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02月2023年浙江台州天台县社会治理中心选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住在山****c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92MB
约361页
文档ID:227997127
2023年02月2023年浙江台州天台县社会治理中心选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1/361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住在富人区的她2023年02月2023年浙江台州天台县社会治理中心选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1卷一.高频考点试卷(共500题)1.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成立之初首府位于绥远城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国情省情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成立之初首府位于乌兰浩特故表述错误2.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1)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讲话的调子有点像唱歌(2)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3)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4)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 A.1-3-2-4 B.2-4-1-3 C.2-1-4-3 D.1-2-4-3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

1)句讲的是“他”的眼光和说话调子,(2)句讲的是“他”的头,头发以及胡须,不能确定首句 第二步,再看(3)句阐述“他”的行为举止和特征;(4)句讲述“他”的胡子,眼睛发光按照逻辑,一般是先外貌描写再介绍性格特征,所以(3)应该在(1)(2)(4)之后,排除A项根据话题一致,(4)最后介绍目光,(1)继续描写目光,可知(1)应该在(4)之后,排除C项和D项第三步,验证B项,语义通顺连贯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分析选项,(1)句描述的是眼光和语调,(2)句谈论头发和胡须,(3)句谈论举止和特征,(4)句谈论胡须和眼睛散发的光1)(4)句可以优先捆绑,排除A、D项再通过胡须这一共同信息,(4)应紧跟(2)之后,排除C代入验证可知B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3.对上文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脱靶”可能比“胚胎嵌合”的后果更为严重 B.早期人类基因组编辑很难发现偏离目标基因的变异 C.对基因组编辑后的受精卵进行详细的基因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D.基因组编辑进入临床应用值得审慎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A项,根据文段,“脱靶”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胚胎嵌合”“或许不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可以推断“脱靶”可能后果更严重,表述正确,排除;B项,原文表述为“如果偏离目标基因的变异没有被发现的话”,而非“很难发现”,表述错误,当选;C项,根据文意,基因组编辑后可能会“产生意料之外的基因改变”,因此进行详细的基因检查是十分必要的,表述正确,排除;D项,根据文意,基因组编辑可能会出现很多严重后果,因此进入临床应用应当审慎,表述正确,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设计婴儿”还有多远? 》 解题思路:第一步,将选项与文章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由文中““脱靶”在受精卵的阶段开展基因组编辑,如果偏离目标基因的变异没有被发现的话,就会波及婴儿全身细胞,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以及“这被称作“胚胎嵌合',这或许不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可知,“脱靶”可能比“胚胎嵌合”后果更为严重,正确;B项无中生有,文中仅谈到“如果偏离目标基因的变异没有被发现的话,就会波及婴儿全身细胞,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但是是否能发现,文中并未提及,错误,当选;C项,由文中“如果偏离目标基因的变异没有被发现的话,就会波及婴儿全身细胞,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是重大的医疗事故了”可知,详细检查基因组编辑后的受精卵是十分必要的,正确;D项,由文中表述可知,基因组编辑技术在效率和准确率上都存在些许问题,因此进入临床应用应审慎,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4.2016年全国女性人口较2012年增长: A.7.7% B.5.3% C.3.0% D.2.2%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抓关键信息“女性人口”和“2016年较2012年增长”,结合材料中2012—2016年总人口数和男性人口数,可知女性人口数=总人口数-男性人口数,根据公式增长率= -1,直接求解。

由条形图知,2016年全国女性人口为(138271-70815)万人,2012年的为(135404-69395)万人,所求为 -1= -1≈ =2.X%,故本题选D5.橡胶∶轮胎∶汽车 A.玻璃∶水杯∶容器 B.塑料∶键盘∶电脑 C.木材∶纸笔∶课本 D.线丝∶衣架∶阳台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橡胶”是“轮胎”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对应关系,“轮胎”是“汽车”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塑料”是“水杯”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水杯”是“容器”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B项:“塑料”是“键盘”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对应关系,“键盘”是“电脑”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木材”是“纸笔”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纸笔”与“课本”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D项:“线丝”是“衣架”的原材料,但“阳台”是“衣架”放置的地点,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6.通过检查甲虫化石,一研究小组对英国在过去2.2万年内的气温提出了到目前为止最为详尽的描述。

