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寓言两则寓言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寓言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刺讽刺和和讽喻讽喻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角可以是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角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学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采用明的哲学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采用夸张夸张和和拟人拟人的表现手法的表现手法穿井得一人穿井得一人更戛初级中学更戛初级中学 胡天霖胡天霖吕不韦(?吕不韦(?前前235):):战国末期战国末期著名的著名的政治家、杂家思想的代表政治家、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人物作为原为阳翟大商人,因助秦公子子楚继作为原为阳翟大商人,因助秦公子子楚继位为庄襄王,被任为国相,封文信侯后来庄位为庄襄王,被任为国相,封文信侯后来庄襄王去世,秦王嬴政即位嬴政亲政后,因罪襄王去世,秦王嬴政即位嬴政亲政后,因罪被免职流放四川,于途中忧惧自杀被免职流放四川,于途中忧惧自杀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黄老道家名著家名著。
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包括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包括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学说,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墨、法、兵、农、纵横和阴阳墨、法、兵、农、纵横和阴阳各先秦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所以汉书诸子百家言论,所以汉书艺文志艺文志等将其等将其列入杂家列入杂家吕不韦自己认为其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穿井得一人穿井得一人宋之宋之/丁氏家丁氏家/无井,而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吾穿井/得一人有闻有闻/而而/传之者曰:传之者曰:“丁氏穿井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国人道之,闻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得一人/于井中也于井中也求求/闻之闻之/若此,不若若此,不若/无闻也注释注释宋: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宋: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及:待,等到及:待,等到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道:讲述道:讲述闻:知道、听说,这里是指使知道的意思闻:知道、听说,这里是指使知道的意思对:应答,回答对:应答,回答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闻:听说、知道闻:听说、知道者:者:的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译文:译文: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这件事,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相互讲述“穿井得一人”,这件事被宋国国君知道了译文:译文: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译文:译文: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译文:译文:中心句思考题思考题1 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2 2、传话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传话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3 3、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去问这件事呢?、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去问这件事呢?思考题思考题4 4、这则寓言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多角度)、这则寓言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多角度)从丁氏处明白:从丁氏处明白:说话要防止歧义说话要防止歧义从有闻而传之者处明白:从有闻而传之者处明白:不要轻信传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不要轻信传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三人成虎)(以讹传讹、三人成虎)从宋君处明白:凡事要思考、要调查从宋君处明白:凡事要思考、要调查1 1、下列句子中红字解释不正确的两项是、下列句子中红字解释不正确的两项是A A、得一人之、得一人之使使(使唤)(使唤)B B、吾、吾穿穿井得一人(挖掘、开凿)井得一人(挖掘、开凿)C C、闻闻之于宋君(知道)之于宋君(知道)D D、国国人道之(全国)人道之(全国)2 2、下列句子中红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红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A、国人、国人道道之之/古古道道西风瘦马西风瘦马B B、非得一人与井、非得一人与井中中也也/日日中中不至不至C C、有闻而、有闻而传传之着之着/传传不习乎不习乎D D、求、求闻闻之若此之若此/不若无不若无闻闻也也课堂检测课堂检测穿井得一人穿井得一人宋之宋之/丁氏家丁氏家/无井,而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吾穿井/得一人有闻有闻/而而/传之者曰:传之者曰:“丁氏穿井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国人道之,闻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得一人/于井中也于井中也求求/闻之闻之/若此,不若若此,不若/无闻也图 成语看猜掩耳盗铃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刻舟求剑揠苗助长揠苗助长对牛弹琴对牛弹琴杞杞q人忧天人忧天更戛初级中学更戛初级中学 胡天霖胡天霖 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列御寇列御寇,战国时战国时郑国人,郑国人,道家道家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列子的内容多为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杞人忧天、愚公移如两小儿辩日、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杞人忧天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其人曰:“奈地坏何?奈地坏何?”晓之者曰: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杞国有人忧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忧彼之所忧者,因/往往/晓之,曰:晓之,曰:“天,积气天,积气/耳,亡耳,亡处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忧崩坠乎?乎?”其人曰:其人曰:“天天/果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耶?”晓之者晓之者/曰:曰:“日月星宿,亦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亦/不能不能/有所中伤有所中伤其人其人/曰:曰:“奈奈/地坏何?地坏何?”晓之者晓之者/曰:曰:“地,积块地,积块/耳,充塞耳,充塞/四虚,亡处四虚,亡处/亡块。
