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UPS更换电池说明书

s****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71KB
约6页
文档ID:174325121
UPS更换电池说明书_第1页
1/6

直流屏蓄电池更换解决方案改造方案案例1. 对原有得 18只蓄电池先进行 100%核对性放电试验,依据试验数据对 18只 蓄电池进行标注,以备后用,包括组装蓄电池 22于条试验引线的连接工作在内 此段时间预计在 12 小时左右2. 对 18只蓄电池进行充电,此段时间预计在 18小时左右2.3将原有蓄电池 组与充电机解裂后拆除原有 18节蓄电池,包括分解蓄电池容量测试仪及22于 条试验引线的拆除工作在内此段时间预计在 3小时左右3. 安装 18只新蓄电池、连接好连接线、输出引线等并与充电机并机,此段时间 预计在 4 小时左右4. 新电池组装好后对新蓄电池组进行一次冲击试验,以验证蓄电池之间连接线、 输出引线等连接是否可靠、牢固及蓄电池内部汇流排是否焊接可靠,运输中是 否存在开裂损坏等缺陷问题,包括再次组装蓄电池容量测试仪及 22于条试验引 线的连接工作在内此段时间预计在 4小时左右5. 新电池安装好后对新蓄电池进行补充充电,此段时间无法估测,具体时间依 据新蓄电池性能决定,但不会少于 5小时6. 对新蓄电池组进行试验及离线试验(内阻测试),检测期不均衡度及实 际内阻值,此段时间预计在 2小时左右。

7. 试验及离线试验后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此段时间无法估测,具体时间 依据新蓄电池性能决定,但不会少于 5小时8. 对新蓄电池组进行 100%全容量核对性放电试验以验证新蓄电池实际容量, 此段时间预计在 10 小时9. 全容量核对性放电试验后再对电池组进行充电并采集充电数据,此段时间预 计在 18小时左右10. 在所有试验完结后再次分解蓄电池容量测试仪及 22于条试验引线的拆除, 此段时间预计在 1小时左右改造停电范围全站合闸电源停电10kV断路器在所用变不停电情况下可以电动合闸,在所用 变停电情况下可以进行一次合闸(弹簧储能机构蓄能原理);35kV断路器不能 电动合闸改造中的不安全因素 首先,本方案在实施中,需要将原蓄电池退出运行,与充电机解列该站运行中的设备均不能通过蓄电池能源进行合闸操作(详细说明参见:3改造停电范围)如果断路器重合闸保护投入,遇有重合闸保护动作后,可能烧毁合闸接触器线圈,重合闸不成功,建议退出重合闸保护工作中直流回路短路、接地蓄电池短路、人员碰伤在蓄电池组推出系统时如遇所用变失电会造成全站直 流失压防范措施1. 退出所有断路器重合闸保护2. 在施工期间,值班人员应加强对设备的巡视,密切监视各断路器的运行状况。

编制依据1.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2. DL/T5644—2004《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3. DL/T459-2000《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4.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电源系统技术监督规定》、《直流电源系统检修规范》、 《预防直流电源系统事故措施》、《直流电源系统技术标准》等规定规范、措施、标准技术措施1. 开工前有关人员应到现场进行勘察,制定施工方案,报经主管部门批准根 据施工方案和现场具体情况制定三措计划、施工计划(步骤)报经总工程师、主 管部门批准后实施2. 开工前应准备好工具、仪表、仪器和辅助材料3. 开工前全体施工人员应认真阅读相关说明书、图纸和技术资料,及本三措计 划,做到施工人员人人心中有数4. 在甲方、乙方及厂家代表同时在场的情况下,对设备开箱并认真填写开箱记 录报告单,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以便工程结束后进行资料的移交5. 对蓄电池进行外观检查6. 壳体应无变形、裂纹、损伤,密封良好、外观清洁7. 蓄电池的正、负极柱必须极性正确,并应无变形8. 连接条、螺栓及螺母应齐全,无锈蚀9. 检查蓄电池是否有漏液现象;安全阀是否良好10. 蓄电池安装应平稳,间距均匀,排列整齐;连接条及蓄电池抽头的接线应正 确,螺栓应紧固。