该研究小组对甲虫化石进行挑选,并确定了它们的日期当发现在同一地方几种甲虫化石属于同一时间段时,现存的这些甲虫类生物的已知忍受温度就可以被用来确定那个地方在该时间段内的夏季最高温度研究者的论述过程中依赖于下列哪一条假设? A.在同一地方发现的不同甲虫的化石属于不同的时期 B.确定甲虫化石日期的方法比确定其他生物日期的方法准确 C.在过去2.2万年的时间内,甲虫类生物的可忍受最高温度没有很大变化 D.一个地方某个时期的实际最高夏季温度与在那个地方那段时间发现的每种甲虫的平均最高可忍受温度相等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假设”,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现存的甲虫类生物的已知忍受温度就可以被用来确定那个地方在那段时间内的夏季的最高温度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题干中谈到“当发现在同一地方几种甲虫化石属于同一时间段时”这一个前提成立时,才会得到温度的结果,该项说的“在同一地方发现的不同甲虫的化石属于不同的时期”和得到结论的前提没有关系,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确定甲虫日期的方法与其他生物相比是否准确,与论点甲虫类生物是否能确定最高温度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补充前提只有甲虫类生物的可忍受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才能用现在甲虫的忍受温度来确定过去甲虫的忍受温度,进而推测出当时夏季的最高温度,具有加强作用D项:无关选项根据题干表述只需甲虫过去与现在的可忍受温度没有变化即可得出结论,不需要某一时间段每种甲虫的平均最高可忍受温度均相等,该项与题干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7.“气候难民”指的是生存因气候变暖等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的人们,这是一个逐渐扩大的族群某基金会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在未来40年,全球约5到6亿的人都面临着沦为“气候难民”的危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描述中被迫迁移的人们,不属于“气候难民”的是: A.土地沙漠化使曾经繁荣的楼兰古国消亡,国民外迁 B.海平面上涨使马尔代夫领导人为国民另觅栖身之所 C.卡特里娜飓风使得墨西哥海岸的众多居民逃离家乡 D.印度洋海啸导致了印度、泰国等多国居民被迫迁移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气候难民”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生存因气候变暖等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气候难民”定义的关键信息:因气候变暖等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的人们。

A项,土地沙漠化使楼兰古国消亡,国民外迁,这些人是因为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属于“气候难民” B项,海平面上涨使国民另觅栖身之所,这些人是因为气候变暖等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属于“气候难民” C项,飓风使得居民逃离家乡,这些人是因为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属于“气候难民” D项,印度洋海啸导致多国居民被迫迁移,但印度洋海啸是因地震引起的,属于地质灾害,而非特殊气候因素,不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因气候变暖等特殊气候因素而受到威胁的人们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土地沙漠化是由气候因素或人类活动导致的,国民外迁是因为受到了威胁,符合定义;B项:海平面上涨是由气候因素导致的,另觅栖身之所是因为受到了威胁,符合定义;C项:飓风是由气候因素导致的,众多居民逃离家乡是因为受到了威胁,符合定义;D项:印度洋海啸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是由地震引起的,并非气候因素,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关键词为“气候变暖”、“导致生存受到威胁”、“逐渐扩大的人群”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卡特里娜飓风是由于特殊气候因素引起的,同时众多居民逃离家乡是一种生存威胁,属于“气候难民”,排除;B项:印度洋海啸不是由气候因素引起的,一般是由地震或者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波浪,不属于“气候难民”,为正确答案,当选;C项:土地沙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异或者人类活动引起的,属于“气候难民”,排除;D项:海平面上涨是由于气候因素引起的,导致国民生存受到威胁,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8.管理控制的要点包括: A.出现偏差几率大的因素 B.直接决定成败的重点因素 C.投入大的因素 D.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因素 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A项:一般控制的目的在于使系统运行的偏差不超出允许范围,维持系统活动在某一平衡点上管理控制活动不仅要维持系统活动的平衡,而且还力求使组织活动有所前进、有所创新,使组织活动达到新的高度和状态,或者实现更高的目标A项正确B项:管理控制的目的是使战略被执行,从而使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管理控制直接决定着成败B项正确C项、D项:管理控制是在实际工作中,为达到某一预期的目的,对所需的各种资源进行正确而有效地组织、计划、协调,并相应建立起一系列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管理制度的活动为达到预期目的,对资源进行调配,会选择好重点因素,并对其加大投入,选择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因素C项、D项正确因此,选择ABCD选项五大管理职能是由管理学家法约尔提出,主要是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大职能9.下列关于生活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 A.水在真空中会先沸腾后结冰 B.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低 C.纯水(只有水分子),在0℃时不会结冰 D.天凉时,湿润的地方比干燥的地方使人觉得更冷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水的沸点是100℃,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气压增大了,沸点就升高因为水面上的大气压力,总是要阻止水分子蒸发出来,所以气压升高的时候,水要化成水蒸气必须有更高的温度因此,选择B选项A项:气压降低后水的沸点也会降低,水会开始沸腾;水变成水蒸汽使水的内能降低,水会结冰A项表述正确C项:纯水在0摄氏度时确实不会结冰,但加入杂质、搅拌或者继续降低温度,纯水还是会结冰的C项表述正确D项:天凉的时候,人感觉到的温度实际上是衣服以及被衣服隔离的皮肤表面那些空气的温度水的比热容很大,用人的体温来加热潮湿的空气要比加热干燥的空气会消耗更多的热量,所以人会在湿润的地方感觉到更冷D项表述正确10.扁平结构是指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幅度大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这种形态的优点不包括: A.信息传递速度快 B.信息传递过程中失真可能性较小 C.有利于下属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的发挥 D.能够对下属进行充分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D项:扁平结构由于过大的管理幅度,也会带来一些局限性:(1)主管不能对每位下属进行充分、有效的指导和监督;(2)每个主管从较多的下属那里取得信息,众多的信息量可能淹没了其中最重要、最有价值者,从而可能影响信息的及时利用等。

