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中学会担当 成长,是一场无法回头的旅程,岁月悄然在肩上添了分量,也赋予了我们一样宝贵的东西——担当 小时候,家中经营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父母每日忙得脚不沾地,进货、理货、招呼顾客,琐碎事务填满了他们的生活而我,只知在货架间穿梭玩耍,对他们的辛劳浑然不觉有一回,母亲生病卧床,父亲又外出补货,杂货铺的门不得不开着,顾客陆续进来,眼神探询着店主在哪我从后屋探出脑袋,面对那些询问,紧张得舌头打结,嗫嚅着不知如何回应那一刻,店铺里的空气都弥漫着慌乱与无措,货物凌乱摆放,生意几近停滞,我才惊觉,原来日常的安稳运转,全靠父母默默扛着 后来,年岁渐长,班级组织集体活动,我被委以负责道具筹备的重任起初,我满不在乎,觉得不过是小事一桩可真到着手去做,才发现困难重重资金有限,要在诸多物美价廉的道具中筛选;供应商联系时,常遇沟通不畅、交货延迟;还有同学各执一词,对道具样式意见不一我焦头烂额,多次想撂挑子不干,可脑海中闪过杂货铺那日无人照料的乱象,想起父母即便疲惫也从未推脱责任的身影,我深吸一口气,静下心来重新规划预算,一家家比对供应商,耐心收集同学想法再整合筛选,最终,活动当日,精致且契合主题的道具赢得大家夸赞,班级氛围其乐融融。
如今,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学业压力如山、亲人朋友需要关怀陪伴、社会中诸多问题亟待关注参与,我不再退缩挑灯夜战攻克知识难关,是对自己学业的担当;倾听长辈心声、帮他们排忧解难,是对家庭亲情的担当;投身志愿活动,为社区环境、弱势群体付出努力,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成长途中,担当不再是沉重负担,而是融入骨血的自觉,它助我褪去稚嫩,以坚实步伐迈向成熟,去拥抱生活万千可能照片中的旧时光 正值金秋九月,金风送爽,遍野桂香母亲提及老家门前的桂花树开花了,黄澄澄的花,香透了整个庭院可外婆早已离去,摩挲着那几张与外婆的合影,岁月回溯,悄然推开往昔的窗扉…… 仲秋·桂花 仲秋之际,院子中的桂花树缀满了我的年少时光我总拉着低枝,满心欢喜地挑拣那些细密金黄、香气馥郁的桂花,小心翼翼摘下放入掌心外婆佯装嗔怪,“轻点晃悠,莫伤着花枝眼睛却不住寻觅,“这边花密些……那簇更盛,味儿浓嘞转瞬,我的手帕便被桂花堆满外婆弯着腰,右手轻托花枝,往身旁拢,左手细致筛选,挑出最娇俏、芬芳的花朵给我,“多攒些,晒干能泡茶、做糕嘞,往后想闻这味儿都难咯我凑近轻嗅,馥郁花香直钻鼻腔,甜到心底……桂花香,是秋日的信笺,亦是我年少的芬芳印记。
初冬·热粥 初冬,寒意渐浓,冷风如刀割般凌厉,天空总是阴沉沉、灰蒙蒙的我依偎在外婆身旁,看她在灶台前熬粥外婆不时抬手,用袖口蹭蹭被烟火熏出的泪花,那袖口已磨得毛糙,污渍与烟火痕迹交织成岁月图案粥成时,外婆掀起锅盖,腾腾热气裹挟着米香与红枣甜香扑面而来,那是红枣粥的味道!是儿时冬日专属的暖香!“慢慢喝,烫嘴嘞外婆边说边用勺子搅散热气,还不时吹吹勺里粥,等我喝足,外婆才端起碗,坐在矮凳上,一勺热粥,一嘴满足寒雾在窗上晕染出桂花树朦胧轮廓,影影绰绰、安安静安…… 新春·烟火 新春佳节,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五彩斑斓的烟火呼啸着冲向夜空,而后绚烂炸开,如天女散花般纷繁落下庭院里,我手持烟花棒,兴奋地挥舞,火星四溅,似流星划过别家大人唤孩子归家守岁的呼喊此起彼伏,坐在门槛的外婆听见,俏皮地朝我挤挤眼,而后慈爱浅笑,放任我嬉闹照片里那璀璨烟火,在夜幕中熠熠生辉,我与外婆的身影,一矮一高…… 如今,老家门前那棵郁郁葱葱的桂花树依旧逢秋飘香,可我和外婆的故事,却永恒定格在照片之中……留一点静谧给自己 时光是悄然的溪流,一弯弯向岁月深处,在生活间隙,寻一抹静谧。
