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下学期月考(3月份)化学试题

xt****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5KB
约7页
文档ID:12574735
九年级下学期月考(3月份)化学试题_第1页
1/7

九年级下学期月考(3月份)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葡萄酒的酒度低、营养高,饮量适度有益健康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清洗葡萄B.捣碎葡萄C.葡萄发酵成酒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2 .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得到的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溶液,有气泡产生,则关于滤渣和滤液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铁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3 . 小颖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气泡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Mg>CuB.滤液中一定含有Mg2+、Fe2+、Cu2+C.最终烧杯里的溶液是无色的D.滤渣质量一定大于所加铁粉的总质量4 . 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防控过程中,场室常用“84 消毒液”进行消毒。

但如果将洁厕灵和“84 消毒液”同时使用,则会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2 种C.生成的有毒气体是 Cl2D.生成的有毒气体是 ClO5 . 根据下表中列出的几种常见的气体和空气的性质,可知其中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甲烷B.氧气C.氨气D.氯化氢6 . 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的B.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的任何物质C.用洗发液洗除去头发上的油污属于乳化现象D.氢氧化钠溶解在水中,温度要降低二、多选题7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时生成两种气体的质量B.t℃时,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氯化钠固体C.用等质量的等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D.在等质量的铝粉和镁粉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8 . 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CO2与C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CO2与CO均为有毒气体三、填空题9 . 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据图回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A 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B 反应后溶液呈中性C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10 . 如图是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2)要使a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3)15℃时,将b的饱和溶液进行恒温蒸发后所得溶液与蒸发前相比,发生了变化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物质b的溶解度②该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③溶质的质量(4)30℃时,要分别配制等质量的a、b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a_____b(填“>”、“=”或“<”)四、流程题11 . 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铜和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图(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已:ZnO+H2SO4=ZnSO4+H2O,CuO+H2SO4=CuSO4+H2O1)粉碎和翻炒的目的是_____2)单质X的化学式为_____3)固体D中有_____和_____(以上两空均填化学式)。

过量稀硫酸与固体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4)操作Y的名称为_____,此操作和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五、科学探究题12 . 菱铁矿和赤铁矿一样,也是工业上冶炼铁的一种矿物某种菱铁矿中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碱式碳酸亚铁,为测定碱式碳酸亚铁[xFeCO3•yFe(OH)2•zH2O]的组成,华雪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查阅资料)a.碱式碳酸亚铁受热会完全分解生成FeO、CO2以H2Ob.FeO是一种黑色粉末,它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可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c.碱石灰是NaOH及CaO的混合物,可以吸收CO2和H2O(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的_____后,准备称取3.40g碱式碳酸亚铁粉末放在装置B中,连接仪器2)_____,鼓入一段时间空气,准确称量装置C、D、E的质量3)关闭弹簧夹K,加热装置B至装置C中导管末端无气泡冒出,再打开弹簧夹K,缓缓通空气一段时间,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4)再次准确称量装置C、D、E的质量,所得数据如下装置C/g装置D/g装置E/g加热前200.00180.00180.00加热后200.36180.88180.00(5)分析图、表中数据可知:3.40g碱式碳酸亚铁受热分解过程中生成H2O的质量为_____g,CO2的质量为_____g,装置E的作用是_____。

实验结论)在xFeCO3•yFe(OH)2•zH2O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_____实验反思)(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2)实验结束后,装置B中的残留固体可能全部是FeO.也可能全部是Fe3O4.还可能是_____3)为了得到装置B中残留固体的组成,华雪同学称得装置B中残留固体质量为2.24g后,通过计算可知:残留固体的组成及各成分的质量为_____六、计算题13 .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一包碳酸钠样品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样品,准确称取样品10g放于烧杯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和放出的CO2的质量关系图1)10g样品可以产生_____克二氧化碳2)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3)加入稀盐酸到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第 7 页 共 7 页。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