D项属于扁平结构的缺点,当选故答案选择D选项因此,选择D选项ABC项:扁平结构是指组织规模已定、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这种形态的优点是:(1)由于层次少,信息的传递速度快,从而可以使高层尽快地发现信息所反映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2)由于信息传递经过的层次少,传递过程中失真的可能性也较小;(3)较大的管理幅度使主管人员对下属不可能控制得过多过死,从而有利于下属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的发挥ABC项属于扁平结构的优点,排除11.冲突∶解决∶和谐 A.吵架∶爆发∶混乱 B.生活∶富裕∶美好 C.噪音∶消除∶安静 D.兴奋∶镇定∶放松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解决”“冲突”为了“和谐”,“解决”与“冲突”属于动宾关系,二者与“和谐”属于目的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爆发”“吵架”的目的并非为了“混乱”,排除;B项:“富裕”与“生活”属于偏正关系,排除;C项:“消除”“噪音”为了“安静”,“消除”与“噪音”属于动宾关系,二者与“安静”属于目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镇定”与“兴奋”属于反义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12.小郑从A地开车去B地,已知B地距A地195千米,若小郑以每小时65千米的速度匀速驾驶,则他共需要花费(    )小时才能到达B地 A.1.5 B.3 C.5 D.6.5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 第二步,根据行程基本公式,所用时间==3(小时)因此,选择B选项13.隔壁家有只黑猫,姐妹俩都很喜欢姐姐说小猫喜欢吃鱼,妹妹说小猫爱吃老鼠姐妹俩找评理,老师选择下列哪句话来打比方最可能让孩子们信服?(    ) A.老师小时候爱吃糖,现在不爱吃了 B.有的人爱吃酸,有的人爱吃辣;还有人爱吃酸也爱吃辣 C.动物和人不一样,它们爱吃一种食物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自然界有其自己的食物链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 姐姐说小猫喜欢吃鱼,妹妹说小猫爱吃老鼠两个人说的话并不是矛盾的,所以打比方说明喜欢吃鱼和爱吃并不是矛盾的就可以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小时候爱吃糖,现在不爱吃了,只说了爱吃糖,并没有说爱吃其他的,且吃糖与不吃糖矛盾,不能解释,排除;B项:有的人爱吃酸,有的人爱吃辣;还有人爱吃酸也爱吃辣,说明爱吃酸和爱吃辣不矛盾。

用打比方的方式说明小猫喜欢吃鱼和爱吃并不是矛盾的,可以解释,当选;C项:动物和人不一样,它们爱吃一种食物,说明两个人说的话是矛盾的,不能解释,排除;D项: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自然界有其自己的食物链,出现了大鱼和小鱼两个主体,并不能说明一个主体可以吃多种东西,并且多种东西之间不矛盾,不能解释,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14.调查显示,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往往比只从事本职工作的人更富有因此,选择多种方式投资有助于人们获得财富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观点? A.能进行多种方式投资的人的学历普遍较高 B.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风险比只从事本职工作大 C.人们只有拥有一定财富后才会选择多种方式投资 D.有些只从事本职工作的人比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更富有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能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选择多种方式投资有助于人们获得财富论据:选择多种方式投资的人往往比只从事本职工作的人更富有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能进行多种方式投资的人学历高,但学历高低与获得财富之间的关系不确定,不具有削弱作用B项:无关选项。

