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复习与思考1、了解美国60年代初期研制的子午卫星导航系统组成 1)卫星星座:由6颗独立轨道的极轨卫星组成 (i=90°,T=107min,H=1075km) 2)地面设有:4个卫星跟踪站,1个计算中心,1个控制中心,2个注入站, 海军天文台(负责卫星钟差,钟频改正)2、了解美国90年代初期建成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系统组成 3、了解我国的北斗一号导航系统的组成,定位精度如何 定位精度:平面:±20m 垂直:±10m4、GPS卫星的测距码(C/A码)如何产生有何作用? 产生:它是由两个10级反馈移位寄存器产生作用:识别卫星,锁定信号,测量距离,解扩D码,捕获P码5、掌握二进数列的模二和或者波形积的运算法则及其简单运算 模二和: 波形积:运算例子: 1001110010 ←(A) 0100111001 (B) 1101001011 ← (C)③ 运算规律: 6、认知和掌握两个结构相同m序列模二和后,在码相同步以及码相不同步时的自相关系数学表达的差异。
7、记忆卫星轨道开普勒六根数为的名称及代号轨道半长径的平方根(m)/轨道偏心率/历元toe的轨道倾角(弧度)/历元toe的升交点准经度(弧度)/近地点角距(弧度)/ 历元toe的平近点角(弧度)8、导航型GPS接收机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船载型,车载型,机载型,星载型9、测地型GPS接收机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单站差分型,局域差分型,广域差分型10、了解重建载波信号的方法和原理11、了解GPS接收机微处理器(CPU)的工作程序12、用什么方法可以求解整周未知数(整周模糊度)?1)已知点坐标法 2)多普勒法(四差法) 3)伪距法13、用什么方法可以测定整周计数Intφ?14、了解GPS接收机载波相位测定时,产生周跳原因的各种原因15、了解整周跳变探测修复的各种方法 荧幕扫描探测法①此法目视判断直观,早期被广泛使用②只能发现大周跳,无法精确修复高次差探测法①此法可发现几十周的跳变②原理与差值含义(55~56页表):③可利用高次插值公式,内插修复④但对于1~2周的跳变无法探测修复多项式拟合法①此法可修复几周的跳变②能实现计算机自动探测修复③拟合公式:ΔIntφi=a0+a1(ti-ti-1)+a2(ti-ti-1)2+a3(ti-ti-1)3+a4(ti-ti-1)4④计算步骤:用i =0~5项,列方程求系数a0~4用公式预报ΔIntφ6与实测ΔIntφ6比较如无误用i =1~6,重新求系数a0~4用公式预报ΔIntφ7与实测ΔIntφ7比较如有误用ΔIntφ7修复实测ΔIntφ7修复后用i =2~7,重新求系数a0~4.......在卫星间求差法此法可探测修复1~2周的跳变(随机跳变)。
②并可甄别随机跳变或系统误差③计算步骤: 用不同卫星的四次差在相同历元间求差发现周跳则逐周修改原始数据重新求四次差直至四次差之差的残差很小为止④有随机跳变的卫星不能太多用双频观测值修复周跳法16、了解美国GPS政策以及对付美国GPS政策的方法17、哪些GPS测量误差可通过差分技术消除?哪些GPS测量误差不能通过差分技术消除?18、比较局域差分和广域差分的定位定位原理和定位精度方面的差异局域广域1. 由多个基准站构成GPS差分网络2. 差分数据通过网平差后提高改正参数精度3. 将改正参数发送用户1.主控站对各种定位误差独立解算——用户分别修正19、了解位置差分的条件、原理和优缺点条件:1)基准站与用户必须观测同一组卫星,即范围在100km之内 2)已知基准站的GWS-84的精密坐标(X0,Y0,Z0)原理:1)基准站通过GPS卫星,实时(t0)测定本站坐标(X,Y,Z) 2)计算坐标改正数及其时间导数 3)将改正参数发送用户,修正实测坐标(X’p,Y’p,Z’p)优点:计算简单,适用于各种GPS定位仪缺点:用户接收机通道越少或定位相对距离越远,精度越低(<50km为宜)20、了解伪距差分的条件、原理和优缺点。
