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玻璃幕墙光热性能

d****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25KB
约6页
文档ID:167589237
玻璃幕墙光热性能_第1页
1/6

玻璃幕墙光热性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玻璃幕墙光热性能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要求与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玻璃幕墙光热性能的分级和检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1942 彩色建筑材料色度测量方法GB/T 11976 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18915.1 镀膜玻璃第1部分:阳光控制镀膜玻璃GB/T 18915.2 镀膜玻璃第2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GB/T 21086 建筑幕墙JGJ/T 151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玻璃幕墙光热性能 optical and thermal performance of glass curtain walls 与太阳辐射有关的玻璃幕墙光学及热工性能以可见光透射比、透光折减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 遮阳系数、光热比、色差及颜色透射指数表征3.2太阳辐射 solar radiation来自太阳的波长范围为300nm〜2500nm的电磁辐射3.3色差 colour difference△E 以定量表示的两种不同颜色差异知觉,即色调、明度和彩度这三种颜色属性的综合差异。

3.4一般显色指数 general colour rendering indexRa光源对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的第1〜8号标准颜色样品显色指数的平均值3.5颜色透射指数 transmitting colour rendering indexRTa太阳辐射透过玻璃后的一般显色指数3.6透光折减系数 transmitting rebate factorTr可见光通过玻璃幕墙后减弱的系数3.7有害反射光 harmful reflected light 玻璃幕墙对人造成视觉累积损害或干扰的反射光3.8紫外线透射比 UV-transmittanceTv在紫外线光谱(300nm〜380nm)范围内,透过玻璃或其它透光材料的能量与入射的能量之比3.9可见光透射比 visible light transmittanceT在可见光谱(380nm〜780nm)范围内,透过玻璃或其它透光材料的光通量与入射的光通量之比3.10可见光反射比 visible light reflectanceP在可见光谱(380nm〜780nm)范围内,玻璃或其它材料反射的光通量对入射的光通量之比3.11太阳光直接透射比 solar direct transmittancet e在太阳辐射范围内,直接透过玻璃或其它透光材料的能量对入射能量之比。

3.12太阳能总透射比 total solar energy transmittanceg太阳光直接透射比与被玻璃及构件吸收的太阳辐射再经传热进入室内的得热因子之和3.13遮阳系数 shading coefficientSc太阳辐射总能量透过玻璃等透光材料的能量与透过相同面积的3mm厚透明玻璃的能量之比3.14光热比 visible light to solar gain coefficient r或 LSG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与太阳能总透射比的比值4 一般规定4.1 玻璃幕墙在满足采光、隔热和保温要求的同时,不应对周围环境产生有害反射光的影响4.2 幕墙玻璃产品应提供可见光透射比、可见光反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遮阳 系数、光热比及颜色透射指数对紫外线有特殊要求的场所,使用的幕墙玻璃产品还应提供紫外线透射 比常用幕墙玻璃的性能参数参见附录 A4.3 玻璃幕墙应采用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30 的玻璃4.4在城市快速路、主干道、立交桥、高架桥两侧的建筑物20m以下及一般路段10m以下的玻璃幕墙, 应采用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16 的玻璃4.5 在 T 形路口正对直线路段处设置玻璃幕墙时,应采用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16的玻璃。

4.6 构成玻璃幕墙的金属外表面,不宜使用可见光反射比大于0.30的镜面和高光泽材料4.7 道路两侧玻璃幕墙设计成凹形弧面时应避免反射光进入行人与驾驶员的视场中,凹形弧面玻璃幕 墙设计与设置应控制反射光聚焦点的位置4.8 以下情况应进行玻璃幕墙反射光影响分析:a) 在居住建筑、医院、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周边区域设置玻璃幕墙时;b) 在主干道路口和交通流量大的区域设置玻璃幕墙时4.9玻璃幕墙的反射光分析应选择典型日进行典型分析日的选择可参照附录B进行4.10 玻璃幕墙反射光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分析应选择日出后至日落前太阳高度角不低于10°的时段进 行4.11在与水平面夹角0°〜45的范围内,玻璃幕墙反射光照射在周边建筑窗台面的连续滞留时间不 应超过 30min4.12在驾驶员前进方向垂直角20°,水平角土30内,行车距离100m内,玻璃幕墙对机动车驾驶员 不应造成连续有害反射光4.13 当玻璃幕墙反射光对周边建筑和道路影响时间超出范围时,应采取控制玻璃幕墙面积或对建筑立 面加以分隔等措施4.14 玻璃幕墙反射光分析应采用通过国家建设主管部门评估的专业分析软件,评估机构应具备国家授 权的资质及能力。

