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考点规范练3多彩的消费新人教版

xian****hu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4KB
约6页
文档ID:154839390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考点规范练3多彩的消费新人教版_第1页
1/6

考点规范练3 多彩的消费一、选择题1.2016年,国家质检总局将针对消费者关注度高的空气净化器、智能、电饭煲、智能马桶盖、家具、厨具等10种重点消费品展开质量提升行动,提出“十三五”期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要稳定在92%以上,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超过84.5质量提升行动能够(  )①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②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③提升国民生活品质 ④增加国民预期收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试客的购买行为(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3.“土豪”是近几年新兴的一个网络用语,用于调侃那些有钱又很喜欢炫耀的人,体现的是社会大众对于有物质无文化、有金钱无素质、有奢侈无品质群体的一种抵制与鄙视土豪”现象启示我们,在消费上要(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④保护环境,绿色消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一种丑陋的饮食观。

有效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需要(  )①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②消费者适度消费,理性消费 ③消费者重复使用、多次利用任何餐具 ④餐饮企业以社会效益为根本目标,承担社会责任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5.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有多方面的表现从消费需求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面对这种消费新常态,应该(  )①引导消费行为,科学理性消费 ②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优质服务 ③倡导求异心理,追求标新立异 ④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收入公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近几年我国开始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这必将进一步拓宽电子商务发展空间,并带动信息消费促进信息消费有利于(  )①提高居民消费质量 ②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③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④引导居民理性消费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7.2016年,某电商平台汇聚多个海外知名品牌直供中国海淘一族其联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消费报告显示:国人最爱购买的洋货品类依次是母婴用品、个护美妆和营养保健,品类也逐渐渗透到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上述国人跨境购买消费品的状况表明(  )①国人的多元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得到了满足 ②国内企业已经逐渐丧失了市场竞争力 ③海淘一族的食品支出所占消费比重显著降低 ④海淘一族的增长反映出中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闪付”(Quick Pass)作为一种消费新时尚,是指对于单笔金额不超过1 000元的消费,无需密码和签名,只需要在POS机上轻松一划便可快速支付的方式它满足了人们对快捷、高效支付的需求,有利于刺激消费,更好地满足百姓生活所需这说明(  )A.这种消费方式可以创造消费动力B.收入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C.“闪付”是一种非信用消费方式D.“闪付”是一种非理性消费9.土豆效应,又称“土豆悖律”,是指在大萧条时期,土豆需求量会激增,比喻消费者舍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低成本产品的价格和销售由此可见(  )①经济越萧条中低端商品利润越高 ②高端奢侈品与中低端产品互为替代品 ③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④消费者求实心理主导这一消费效应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几年来(  )2011年至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化情况年份农村居民纯收入(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城乡收入比20115 91919 1093.23∶120126 97721 8103.13∶120137 91724 5653.10∶120148 89626 9553.03∶120159 89228 8442.92∶1A.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成本下降,生活水平提高B.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提高C.我国城乡居民的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逐渐增加D.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超过农村居民收入增速11.2016年7月28日,我国《网络预约出租车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公布,从国家法规层面首次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规定满足条件的私家车只要取得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就可以合法营运,并鼓励拼车。

这将(  )①淘汰出租车行业,提髙出租业服务品质 ②盘活闲置资源,加大出行领域的供给 ③减少堵车和尾气排放,有助于生态发展 ④改善出行体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导学号14920073〛12.网红经济以年轻貌美的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味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依托社交媒体上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这一经济形式(  )A.是从众心理主导的消费,应理性看待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属理性消费C.能够促进产业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D.可以极大提高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水平二、非选择题13.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加快旅游发展的精神动力;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是提升文化魅力的重要依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国是一个拥有5 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将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近年来,历史遗迹、文艺汇演、民俗宗教、主题公园……各种新兴的文化旅游形态日渐崛起,文化和旅游呈现出多层面、多领域的相互融合态势文化丰富了旅游的内容,扩展了旅游的方式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说明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意义。

