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玩转电脑本教程收集于互联网,请大家下载学习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删除本文档,请支持正版轻松玩转电脑 系列教程轻松玩转电脑(代绪论)关于《轻松玩转电脑》(预计十八讲)的写作提纲及其发文计划为了通过交流使更多网友具有自如驾驭电脑的技能和技巧,初步打算:从9月5日开始到10月23日(Windows 7上市一周年)为止,编写并刊发《轻松玩转电脑》系列讲座初步计划撰写“十八讲”:完全遵循从“购买、组装”到“维护、保养”的自然流程;讲座内容以笔者实践经验为主,间或论及一些“为什么”的相关理论现将笔者草拟的“十八讲”提纲开列如下,诚请各位网友提出修改意见——l 第一讲:关于选购品牌机和电脑硬件(攒机)注意事项l 第二讲:关于购买品牌机后应当首先要做的基础工作l 第三讲:关于组装新电脑后应当首先要做的基础工作l 第四讲:关于全球五大操作系统性能横向比较以及推荐安装建议l 第五讲:关于安装Microsoft Windows的若干方式和注意事项l 第六讲:关于单系统、双系统、多系统的利弊权衡和相关建议l 第七讲:关于驱动程序的兼容、匹配及其更新的必要性l 第八讲:关于更新BIOS的必要性和“硬刷”SLIC 2.1的可行性l 第九讲:安装常用软件必须十分注重必要性、有效性和科学性l 第十讲:关于虚拟机的种类、品牌以及对于宿主机的配套使用l 第十一讲:关于操作系统运行的若干误区l 第十二讲:关于常用软件使用的若干误区l 第十三讲:关于系统还原、系统备份问题l 第十四讲:关于加强系统安全的若干举措l 第十五讲:关于硬件故障的判断和排除l 第十六讲:关于软件故障的判断和排除l 第十七讲:关于电脑硬件的设计寿命和日常养护l 第十八讲:关于操作系统的使用寿命和日常维护各位网友: ——请对以上提纲“横挑鼻子竖挑眼”。
我会吸取大家的合理化建议,认认真真写好每一篇的(鉴于时间和精力所限,为了确保质量大体隔两天发一讲)——至于“讲座”一词,无非是:其一,自我加压力争写得更有实践意义一些其二,我先抛砖,以引来诸多网友之玉砖、玉”合璧,乃土讲座也!轻松玩转电脑(第一讲)到电脑城选购品牌机、电脑硬件或“攒机”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全国大中城市,都会有“电脑城”这些“电脑城”,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其一,众多品牌机专营铺面;其二,众多电脑硬件兼“攒机”铺面;其三,二手电脑硬件铺面如果你是第一次走进电脑城,吃亏上当在所难免如果去的多了,就会逐渐悟出一些门道,至少可以做到不被捉弄到手商品“物有所值”下面,首先与大家唠唠到“电脑城”前的预备动作,然后让我们一起走进“电脑城”(此为重点)—— 到“电脑城”之前,首先应当明白“自己”(这是必须的):一要有明确的使用意向:主要用于普通使用(如:打打字、上上网、看看片)?还是用于运行大型制作类软件(抑或是玩大型游戏)?二要有大致的投资预算:准备花费多少银子?最大支出额度或限额?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多的了解和掌握以下情况:1周边熟人使用的是哪些品牌机?口碑如何?2周边熟人使用的组装机硬件品牌?口碑如何?3。
到知名电脑硬件网站或论坛,查询品牌机、电脑硬件主要参数和行情报价?4众多网友对于选购品牌机、电脑硬件或“攒机”的评论和经验? 有了使用意向、投资款额和周边评价,有了品牌机、电脑硬件主要参数和报价信息,我们就可以有些底气地走进“电脑城”了让我们首先逛逛众多品牌机专营铺面——目前,品牌机主要是三大类:台式机,笔记本,上网本上网本的特点是:价格便宜,轻巧便携,但是只能作为一般的普通使用台式机和笔记本则于硬件配置上差别很大,随机安装系统也分正版产品、流行盗版、“裸机”未装三种如果财力允许的话,建议还是购买双核CPU + 2G内存为好(独立显卡及配置,则应根据自己需要)至于品牌选择,戴尔(Dell)、联想(LENOVO)、宏碁(Acer)等都属国际名牌“大腕”,且售后服务相对较好 选购电脑硬件或“攒机”则应多长几个心眼在这里我先将“电脑城”几个朋友所说的“天机不可泄漏”透露给大家:不同名目的电脑硬件兼“攒机”铺面,实际上是某款或某几款电脑硬件的二级或三级代理商(小姐开的“攒机”配置单,自然将“自家的”做为首选)至于“攒机”所需其它硬件,则是该铺面与“哥们”铺面的相互串换(自然不能当面讨价还价)。
守法的,卖给你的是正品;黑心的,就会偷梁换柱以次充好骗你没商量你千万不要认为:收购“旧电脑”后的那些拆卸散件,都只在二手电脑硬件铺面出售其实,稍加“技术”处理堂而皇之贴上“正品”标签,摆上电脑硬件兼“攒机”铺面的也有不少 至少就我到过的“电脑城”而言,除了机箱、音响之外,其它电脑硬件利润空间并不算大(这完全取决于硬件品牌的多寡)大家肯定非常关注电脑硬件品牌的选择完全基于“做托”之嫌不一一列举也罢,以免有些人(或许就是厂家代言人)在留言中对我“吐口水”这里重点说说如何鉴别真假?首先,要“眼观”:是否有残缺?是否有划痕?不仅要看表面,更要注意“针脚”其次,要“测试”:目前有些知名软件,不仅可以检验主要硬件的参数,而且能够测试它们的性能以上这些,只可意会不好言传真正做到不上当受骗,绝对不是一日之功我在九月一日《轻松玩转电脑(代绪论):关于《轻松玩转电脑》(预计十八讲)的写作提纲及其发文计划 》中曾经说过:第一,作为系列讲座,我的拙作仅是一家之言、一管之见仅是一块“砖”,更多的“玉”还是要靠众多网友的畅所欲言和真知灼见第二,对于电脑硬件品牌、型号,不能也不可能做到逐一列举逐一评价,万望翘首期盼的网友体谅其中苦衷。