该项在讨论多种投资的风险大小,但风险大小与财富的关系并未涉及,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因果倒置该项指出先有财富再有投资方式多,论点指出先有投资方式多再有财富,因果倒置直接否定论点,具有削弱作用D项:不明确项论据中的“往往”体现的是一种大多数的情况,此项中的“有些”具体指多少不明确,故不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C选项15.当前,“付款”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支付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付款”能够取代货币支付 B.“付款”使纸币失去了价值 C.“付款”使货币失去了价值 D.“付款”是代替货币进行支付的新形式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商品与货币知识 第二步,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付款”是代替货币进行支付的一种新形式,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是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因此,选择D选项A项:“付款”不能取代货币支付,支付只是货币支付的一种新形式,本质上还是货币支付A项错误BC项:支付是通过一定的货币转化成余额进行支付,是货币职能发挥的一种新的形式,不会失去货币本身的价值;而纸币本身没有价值BC项错误16.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它可以折叠成右边四个选项中的哪一个?(    ) A.A B.B C.C D.D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为空间重构题。

对展开图进行编号,如下图所示: A项:选项中出现面a,面a与面d二者为相对面,不可能同时出现,则选项的侧面为面b,选项由面a、b、e构成在展开图和选项的面e上,以最小长方形的较长边为唯一边,沿着顺时针进行画边,展开图中边3挨着面f,选项中边3挨着面b,选项与展开图不一致,排除;B项:选项中出现面f,面f与面b二者为相对面,不可能同时出现,则选项的顶面为面d,选项由面c、d、f构成展开图中面c的内部直线远离面d,而选项中,面c的内部直线靠近面d,选项与展开图不一致,排除;C项:选项与展开图一致,当选;D项:选项由面b、d、e构成,但无法确定面b与面d的位置在展开图中,面b与面d构成直角的两条线是同一条边,所以黄色边是这两个面的公共边,而这一直角点只引出了面b中的一条对角线,面d中的对角线是由公共边的另一个顶点引出的,所以b、d这两个面中的对角线并不存在公共点,在选项中,面b与面d两个面中的对角线存在公共点,选项与展开图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7.可燃冰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成为各国所青睐的对象,按当前的消耗水平,我国可燃冰储量可满足我国近200年能源需求下列对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有: A.主要分布在浅海海域 B.可燃冰是可再生资源 C.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D.可燃冰是清洁能源 参考答案: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知识。

第二步,可燃冰,甲烷气水包合物,也称作甲烷水合物、甲烷冰或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成分为甲烷和水可燃冰为固体形态的水于晶格(水合物)中包含大量的甲烷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常温下会迅速分解为水和甲烷;其燃烧后仅生成少量二氧化碳和水,造成的污染远小于煤、石油、天然气等因此被称为“清洁能源”因此,选择CD选项A项: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A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可燃冰是不可再生能源B项说法错误,排除18.屏幕阅读与阅读的兴起,以及海量信息的便捷搜索,使人们的阅读呈现出“浅阅读”的特征即时的阅读取代了传统的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快餐式、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是典型的浅阅读其实,不仅在网络阅读中有较为突出的浅阅读,纸面阅读中的浅阅读同样不容忽视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浅阅读形成的客观原因 B.浅阅读有哪些基本特点 C.浅阅读存在于哪些领域 D.浅阅读显现的消极影响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段首句提出人们的阅读呈现“浅阅读”的特点,然后具体分析浅阅读的特点,故文段重在强调浅阅读的特点,对应B项。

A项“形成原因”、C项“领域”虽然文段有所提及,但是表述过于片面,可以排除;D项“消极影响”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及,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浅阅读”特征的由来,之后具体阐述“浅阅读”有哪些特征最后的“其实”并非转折词,而是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文段结构为“分—总—分”,重在强调浅阅读的特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主要介绍了浅阅读出现的原因、特点、涉及的领域等内容D项的“消极影响”文段未涉及,可首先排除A、C项均属于文段的部分内容,过于片面,排除B项“基本特点”可以涵盖文段阐述的几个方面本题答案为B19.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影响孩子学业的几大因素中,孩子的(   )是第一位因素,其次是饮食习惯和运动不足 A.接受能力 B.睡眠不足 C.卫生习惯 D.家庭教师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影响孩子学业的几大因素,依次是睡眠不足、饮食习惯不佳、运动不足和缺乏自由游戏因此,选择B选项生理心理学认为:饮食起居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饮食、睡眠、运动、自由游戏四个方面的严重不足。