14.镜头一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校园网贷”悄然走红,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某些在校大学生因网络借贷而背负巨额债务无法偿还的现象镜头二 统一、肥大的校服,有“严格要求”的发型已经承载不了十几岁学生族想要绽放的活力和青春,一双鞋子就成为他们展示个性、家庭财富、时尚指数的重要载体很多家长都反映,现在的中学生特别喜欢买鞋子,特别是男生,还存在着“斗鞋”现象镜头三 2016年“双十一”,天猫以1 207亿的交易额再创世界纪录一些买买买的剁手族们在陆续收到包裹的同时开始在网上发起讨论:怎样的人才能在“双十一”过后不后悔?有人后悔买东西,有人后悔没买东西;有人发表观点说“双十一”成为让你不买难受,买了后悔的日子1)评析上述镜头中的消费心理2)结合材料,用生活与消费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在‘双十一’过后不后悔”考点规范练3 多彩的消费1.B 解析:质量提升行动能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国民生活品质,所以①③入选材料中涉及的内容并不属于新兴产业,质量提升行动也不会增加收入预期,所以②④与题意不符2.D 解析: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的特点是讲究实惠,根据需要进行消费,是一种理性消费试客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

据以上内容可判断出试客的购买行为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故本题答案选D项3.C 解析:“土豪”现象体现的是社会大众对于有物质无文化、有金钱无素质、有奢侈无品质群体的一种抵制与鄙视,这启示我们既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又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故②③正确;①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4.A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应选;餐具不是都能够重复利用的,③不选;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④错误且与题意无关5.A 解析:面对消费新常态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①正确;企业面对消费新常态,要使产品和服务符合消费者需求,因此②正确;求异心理有利于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追求个性化消费要注意考虑社会的认可,③不选;④不符合题意6.C 解析:大力发展信息消费能够提高消费质量和水平,①正确;发挥消费的反作用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③正确;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促进信息消费不能增强居民消费能力,②不选;促进信息消费没有引导居民理性消费的作用,④不选7.C 解析:②不符合事实,错误;③在材料中未体现,故不选;①④符合题意8.A 解析:根据题目中“它满足了人们对快捷、高效支付的需求,有利于刺激消费”,可知A项符合题意;“闪付”只是改变了付款方式,与收入和是否理性消费无关,排除B、D两项;“闪付”时用到了信用卡,而信用卡是信用工具,所以C项错误。

9.D 解析:材料主要说明大萧条时期人们的消费选择及其影响,并未涉及不同商品的利润问题,况且需求增加利润也不一定提高,所以①与题意不符;②说法错误;大萧条时期,由于收入减少,所以会选择中低端商品,所以③④符合题意10.C 解析:解读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且城乡差距不断缩小据此可以推断出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应该不断降低,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逐渐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因此,选C项;排除B、D两项,材料中未体现A项中的生活成本问题11.B 解析:①的说法错误,③不具有必然性,②④符合题意12.A 解析:根据“红人”的品味和眼光来选择消费等是从众心理的表现,A项符合题意13.答案:①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②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③提升文化旅游业发展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促进消费升级④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解析: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从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来说,可以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使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方面说,可以为消费创造动力,满足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等。

14.答案:(1)“斗鞋”现象主要体现了攀比心理,这种心理主导下的消费容易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也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消费,所以是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双十一”中的“不买难受,买了后悔”体现的是从众心理,对这种心理要做具体分析,但盲目从众不可取2)要想“买了不后悔”,就要坚持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用求实心理指导消费,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实际条件出发选购商品同时,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解析:本题以生活中的消费现象为问题情境,考查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的相关知识回答第(1)问时,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斗鞋’现象”,推知这是一种攀比的心理;而在“双十一”的狂热中“不买难受”则是一种从众心理的体现在此基础上评析这两种心理即可第(2)问实质上是问应该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所以应该从坚持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的角度组织答案。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