一次3) 在对用户设施进行检查时,检查应采用发泡液检漏或检漏仪器检漏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应由专业人员 进行处理4) 燃气设施和用气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必须由具有国家相应资质的单位及专业人员进行2人户检查包括下列内容5并应做好检查记录:1) 确认用户设施完好,并无人为碰撞、损坏2) 不应有燃气泄漏3 )用气设备前燃气压力应符合要求4) 计量仪表应完好,点燃灶具燃气表应走字5) 用气设备、燃气表应符合安装、使用规定6) 管道不应私接、私改或作为其他电器设备的接地线使用,应 无锈蚀、重物搭挂,连接软管应安装牢固,且不应超长及老化, 阀门应完好有效3对用户设施进行室内维护和检修作业时,应首先检查有无燃气泄漏,当发现燃气泄漏时应采取如下措施:2)打开门窗通风,尽快驱散泄漏燃气2) 切断气源,防止发生事故3) 应在安全地方切断电源,严禁在现场拨打固定和,消除火种。

4) 在确认可燃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20%时,方可进行检修作业4燃气供应单位应向用户宣传安全用气常识:2)正确使用燃气设施和燃气用具;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或已达到报废年限的燃气设施和燃气用具2) 不得擅自改动燃气管线和擅自拆除、改装、迁移、安装燃气设施和燃气用具3) 在安装燃气计量仪表、阀门等设施的专用房内不得有人居住、堆放杂物等4) 严禁使用明火检查泄漏5) 为了防止软管老化龟裂泄漏连接燃气用具的软管应1~2年更换,并应安装牢固,长度不得超过2m6) 当发现室内燃气设施或燃气用具异常、燃气泄漏、意外停气时,应立即拨打报修,燃气供应单位立即派人及时处 理7) 不使用然气设施或燃气用具时,注意尖严灶具阀门和处前阀 门8) 用户宜使用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和气源切断装置二、抢修(一) 一般规定1燃气供应单位应制定事故抢修制度和事故上报程序2城镇燃气输配系统及燃气用户的抢修应制定应急事故抢修预 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应急事故抢修预案应报有矢部门 备案,并定期进行演习,每年不得少于一次3燃气供应单位设立抢修机构,应配备必要的抢修车辆、设备、器材、通讯设备、防护用具、消防器材、检测仪器等设备, 并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接到报警后应迅速赶赴现场,并根据事故情况联系有尖部门协 作抢修抢修作业应统一指挥,严明纪律,并采取安全措施二) 抢修现场1抢修人员应佩戴标志,到达抢修现场后,应根据燃气泄漏程度 确定警戒区并设置警戒标志;应随时监测周围环境的燃 气浓度, 在警戒区内应管制交通,严禁烟火,严禁无矢人员入内2抢修人员到达抢修现场后,控制事态发展同时,应积极救 护受 伤人员3操作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不穿带铁钉鞋及防护用具, 作业现场应有专人监护,严禁单独操作4管道和设备修复后,应对夹层、睿井、烟道、地下管线和建 筑物等场所进行全面检查,以确定有无燃气存在5当事故隐患未查清或隐患未消除时,操作人员不得撤离现 场, 应采取安全措施,直至消除隐患为止三)抢修作业1抢修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应立即控制气源、消灭火种、切断 电 源、驱散积聚的燃气在室内应打开门窗通风,严禁启闭电器开 矢及使用、地下管道泄漏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排出聚 积在地下和构筑物空间内的燃气2燃气设施的泄漏的抢修宜在降低燃气压力或切断气源后进行 但降低燃气压力必须严禁负压3抢修作业时,与作业相矢的控制阀门必须有专人值守,并监 视 其压力4当泄漏处已发生燃烧时,应先采取措施控制火源,再降压或 切 断气源。