早餐和点心的不够,甚至没有,而午餐和晚餐的过分重视,导致智力活动不足,学习能力低下;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极差,导致学习疲乏迟钝,精神不振;运动不足和自由游戏不足,减少了对外部世界学习的机会,抑制了创造力的发展,这是学业不良的重要原因20.①而硅化木的形成与此不同②几乎所有化石都经历了这个过程,不过其中的石化作用会略有不同③所谓石化作用,其实是指被埋藏起来的生物在地下受到改造,从而形成化石的过程④恐龙死亡后,遗体埋在沉积层中,骨骼的孔隙被矿物质充填形成骨骼化,这一石化作用称为矿质充填作用⑤一旦溶解与沉淀的速度相当,整棵树中的碳元素都会被硅元素所替代,形成完整的硅化木,这一石化作用被称为置换作用⑥树木倒下后被泥沙掩埋,树内的碳元素原本很容易被地下水溶解,但当地下水富含硅元素时,碳元素被溶解的同时,硅元素也沉淀在树木中将以上六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是(    ) A.③②④①⑥⑤ B.④⑥②③⑤① C.⑤⑥③②①④ D.⑥④①⑤③②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观察选项,判断首句③句对“石化作用”下定义,适合充当首句,④句和⑤句均提及“这一石化作用”,说明④句和⑤句分别为“石化作用”中的一种,④句和⑤句是围绕“石化作用”进行具体的举例说明,故④句和⑤句均在③句之后,锁定A项。

验证A项,③句下定义引出“石化作用”这一话题,②句强调石化作用略有不同,随后④句通过“恐龙骨骼的石化作用为‘矿质填充作用’”进行具体的举例论证,①⑥⑤三句呈现出“硅化木”的形成过程,这一石化作用为“置换作用”故后文通过“恐龙遗体的骨骼化”、和“硅化木”这两种不同的“石化作用”进行对比,进一步论证了②句中的“略有不同”,逻辑通顺合理,当选故正确答案为A21.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②⑥,③④⑤ D.①⑤⑥,②③④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为空间重构题题干6个图形均为立体图,且每个立体图形均存在小元素,根据小元素的相对位置可以将题干分为两组观察发现,图①②⑥三个立体图形中三角形所在面和竖线的面相邻,且三角形的一个角都指向了公共边,如下图所示,故①②⑥一组,③④⑤一组 故正确答案为C22.大步流星:走路 A.指手画脚:教导 B.歌舞升平:跳舞 C.奋笔疾书:书写 D.闻鸡起舞:勤奋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之间逻辑关系 大步流星修饰走路的状态,题干两词属于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之间逻辑关系C项,奋笔疾书修饰书写的状态,与题干逻辑一致;A、B两项前面词语均不存在对后面词语状态的修饰关系;D项中的勤奋为形容词,而题干中的走路为动词故正确答案为C23.唯物辩证法所认为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是: A.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 B.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C.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 D.必然性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性的东西是必然的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唯物辩证法认为偶然性和必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是对立的:其一,两者地位不同,必然性居于决定地位,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其二,两者的根源不同,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非根本矛盾或外部矛盾造成的其三,两者作用不同,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偶然性则使事物发展过程变得丰富多样(或说不好预料)。

偶然性和必然性是统一的:其一,必然性不能离开偶然性,一切必然性终归要以某种偶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二,偶然性也不能离开必然性,一切偶然性都受必然性的制约,也总是以某种形式表现着相应的必然性其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为必然的东西,在另外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偶然;反之亦然必然性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性的东西是必然的”所表达的意思是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必然,必然总是存在于偶然之中并通过偶然来表现,也没有纯粹的偶然,偶然总是表现着必然因此,选择D选项A项: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项错误B项: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在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非根本矛盾或外部矛盾造成的,在发展中居于从属的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偶然性意义可以忽略不计,说法错误B项错误C项: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趋势,但也是可以认识的C项错误24.公文管理中,把已经立好且经过验收的案卷向档案部门移交属于: A.查阅 B.销毁 C.调用 D.归档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知识。