5 要求5.1 光热性能分级光热性能宜按表1进行分级表1 光热性能分级表分级12345678光热比rr<1.11.1Wr<1.21.2Wr<1.31.3Wr<1.41.4Wr<1.51.5Wr<1.71.7Wr<1.9r三1.95.2 光热性能指标5.2.1 玻璃幕墙的光热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 不同地区玻璃幕墙光热性能要求地区光热比级别太阳能总透射比透光折减系数严寒地区2级及以上W0.75±0.30寒冷地区3级及以上W0.45±0.30夏热冬冷地区4级及以上W0.40±0.30温和地区5级及以上W0.35±0.30夏热冬暖地区5级及以上W0.30±0.305.2.2同一玻璃产品的反射色差AE不应大于3 CIELAB色差单位5.2.3颜色透射指数应按表3进行分级有辨色要求的幕墙的颜色透射指数RT不应低于80 a表3 颜色透射指数分级显色组别分级1234ABABRTaRa±9080WRa<9070WRa<8060WRa<7040WRa<6020WRa<405.2.4玻璃幕墙不应产生影像畸变,其平面度应符合GB/T 21086的规定6 检验6.1 透光折减系数和颜色透射指数玻璃幕墙的透光折减系数和颜色透射指数可按GB/T 11976的规定进行检测。

6.2 太阳能总透射比玻璃幕墙的太阳能总透射比可按J GJ/T 151的规定进行计算注:太阳能总透射比=遮阳系数X0.876.3 色差6.3.1 玻璃幕墙出现色差问题时应进行色差检验6.3.2 以2片幕墙玻璃作为一个色差检验组,每组选取5个检验点,每片应至少包含一个检验点色差分 组检验,有色差问题的玻璃幕墙部位都应包含在检验组内检验方法应按GB/T 11942、GB/T 18915.1 和GB/T 18915.2的规定执行6.4 影像畸变6.4.1 玻璃幕墙出现影像畸变时应进行影像畸变检验6.4.2 对玻璃幕墙影像畸变进行目测时,以一面幕墙作为一个目测单元,并对各面墙逐个进行当对目 测判定影像畸变有争议时,应按GB/T 21086规定的方法对玻璃幕墙的组装允许偏差进行检验附录 A(资料性附录)幕墙玻璃的性能参数常见幕墙玻璃的性能参数参见表A.1表A.1常见幕墙玻璃的性能参数材料类型规格可见光太阳辐射遮阳系数光热比透射比反射比直接透射比总透射比单层玻璃6 mm普通白玻0.890.080.800.840.971.0612 mm普通白玻0.860.080.720.780.901.106 mm超白玻璃0.910.080.890.901.041.0112 mm超白玻璃0.910.080.870.891.021.036 mm浅蓝玻璃0.750.070.560.670.771.126 mm水晶灰玻0.640.060.560.670.770.96夹层玻璃夹层玻璃 6C+1.52PVB+6C0.880.080.720.780.891.14夹层玻璃 6C+0.76PVB+6C0.870.080.720.780.891.14夹层玻璃6F绿+0.38PVB+6C0.720.070.380.570.651.27Low-E中空玻璃6 单银 Low-E+12A+6C0.760.110.470.540.621.416C+12A+6 单银 Low-E0.670.130.460.610.701.106 单银 Low-E+12 A+6C0.650.110.440.510.591.276 单银 Low-E+12 A+6C0.570.180.360.430.491.346 双银 Low-E+12 A+6C0.660.110.340.400.461.656 双银 Low-E+12A+6C0.680.110.370.410.471.666 双银 Low-E+12A+6C0.620.110.340.380.441.626 三银 Low-E+12A+6C0.480.150.220.260.301.856 三银 Low-E+12A+6C0.610.110.280.320.371.916 三银 Low-E+12A+6C0.660.110.290.330.382.00热反射镀膜玻璃6 mm0.640.180.590.660.760.97低辐射镀膜玻璃6 mm0.820.100.660.740.851.118mm0.810.100.620.670.771.2110mm0.800.100.590.650.751.2312mm0.800.100.570.640.731.266mm (金色)0.410.340.440.550.630.758mm (金色)0.390.340.420.530.610.73注1: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0.87;注2:光热比=可见光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 注3:测试依据标准GB/T 2680和ISO 9050。

附录 B(资料性附录)玻璃幕墙光反射分析用典型日玻璃幕墙光反射分析用典型日见表B.1表B.1光反射分析用典型日序号典型日1冬至(12月21—23日)2小寒(1月5—7日)或大雪(12月6—8日)3大寒(1月20—21日)或小雪(11月22—23日)4立春(2月3—5日)或立冬(11月7—8日)5雨水(2月18--20日)或霜降(10月23—24日)6惊蛰(3月5—7日)或寒露(10月8—9日)7春分(3月20--22 日 )或秋分(9月22—24日)8清明(4月4—6日)或白露(9月7—9日)9谷雨(4月19—21日)或处暑(8月22—24日)10立夏(5月5—7日)或立秋(8月7—9日)11小满(5月20--22日)或大暑(7月22日一24日)12芒种(6月5—7日)或小暑(7月6—8日)13夏至(6月21--22日)注:每年的典型分析日可参照当年的年历和天文年历。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