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模块水平测试卷8-高一语文试题.doc

tia****nde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4.50KB
约7页
文档ID:2761119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模块水平测试卷8-高一语文试题.doc_第1页
1/7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模块水平测试卷8-高一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两项错误的是( ) A.蹩脚(bi) 桎梏 (k) 炽烈(zh) 力能扛鼎(gāng)B.瓜葛(g) 龋齿(qǔ) 徇私(xn) 管窥蠡测(l)C.恫吓(h) 熟稔nin 洗涮shuā 一丘之貉hD.悄然qiāo 翘首qio 戏谑xu 箪食壶浆s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一项错误的是( )A.锁钥yu 作坊zuō 躯壳k 味同嚼蜡juB.瘦削xuē 龟裂guī 混浊hn 不塞不流sC.稽首qǐ 卡壳kǎ 打擂台li 亟来问讯jD.连累li 栖栖qī 佣金yng 排难解纷nn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涟漪 旌旗 阴庇 信誓旦旦 B.羽檄 气慨 羁绊 摧眉折腰C.迁谪 憔悴 倚靠 羽扇纶巾 D.锦书 恬然 樊茏 乍暖还寒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C.他虚心接受了同志们的批评,从此积极深入实际,避免主观盲动,工作也已经开始改头换面,大有起色D.市场上各种营养补品不稂不莠,一些含有激素的产品,会引起人体不适,危害健康5.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医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就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含水量B.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C.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D.通过仪器来观察世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由此也改变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0余首,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B.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创作了不少感叹时事、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其代表作有《卖炭翁》、《琵琶行》等C.“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D.“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愆期 机杼 情趣盎然 飘沦憔悴B.幽咽 鹧鸪 针贬时弊 力能扛鼎C.樊茏 矫捷 转轴拨弦 羽扇纶巾 D.伐檀 皎洁 夙兴夜寐 披坚执锐8.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为比喻的一项是( ) A.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C.春如旧,人空瘦D.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9.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置之河之干兮 干:河岸B.少无适俗韵 韵:本性,气质C.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将息:将停止D.当春乃发生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1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那美丽的白蝴蝶呀!我那勇敢的白蝴蝶呀!它试了几次,终于一跃而起,展翅飞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活泼伶俐地在我的周围翩翩飞舞一阵 ②像一片小小的雪花③愈飞愈远,消失不见了 ④又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飞去 A.②①④③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②④①③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1、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每空0.5分,共10分)⑴、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 !⑵、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⑶、 ,援玉枹兮击鸣鼓⑷、 ,札札弄机杼⑸、 ,桃李罗堂前 ⑹、 , 勇剽若豹螭⑺、 ,复照青苔上⑻、木末芙蓉花, ⑼、但使卢城飞将在, ⑽、大漠风尘日色昏, ⑾、 ,江船火独明⑿、 ,潦倒新停浊酒杯⒀、熊咆龙吟殷岩泉, 。

⒁、 ,此时无声胜有声⒂、其间旦暮闻何物? ⒃、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⒄、遥想公瑾当年, ,雄姿英发⒅、红酥手, ,满城春色宫墙柳⒆、 ,毕竟东流去⒇、 ,到黄昏,点点滴滴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3题12、下列词中均有“愁”,请分析每一首词中“愁”的具体内容每点作答不超过10个字,每空2分,共6分) ①《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②《南乡子》(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③《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答:①( )之愁 ②( )之愁 ③( )之愁 13.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完成诗后的问题6分)题乌江亭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夏日绝句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它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答:第一首是从( )的角度来评价的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 )第二首是从( )的角度来评价的。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表达了( )第三首是从( )的角度来评价的李清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姥姥的端午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③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

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选自《散文百家》 14、文章第②段在全文中起了哪些作用?请作具体分析4分)15、文章的第⑨段用了整整一段的篇幅写“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何作用?(4分)16、端午节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本文为什么说它是“姥姥的端午”?请作分析4分)17、这篇散文回忆姥姥,姥姥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写,但作者只选取了过端午、包粽子这一件事来写,请探究作者这样选材的好处6分)五、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8.按照要求作文40分)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这样写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意思是说:“诗这种东西,感情是它的根本,语言是它的苗叶,声音是它的花朵,思想是它的果实翻阅唐诗、宋词,含英咀华,欣赏汉字独特的美,可以怡人性情;诵读名篇佳句,抚今追昔,感悟历史沧桑巨变,可以启人心智。

请根据上面的提示,以“我读唐诗(宋词)”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答案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C 2B 3C 4B 5D 6D 7D(A 漂沦憔悴 B针砭时弊 C 樊笼 ) 8A 9 C 10.B (“雪花”的比喻是为了说明“消失不见”的,因此②③句应该相连)二、11、默写(每空0.5分,共10分)⑴、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⑵、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⑶、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⑷、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⑸、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⑹、狡捷过猴猿, 勇剽若豹螭⑺、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⑻、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⑼、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⑽、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⑾、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⑿、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⒀、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⒁、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⒂、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⒃、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⒅、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⒇、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三、古诗词鉴赏(12分)12、(每点作答不超过10字,每空2分,共6分)思念情人的孤独之愁;昔胜今衰之愁;伤春之愁、家国之愁; 13、(6分,每点2分)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四、现代文阅读14、文章第②段在全文中起了哪些作用?请作具体分析4分)以粽香为触发点,引发下文对姥姥一生种种深情美好的回忆(2分);写姥姥的絮语,轻轻的动作,高度凝练、传神地概括了姥姥对儿孙辈呵护有加的高贵品质(2分)15、文章的第⑨段用了整整一段的篇幅写“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何作用?(4分)(1)运用想象和虚写,描写了姥姥年轻时的秀丽想象1分,答出“想象”或“虚写”即可)(2)运用环境描写烘托姥姥年轻时秀丽的形象1分,答出“环境烘托”即可)(3)用村姑的秀丽来衬托姥姥品质的美好1分,答出“衬托品质美好”即可)(4)补写出姥姥的外形,使姥姥的形象更加丰满。

1分,答出“补写外形”或“形象丰满”即可)(每答对一点得1分)16、端午节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本文为什么说它是“姥姥的端午”?请作分析4分,一点1分)答:(1)“姥姥的端午”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2)本文刻画的对象就是姥姥,所以用“姥姥的端午”为题3)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使文章笔力更加集中4)“姥姥的端午”凝聚着我们对姥姥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17、这篇散文回忆姥姥,姥姥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写,但只选取了过端午、包粽子一件事来写,请探究作者这样选材的好处6分,每点2分)①使文章笔墨更为集中,能在有限的篇幅内生动细致地刻画出姥姥的可敬形象②使文章的线索更为明晰,通过不同时期过端午、包粽子的事情,形象地展示了姥姥勤劳的一生③使姥姥这个人物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姥姥的勤劳、善良、智慧、慈爱,全都融合在端午这个特殊的节日氛围里,化为清清的粽香,萦绕在儿孙的记忆里④姥姥年年过端午都包粽子,姥姥去世后,每到端午,我们都会怀念姥姥,这件事传达出“端午”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普通民众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影响,使作品更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气息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必须围绕“姥姥”作答才可以得分五、作文(40分)18、 略。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