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16、黄山奇松

xt****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KB
约7页
文档ID:133293486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16、黄山奇松_第1页
1/7

16、黄山奇松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1、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2、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具准备: 课件、小黑板、录音机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设境激趣,再现生活,触发情感1、回忆课文,体味美感昨天老师又从电视中看到了四川九寨沟的风光介绍片,感觉九寨沟的水确实风光旖旎,太令人神往了我们学过《九寨沟》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谁能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下九寨沟的水给你的感受?2、欣赏黄山“四绝”的风景[多媒体演示:黄山“四绝”录像](借助“课件”演示和老师的解说,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形象快捷地让学生对黄山有形象、生动的印象,激起学生想了解黄山的兴趣3、请你也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黄山给你的感受?4、看来,黄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人们对黄山奇松却特别有感情,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过渡:通过欣赏,我们还知道,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5、指读、质疑课题整理分析,确定研究方向:黄山奇松“奇”在哪?二、自主研读,创设情境,体会奇特㈠、小组研读课文,讨论:黄山奇松“奇”在哪?㈡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自主学习相应部分1、位置奇(提醒:黄山松的“家”都安在哪?)2、形态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黄山奇松的形态特点,并指导感情朗读最后一节,加强体会黄山松形态奇的特点㈢观看录象,准备介绍黄山奇松的特点1、观看“黄山奇松”的录象,谈谈感受2、小组准备,以黄山奇松的身份作“自我介绍”3、交流汇报:(在学生的自主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朗读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语句,加深理解这三种松树的特点五. 学习第二段:1.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棵呢?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换词析义:乃至——甚至感受迎客松的地位:一提到黄山的松树,就马上会想到迎客松;一提到黄山,也会马上会想到迎客松。

因为——齐读该句2.作者为何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有何奇之有呢?(出示语句)“迎客松”⑴、出示句子: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指导朗读)一奇在模样:优美、遒劲、郁郁苍苍、舒枝迎宾(填表)二奇在饱经风霜,却仍然……(师可作适当引导:松树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并不稀奇啊!)那么“饱经风霜”四个字中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请学生网上搜索黄山松艰难生长材料,组织整理后备交流充分挖掘“饱经风霜”一词的内涵:下无寸土,只得扎根于山岩裂缝之中;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饱受风吹日晒;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尺把高的小树就已经生长了几十年;(迎客松更是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可是黄山松树不仅风撼不倒,雪压不断,而且根深叶壮,四季常青,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更难得的是还那么潇洒、挺秀你说,这样的松还不能称为是奇松吗?迎客送更是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仍然充满生机,被誉为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实在是当之无愧啊!指名试读,你想读出迎客松的什么?齐声朗读。

三奇在顽强的精神⑵大家说得挺好,你们愿意看看真的迎客松吗?[多媒体出示迎客松的图片] A:同学们,请伸出手臂,再看看图,这一丛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的手臂?(像怎么样?真的迎客松和你想的一样吧!正因为太像了,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迎客松”作者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但老师相信我们班同学的想象力更丰富,你看,它正在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它会说哪些欢迎词? (学生热情地说欢迎词,并加上动作) B:喜欢迎客松的同学一齐站起来(停顿)伸出你热情的手臂,大声的说:“各位宾客,欢迎你们!” C:学到这儿,你为黄山有这样的一棵迎客松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让我们带着对迎客松赞美之情,再来欣赏一下齐读这一段)2.填空: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认识到了纪律的可贵;从至死不渝的“蚁国英雄”那里,我学到了可贵的合作、奉献精神;从 黄山奇松那里,我学到了3.陪客松和送客松也是同样的环境成长,模样也各有所奇写 陪客松 绿色的巨人送客松 独特、蟠曲、天然盆景、展“臂”送客略写 其他 把送客松比作“天然盆景”用意何在——盆景是园丁精雕细刻、刻意造型,为的是追求它优美的姿态……那培养这棵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大自然、黄山齐声朗读4. 这一段的一、二两还告诉了我们去黄山要观赏三大名松首选何处——玉屏楼。

因为——5. 齐声朗读第二自然段六. 总结回顾:是啊,黄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奇特的黄山松黄山松便展现着千姿百态将黄山装点地更加神气、更加秀美黄山不无峰不石、无石不松、不松不奇”因而我们将黄山这一独特的松树品种冠名为“黄山奇松”八、作业 1、刚才,我们去黄山游览了一番,此时,如果黄山旅游局的工作人员请你就黄山松写下几句留言,你准备写些什么?2小练笔:请你查找一些关于黄山松的图片,选择一棵黄山松,仔细观察或展开想象它的样子,学习课文描述迎客松的写法,把它具体写下来如有兴趣,你还可以给它取个名字附:板书设计16、黄山奇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