如果在《第一讲》结束的时候还要再多说上两句,那就是:其一,不凑热闹假期、假日售价相对较贵一些这是价值规律使然其二,货比三家这是世人皆知的废话,但又不能不说轻松玩转电脑(第二讲)购买品牌机或“攒机”后应进行的“常规”动作和“个性”动作这一讲,希望大家能抽空看看就我掌握的情况看:多数人在购买品牌机或“攒机”后,“默然”中新鲜一段也就一直“漠然”了这些人往往忽视了应当做的“常规”动作和“个性”动作正是这些“似可非可”、“似熟非熟”的动作,或许会使他们失去一些什么机遇?或许就给将来埋下一些什么隐患?当然,只是满足于“逆来顺受”的一般使用,这篇“讲座”不看也罢——品牌机随机预装正版系统,目前一般是Windows 7和Windows XP对于是否微软“正版授权”的鉴别,我在《辨别真假虚实:如何准确鉴别“电脑城”品牌机安装的操作系统是官方正版还是“论坛版”?》中作了详细介绍随机预装的Windows 7,又以家庭初级版和高级版最为普遍在Windows 7诸版本中,旗舰版是功能最全、性能最好的最高版本能运行家庭版就能运行旗舰版因此,建议通过微软服务器升级到旗舰版方法简单有效,具体参见《实践与交流:将品牌机预装的 Windows 7 家庭版升级为 Windows 7 旗舰版的超级简单方法》。
预装正版Microsoft Windows的品牌机(特别是名牌品牌机),一般又有可激活操作系统的两个密钥:一个叫“OEM SLP”,俗称“OEM”密钥,已经集成于操作系统之中OEM”密钥尽管隐秘但是由于统一使用仍属“大路货”一个叫“OEM COA ”,俗称“零售”密钥,它就躲在品牌机机身的背后这枚密钥是“一对一”的,只能激活一台电脑对于“OEM”密钥不重视也罢,反正还有恢复镜像或恢复光盘顶着但对于那枚“一对一”,则应特别关照及时使用且要用得恰到好处了之所以作此提醒,完全基于发生过“买前”或“买后”的被盗情况到电脑城进行“攒机”,店主100%给顾客安装的是形形色色的“论坛版”最常见的就是Windows XP“Ghost”电脑城装机版就是一些品牌机,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从价位上取得竞争优势,也早已开始预装上述“Ghost”论坛版了经常到本博客的网友早已知晓:我一贯主张安装微软原版,并不主张安装“类番茄”论坛版的其中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或多或少阉割了原版功能;其二,有些还给系统注入和捆绑了恶意插件这么说,丝毫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而是有大量事实依据的有鉴于此,建议采用微软原版重新安装操作系统。
有些“Ghost”装机版会给用户安装不少软件,就是有些随机正版也不会给你留下干净的空间按常理说,安装操作系统就够“费时费力”的了那么,为什么还要“倒贴”那么多各色各样的软件呢?回答:还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如果仔细分析,这些软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试用版”让你试上一段,这对扩大销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一类是“免费版”大家对于国人制造的“免费版”都很熟悉:最大特色就是没完没了的广告我曾帮助一些朋友进行过整治:彻底有效的举措就是完全干净卸载,根据需要安装原版 + 有效激活最后说说磁盘分区的科学性和文件系统格式问题购买品牌机或“攒机”后,应当根据自己实际需要合理划分硬盘分区,比如:C盘为系统盘;D盘为软件盘;E盘为影视盘;F盘为资料盘(仅是例举,不必照套)采取如此划分和用项分类,不仅符合硬盘研发运行机理加快寻找速度,而且便于对众多程序和文件分门别类规范管理至于文件系统,建议采用“NTFS”格式不仅因为Windows 7只认这个文件系统,更为重要的是:“NTFS”是对“FAT”的进化和发展,安全性上要更强一些当然,如果经常运行DOS,那就必须是“FAT32”或“FAT16”了——至于以上所述连带引申的诸多具体问题,我已做好充分准备:将在以后各讲中逐步一一详细作答。
以上我先开头抛“砖”,下面该是引“玉”的时候了:请大家就此话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砖”“玉”合璧,才能称得上真正的“一讲”在此,先谢谢诸位网友耽误宝贵时间阅读笔者拙作了轻松玩转电脑(第三讲)关于全球五大操作系统性能比较、态势分析以及最佳选择的建议 对于全球名目繁多、性能各异的操作系统,历来是颇多纠结各成派系并引发口水之战的“源泉”对于操作系统优劣短长做出客观横评,一靠评判尺度,二靠诸多实践,三靠理性思考任何没有评判尺度的主观臆断,任何缺乏亲身实践的人云亦云,都是一种不科学不理性且没有任何借鉴意义的无谓争吵我的以下文字,尽管没有那些“极而言之”,但肯定是对网友负责的——目前,全球五大操作系统分别是:Microsoft Windows、Mac OS X、Linux、UNIX和DOS我相信,大家对于Microsoft Windows都有实践而且最为熟悉;对于Mac OS X、Linux、UNIX和DOS,有过亲身实践的相对要少一些因为今天本讲立题不是五大操作系统的历史沿革,因此,如果有的网友对以上研发历史颇感兴趣的话,可在留言中具体提出来,我和对此熟悉的网友会为你们专门作答的目前,全球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高于1%的分别为:Microsoft Windows占有92%,位居第一;Mac OS X占有5%,位居第二;Linux占有1%,位居第三。
其它诸多“小品种”相加之和为2%全球操作系统如果再往细里划分具体到“微观”版本,我想没有上千恐怕大几百是打不住的我们暂且分析两头:Microsoft Windows从“Windows 3.1”开始,具体版本不会低于200个Linux尽管只占1%,但由于是开源系统,修改、扩充版本数不胜数对于名目繁多的操作系统,如论各自优劣短长,客观评判应当坚持以下三条标准:第一,人性化为大众需要而设计研发第二,易操作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容易上手”第三,兼容性为众多硬件和软件所支持实际上,操作系统之于硬件软件,是硬件软件开发商根据操作系统市场预测,来决定“择木而栖”的重点分析三大系统:Microsoft Windows之所以一家独大、备受青睐,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操作系统的易用性和人性化;其二,营销策略的灵活性和前瞻性Mac OS X是个独具特色的操作系统但是,从一开始它就奉行了非常不利于攻城略地的“闭关锁国”政策:将“自家”系统和“自家”苹果机牢牢地捆绑在一起苹果机的价格高昂,使平民百姓望而却步加之近些年来该公司另起锅灶,对Mac OS X研发相对分心Linux作为“开源”操作系统,其“多品种”特别是“多为免费使用”,理应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