第二步,归档,是指文书部门将办理完并且有保存价值的文件,经系统整理交档案室或档案馆保存的过程归档是国家规定的一项制度,又叫“归档制度”由此可知,把已经立好且经过验收的案卷向档案部门移交属于归档因此,选择D选项A项:查阅,指把公文、书刊、文件等找出来阅读有关的部分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B项:公文的销毁是指对公文进行毁灭性处理销毁处理的主要目的防止泄密,另外可以减少没有利用价值的公文数量,便于公文归档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在公文管理中,没有“调用”一说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25.所有狗是动物,所有猪是动物,因此所有狗是猪 以下与题干所犯的逻辑错误相同的是? A.所有猪都是象,有些猫是鸟,所以有些猫是象 B.所有树都是动物,所有熊都是动物,所以所有熊都是树 C.所有鲨鱼都是鸟,所有鸟是政治家,所以所有鲨鱼是政治家 D.所有叔叔是男性,克里斯是叔叔,所以克里斯是男性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与题干所犯的逻辑错误相同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及逻辑错误,再将选项与之进行对比题干的论证方式:所有A都是B,所有C都是B,因此所有A都是C A项的论证方式:所有A都是B,有些C是D,所以有些C是B。

与题干不同 B项的论证方式:所有A都是B,所有C都是B,所以所有C都是A虽然该项的结构与题干略有不同,但都是通过“A、C都是B”而得出A、C之间关系的错误推理,与题干所犯的逻辑错误相同 C项的论证方式:所有A都是B,所有B都是C,所以所有A都是C是正确的推理,与题干不同 D项的论证方式:所有A都是B,C是A,所以C是B与题干不同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与题干所犯的逻辑错误相同”,确定为平行结构第二步,分析题干推理形式题干的推理结构是:狗→动物,猪→动物,因此,狗→猪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猪→象,有些猫→鸟,因此,有些猫→象,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B项:树→动物,熊→动物,因此,熊→树,与题干推理形式相同,符合;C项:鲨鱼→鸟,鸟→政治家,因此,鲨鱼→政治家,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D项:叔叔→男性,克里斯→叔叔,因此,克里斯→男性,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   题干:条件①所有狗是动物,条件②所有猪是动物,结论是所有狗是猪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逻辑结构  A项:条件①所有猪都是象,条件②有些猫是鸟,结论有些猫是象;  B项:条件①所有树都是动物,条件②所有熊都是动物,结论所有熊都是树;  C项:条件①所有鲨鱼都是鸟,条件②所有鸟是政治家,结论所有鲨鱼是政治家;  D项:条件①所有叔叔是男性,条件②克里斯是叔叔,结论克里斯是男性。

经比较,与题干相对一致的是B故正确答案为B26.将2个棱长为3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的六面分别全涂成黑色后,都锯成棱长为10厘米的小正方体,问从这些小正方体中随机抽取出多少个,才能保证一定能够在取出的小立方体中挑出8个,拼成外表面全为黑色的,棱长为20厘米的正方体? A.27 B.36 C.40 D.46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由题意,将1个棱长为3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的六面分别全涂成黑色后,都锯成棱长为10厘米的小正方体,共得到小正方体其中在顶点的8个正方体为三面黑、其余19个小正方体都不够三面黑2个正方体,即分成16个正方体为三面黑、其余38个小正方体不够三面黑而若拼成棱长为20厘米且外表全为黑色的正方体,需要取出8个三面黑的小正方体,最不利的情况为:将38个不够三面黑的小正方体都取出后,再取出8个三面黑的小正方体,共46个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最不利构造类 第二步,拼成外表面全为黑色的,棱长为20厘米的正方体要求小正方体三个面是黑色,需要8个2个棱长为30厘米的正方体锯成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三个面有油漆的共8×2=16(个),而小正方体共3×3×3×2=54(个),不满足的有54-16=38(个)。

若要保证一定能组成的话,共需要抽出38+8=46(个)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每个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新正方体正好由8个小正方体拼成,则每个小正方体都位于新正方体的顶点处,则每个小正方体都有3个面为露出部分,在大正方体中,只有顶点位置的小正方体会涂黑3个面,所求最不利情况数=大正方体除顶点外切成的所有小正方体数+8由题意,2个棱长为30厘米的正方体被分成了2×=54个小立方体,原先位于每个大正方体的顶点处的小正方体三面被涂成了黑色,共有2×8=16个此后挑选8个小正方体拼成外表面全为黑色的正方体,则必须是这16个中的8个根据最不利原则,先挑选另外的54-16=38个正方体,再挑选8个,共是38+8=46个故本题选择D项27.下列关于颜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多数单色光可以分解为红、绿、黄三种基色光 B.夏天穿深色衣服觉得热,是因为深色布料透气性差 C.红光的波长大于绿光,因而红光的穿透性更强 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塑料盒废纸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第二步 在可见光中红光的频率比绿光小,波长长,更容易绕过云层等物体发生衍射现象,所以红光比绿光的穿透性强。