11. 接、拆放电引线时,应把蓄电池负载测试仪上断路器断开后,方可进行,严 禁带负荷接拆放电引线12. 蓄电池的引出线应标明正负极的极性,正极为赭色(红色),负极为蓝色13. 在充电过程中,应经常观测蓄电池负载测试仪及蓄电池情况,房子异常发生14. 在放电过程中,处理蓄电池负载测试仪故障时,应断开蓄电池负载测试仪与 直流系统的联络开关,将检修设备的各方面的电源断开,取下保险工作前必 须验电禁止带直流负荷处理蓄电池负载测试仪故障15. 蓄电池的内阻测试实际测试结果应与制造厂提供的阻值一致,允许偏差范 围为±10%安全措施1. 进入施工现之前,应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设备进行实地勘察,了解施工现场 实际情况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2. 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报总工程师及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3. 全体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学习安全预防措施4. 需穿戴个人好安全防护用品5. 各单只电池连接前及汇流条安装前需核对极性正确无误6. 工作时戴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工具7. 搬运电池时,应有两人一起搬运,穿耐滑的鞋子8. 拆除的包装箱,应放在一起,不能乱丢乱放9. 严禁在禁火区内室内使用明火、电动工具、电焊机及可能发生火花的物品。

10. 在充电前期应检查电池安全阀是否正常11. 按照施工图纸核对好电缆的型号、规格及安装单位接线位置12. 使用的电动工具均应有绝缘手柄,电动工具必须接地并应设监护人13. 在屏内工作要精力集中,防止盘架和设备碰头及挂伤脸部14. 严防交直流回路混接,引起直流回路接地、短路和设备损坏15. 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16. 现场材料堆放整齐有序,安全措施应完好17. 进入现场待工作票办理完毕后,做好安全措施,值班人员在需更换的设备处 挂上“在此工作”标示牌,允许开工以后方能开始工作18. 做好“安全、技术、环境三交底”19. 带电工作时,应有专人监护,带绝缘手套,站在绝缘垫上,使用绝缘性能可 靠的工具,防止直流电源短路、接地及误碰带电的元件、设备和回路20. 施工现场严禁吸烟21. 施工现场严禁动用明火,需要时办理动火工作票22. 施工人员严禁操作运行设备23. 在施工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工作,待查明原因后,方可进行工作24. 工作时着装应符合检修规定和要求25. 工作开始前应与调度部门取得联系办理相关工作票,工作完毕要及时向调度 及主管部门汇报,结束工作票26. 电池接线中防止短路灼伤人员,防止直流触电。

27. 运输搬运设备时中防止碰伤人员28. 交流回路工作中防止人身触电、电弧灼伤29. 在对蓄电池进行测试时防止蓄电池爆瓶及火灾 危险点及控制措施序号 危险点 控制措施1. 不能使用没有绝缘防护措施的工具使用绝缘工具或使用绝缘胶布对工具导电 暴露部位进行包裹2. 工作服不能有金属扣或金属拉链使用没有金属扣或金属拉链的工作服3. 直流母线上工作,直流母线上是否有接地提前进行测量,注意有无接地4. 电池短路灼伤人员,直流触电 防止电池短路灼伤人员及直流触电5. 防止接线时极性接反或发生短路现象工作时有专责监护人进行监护,监护人 得不参加工作6. 直流失压、短路、接地增强工作责任心7. 发生误接线、误碰触、误整定增强工作责任心,做到四不伤害 改造计划1.对原蓄电池组进行 100%全容量放电,区分出合格电池与不合格电池(做好 标记)再次对原蓄电池组进行充电2. 拆除原有旧蓄电池组3. 拆除原有旧蓄电池组,拆除之前应纸上标注好各引线位置及各路电缆用途名 称,每路连接线的正、负极性;拆除时应有专人监护,拆下后的线头用绝缘性 能良好的黑胶布包扎好,放置屏下面的电缆层;工作中应处处都要小心谨慎4. 安装新蓄电池。

5. 把新蓄电池安装到确定的位置上6. 按厂家安装规范的要求,对屏体蓄电池用 25mm2 多股铜芯线可靠连接7. 将充电装置与蓄电池组并列(合上相应的开关)8. 全面检查、调整、核对充电机各项参数,巡查蓄电池组9•根据DL/T 724 - 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6.3.3 条规定对全组蓄电池进行一次 100%全容量核对性充放电试验,以便检查 蓄电池实际容量与标称容量的差值及离线试验10. 对新蓄电池充电11. 对新蓄电池进行一次动态放电试验(冲击试验)检查蓄电池是否存在连接不 可靠的隐性缺陷,冲击试验后把蓄电池充好12. 再次对新蓄电池进行均衡充电13. 待新蓄电池充电稳定后,对整组蓄电池进行一次内阻测试,并与厂家提供的 数据进行比对14. 新蓄电池组投人试运行,结束工作票,写出竣工报告,报请主管部门组织三 级验收后,新蓄电池组投入正式运行15. 编写竣工报告16. 竣工后编写工程总结及整理相关资料17. 进行三级验收进行资料移交18. 移交资料包括:蓄电池说明书、出厂试验报告、厂家充放电曲线、产品出厂 合格证明及安装单位的蓄电池投运前的充放电记录,工程总结等。

注:因蓄电池安装、更换中需要进行改造,在改造中存在不可预见性,故施 工工期有可能会相应增加或减少。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