但是,用过Linux的网友都有体会:Microsoft Windows具有的最大优势,恰恰正是Linux自身难以克服的最大劣势将简单操作“复杂化”更会使众人远离Linux就此可以推论:Linux步履维艰、任重道远在Microsoft Windows众多版本中,又有适用于普通用户的Windows XP、Windows Vista和Windows 7,还有适用于企业管理的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Server 2008、Windows Server 2008 R2如果说Windows Server是终端用户的“大管家”,那么Windows XP、Windows Vista和Windows 7,则是终端用户的操作平台大家如若再问:我们如何选择以上操作系统呢?回答简单明了:根据可能和需要如果硬件配置较低(比如:奔4 CPU、512M左右内存),那就选Windows XP;如果硬件配置较高(比如:双核CPU、1G以上内存),还是安装Windows 7为好至于Windows Vista,面世迄今毁多于誉我认为:Windows Vista是个好系统,只不过生不逢时罢了无论是Windows XP,还是Windows 7,都有32位和64位两种版本。
安装64位版本必须以具有64位CPU为前提 64位CPU的优势在于:运算速度快,支持4G以上内存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64位操作系统,必须“上”靠64位主机硬件的支撑,“下”靠64位常用软件的协助,才能将64位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三位一体”缺一不可(道理很简单:操作系统只是承上启下的运行平台)至于64位电脑可以安装32位操作系统,64位操作系统可以安装32位软件,那是设计上的“向下兼容”,并不是64位设计初衷的本来含义实践表明:在64位操作系统上运行32位软件,与32位操作系统上运行32位软件没有什么不同最后,和大家唠唠网上经久不息的争论问题其一,Mac OS X和Linux最安全如果从表面观察,似乎有些道理如果从系统内核研究,则没有任何根据所谓安全与否,自然是指病毒、木马侵袭而言须知:病毒、木马制造者也讲“市场份额”和“成本核算”,它们是不会将“辛辛苦苦”研发的“成果”用到低占有率的系统之上的其二,使用Linux是高技术的体现此言差矣!电脑技术的差异,表现在方方面面仅就技术成果而言,最终还是取决于运用和驾驭专业软件的能力至于为了某些系统分为若干“派别”——你损他、他骂你——我觉得实在没有意思。
有这闲功夫,还不如塌下心来实践和研究若干系统——拉拉杂杂又打造了一块“砖”还是老话:抛“砖”为了引“玉”期盼各位网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同写好、上好这一课轻松玩转电脑(第四讲)三大Windows系统解析、安装注意事项以及“双系统”五大优势 本讲是承前(前三讲)启后(后十四讲)的重要环节,对于搭建合适操作平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讲重点回答以下六个问题:第一,三大Windows系统历史沿革及其版本内涵;第二,三大Windows系统成为“主流”的客观依据;第三,目前三大主流Windows系统的最新、最高版本;第四,安装三大系统的方式、方法和具体步骤;第五,“全新安装”和“升级安装”两种方式的利弊解析;第六,安装运行“双系统”的五大优势——三大主流操作系统,系指当前全球普通用户使用率最高的三个系统按照市场份额从高到低依次为:(1)Windows XP2001年10月发布目前市场份额为58%XP”取了Experience(中译:体验)第二、三个字母作为该版本的名称最新补丁包为“Service Pack 3”按照微软“产品技术支持生命周期政策”,对于系统自动更新的最后支持时限为2014年4月8日;(2)Windows 7。
2009年8月发布目前市场份额为21%对于“7”的命名,微软官方解释是:“7”代表Microsoft(为Microcompuer和Software的前后拼加:微型计算机软件)Windows系统的“第七版”Service Pack 1”正在公测中3)Windows Vista2007年1月发布目前市场份额为13%Vista中译“远景、展望”最新补丁包为“Service Pack 2”Windows XP有五个版本,分别是:专业版、家庭版、媒体中心版、便携式一体机平台版(以上均为32位版本)和64-Bit Edition(64位版)Windows 7有六个版本,分别是:旗舰版、企业版、专业版、家庭高级版、家庭基础版、简易版旗舰版和企业版同属功能最全、性能最好的最高版本Windows Vista有五个版本,分别是:旗舰版、企业版、商务版、家庭高级版、家庭基础版对于Windows XP,建议安装Windows XP专业版,具体建议版本为《极力推荐使用:Windows XP pro with sp3 VOL 微软官方(MSDN)简体中文版 + 正版密钥》鉴于Windows 7和Windows Vista同属一个系统内核,而Windows 7在Windows Vista基础上又有重大改进,因此建议安装Windows 7旗舰版或企业版(下载参见《推荐下载使用:Windows 7 中 / 英文旗舰版光盘镜像(微软“MSDN”原版)+ 有效激活方法》和《Windows 7 32位/64位简体中文企业版、繁体中文旗舰版下载及“软改”“KMS”“MAK”激活》)。