条件:1)基准站与用户至少有4颗相同的观测卫星2)已知基准站的GWS-84的精密坐标(X0,Y0,Z0) 原理:1)基准站通过卫星(i)星历坐标(Xi,Yi,Zi),实时(t0) 计算站星几何距离(Di) 2)基准站测定卫星(i)t0时刻的伪距 3)计算t0时刻的伪距改正数及其时间导数 4)将改正参数发送用户P,修正t0时实测伪距,计算即时(t)P点坐标优点:计算简单,适用于各种GPS定位仪,用户接收通道与定位精度关联不大缺点:定位相对距离越远,精度越低(<100km)21、了解单点定位几何精度(GDOP)的涵义涵义:由GPS于接收机作顶点构成的多面体的体积V决定的测量精度22、理解GPS的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的涵义和原理绝对定位相对定位涵义用单台GPS定位仪独立测量,解算未知点坐标的过程在一定距离内,用两台以上GPS定位仪同时测量站星距离,通过求差的方法解算测点间基线向量的过程原理23、了解同步环、异步环、独立环、独立基线、非独立基线的涵义及其作用,如果只观测一个时段如何确定独立基线数和基线总数?同步环:3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所得的基线闭合环。
(可提高测量点的解算精度)异步环:含有非同步观测基线的闭合环起发现粗差,检测精度的作用)独立环:各边均由独立观测基线构成的闭合环独立基线:N台接收机同步观测,可得N-1条独立基线 (能够确定同步观测点坐标的最少基线数)非独立基线:在同步环中除了独立基线之外的基线 (可检测独立基线所计算的点坐标) 24、了解GPS网测量过程的各种连接方式及其特点1)星形连接2)点连式3)边连式图形4)边点混合连接式5)网连式6)三角锁连接25、简述子午卫星导航定位原理 在已知子午卫星空间坐标前提下,利用一颗卫星信号的多普勒效应,测定该卫星4个时段相对观察者的视向位移,通过部列4个双曲面方程求解出测点坐标26、简述GPS卫星导航定位原理 GPS接收机利用码分多址技术与码相关锁相放大技术,同时对4颗以上的卫星进行伪距测定,再通过修正后的站星几何距离解算站位坐标27、简述我国双星卫星(北斗1号)导航系统定位原理 地面中心站通过2颗静止卫星传送测距信号,根据用户应答信号的时差计算星户及用户坐标,求出用户坐标再用地面数字高程模型读出用户高程,再让卫星转告用户。
28、试述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建成两颗静止卫星的局域有源定位系统;第二阶段:2012年建成亚太地区的局域无源定位系统;第三阶段:2020你建成覆盖全球无源定位系统,并兼有短报文服务;其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的精度都比目前GPS系统高29、试述GPS测量控制网的设计原则与与要求(课件PPT196页)原则:1)通视原则:GPS网点至少要有一个方向通视2)开阔原则:网点地平面15°以上的天区不能有遮挡3)便利原则:测点应选在交通便利,上点方便且站标易于保存的地方4)利用旧站原则:不违反上述原则前提下尽量利用旧站标5)异步环检测原则:为了检验观测精度的可靠,异步环或复合线路的边数不能超过国家规定6)复测原则:各网点至少独立观测量个时段,增加复测基线要求:1)防止干扰:在测点200m范围内不能有强电磁波干扰源(包括高压电线)2)防止反射:测点应远离对电磁波反射强烈的高压建筑,成片水体等地物30、试述GPS在航空遥感中的应用辅助空中三角测量31、试述RTK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地籍房产中的应用32、试述测量韶大E级大地测量工程网外业和内业的工作过程33、试举例说明GPS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
1)利用GPS进行高精度海洋定位 A.利用岸基多个基准站进行海洋物探定位和钻井平台定位; B.用两艘具有高精度GPS定位的物探船只对人工地震波接收的时间差,可以推断海底地质构造达到找油找矿的目的2)中国沿海RNB/DGPS系统34、试举例说明GPS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1)通过车载GPS接收机使驾驶员能够随时知道自己的具体位置;2)通过车载电台将GPS定位信息发送给调度指挥中心,调度指挥中心便可及时掌握各车辆的具体位置,并在大屏幕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 (1-24题理解记忆;25-34题详细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