轻启第一重静谧之门,闯入眼帘的是一方悠然天地,那是童年的乐园金色的暖阳似一层绒毯铺陈在小院墙角边,那丛雏菊正开得烂漫随性,又透着质朴纯美,周遭是摇曳生姿的狗尾巴草草丛旁,幼小的我和和蔼的爷爷正蹲在地上午后,是如此慵懒,如此宁谧,仅有爷爷的轻言细语与偶尔的蝉鸣声我乖巧地蹲坐着,瞧着爷爷摆弄他的象棋,棋子碰撞棋盘,发出清脆声响爷爷的讲解仿若在耐心诉说,一招一式都如故事那般有趣、生动且引人入胜,令我不禁浮想联翩:那棋盘上纵横驰骋的车,那隔山打牛的炮,那步步为营的卒爷爷的棋局在我心间种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 再推开一道门,我邂逅的是一组鲜活的场景,此为我的初中时光缤纷绚烂的校园日常饱含着喜怒哀乐夏日追随着第一声嘹亮的蝉鸣,第一朵热烈绽放的石榴花,第一缕灼人肌肤的骄阳降临了大伙换上轻便的衣衫,雀跃地于操场穿梭,运动,伸展舒展四肢,抖擞抖擞朝气放假时,呼朋唤友奔赴溪边摸鱼捉虾乏了,便坐在一块块圆润光滑的石头上休憩,迎着清风,听着水流,无拘无束地分享趣事秘辛至今仍铭记彼时那清凉的溪水与伙伴们脸上朝气、灿烂的笑容三年的求学时光,润泽了幼时的那颗好奇种子,它已试着顶破外壳,探出嫩绿的尖芽 缓缓推开最后一道门,扑面而来的是一幅熟稔景象,这,便是当下。
如今,学业的进阶让我变得愈发沉稳闲暇,我不再似往昔那般肆意地四处闲逛,扎堆嬉闹,而是在浩如烟海的书籍资料里埋头苦读可这又何妨,无非是成长的既定旅程,唯有历经此番,未来方能更具底蕴当初的嫩尖,现今已枝干渐粗,被勤勉与坚持滋养着,长出了繁密枝叶 月亮缺了,还有再圆的时候;潮水落了,还有再涨的时候;花儿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然而,岁月匆匆,从不因谁而迟滞脚步,趁当下时光尚充裕,务必要匀出片刻,给自己留存一隅静谧天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于东方文明的厚土,奔涌着一股情愫,它似烈火般炽热,似骄阳般灼目,此即我们对这片国度赤诚且炽热的情这般情意,独予华夏,独予我们血脉相连的根脉之所 日暮,当最后一抹晚霞映满苍穹,那绮丽的色彩仿若苍穹的礼赞,豪迈且壮丽我漫步郊外,俯瞰着这片古老的国度,心间激荡起澎湃的豪情这片国度,哺育了世代的华夏儿女,盛放着我们的憧憬,亦铭刻了我们的奋进 在这片国度里,有峻峭的峰岭,有浩渺的湖泽,有无垠的沃野,亦有昌盛的城邦每一寸山河,皆绽露非凡的风姿,引人入胜、令人神往我们眷恋这片国度,不单因它的壮美,更因它所蕴蓄的传承与风骨 我们眷恋华夏的传承,那是一曲激昂雄浑的乐章。