对于预安装磁盘文件系统格式的要求:Windows XP采用“NTFS”或“FAT32”均可,建议采用“NTFS”;Windows 7、Windows Vista则必须是“NTFS”在将常用软件安装到系统盘之外其它盘的前提下,对于系统盘的预留空间建议如下:Windows XP为10 GB;Windows 7、Windows Vista为25 GB关于操作系统的具体安装步骤,我在以前提供了详细的图文教程,具体参见《新年新篇(1):Windows XP两个版本安装要点(图解)、激活验证以及最新更新数据》、《实践与交流:Windows 7 32位(x86)/ 64位(x64)旗舰版安装、激活具体步骤(图文教程)》和《新年新篇(2):Windows Vista两个版本安装要点(图解)、激活验证以及最新更新数据》对于以上操作系统的常规安装,建议下载光盘镜像并核对校验值无误后刻录光盘,采取格式化全新安装方式这种方式的最大优势在于:通过安装,给用户一个原汁原味、干干净净的操作平台代价就是对于常用软件和驱动程序的重新安装对于没有光驱不能进行光盘安装的,我提供了几种简便易行的替代方法,同样可以实现格式化全新安装方式,具体详见博客右边栏《无光驱安装操作系统(8)》有关文章。
这里顺便说说“升级安装”问题:这种安装方式必须以较低版本为基础,可以实现以前安装的常用软件基本不受破坏但是,“升级安装”也有本身难以克服的弊端,主要是:依然会保留以往形成的系统垃圾文件,当然包括没有发现并被清除的病毒、木马之类安装运行“双系统”,建议Windows XP + Windows 7之所以进行如此推荐,主要取决于目前所有软件均支持和兼容Windows XP,但有的专业软件则对Windows 7的兼容程度不够好,即便在兼容模式之下也不能得以有效运行(目前绝大多数常用软件支持和兼容Windows 7极少数大型专业软件因为有个较长研发周期,跟进Windows 7还需要有个过程)安装“双系统”,应当坚持“从低版本到高版本”的安装顺序对于在Windows 7基础上安装第二系统Windows XP,或者安装“双系统”后重新安装某个系统,就会出现只能进入“第二”或“重装”系统的异常,有效解决方案参见《实践与交流:关于NT6.x和NT5.x 双系统重装某系统恢复系统启动文件和选项菜单的简单方法》本文标题开宗明义的“双系统”运行五大优势,简单说来就是:第一,有利于在某一系统发生故障后,非常方便地启用第二系统继续工作。
第二,有利于在两个系统分别安装不同品牌杀毒软件,从而增大对于病毒、木马的全盘识别和查杀概率 第三,有利于通过两个系统的运行表现,准确分析和判断软件和硬件故障的症结所在第四,有利于通过交叉轮换使用两个系统,缓解因为长期作业造成的视觉和惯性疲劳第五,有利于在两个系统分别安装完全兼容的常用软件,在渐进过程中实现由Windows XP向Windows 7的过渡至于是否安装运行“双系统”,则完全取决于用户的电脑硬件配置以及个人喜好和工作需要轻松玩转电脑(第五讲)Microsoft Windows的“免费”激活方式、激活机理及其激活预后自打Microsoft Windows诞生那天起,微软在经营策略上就一直实行了“双轨制”说得更加直白一些就是:其一,通过加大与PC厂商合作及对各国政府的游说,推进其正版产品的销售;其二,对于与时俱进、各种各样的“破解”激活方式,采取了“睁只眼、闭只眼”的默许政策本讲重点介绍Windows XP以来大家对此关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激活方式;激活机理;适用版本;激活效果;激活预后;正版验证——按照微软官方界定,目前激活方式分为四大类:其一,OEM激活普遍用于微软合作伙伴的“品牌机”。
这种方式到了“民间”,又分为两个分支:一是“硬刷”,与“品牌机”激活别无二致二是“软改”,“曲线救国”殊途同归其二,零售密钥激活普遍用于市面销售的零售光盘,以及“MSDN”付费订户这种方式到了“民间”,就有了Windows XP时代的“四合一算号器”和“激活工具1.0”进入Windows Vista特别是Windows 7时代之后,微软向“民间”无偿奉送了一些零售密钥,通过两种方式可以实现激活,即:直接联网和客服其三,MAK激活MAK是Multiple Activation Key的英文缩写,中译“多次激活密钥”适用版本和有效密钥,参见《交流与共享:可一键激活Windows 7 企业、专业版并通过验证的“MAK密钥”再次浴火重生》和《交流与共享:目前尚有6万余次的Windows Vista企业、商务版“MAK密钥”(可直接激活)》对Windows XP“VOL版”可无限制使用的VLK密钥(参见《极力推荐使用:Windows XP pro with sp3 VOL 微软官方(MSDN)简体中文版 + 正版密钥》),也属此类但无需联网即可自行激活其四,KMS激活KMS是Key Management Service的缩写,中译“密钥管理服务”。
通过微软授权的KMS服务器激活所谓“硬刷”激活,是区别于“软改”破解的民间称谓硬刷”激活是无限接近于品牌机“OEM”激活的最佳方式:必须做到BIOS SLIC、OEM密钥(SLP Key)、OEM证书三驾马车并行齐备其中,BIOS SLIC和OEM证书必须品牌一致而且相互匹配,OEM密钥(SLP Key)则必须与操作系统版本相对应激活机理和流程,详见《激活机制研究(之二):对于Windows 7和Windows Vista实施“ OEM激活 ”的幕后全过程》OEM激活”与“联网激活”的根本区别在于:“联网激活”发生于用户及其操作系统与微软激活服务器之间;“OEM激活”则发生在BIOS SLIC、OEM密钥(SLP Key)、OEM证书之间目前BIOS SLIC最高版本为“2.1”,可“通吃”Windows 7/Vista/XP对应版本(Windows 7 XP只需OEM密钥,无需OEM证书)关于“硬刷”激活方法步骤,我曾提供过两篇教程,参见《简明教程:只需三步成功“硬刷”BIOS为SLIC 2.1完美激活Windows 7 / Vista / XP三大系统》和《实践与交流:采取“硬刷”方式完美激活Windows 7旗舰版的具体方法步骤(图文详解教程)》。
