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贴对联的方法

卷***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30KB
约4页
文档ID:137449597
贴对联的方法_第1页
1/4

贴对联的方法   从以上两副对联能够看出,对联的句式,其实已经大大超越了唐代律诗的体例,甚至超越了历代诗歌的句型模式后世的对联,不再仅仅是诗歌的延展,它在句式上还吸收了散文、骈文、宋词、元曲和民间俗语、口语……的成份,连语气助词和虚词——甚至还有象声词——全部能够随需要纳入对联写作之中所以,孟昶写的第一副对联或许在形式上直接来自于唐诗,但伴随对联这门艺术的成熟,它就有了众多的“前身”,兼收并蓄以后自成风貌,不能再将其仅仅看做是唐诗的变种了这里将搜集到的多个例子提供给大家,以佐证笔者所言不虚  贴对联是大家每十二个月全部要做的事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贴对联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图个吉利,大家全部不知道对联怎么贴,很多家庭全部常常会帖错对联这么对家居生活的财运也是有点影响的,下面xx就来具体告诉大家贴对联的部分方法吧! 什么是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联语、对句、联对等,由两个相互对偶的句子组成:上联(出句)和下联(对句)其要求是既“对”又“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一致和平仄相谐全部是“对”,“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该相关,假如上下联各写一个互不相关的事物,二者不能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对联怎么贴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进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十二个月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对联贴法正确的做法是背对大门一致的方向时,来说左右!此时左为上联,右为下联  编者按知道什么叫天人合一了吧  学习屈原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提升党性觉悟屈原虽屡遭排挤,多受君王猜疑,但其一直抱有“虽九死其犹未悔” 之志,原因在于她有追求光明的理想和信念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追求光明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缺失了这份精神之“钙”,就无法保持党员该有的优秀性和纯洁性所以,党员干部应该主动提升政治“免疫力”,自觉抵制多种诱惑,依此来扎实本身的党性基础  源远流长这要从古时候崇尚的方位说起中国古代多以“左”为尊,为大位因此上联在“左”边  建立老师节,标志着老师在中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这是因为老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国家的未来老师的工作同每个家庭、每个儿童、少年、青年息息相关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老师起着巨大的作用老师是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输者和建设者。

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的老师的劳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假如没有老师辛勤的、有效的劳动,那么,这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程就会遭受损失因此,一部文明史,离开老师的原因,是不可想象的  原来如此古人的竹简、圣旨、诗词等等,从载体的方向看全部是从左到右的,也反应了古人朴素的尊卑、哲学和道德观念和思想  从对联张贴区分  1、背对大门,一致的方向的时候来说左右!此时左为上联,右为下联  2、面对大门,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按平仄区分  1、联尾是仄声的为上联,通常为三四声,比如“新年纳余庆”;  (一次国宴上,年纪最大的是一个141岁老翁,纪晓岚为她献上此联计算一下,上联是60*2+3*7=141,下联是70*2+1=141,妙)   2、联尾为平声的是下联,通常是一二声,比如“佳节号长春”  编者按抑扬顿挫,自己体会因为古人很注意韵律、语感的!   经过横批区分  比拟法:借助适当的比方或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抽象的概念变成详细形象,既便于大家领会,又易懂易记如:***党象太阳普照革命千秋业,总任务似灯塔辉映江山万代红  1、面对大门  2、假如横联是从左向右的当代写法。

对联也是上联在左,下联在右;  3、假如横联是从右向左的写法,对联也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个例有些从诗词、文章中摘出来的对偶句子作对联的,平仄也有例外如江西南昌市滕王阁毛泽东手书的柱联,出自唐代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的对偶句,上下联的位置就不一样  上联:“落霞和孤鹜齐飞”,最终一个字为平声  下联:“秋水共长天一色”,最终一个字为仄声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心地善良的贵族,她的妻子因病去逝,抛下她和她的三个女儿 这个贵族尝试了不少创造,全部失败了,但也所以耗尽了钱财,因此她们不得不搬到一家农舍里生活,她的女儿们也只好亲自烧煮、缝纫和打扫  对联是一个独特的文学形式,可谓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文化,下面是为大家搜集的生意对联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期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好友!。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