自鸿蒙初辟的神话传说,至百家争鸣的思想激辩,再到强汉的开疆扩土、盛唐的万邦来朝,宋元的迭代变迁,明清的守成沉浮,每一阶段皆镌刻下独有的标识我们为那些壮志凌云的豪杰感到荣光,为那些贤德睿智的大儒感到尊崇他们的风范,恰似熠熠生辉的火炬,持续引领我们跋涉征途 我们眷恋华夏的风骨,那是一脉坚韧厚重、世代相继的精神从古老的编钟雅乐到豪迈的边塞诗篇,从精妙的剪纸刺绣到古朴的陶艺木雕,每类文化载体皆发散出迷人韵致我们为那些质朴的民谣沉醉,为那些匠心独运的匠艺折服这些精神财富,宛如夺目的珍宝,点缀于华夏文明的锦缎之上 而我们更深切眷恋的,是这片国度中的百姓他们质朴、睿思、坚毅、宽厚,凭自身的拼搏铸就一轮又一轮辉煌他们倾洒心血与才智,构筑起温馨的港湾,铸就了璀璨的华章他们是我们的底气,亦是我们砥砺奋进的动力根基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炽热的情,独予华夏这份情,恰似烈火般炽热,恰似骄阳般耀眼它驱使我们倍加守护这片国度,愈发为这个家园拼搏奉献愿我们并肩同行,为华夏民族的傲然崛起奋勇拼搏!墨卷启扉,香韵徐来 墨若幽思长,启卷逸香来一首首经典诗词,一部部传世名著,一则则古老传说……汇聚了数千年智慧的华彩。
恰似轻启一扇古朴厚重、满藏珍宝的文学之门,一缕缕书香雅韵,裹挟着岁月沉淀的芬芳,悠悠扑面而来 诗韵凝萃,铺展千秋岁月图 唐代杜甫的《登高》写尽秋景、羁旅,抒发沉郁顿挫的人生感慨李白的《将进酒》则于酣畅间挥洒豪情壮志,体悟生命与时光碰撞之壮烈《经典咏流传》的歌者们用悠扬的嗓音,传唱出资深厚重的历史篇章,重现了诗词里的意境,引领人们心回唐宋,情牵古韵有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的萧瑟江景,有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不羁,也有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浑壮阔,诗韵为墨,情景交融歌者们深情的演绎,古朴的配乐,诠释了婉约之境、豪放之怀,诗韵悠悠,岁月滔滔轻启这扇“诗门”,踏上一场诗词的绮丽之行,迎来阵阵诗词文化之风 一部名著,经典恒耀智慧光 文雅书生,捧一部《红楼梦》,凝思沉醉,读尽家族兴衰,感悟百态人生这部巨著将世情冷暖与文学艺术精妙融合,剖析了封建末世的复杂与沧桑红学研究者们细究每个章回,逐字逐句,探微索隐那大观园布局精巧,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伏笔暗线纵横交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道尽世间万象名著,影响深远漫步校园书廊,莘莘学子们手捧名著,与先哲对话。
在国际文坛,诸多名家对中国名著赞誉有加、潜心钻研,这便是华夏文学的魔力静处一隅,手抚一部名著,心随文动,思接千载推开名著之“窗”,体悟名著之韵,迎来阵阵文学经典之风 遥溯上古,探秘山海经奇谈 在热门的文博展览里,展现了《山海经》中的奇异神兽,九尾狐狡黠神秘,刑天舞干戚勇猛无畏,精卫填海坚韧执着,沉睡千秋岁,一现耀古今几幅古图,牵出了隐匿万年的奇幻,激活了流传万古的想象《山海经》故事的传播,掀起一番文化创意热潮,越来越多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受众人喜爱,引众人探寻推开这扇通往“上古奇境”的门,见证奇书奇幻之美,迎来阵阵神话文化之风 这些文学珍宝正讲述着它们独特的故事,那璀璨的古典文学,通往昔,连明日启卷之际,仿若推开尘封之门,迎来书香之风,滋养我们的心田,启迪我们的心智,亦升华我们的精神境界那个最不擅言说牵挂的人 阴沉沉的冬雨敲打着窗户玻璃,世界都被氤氲在一片湿冷里,我裹紧棉衣坐在客厅沙发上,目光触及桌上那顶旧毛线帽,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外婆那伛偻的身形 初次读《我的母亲》,是在静谧的午后书房指尖摩挲着书页,逐字逐句品咂胡适笔下对母亲的深情,我却有些无动于衷。