“软改”破解的最早研发者,是网名叫做“BinBin”的中国IT爱好者他的第一个“作品”,最早见于Windows Vista发布之初的2007年春节BinBin”进行“软改”研发所遵循的就是:品牌机预装Windows Vista所实行的“OEM”激活机理进入Windows 7时代后,名目繁多的“软改”破解工具,其实都是在“BinBin”肩膀上的一种与时俱进而已那么,“软改”破解在实践中是如何运行并实现对于操作系统激活的呢?首先,通过优先启动加载项将SLIC 2.1(或SLIC 2.0)加载到主板BIOS的“内存映射”之中,并有机结合重新生成一个相当于品牌机的模拟“OEM BIOS”;然后,再把引导移交给Windows 7或Windows Vista以启动操作系统;最后,在进入系统的“瞬间”,实现OEM证书、OEM密钥与内存中虚拟“OEM BIOS”的校验过程并成功激活经笔者筛选认为较好的“软改”破解工具,详见《实践与分享:经过筛选向大家推荐迄今相对较好的Windows 7“软改”破解激活工具(3 + 1)》和《极力推荐:成功激活Vista sp1、sp2的利器——随之升级的VistaLoader V2.1.3(精品)》。
使用“零售密钥”和“MAK密钥”,直接联网激活是“主流”激活方式之一讲到直接联网激活,必然会涉及到微软激活服务器微软激活服务器主要承担两大职能:其一,激活Microsoft产品;其二,验证Microsoft产品前者是为了认定可否正常使用系统(认定:即由“试用”转入“正规”);后者是为了认定可否使用微软正版资源实施联网激活的第一阶段:验证密钥的有效性微软激活服务器会对用户输入的密钥与业已存储的正版密钥进行比对,如果对比一致即进入第二阶段:将安装1D和硬件哈西完整记录于服务器的数据库之中,以备今后再次进行激活时进行查验在这个时候,你如果细心就会发现:Windows 7/Vista计算机属性界面中的激活部分会发生悄然变化并出现“正版授权”标示(Windows XP则是没有了“30天激活”提示)——这是开始进入第三阶段也是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微软激活服务器会生成激活ID并向用户系统中注入激活信息文件为了以后重装系统的再次激活,友情提示大家注意备份激活文件至于通过微软“客服”进行激活(适用于“零售密钥”和某些“MAK密钥”),从微软设定这种方式的那一天起,初衷其实就是两个:其一,当电脑主要硬件发生变化的时候,保证正版用户通过这种方式重新激活操作系统。
其二,当正版用户身处没有网络的偏远地区的时候,可通过微软客服提供的“确认ID”予以激活微软客服提供激活“确认ID”的前提是:用户必须提供用有效密钥安装后生成的“安装ID”安装ID是安装密钥和硬件哈西通过不可逆算法生成的唯一标示符硬件哈希源于:CPU类型及其出厂序号;显卡类型;网卡类型及MAC地址;内存容量范围;SCSI适配器;IDE控制器;硬盘以及卷序号;光盘驱动器安装ID所具有的全球唯一特性,就是为什么正版密钥只能用于一台电脑,更换主要硬件还需进行激活的根本原因KMS激活服务器,是微软专为使用其产品比较多的大公司量身打造的基于节约成本和便于管理,大公司一般都有本身的“局域网”,这就为架设微软授权的“KMS激活服务器”提供了条件KMS激活服务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是:在局域网主控机房的Server系统中,架设微软授权的KMS服务器,局域网中的计算机使用特定密钥并通过KMS激活服务器自动将操作系统予以激活与上述激活方式不同的是:通过KMS服务器激活只有180天,届时需要再次通过KMS服务器予以激活KMS服务器到了“民间”,已经可以做到自己架设一台“虚拟”KMS激活服务器了,而且功能比正规的KMS激活服务器更为强大:一是可以激活更多的系统版本(比如:Windows 7企业版、专业版和Windows Vista企业版、商务版);二是操作简便易行而且卓有成效。
具体参见《实践与分享:神通广大、卓有奇效的“mini-KMS_Activator_v1.051”(迷你KMS)初现江湖》最后具体解读激活效果、激活预后,以及大家非常关注的“正版验证”问题毫无疑问,无论采取上述哪种“民间”激活方式,只要成功激活就都能像正版一样正常使用所谓“激活预后”,就是微软对于“民间”激活的态度这些年来,微软在“反盗版”问题上一直坚持“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的方针(高举起、轻放下;雷声大、雨点小),除对“番茄”重拳出击外,对于诸多“免费”激活用户则采取了“睁只眼、闭只眼”的默许态度如若真是“反盗版”,以微软的世界顶级技术力量,一个“小补丁”就可“打击”一大片但微软是绝顶聪明的,他非常明白非常清醒:只有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才能永远雄踞于世界操作系统之林的霸主地位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就是微软与其它软件开发商相比,最具特色的经营之道、高明之举关于“正版验证”问题,此前我已做过详细解答,详见《综合答复:对于已经激活或准备激活Microsoft Windows 7或Office 2010网友的六点友情提示》轻松玩转电脑(第六讲)驱动程序解析及其对硬件和系统发挥效能的重大作用和注意事宜如果严格按照“前五讲”中所述,那么搭建的业已激活系统平台肯定没有任何运行异常。
从本讲开始所涉及到的用户正规操作或非正规操作,则对操作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具有直接而且重要的关系就我接触到(包括众多网友留言)的电脑运行异常,其中不少就与“驱动程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讲重点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阐述,力求将有关驱动问题“一文打尽”,并请大家在留言中各抒己见共同丰富本讲内容——驱动程序全称为“设备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是一种可以使操作系统和硬件设备进行通信的特殊程序(相当于硬件的接口)操作系统只有通过这个“接口”,才能控制硬件设备的工作驱动程序未安装或安装不符,相应设备肯定不能正常工作合适的驱动程序,应当具备两条:其一,与硬件品牌型号相吻合此品牌型号强行安装在彼品牌型号上,肯定不能正常运行;其二,与操作系统版本相匹配适用于Windows XP的驱动程序,不能用于Windows 7;反之亦然驱动程序是否合适的最终检验标准,是用户对于相应硬件表现的直接体验正是基于上述原因,驱动程序在系统和硬件之间承担着“桥梁”和“中介”职能,于操作系统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通常情况下,并不是所有硬件设备都需要驱动程序支持,比如显示器、光驱、键盘、鼠标就没有这种必要,而显卡、声卡、网卡、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则必须安装相应驱动。
