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九年级化学导学稿(教师版)编写人:钟超 审稿人: 编写时间:2012-9-18课件制作人: 执教人: 授课时间:一、课题: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构成(人教版上册 P53—58)二、课型: 概念课课型说明: 1.本节学习内容: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离子的形成、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属于概念性、陈述性的知识,学生需掌握:(1)能通过阅读课本和教师的讲解,对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2)通过老师的引导学习,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的方法,明白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含义;(3)通过阅读教材和老师讲解,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的稀有气体、金属、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4)通过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5)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表;(6)初步了解化学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联系的途径和特点2.本节知识类型:属于陈述性知识。
3.本节学习的条件:内部条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但前面所学到的微观知识有限,而本课题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生活经验学生易于接受宏观感性认识,对于微观的抽象知识难以理解 外部条件:(1)教师通过多媒体动画,让学生回忆分子、原子的概念,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2)通过介绍研究原子结构科学家的事迹,让学生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修正学生原有的错误观点3)运用电化教学,播放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离子的概念4.教学策略:复习-新课引入--阅读课文—讨论分析(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结论延伸—强化训练-学习小结-课后巩固三、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的构成,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的方法2、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典型稀有气体、金属、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稀有气体、金属、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3、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4、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四、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一)复习 1.分子的性质:⑴ ;⑵ ⑶ ⑷ 。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 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因而使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物质的分子 了变化,生成了其他的新分子3.分子是 ;分子是由 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 , 没有发生变化4.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单晶硅等由原子直接构成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53—55页,填写下列空白:1.原子的构成(1)原子是 (填“可以”、“不可以”)再分的由于原子是 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在 中不可以再分2)原子是由 和 构成的,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 (正电)、 (不带电)、 (带负电)注意特例:一般的氢原子无 。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的 ,因此整个原子 3)在原子中: 数== 数== 数,他们不一定等于中子数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很小,原子里有很 的空间电子在核外有作 2)科学研究表明,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越远,电子的能量越 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为第 层,次之为第 层,依次类推为 、 、 、 、 层,离核最远的也叫 层3)核外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又叫做 已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只有 层,最多的有 层,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个(只有一层的,电子不超过 个)4)结合下表,思考下列问题:【思考与交流】①核外电子是 排布的②画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各部分表示的含义:③仔细研究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我们发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是:第一层最多排 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 个电子,第一层 后排第二层,第二层 后排第三层;最外层最多排 个电子。
④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是指: ⑤进一步的探究发现: 原子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倾向化学性质稀有气体金属非金属因此我们认为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 数关系密切而原子的种类是由原子的 数决定的三)合作研讨:1.原子的构成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 中子:不带电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⑴原子核所带电量数称为核电荷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 电性核电荷数= =核外 ⑵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⑶原子的种类是由核 ( )决定的⑷原子核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原子内相对有一个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元素的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最少有1层,最多有7层;第一层不超过个 电子,第二层不超过 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 个电子(只有1个电子层的最外层不超过 个电子)。
2)原子结构简图各部分的意义:(3)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具有 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元素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4)元素性质与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原子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倾向化学性质稀有气体原子8个(He为2个)不易得失、相对稳定稳定金属原子一般 4个 易 最外层电子不稳定非金属原子一般 个 易 电子不稳定(5)原子的性质,特别是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由 决定的五、课后巩固训练1.下列物质与氧气反应所得的产物在常温下为气体的是( ) A.碳 B.磷 C.铝 D.镁2.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甲烷燃烧 B.酒的酿造 C.食物腐烂 D.动植物呼吸 3.下列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氧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B.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C.氧气不易溶解于水 D.液态氧是淡蓝色的液体4.为了使天空变得更蓝,人类正在积极行动。
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 A.积极植树造林 B.大量使用煤作燃料 C. 加强空气监测 D.开发太阳能和风能5.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中不包括(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总悬浮颗粒物(TSP)6.完成课本P36页1,2,3题教学反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