5当抢修中暂时无法消除漏气现彖或不能切断气源时,应及 时通 知有矢部门,并做好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驱散燃气,降低 燃气浓度,防止爆炸6处理地下管道泄漏点开挖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抢修人员应根据地下管道敷设资料确定开挖点,并对周围建(构)筑物进行检测和监测;当发现漏出的燃气已渗入周围建(构)筑物时,应根据事故情况及时疏散建(构)筑物内人员, 并驱散聚积的燃气2) 当抢救现场的环境燃气浓度在爆炸和中毒范围内时,必须强 制通风,降低燃气浓度后方可作业3) 应根据地质情况和开挖深度确定作业坑的放坡系数和支撑方式,并设专人监护4) 对钢制管道进行枪修作业后、应对防腐进行恢复,并达到原 管道防腐层等级7抢修铸铁管泄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2)泄漏处开挖后,宜对泄漏点采取措施进行临时封堵2)当采取阻气袋阻断气源时,应将管线内燃气压力降至阻气 袋 有效阻断工作压力以下阻气袋可采用惰性气体或专用设施进行 充气3)应遵守抢修作业有矢规定8当聚乙烯塑料管道发生断管、开裂、意外损坏时,抢修作 业应 符合下列规定:1)采取矢闭阀门、使用封堵机或使用夹管器等方 法有效阻断气源后进行抢修,并应采取措施保证聚乙烯塑料管熔 接面处不受压力。

2)抢修作业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聚3)抢修作业中环境温度低于5°C或大风(大于5级)天气时,应采取防风保温措施,并应调整连接工艺4)管道焊接时管内严禁有压力5)应遵守抢修作业有矢规定9场站泄漏抢修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2)低压储气柜泄漏抢修应符合下列规定:日抢修人员宜采用燃气浓度检测器、检漏发泡液、嗅觉、听觉等方法判断泄漏点b应根据泄漏部位及泄漏量采用相应的方法堵漏c当发生大量泄漏造成储气柜快速下降时,应立即打开进口 阀门、矢闭出口阀门,用补充气量的方法减缓下降速度2)压缩机房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切断气源、电源;开启室内防爆风机,故障排除后方可恢复供气3) 管道及附件、调压器、计量仪等设施,燃气泄漏时应立即矢闭上下游阀门,组织抢修泄漏部位4) 站内需要动火补焊泄漏处时,应办理相尖动火手续,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10调压站、调压柜(箱)抢修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调压站、调压柜(箱)发生泄漏,应立即尖闭泄漏点前后阀门,打开门窗或开启防爆风机、故障排除后,方可恢复供气2) 当调压站、调压柜(箱)因调压设备、安全切断设施失灵等造 成出口超压时,应立即矢闭调压器进出口阀门,并在超 压管道上 放散降压,排除故障。

当压力超过下游燃气设施的设计压力时, 应对超压影响区内燃气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排除所有隐患后风可 恢复供气口压缩天然气站抢修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2)压缩天然气站出现大量泄漏时,应迅速切断站内气源、电源,设置安全警戒线,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泄漏点2)当压缩天然气站因泄漏造成火灾时,除控制火势进行抢修 作业 外,还应对未着火的其他设备和容器进行隔热、降温处理12汽车载运气瓶组或拖挂气瓶车出现泄漏或着火事故时,首先 控制泄漏或火势外,事故车还应迅速离开加气、卸气现场,避开 人群密集区域向空旷地区停靠23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抢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液化天然气储罐进、出液管道(焊缝、法兰间)发生少量泄 漏时,应尖闭相矢阀门,将管道内液化天然气放散(或火 矩燃烧 掉儿待管道恢复全常温后,按相矢规定进行维修,完毕后可利用 干氮气进行试漏,合格后投人运行2) 当大量液化天然气泄漏时,对泄漏出的液化天然气可使用 泡 沫发生设备,对其表面覆盖,使其与空气隔离3) 液化天然气气站泄漏着火后,严禁用水灭火因为LNG与水 接触后,LNG发生快速相变,造成LNG大量蒸发成气化,诱发二次事故°人在高浓度的天然气环境中容易窒息 在灭火的同时还应对 未着火的储罐、设备和管道进行隔热、降温处理。