为什么有的硬件需要有的硬件又不需要呢? 归根结底取决于“进行通信”是否需要特殊支持如若再进一步“说明白”就是:主板BIOS是否将有关硬件列入了“即插即用”列表如从“列表”这个角度考量,BIOS也是一种特殊意义的驱动程序不同时期的操作系统对硬件设备的支持也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版本越高所支持的硬件设备也就越多例如Windows 7,除了少数情况之外,装好系统后就会根据电脑硬件配置从“自带驱动包”安装驱动程序到位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后,如果系统自带驱动不能满足需要如何办?建议下载安装“驱动之家”提供的集成“主流网卡”或“万能网卡”驱动的“驱动精灵2010正式版”(具有驱动备份、驱动还原等功能)这两个版本特别是集成“万能网卡驱动”的版本,可将网卡驱动一步安装到位,在联网基础上可自动查找其它驱动并下载安装到位如果隔三差五运行“驱动精灵”,估计会遇到提示:XX硬件设备驱动程序需要进行更新与此相应,在网络世界还活跃着颇有影响的“逢新必安”、“喜新厌旧”一族的振振有词那么,究竟是该进行更新,还是该维持现状?我的主张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参谋”意见:1、如果目前的硬件驱动程序运行正常,能够保证各个方面(诸如:声音、图像、上网)的完好运行,而且自我感觉良好,则不必进行更新。
2、如果目前的硬件驱动程序不能保证某个方面(诸如:声音、图像、上网)的正常运行,感觉不是那么十分理想,则应当进行更新最后与大家说说网上经常炒作的“SATA驱动”问题其实,叫“SATA驱动”是不准确的规范用语应当是:SATA控制器驱动在开启“AHCI”模式的情况下,在安装Windows XP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那就是需要安装SATA控制器驱动其实,只要主板芯片组支持SATA硬盘,主板BIOS里都有SATA Mode设置项,只要在这里选择IDE模式,SATA硬盘就可以象IDE硬盘一样使用,这就无需在安装过程中“按F6”插入光盘或软盘安装SATA控制器驱动了至于网上说的开启“AHCI”模式硬盘运行速度就会“快多少多少”,那是没有任何理论和实践根据的轻松玩转电脑(第七讲)主板BIOS形态、功能及其升级对“激活”影响兼答刷坏补救措施对于相当多数的网友来说,BIOS或许是个相对陌生领域就我接触到的情况(包括众多网友留言提问),主要反映在五个方面:其一,不大清楚BIOS的存在形态;其二,不大了解BIOS的功能及其工作方式;其三,不大掌握对于BIOS的设置要领;其四,不大深究升级BIOS的利弊得失;其五,不大熟悉刷坏BIOS的补救措施。
鉴于BIOS理论晦涩艰深而且专业术语颇多,我力求用最通俗、最简洁的语言回答大家应当掌握的基本实践问题——BIOS是“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英文缩略,中译“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之所以起了个这么一个名称,就是因为它是连接主机硬件和操作系统的“电脑最底层设备”仅就BIOS存在形态而言,它是固化在主板ROM芯片上的一组程序,并可将有关信息“映射”于内存之中尽管于“形态”非常不起眼,于“内容”总量不过1MB左右,但在电脑中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BIOS,电脑就无法启动;没有BIOS,就无法调用任何硬件BIOS之于“组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与此相应:功能也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断服务程序通过一个可编程接口,实现软件功能与电脑硬件之间衔接(识别和调用电脑硬件)二是开机自检程序启动电脑即对主要硬件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即给出提示信息或鸣笛警告三是启动自举程序按照用户对于BIOS设置中的启动顺序,执行优先(第一启动项)启动硬盘驱动器进入操作系统,还是优先启动CD/DVD(光驱)或者USB(可启动U盘)为了保存修改设定的BIOS信息,在电脑主板ROM芯片旁边专有一块纽扣电池负责供电,以防电脑停机后BIOS修定信息的丢失。
对于BIOS进行设置很简单:在启动电脑后间断点按“Del”或其它规定键,即可进入BIOS界面目前,主流BIOS类型为:AMI、Award、Phoenix不同BIOS类型,有不同BIOS界面但于设置来说大同小异(参考《推荐下载阅读:一部能够让你尽快熟悉、熟练掌握、成功驾驭电脑主板BIOS的“百科全书”》、《计算机常识:两大主流bios——AWARD 和 AMI——新版本和旧版本具体设置详解(图文)》)采取“硬刷”方式激活Windows 7(或Windows Vista)之后,如果再升级BIOS新版本(运用“Marker”方式直接刷入182 bytes的SLIC 2.1除外),都会使原来系统激活状态不复存在:因为新BIOS完全覆盖了旧BIOS(从主板官网下载的新BIOS,一般不包含SLIC 2.1)采取“软改”方式破解激活Windows 7(或Windows Vista)之后,如果再升级BIOS新版本则一般不会对原来系统激活状态构成任何影响(注:只要新BIOS版本不屏蔽SLIC)有些网友喜欢BIOS升级这不仅是受某些优化软件“BIOS版本过低”的提示影响,同时也是“喜新厌旧”的习惯心态使然。