因此,选择C选项A项:三基色是指红、绿、蓝三色,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不是红、绿、黄A项错误B项:从物理上讲黑色吸收太阳光线,而白色反射太阳光线,夏天穿深色衣服比较吸热,而不是因为深色布料透气性差B项错误D项:“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不包括废纸D项错误28.蝴蝶效应在管理上的启示是必须抓大放小,注重顶层设计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 第二步,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它是一种混沌现象,说明了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证实了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蝴蝶效应在管理上的启示是注重微小的变化及细节因此,本题错误29.从某货栈运大米,大车运走一半又2袋,小车运走余下的一半又2袋,人力车再运走余下的一半又2袋,这时仓库里还有2袋,如果这批大米共值2200元,每袋大米值: A.22元 B.44元 C.100元 D.50元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此类问题的求解,一般采用逆推法,即依据最后剩余的数量和每次的运算关系进行逆向计算。

逆推法人力车运米之前仓库共有大米(2+2)×2=8袋,小车运米之前仓库共有大米(8+2)×2=20袋,大车运米之前(最初)仓库共有大米(20+2)×2=44袋,每袋大米值2200÷44=50元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列表解题 第二步,将每次运输的运量列表如下:第三步,这批大米共值2200元,每袋大米值(元)因此,选择D选项30.地球自西向东旋转,纬度越低,线速度越高假设其他因素都相同,下列消耗燃料最少的卫星发射方案是: A.发射场设在海口,朝东经方向发射 B.发射场设在漠河,朝东经方向发射 C.发射场设在海口,朝西经方向发射 D.发射场设在漠河,朝西经方向发射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关键词法解答卫星发射地点是有线速度的,纬度越低,线速度越高,线速度越高,消耗的燃料也越少四个发射场中海口纬度最低,线速度最高发射卫星所需的推力,不但与卫星的重量和发射倾角有关,而且还与发射方向和发射地点的纬度有关地球由西向东旋转,如果火箭向东发射,就可以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节省推力随着地球纬度的变化,各处转动的速度也不一样,地球转动的速度在赤道处最大,可达每秒钟0.46公里,这个速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南北两极为零。