彼时年少,心浮气躁,整日沉醉于伙伴嬉闹、新奇玩物间,与外婆相处日常里,只觉她絮叨又古板,不懂她为何总有操不完的心,念叨不完的琐事 有一回假期,父母外出务工,家里留下我和外婆相依为命晨起,阳光还没来得及驱散寒意,厨房已传来炊具碰撞声,我睡眼惺忪走到门口,外婆正弓着腰在炉灶前忙活,见我,忙招呼我洗漱吃饭,话语里满是急切与关怀,我却不耐烦地嘟囔句“知道了”饭后,我要去邻村同学家玩,外婆在屋里翻找出这顶旧毛线帽,递到我手上说:“戴上,外面风大,别冻着头我一把接过,随意往兜里一塞,敷衍说句“不冷”便出了门 乡间小路泥泞,寒风像小刀片刮着脸,我缩着脖子快步向前,没一会儿,瞧见外婆的身影在后面远远跟着她脚步细碎又匆忙,身子微微前倾,像是在和寒风较着劲,老旧的棉袄随着步伐摆动,在灰暗天幕下,恰似一幅色调暗沉的剪影我放慢步子等她,她见我停下,抬手理了理被风吹乱的白发,喘着气说:“这路滑,我怕你摔着,跟着看看我看着她满是褶皱的脸,那一道道纹路里,似藏着对我数不尽的牵挂,那一刻,我仿若瞧见胡适母亲在昏黄灯光下,熬夜为孩子缝补衣物、默默操劳的模样,眼前的外婆与书中那个隐忍、付出的母亲身影渐渐重合。
这是谁?是谁?究竟是谁? 我顿觉一直以来是自己太懵懂,太不懂事,外婆的牵挂从未缺席,她带着蹒跚脚步、声声叮嘱,悄然将爱编织进我生活点滴,细密又紧实 再细细打量,外婆的背更驼了,曾经能轻松抱起我的手臂如今瘦弱干瘪,走路也没了从前利落劲儿我眼眶一热,转身朝她走去,伸手挽住她胳膊,她愣了下,随即脸上绽出笑意,那笑容里满是欣慰与满足我俩并肩往回走,风依旧冷冽,可依偎着的我们,似被暖烘烘的爱裹紧都说隔辈亲是质朴深情,长辈的牵挂常隐在细微处,胡适母亲用一针一线诉说关怀,我的外婆,则把牵挂藏在追随的脚步与琐碎叮嘱里 如今,闲暇翻阅胡适文集,喜爱他文字里的质朴哲思、对往昔岁月的诚挚追念,再品《我的母亲》,心间酸涩翻涌,却也被融融温情填满不禁喟叹:诚然,天底下的祖辈皆是这般,不擅袒露牵挂,却爱得深沉且纯粹呐!高山本无言,我本是高山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题记 巍峨险峻的高山,拔地而起,直插云霄,仿若洪荒巨兽般静静矗立,沉默不语山之阴,墨影沉沉,似被岁月遗落的深邃秘境,压抑而静谧;山之阳,却逢着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的绮丽盛景,余晖倾洒,满是希望暖光。
无人留意,在山的幽僻一隅,一棵梅树正于岩隙间扎根,攒劲生长,似要将所有的力量,绽放在寒意料峭时 试想,街头熙攘处,有一女子,面容写满风霜、身形略显佝偻,身前纸牌上,直白道出心底宏愿——兴办一所女子高中,身旁摊开的那摞红彤彤荣誉证书,醒目且急切,似在嘶喊着她的拳拳决心可路人匆匆,多觉荒诞不经,五年漫长时光,仅艰难募得区区一万元要用这微薄之资筑就一所承载梦想的高中,仿若痴人说梦,遥不可及 幸而,她的坚持、她的奔走,如暗夜火种,渐引关注,终得政府援手,华坪女子高中应运而生踏入校园,静谧庄重之气扑面而来,四下唯有笔尖摩挲纸面的沙沙细响,时光在此处,仿若被拧上发条,每分每秒都珍贵非常大山的孩子深知,四围高峻山峦,既是故园依傍,亦是禁锢枷锁,于他们而言,读书求学,是冲破藩篱、奔赴广阔天地的唯一通途一步向前,暖阳铺道,满是憧憬;一步退后,重归黯淡,困于旧渊沉默,宛如紧绷的弦,贯穿校园,恰似鲁迅先生所讲:“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寒意料峭时,梅枝吐蕊,点点嫣红绽于霜雪,恰似墨色天地间的灼目朱砂,艳而不媚,清冷却动人,于冰寒中傲然浅笑,待春潮涌起、山花烂漫,又隐入葱茏,甘作陪衬,默默守望。