其实,在电脑硬件没有重大变化且操作系统运行正常的情况下,进行BIOS升级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BIOS升级,其实就是对原有BIOS的覆盖刷新无论对于“高手”还是“菜鸟”,都会存在“万一”的失败概率一旦刷坏BIOS,重者就会出现开机“黑屏”,不能执行“硬件自检”当然也就不能进入操作系统了假如不慎刷坏BIOS,也不必过于着急目前多数名牌主板都会附带一张BIOS恢复光盘,按照说明书认真执行相关操作,即可恢复到BIOS的出厂“初始状态”如果没有BIOS恢复光盘,那就只有送“售后服务”或者电脑城装机店进行BIOS“对拷”了进行BIOS“对拷”,需要对应类型和品牌的正常ROM芯片和相关程序对拷”一次,30元RMB左右至于个别“黑心店”让用户为此更换主板,那是昧良心的无稽之谈,千万不要上当轻松玩转电脑(第八讲)Microsoft Windows从开机到桌面从关机到停机背后都在做什么?严格讲,从用户按下电脑开机按钮一直到进入操作系统桌面,“少一半”时间是电脑“硬件”自身的规定性动作(最近几年出产的品牌机和主板,则用“品牌宣传”将“背后都在做什么”掩盖了起来),“多一半”时间则是Microsoft Windows自身的背后规定动作。
从用户点按Microsoft Windows关机按钮到电脑断电关机,从头至尾都是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默默地做了操作系统认为必须做的一切——开机到桌面的“背后”动作:首先,进行“预备启动”,加电进行自检,由BIOS完成基本硬件配置,然后读取硬盘的MBR(主引导记录),检查硬盘分区表以确定引导分区,并将引导分区上的操作系统引导扇区调入内存中执行其次,执行“系统启动”:1、进行初始化转换为32位保护模式,即按“F8”出现的“Windows高级选项菜单”;2、Windows XP读取BOOT.INI,确定默认启动的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和Windows 7开辟了系统启动技术的新纪元:执行系统启动管理器(Windows Boot Manager),运行%SystemRoot%\System32文件夹中的OS loader- Winload exe;运行Windows会话管理器(smss.exe)并启动Windows启动程序(Wininit exe),而后进行本地安全验证(Lsass.exe)与特定服务(services.exe)进程最后,就可登录操作系统了进入操作系统之前,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而且不可逾越的界面:来回滚动的进度条(Windows XP / Vista)或来回变换的微软彩色徽标(Windows 7)。
在其背后,主要完成四项任务:1、创建注册表键Windows内核会调用在此之前“自检阶段”收集到的硬件信息,创建HKEY_LOCAL_MACHINE\Hardware键2、对Control Set注册表键进行复制如果Hardware注册表键创建成功,那么系统内核就会对Control Set键的内容创建一个备份3、载入和初始化设备驱动首先会载入“底层设备驱动”,然后会在注册表中查找所有Start键值为“1”的设备驱动这些设备驱动将会在载入之后立刻进行初始化4、启动系统服务项当所有这些操作都完成后,Windows桌面就会出现在用户的面前在上述阶段中假如出现自检异常,就会跳出各种各样的英文短句千万不要忽视这些短句:因为它包含了非常重要的信息,读懂这些信息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动手解决相应问题(详见《计算机基础知识:开机自检阶段跳出的常见“英文短句”(异常警示)解析及其处理》)在电脑启动过程中,设置了两个“截断”指令:其一,高级选项详见《计算机常识:关于Windows 7 /Vista /XP三大主流系统的“高级引导选项”及其主要功能简介》其二,BIOS设置另外,在进入系统桌面之前,如果是采用OEM激活(“软改”或“硬刷”)系统的,还要进行BIOS SLIC对于OEM密钥、证书的校验(详见《激活机制研究(之二):对于Windows 7和Windows Vista实施“ OEM激活 ”的幕后全过程》)。
从点按系统关机按钮到电脑彻底断电关机,要经过四个步骤:1、关机指令通知Windows子系统的CSRSS.EXE(CSRSS.EXE是微软客户端/服务端运行时的子系统,管理Windows图形相关任务),CSRSS.EXE收到通知后会和Winlogon.EXE(Winlogon.EXE是Windows NT用户登陆程序,管理用户登录和退出)做一个数据交换,再由Winlogon.EXE通知CSRSS.EXE开始关闭系统的流程;2、CSRSS.EXE依次查询拥有顶层窗口的用户进程,让这些用户进程依次退出;3、接着开始终止系统进程;4、最后Winlogon.EXE调用NtShutdownSystem函数(NtShutdownSystem函数是众多Windows NT函数之一如果仅只调用这个函数,在关闭系统时不会事先通知用户进程和系统进程),命令系统执行后面的扫尾工作,并实现电脑正常关机大家在网上会看到关于“快速关机”的介绍这些方法表面上可能确实“奏效”,但假如照此实行,其后果可能会出现一些电脑开机或系统运行的异常根本原因是:跳过了上述必要步骤而直接调用NtShutdownSystem函数进行关机。
众所周知,很多程序在运行时会将数据写入内存(断电即无),正常退出即可完整保存到硬盘(断电存储)如果不经过必要步骤而“快速关机”,就有可能导致程序不能正常退出而丢失数据,从而造成一些意外的错误,这对操作系统正常运行是有害无益的大家不必争论正常关机和“快速关机”的孰是孰非,只要明白一个人人皆知的基本常识就行了:微软聚集着全球顶级操作系统设计研发专家,难道他们会无知会愚蠢到舍近求远、舍快求慢,让Windows操作系统正常关机比网上“快速关机”更慢一些吗?轻松玩转电脑(第九讲)常用软件影响系统运行因素及安装选择性、兼容性和科学性问题有些网友可能认为这是“最熟悉”的一讲,其实恰恰相反:借用一句俗话就是“灯下黑”!如果按照“前八讲”各项操作正确无误,那么90%左右的运行异常必然与本讲“警示”有关本讲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第一,安装常用软件铸成影响系统运行的若干因素?第二,如何判定常用软件与操作系统、常用软件与常用软件之间的兼容性?第三,安装多少常用软件才是最实用最科学的?另外,回答软件安装的一些共性问题——安装常用软件铸成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从大的方面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其一,软件本身与操作系统不大兼容。
