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文浅谈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指向

少***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6KB
约5页
文档ID:159518644
论文浅谈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指向_第1页
1/5

浅谈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指向作者:罗春马武镇小学校 73301668【关键词】:群文阅读策略议题比较性阅读 角色转变新课标提出: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 100 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三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应不少于 145 万字.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所以就有了“群文阅读”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这里提到的“群文阅读”,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 2—4 组形式多样的文章或者更多,建构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 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教学方法.一、群文阅读是一种非常时尚的语文教学理念,将成为语文教学新的发展方向我们在群文阅读的专家培训中已经获得大量的理论经验,但是,很多教师有不少的困惑,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呢?有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呢?“文无定法”,教也无定法,没有人规定语文阅读课堂一定要上成什么样,群文阅读也是一样的我认为,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如果灵活运用阅读策略,不但可以让我们的阅读课堂效率提高,还能真正把教师从传统的繁琐的口诀式、台词式的教学角色中解脱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了阅读的策略技巧,孩子有更多的时间成为真正的阅读者思考者,我们将看到阅读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迫学习的 读书人,而是主动学习的幸福阅读者.什么是教学策略呢?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得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我在群文阅读培训中聆听多个专家讲座,以及实践操作中,反复思忖,归纳总结发现,我们平常单文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和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有差异.以前我们进行单文教学中常常是这样的,就是将文本进行字词句段篇的阅读分析、再阅读分析,阅读体会、再阅读再体会,形象的说单文阅读就是将整个文本进行“碎尸万段”教学,这样的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预设许多方面的教学环节很多时候我们担心哪个生词没有理解,哪段句子意思没有讲到,哪里又没有拓展训练到、、、、、、搞得自己很忙碌,一不小心还成了满堂灌,老师辛苦了,学生也烦躁了,教学效果还不好群文阅读教学不是一篇一篇的阅读,而是一组一组的阅读;阅读文章围绕一个共同的议题,选择的多种材料组合、可以是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它与单个文本的阅读不是代替与被代替,而是互补、发展,使阅读更符合生活的真实,本质上 属于比较阅读.二、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践行指向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模仿的标准.平常学习一篇课文就让我们忙得不可开交,群文阅读课堂上不但学习一篇课文,还要阅读三至五篇文本,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教学手段呢?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呢?目前,真正的教学案例还在路途摸索之中,有效的策略还在我们实践之中慢慢总结着.我认为首先要设计一个好的议题,在围绕议题选择合适的文本材料,教师节省时间, 多给予学生大量的阅读,在海量的阅读中成长。

1、群文阅读策略设计首先要选定好一个优质的议题所谓群文阅读就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简单的讲,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最通俗的说法,就是一堂课里读多篇文章其实,和我们的教材单元设计异曲同工.我们教材里一个单元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学习四五篇文章,这就是现成的议题例子.当然也可以自己设计,比如以描写人物方法设计一组文章阅读,可以朋友为话题展开阅读体验,可以父母的爱为话题来学习,还可以环境描写来作为议题等等.我们还可以选择几篇创世神话篇《盘古开天地》《淤能棋吕岛》《始祖大梵天》《冰雪巨人——伊米尔》《阿胡拉 马兹达创世》,学生在阅读多个文本之后找到创世神话的共同点就是:A 都是创世神话 B 世界原先都是一个蛋 C 神与英雄创世(人类具有创造性)D 由死创造了生(生化),由学生自己归纳出了本组文章的共同议题: 谈谈创世神话.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议题,请注意:A、别把议题搞得高高在上弄得自己把握不住重点不说,孩子们也读得稀里糊涂,那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B、一节课设计的议题不要太多,选择一两个就可以,不必要面面俱到。

比如,识字为主的议题,李祖文教授用一周到 10 天教学完一本书的字词,是怎么做到的呢?他们的招数真多,有的也真有意思,比如归类识字,分组识字等等,听上去他们尝试起来很轻松,孩子们学习的效果也很好C、教材可以整合性学习,我们的单元课文其实有许多事重复的,我们完全可以大胆把教材内容进行合并学习,比如环境保护这个话题,小学教材里就引进了很多篇文章,如果我们进行整合教学,可以节省 许多时间,那么学生就可以有大量时间进行课外阅览了2、群文阅读就是进行比较性阅读比较阅读: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文因素加以比较、分析、归纳,辨别出被比较因素的共同点和相异点,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例如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在引出陆游的《咏梅》进行比较阅读,一个以梅花言志,重揭示梅花的精神品质,表达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一个则以梅花自喻,有梅花的遭遇环境的冷落凄凉,另一方面又表明自己高洁的像梅花一样的志向还可以引进一篇文章放在陆游的《咏梅》之后继续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他们如出一辙在多篇文章的阅读比较中, 是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的碰撞可以产生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思想这样一来我突然发现,其实,我们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里的综合性学习单元不就是群文教学的范例吗?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五年级开始,每册教材安排了一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并提供了多篇“阅读材料”。