若亡块若/躇躇步跐蹈,终日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忧其坏?”其人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舍然大喜,晓之者/亦亦/舍然大喜舍然大喜注释注释亡亡w:无,没有无,没有寄:寄托,依附寄:寄托,依附因:于是,就因:于是,就晓:告知,开导晓:告知,开导积气:聚集的气体积气:聚集的气体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无忘告乃翁行:行动,活动行:行动,活动奈何:为何,为什么奈何:为何,为什么只使:纵使,即使只使:纵使,即使积块:聚集的土块积块:聚集的土块四虚:四方四虚:四方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探究题探究题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翻译课文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翻译课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译文: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的身体无处寄放,不吃饭,也不睡觉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译文:译文:又有一个人担心那个杞国人会因为担心而出问题,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聚集的气体,没有一个地方没有空气。
你弯曲、伸展、呼吸,整天都在天空中活动,为什么要担心天会塌下来?”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译文:译文:又那个人说:“天果真是气体的话,那日月星辰,不就掉下来了吗?”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译文:译文: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个人又问:“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译文:译文: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聚积的土块,填满了四处,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土块你行走踩踏,整天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要担心地会陷下去呢?”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译文:译文:那个杞国人消除疑虑,放下心来,高兴起来开导他的人也放下心来,高兴起来重点翻译: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充塞四虚,无处无块奈地坏何?奈何忧其坏?杞国有人忧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忧彼之所忧者,因/往往/晓之,曰:晓之,曰:“天,积气天,积气/耳,亡耳,亡处处/亡气。
若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忧崩坠乎?乎?”其人曰:其人曰:“天天/果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耶?”晓之者晓之者/曰:曰:“日月星宿,亦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亦/不能不能/有所中伤有所中伤其人其人/曰:曰:“奈奈/地坏何?地坏何?”晓之者晓之者/曰:曰:“地,积块地,积块/耳,充塞耳,充塞/四虚,亡处四虚,亡处/亡块若/躇躇步跐蹈,终日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忧其坏?”其人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舍然大喜,晓之者/亦亦/舍然大喜舍然大喜思考题思考题1、杞人为什么而忧天?开导他的人是如何、杞人为什么而忧天?开导他的人是如何 开导他的?开导他的?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1晓之者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晓之者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何忧崩坠乎?2 晓之者曰:日月星辰,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晓之者曰:日月星辰,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3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行止,奈何忧其坏?思考题思考题1、杞人为什么而忧天?开导他的人是如何、杞人为什么而忧天?开导他的人是如何 开导他的?开导他的?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1晓之者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晓之者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何忧崩坠乎?2 晓之者曰:日月星辰,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晓之者曰:日月星辰,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3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行止,奈何忧其坏?思考题思考题2 2、这则寓言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这则寓言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这则寓言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这则寓言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我们不要告诉我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杞人忧天: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杞人忧天: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1 1、下列句子中红字解释不正确的两项是、下列句子中红字解释不正确的两项是A A、充塞、充塞四虚四虚(四方)(四方)B B、天、天果果积气(果真,当真)积气(果真,当真)C C、废废寝食者(没用的)寝食者(没用的)D D、因往、因往晓晓之(告知,开导)之(告知,开导)2 2、下列句子中红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红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A、其人、其人舍舍然大喜然大喜/太丘太丘舍舍去去B B、亦不能有所、亦不能有所中中伤伤/终日在天中行止终日在天中行止C C、若若屈伸呼吸屈伸呼吸/若若躇步跐蹈躇步跐蹈D D、杞国有人、杞国有人忧忧天地崩坠天地崩坠/人不堪其人不堪其忧忧课堂检测课堂检测杞国有人忧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忧彼之所忧者,因/往往/晓之,曰:晓之,曰:“天,积气天,积气/耳,亡耳,亡处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忧崩坠乎?乎?”其人曰:其人曰:“天天/果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耶?”晓之者晓之者/曰:曰:“日月星宿,亦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亦/不能不能/有所中伤。
有所中伤其人其人/曰:曰:“奈奈/地坏何?地坏何?”晓之者晓之者/曰:曰:“地,积块地,积块/耳,充塞耳,充塞/四虚,亡处四虚,亡处/亡块若/躇躇步跐蹈,终日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忧其坏?”其人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舍然大喜,晓之者/亦亦/舍然大喜舍然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