有些小公司出品的软件,其实并没有将系统内核“吃透”,虽然挂着兼容XX系统的招牌(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实际上是勉强得以安装,一旦运行就会将“不大兼容”暴露无遗其二,软件与软件之间存在着相互掣肘不少软件在运行中是要调用一个或几个“动态链接库.dll文件”的因为软件本身制作的质量差异,就会出现一个强行调用、一个不能调用的异常其三,有的软件夹带了恶意插件甚至病毒、木马毫无疑问,这是对于操作系统正常运行的最大伤害鉴于大家对此都很熟悉,因此恕不赘述不少网友对“软件破解”乐此不疲,但同样如此结果却大不一样有安装后安然无恙的;也有安装后影响系统运行的:轻者,被强制安装恶意插件;重者,中毒中木马直至电脑成了黑客的“肉鸡”,甚至瘫痪无法运行有鉴于此,建议:首选——原版 + 注册码这是最安全的,安装后与正版别无二致用注册机算注册码的也属于这一类 次选——原版 + 破解补丁破解补丁对软件个别文件进行修改或替换,对软件本身不会造成伤筋动骨在使用上与正版大致一样慎选——破解版越具诱惑,越不是“免费的午餐”这种“破解版”,多有“夹带”在内,稍有不慎就会中招当然,也不排除极少数比较干净的破解版对于准备安装的软件,怎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当“事前诸葛亮”呢?最佳答案就是“八个字”:用虚拟机先行测试。
之所以应当这样做,根本原因是两条:第一,病毒、木马的完全、彻底暴露和爆发,是在软件安装过程中特别是在完成安装后第二,软件与软件、软件与系统是否相互兼容,只有靠安装后的客观实践方能得到最终验证在实践中大家或许同意以下观点:安装任何软件都不会是“急不可待”和“火烧眉毛”那么急切,在虚拟系统中得以检验再作取舍,大概不会因此耽误大事吧?如果自己不愿意通过虚拟机进行试验,那么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多听听信得过、靠得住的网友的亲身实践,然后再进行安装不迟那么,到底安装多少款常用软件(包括游戏类)才是最科学最合理的呢?辩证分析:安装多少款是个性的(个人需要),科学合理则是共性的(应当遵守):第一,不要安装功能相同的软件;第二,不要安装基本不用的软件;第三,不要安装“胡吹巴列”的软件;第四,不要安装互不兼容的软件我的Windows XP和Windows 7自打安装那天起,已经连续运行三年和一年多,迄今没有出现过哪怕一次“蓝屏”、“死机”和系统运行异常提示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对于软件“好选优”,安装软件“少而精”我的工作电脑,除了若干经常必用的专业制作软件外,基本没有什么其它软件即便是家庭电脑,安装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超过30款。
以下五点建议,全系笔者经验仅供大家参考:(1)应当多比较同类软件,款式众多,性能、品位亦有差别因而,应当在比较中使用那些效果好、效率高、得心应手的品牌这种比较,可借助于权威评价或论坛评论;更重要的是亲身实践“亲口尝尝梨子的滋味”简言之,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会实现得心应手2)尽量少雷同同类软件,有一款自己认为得心应手的就可以了如若同类软件安装过多,占用硬盘资源事小,最最要命的是:几个“叫驴”在一起,难免互相干仗打架表现出来的,就是系统运行的不正常而这种不正常的根由,常常又是潜在的和隐蔽的3)切忌瞎设置所谓“瞎”,系指盲目和不讲科学,不从实际出发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因为防火墙设置偏高偏严,导致不能正常上网因此,软件设置一定要合理最好的办法是循序渐进:先用默认值,待熟悉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改变设置4)减少自启动不少软件都有默认“随Windows启动”功能随着安装软件的增多,随系统启动运行的就会越来越多,其后果是系统启动越来越慢解决办法很简单:除了安全防范软件外,关闭所有软件的“自启动”选项5)管理要科学在磁盘的诸分区中,可为常用软件专设一个“软件盘”,并在其下按照“合并同类项”的原则再划分若干目录。
只要软件有安装路径选项,就应当安装到“软件盘”的相应目录之下与此相关,卸载软件应当使用系统和软件“卸载”功能,切忌硬性删除,以确保卸载干净、彻底,不给系统运行留下隐患最后,以我对软件安装共性问题的回答结束本讲:1、网友:只要见到新鲜软件就立马下载安装,你也是这样的吗?回答:刚接触电脑的时候也是这样但经过总结经验教训之后,已经从“冲动”变为“理智”了:首先根据需要决定取舍,然后在虚拟机进行测试这也是操作系统能够达到“运行流畅如初”的重要原因之一2、网友:“安装软件循序渐进”感到太慢,把所有软件一次安装到位有什么不好吗?回答:如果你对软件与系统、软件与软件之间的兼容性了如指掌,一次安装到位当然可以但是,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会将“不兼容”隐患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了以后如若出现“蓝屏”和“异常提示”之类,你就很难在“浩如烟海”中查找症结所在3、网友:安装常用软件太多了,是否会对系统运行流畅带来负面影响?回答:那是肯定的安装软件越多,写入系统盘的文件和注册表的“键”和“键值”就越多这些“东西”越多,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