所以,发射地点的纬度越高,火箭所需要的推力也越大如果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在赤道附近发射倾角为零的卫星,就可以充分利用地球的自转惯性,好像“顺水推舟”一样本题中,海口比漠河纬度低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常识第二步,在低纬度地区,地球自转造成的离心力可以让火箭负载更多的物品,而且发射的轨道是螺线型而不是直线型,可以用较少的燃料将卫星推入轨道,海口的纬度范围在北纬19°32′至20°05′之间,漠河的纬度范围在北纬52°10′至53°33′之间,两者相比,海口纬度低;发射的方向应该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速度,节省发射燃料,即自西向东朝东经方向发射因此,选择A选项31.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合同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二条,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由此可知,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因此,本题错误32.在人的一生中,脑发育的最关键时期是: A.胎儿期 B.婴儿期 C.儿童期 D.青春期 参考答案:A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胎儿期和婴儿期是大脑及中枢神经发育的最关键时期胎儿期到2岁期,宝宝的大脑会迅速发育,尤其是出生以后,婴儿的脑重量会逐渐发育,到2岁时,其脑重量就可以达到成人的百分之七十五了因此,选择AB选项C项:儿童期亦称学龄初期或童年期,是指约7岁至12岁前的时期此时期身体的生长仍稳步发育,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已接近成人水平C项错误D项:青春期是指青少年13岁到23岁的这一时间段,这个时期的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心灵的发育阶段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期D项错误33.(    )对于  湿地  相当于  稀土  对于  (     ) A.候鸟∶工业 B.生态∶资源 C.雨水∶黄金 D.沼泽∶矿产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候鸟”可以在“湿地”栖息,二者属于地点对应关系,“稀土”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原材料,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前后对应方式不一致,排除;B项:“湿地”可以净化“生态”,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稀土”是一种“资源”,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雨水”与“湿地”无明显逻辑关系,“稀土”与“黄金”均属于矿产,二者属于并列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沼泽”属于“湿地”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稀土”属于“矿产”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34.没有无用的知识,只有还没派上用场的知识人们往往觉得既然用不上,何必为那些        的东西浪费时间可他们        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知识是关于世间万物的信息,获得一种知识相当于多了一个看世界的角度,从这个角度看过去,一些原有的认识会发生改变,从而又        出新的问题和灵感填入画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细枝末节  忽略  激发 B.繁文缛节  掩盖  萌生 C.零零星星  忘记  诞生 D.杂乱无章  淡化  迸发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根据“人们往往···浪费时间”可知,此处应体现“用不上、无用”的含义A项“细枝末节”侧重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能够体现“用不上、无用”这一含义,符合语境,保留;B项“繁文缛节”指繁琐的礼节、仪式,C项“零零星星”指零散而不完整,D项“杂乱无章”指乱七八糟,没有条理,三项均无法体现“无用、用不上”这一含义,不符合文意,排除B、C、D三项; 第二空代入验证,“忽略”知识之间的联系,搭配得当;第三空代入验证,“激发”与“问题”和“灵感”均搭配得当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磁共振成像:一场无心插柳的“诡异”杰作》35.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个图形均由多个元素组成,考虑元素的个数和种类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第一段:题干图形为天平,天平两边应相等,1个菱形=2个“十”字,2个圆形=3个“十”字,3个菱形=6个“十”=4个圆形,验证天平两端元素换算后相等的规律正确;第二段应用规律,2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1个圆形,1个正方形=1个菱形,在选项中应用该等量关系,只有C项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36.刑事诉讼活动中,“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是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的条件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事诉讼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因此,本题正确37.纵观国际格局,一个国家的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劳动者素质。

国内大势,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________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至关重要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纵观  培养 B.放眼  造就 C.纵观  遥望 D.放眼  孕育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语境可知,空中词语要搭配“国内大势”A项和C项“纵观”指放眼观察(形势等);B项和D项“放眼”指放开眼界(观看)二者均有观看之意,但前文是“纵观国际格局”,其中“国际格局”比“国内大势”的范围更大一些所以,“放眼”与“国内大势”搭配更为合适排除A项和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空中词语搭配“工人队伍”,B项“造就”指培养使有成就,不能与“工人队伍”搭配,排除B项D项“孕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可与“工人队伍”搭配,符合文意因此,选择D选项遥望:往远处望培养:①以适宜的条件使繁殖;②按照一定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成长38.①有一项研究发现,根据煮制方法的不同,一杯226克的咖啡中可能含有40至150毫克的咖啡因②但它的副作用也是明显的,刺激胃粘膜,增加胃酸分泌,使胃功能紊乱;同时加大心脏运动负荷。

过量饮用,则会加重相关病症③更加令人担心的是,咖啡因可能会与能量饮料中的其他成分,如牛磺酸、维生素或矿物质发生反应,从而给身体造成更大的危害④咖啡因可以让人保持清醒状态,有助于提神,这一点毋庸置疑⑤与之相比,一瓶约450克重的能量饮料中,咖啡因含量为70至200毫克⑥尽管如此,还有不少能量饮料包装上不标注咖啡因含量,这就令人在不知不觉中摄取过多将以上6个句子的顺序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③⑥②④⑤ C.④②①⑤⑥③ D.④①⑥⑤②③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观察选项,判断首句,首句难以判断,观察句子中的内容②出现转折词“但”,且主要阐述的是饮用咖啡带来的副作用,转折前后语义相反,故②之前应主要阐述饮用咖啡能带来的好处,只有④阐述了饮用咖啡给人带来的好处,故④在②前,且④②捆绑,排除B、D项 ⑤出现“与之相比”,说明其前面必须有比较的对象,A、C项⑤之前分别为③①,⑤阐述的是咖啡饮品中的咖啡因含量,③阐述的是咖啡因与咖啡饮品中的其他成分会给身体造成更大的损害,①阐述的是不同咖啡煮制方法的咖啡因含量,①和⑤衔接更紧密,二者谈论的都是“咖啡因含量”,①⑤捆绑,排除A项。

故正确答案为C出处】《揭穿能量饮料的真面目》-《课外阅读》2015年第17期-吾喜杂志网39.根据所给图形的既有规律,可推出问号处最合理的答案是()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一致,。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