[4用户室内燃气设施泄漏抢修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接到用户抢修后,应立即派人检修2) 确认室内燃气设施泄漏后,首先打开门窗进行通风,降低 燃 气浓度,切断气源,消灭火种,在安全地方切断电源,严禁在事 故处拨打或3) 严禁明火查漏应准确判断泄漏点,彻底清除隐患;当未查 清泄漏点时,抢修人员绝不撤离现场4) 漏气检修时应避免由于检修造成其他部位泄漏,应采取防爆 措施,严禁使用能产生火花的工具进行作业5) 恢复供气后,应进行复查,确认安全后,抢修人员方可撤离 事故现场四)中毒、火灾与爆炸当发生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危及燃气设施和周围环 境安 全时,应协助公安、消防、安监等有矢部门进行抢救和保护好现 场2当燃气设施发生火灾时,应采取切换气源或降低压力等方法控 制火势'并防止管道产生负压3燃气设施发生爆炸后,应迅速控制气源和火种,防止发生次生 火灾4火势得到轻制后,进一步降低燃气管道内燃气压力,采取相应 堵漏办法,消除隐患,恢复供气5火灾与爆炸灾情消除后,应对事故范围内管道和设备进行 全面 的检查三、停气、降压、动火、通气(一)停气、降压、动火、通气的一般规定2燃气设施的停气、降压、动火及通气等运行作业应建立分级市 批制度。

一级:涉及全市性较大规模停气、降压、动火及通气作 业,申报市建委审批,需要市政府出面协调有矢部门;二级:城镇局部中低压管网及燃气设施停气、降压、 动火及通气作业,报总经理审批;三级:小区管网(庭院管网) 局部停气、降压、动火及通气作业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批作业单 位应编制作业方案和填写动火作业报告,并逐级申请,经审批后 严格按批准方案实施紧急事故应在抢修完毕后补办手续2燃气设施停气、降压、动火及通气等运行作业必须配置相应的通讯设备、防护用具、消防器材、检测仪器等3燃气设施停气、降压、动火及通气等运行作业,必须设专人负责现场指挥,并应设安全员参加作业的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穿 戴防护用具在作业中应对放散点进行监护4各作业坑边应根据情况需要采取有利于操作人员上下及避险的措施二) 停气、降压1停气和降压作业时间宜避开用气高峰和恶为天气2除紧急事故外,影响用户用气的停气与降压作业应提前24h以上通知用户,并做好宣传安全常识3停气和降压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2)停气作业时应提前逐渐矢闭进气阀门,管段内燃气尽量让用户消耗,减少放散能源损失作业管段或设备内的剩余燃气应 安全的排放或置换合格2) 降压作业应有专人监控管道内燃气压力,降压过程中应控制降压速度,严禁管道内产生负压。

3) 降压作业时应根据管内不同燃气种类,可将压力控制在300~800Pa °4) 停气或降压作业时应采用自然扩散或防爆风机驱散在工作坑或作业区内聚积的燃气三) 置换、通气1通气作业应严格按照作业方案执行用户停气后的通气,应在及时通知用户后进行尽量避免夜间通气2燃气设施维护、检修或抢修作业完成后,应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置换作业3置换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根据各管线情况和现场条件确定放散点数量与位置,管道末端必须设置放散管并在放散管上安装取样管2) 置换放散时,应有专人负责监控压力和取样检测3) 放散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3放散管应避开居民住宅、明火、高压架空电线等场所;当无 法避开居民住宅等场所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b放散管应高出地而 2rrio c对聚乙烯塑料管道进行置换时,放散管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可靠 接地d用然气直接置换空气时,其置换时的燃气压力宜小于5kPa。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