如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选编了《诗经·采薇(节选)》《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太阳的话》《白桦》等“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与课文不一样,不能一篇一篇地教.我们可以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多首诗歌的比较阅读中发现诗歌描写内容、古诗与现代诗表达方式、不同诗人表达风格等方面的异同,充分感受诗歌魅力,为学生接下去开展 确定主题、搜集诗歌、整理诗歌、编小诗集等实践活动打开思路3、要想一堂课里读多篇文章,挑材料就成了群文阅读的重点所在.怎样挑材料呢?就是根据教学需要围绕这一个议题选择一组文本这组选文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议题,围绕着议题可以展开阅读教学.a、要有共同的议题b、选文章要有可比性,文章之间要有同性,要有异性c、我们可以选择不同作家同一主题的文章,看看他们都采用什么方法来表达同一作家描写得同一类别的文章,发现这一个作家的 写作手法比如我们教学三年级《夸父追日》一文,我们就一开始还是要继续平日的那些识字教学,句子感悟的,在学习了这一篇神话故事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的神话故事,比如《女娲造人》《普罗米修斯》等等,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感受神话的特点,学习怎么创造自己的神奇的故事,你们看从单篇学习,很自然就过度到群文阅读。

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节课教一篇课文,用大量时间的咬文嚼字、感情朗读,关注精读、朗读方法的指导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不仅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多篇不同作家、体裁、内容的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关注略读、默读方法的指导,这样就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再比如学习《猫》一文后,引导学生泛读描写小动物的相关文章在大量阅读中充分感受小动 物的挺可爱的特点,体会动物描写的方法,以一篇带多篇,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4、群文阅读只有发展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阅读.阅读不是简单的读了就了事,需要交给孩子一定的阅读技巧,逐步训练学生阅读能力,只是我们教学不可忽视的部分比如读中有思,思中有动阅读前要求学生有目的的阅读,或写阅读批注,或写写感受反思,可以避免学生学而不思或思而不学我们可以向台湾的范姜老师一样交给孩子一些阅读符号,从小培养符号,图文可以让孩子思维更清晰简单,还可以动手动脑.群文阅读策略的践行,让学生的阅读有了目的性,正如蒋晶军老师说得那样:“让孩子动动手,课堂就安静下来了”;孩子根据这样的阅读策略进行静静地阅读,这个阅读过程“让阅读不再是遥远 的模糊的记忆,而是一场深入阅读的心灵探险。

5、群文阅读教学离不开小组合作学习和团队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尤其是多篇文章要求在短时间阅读完时,发挥小组合作交流更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节省时间.比如阅读一组文章,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读同一篇文章,围绕不同的向度收集文章里的信息,再小组交流合并订正信息.在这样的训练合作之后,再让小组学生阅读其他不同的文章,然后把自己的故事信息在团队汇报交流,纵向分析每个人的故事信息,最后得到结论,全班汇报展示.通过横向与纵向对比阅读,我们不难发现本节课的议题所在经常给学生时间一起分享阅读信息,学生不但能激发阅读兴趣,而且阅读技能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看吧,在短短时间段里,我们读 了那么多篇文章,而且得出了这些文章的共性,这就是群文阅读三、践行群文阅读要面临很多难题.1、教者必须转变自己教育观念,彻底转变教师角色地位.群文阅读是让师生回归到“阅读"的本原,其次,群文阅读是对真实阅读情状的模拟意义群文阅读意味着“教”的改变,意味着你老师不可能讲太多话,不可能提太多问题,不能发起太多讨论;意味着老师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有太多苛求,不可能更深、更细、更透地讲析文章了;意味着你也不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你不可能面面俱到,你不可能步步扎实;意味着你不能将“朗读”、将“有感情朗读"无限放大。

群文阅读”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因此,“群文阅读”,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定要学会放弃必须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更多地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 因此,“群文阅读”更是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课堂上,如果要让学生读“一群”文章,就意味着教师要去读更多的文章,为此,也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阅读积累!2、我们无法马上改变目前应试教育现状,.我们要推行群文阅读,专家为我们指向:我们要做到八个“不”:a、不折腾、不添乱、只助力;我们搞群文阅读时,精读课文依然要精细的教学指导,一些值得拓展的文章我们才选择性的进行群文阅读,比如《颐和园》不可以群文阅读,他主要介绍我国传统的园林建筑,要写好文章中的文字很重要,比如建筑物的各种名称,只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如果也要拿来搞群文阅读,对不起祖宗b、不降低、不拔高、重务实;不能胡乱拉郎配,低段文章选到高段搞群文阅读,或者高段文章给低段孩子读,这样都达不到阅读效果c、不臃肿、不繁琐、唯求简;d、不盲从、不急躁、有定力.因为这是一场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革命,革命需要坚持和尝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是阅读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如何将阅读课上的得效、高效,需要我们不断尝试和改革。

虽然我参加了一次群文阅读的培训,聆听了专家的理论指向,但是我仍然只是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一个懵懂的门外汉,一个在路途上一边观望一边勇敢摸索前进的实践者,尤其是在我们山区推行群文阅读是有难度的谈起群文阅读的策略,我只能跟着名师的脚步摸索前行但是,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勇敢前行,我们相信,群文的种子播下之后,它一定也 会生根发芽,一定会培育出一片森林来。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