“我要你们走出大山,一辈子也不要回来她目光灼灼,言辞恳切华坪女子高中有条不成文的规约,毕业生不必返顾母校,莫要再望身后重峦,只消昂首阔步,奔赴那灿烂盛大、充满可能的远方 一群女孩,伫立山巅,橘色霞光披身,眼眸中映着金芒,满是对未来的热望那棵红梅,依旧静静扎根原处,枝干挺直,似在无声诉说祝愿女孩们回首,望向红梅,目光眷恋,相视浅笑,一切尽在不言中,旋即,她们身姿笔挺,步伐坚毅,决然前行走吧,走吧,永远莫要回头她心底,或许正这般默念,祈愿她们高飞远走,再不被大山束缚只憾我笔触浅拙,绘不出她此刻的百感交集,也摹不出女孩们跨越山川、拥抱新篇时的澎湃心潮 唯愿红梅岁岁荣盛,华坪长立不倒,助更多逐梦者,破壁腾飞梦想是胡琴弦上的低吟 身边伙伴们的梦想,或璀璨如星,立志登上科技前沿改变世界,或炽热似火,矢志于体育赛场为国争光,可我,心之所向,是那传统民乐中胡琴轻诉的一抹剪影 姥爷的琴艺堪称一绝,那双手在琴弦上灵动跳跃,拉出的音符质朴且醇厚,自带岁月凝练的深情姥爷年轻之际,常随民间乐团走街串巷,用胡琴为乡亲们演绎人间百态,岁月悠悠,虽舞台渐小,可对胡琴的痴迷分毫未减他钟情于讲瞎子阿炳《二泉映月》里的悲怆抗争、刘天华《良宵》中的悠然闲适、闵惠芬《洪湖人民的心愿》中的激昂壮烈,我仿若被那悠悠弦音勾了魂,沉醉其中。
年龄增长,故事已难平我内心波澜,我盼着能亲手操琴,我要奏响那些饱含冷暖的曲目,我要在弦音的世界里诉说自我的情愫,让胡琴成为我发声的挚友父母忧虑音乐练习耽搁学业,劝我打消念头,我嘴里应着,私下却寻来旧胡琴,趁无人时,摸索着练起来 寻个安静角落,摆正胡琴,双腿夹紧琴筒,手指按上琴弦,模仿记忆里姥爷的姿态,推拉揉按,不成曲调地摆弄着吱呀——”初始的声音干涩难听,可我不气馁,跟着网上教程,一点点寻那音准、节奏弓子要平、稳,像轻舟划过平静湖面;指法得灵活,似蝴蝶翩跹花丛……”我边念边练着《小星星》的简单旋律,指尖磨得生疼,却浑然不顾……正入神,抬眸瞧见姥爷带着笑立在一旁我又羞又窘,忙要收起琴,姥爷却握住我的手,问:“真想学拉琴?”我红着脸点头姥爷教你!”姥爷拍了下我肩头 此后,我成了姥爷的“关门小徒”,“练琴房”从昏暗角落挪到洒满阳光的小院 持弓力度要恰到好处,太紧则音滞,太松则声虚,按弦位置需精准,细微偏差,音便不准……姥爷耐心纠错,反复演示指法、弓法,瞧着姥爷陶醉拉琴,我满心敬佩与憧憬 “这揉弦呐,要似微风轻拂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才出韵味换把要顺滑,如行云流水,莫有卡顿。
姥爷坐在摇椅上,闭眼聆听,手指随节奏轻敲扶手,檐下鸟笼里鸟儿偶尔啼叫,应和着悠悠琴音 我身着素净布衫,端坐凳上,腰背挺直,运弓自如,指尖在琴弦上飞舞,弦音或激昂、或婉转我奏响的是《赛马》,一曲罢了,四下掌声、叫好声交织,家人、邻里、同学还有街头路过被吸引的行人,皆沉浸于这弦上的豪情 我本是平凡少年,却倾洒怀揣梦想的热忱,终在青春路上镌刻下这段无憾篇章,于胡琴弦上浅吟低诉,一推一拉,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