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4章呼吸系统

s****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56KB
约9页
文档ID:130461443
第14章呼吸系统_第1页
1/9

[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鼻除嗅觉功能外还有A. 前庭部鼻毛可阻挡吸入空气中的大尘粒B. 粘膜固有层腺体和杯状细胞的分泌物可粘着尘粒C. 呼吸部上皮纤毛向咽部摆动排出分泌物D. 呼吸部静脉丛加温和湿润吸入空气E. 以上均对2. 气管管壁可分为三层,由内向外分别是A. 粘膜、肌层和外膜 B.上皮、固有层、粘膜肌C. 粘膜、粘膜下层和外膜 D.粘膜上皮、粘膜肌和外膜E. 粘膜、固有层和外膜3. 气管粘膜上皮包括下列细胞A. 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刷细胞、小颗粒细胞B. 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潘氏细胞、未分化细胞C. 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Clara细胞、小颗粒细胞D. 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梭形细胞、壁细胞、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E. 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潘氏细胞4. 气管粘膜上皮内与传入纤维形成突触的细胞是A 纤毛细胞 B.小颗粒细胞C. 基细胞 D. 刷细胞E..杯状细胞5. 气管和支气管上皮内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A. 纤毛细胞 B.杯状细胞C.基细胞 D.刷细胞E.小颗粒细胞6. 肺内支气管各级分支中,管壁内有明显环行平滑肌的管道主要是A. 段支气管和小支气管B. 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C. 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D. 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细支气管E. 段支气管7. 关于呼吸细支气管的结构特点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A. 是细支气管的分支B. 由许多肺泡围成,无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C. 管壁内无平滑肌D. 可见少量腺体E. 以上均不对8. 肺导气部从肺内支气管起,到A. 细支气管止 B.终末细支气管止C. 呼吸性细支气管止 D.肺泡管止E. 肺泡囊止9. 肺呼吸部包括A. 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B. 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C. 肺泡管、肺泡、呼吸性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D. 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囊、肺泡E. 终末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10. 终末细支气管的结构特点是A. 管壁完整,单层柱状纤毛上皮,有完整的环行平滑肌,杯状细胞消失,无腺体,无软骨片B. 管壁完整,单层柱状纤毛上皮,平滑肌分散,无杯状细胞,无腺体,无软骨片C. 管壁不完整,单层柱状纤毛上皮,无杯状细胞,无腺体,有软骨片,平滑肌层较厚D. 管壁不完整,单层柱状纤毛上皮,有杯状细胞,有腺体,无软骨片,环行平滑肌完整E. 管壁不完整,单层柱状纤毛上皮,有完整的环行平滑肌,杯状细胞消失11. 肺泡管A. 管壁完整,单层立方上皮,上皮下有薄层结缔组织和少量平滑肌纤维B. 管壁不完整,单层柱状上皮,上皮下有薄层结缔组织但无平滑肌纤维C. 管壁不完整,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上皮下有薄层结缔组织和少量平滑肌纤维D. 管壁不完整,单层柱状或立方上皮,上皮下有少量平滑肌纤维E. 管壁完整,单层柱状上皮,上皮下有薄层结缔组织12. II型肺泡细胞内有A. 异染性颗粒 B.嗜锇性板层小体C.嗜酸性颗粒 D.嗜银颗粒E•嗜天青颗粒13. 心力衰竭患者肺内出现的心衰细胞是A. 功能活跃的成纤维细胞B. 功能活跃淋巴细胞C. 吞噬心肌纤维分解产物的巨噬细胞D. 吞噬血红蛋白分解产物的巨噬细胞E. 吞噬血红蛋白分解产物的中性粒细胞14. 肺内分泌表面活性物质的细胞是A. I型肺泡细胞 B II型肺泡细胞C肺泡巨噬细胞 D杯状细胞E 小颗粒细胞15.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性质和作用A. 是磷脂,提高肺泡表面张力B. 是磷脂,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 是糖蛋白,提咼肺泡表面张力D. 是糖蛋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E. 是糖脂,保护肺泡上皮16. 关于肺巨噬细胞的叙述,哪项错误A 见于肺泡隔和肺泡腔内B 来源于淋巴细胞C 吞噬吸入的尘粒后可称为尘细胞D 净化肺的重要细胞E 来源于单核细胞17.克拉拉细胞分布于 ※A 肺内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上皮内B 肺泡隔内C 肺血管壁内D 肺的神经束膜内E 肺间质内18.肺的结构单位是指A 肺泡 B 肺呼吸部C 肺叶 D 肺小叶E 每个终末细支气管连同分支至肺泡19.肺小叶的组成是指A 一个肺叶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B 一个肺段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C 一个细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D 一个终末细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E 一个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20.肺内调节进出肺泡气体流量的结构是A 呼吸性细支气管B 细支气管C 终末细支气管D 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E 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21.平衡肺泡间气体流量的结构是A 肺泡孔 B 小支气管C肺泡管 D气血屏障E 肺泡囊22 .肺泡毛细血管属于A. 无基膜窦状毛细血管B. 有孔、有隔膜毛细血管C. 连续毛细血管D. 有基膜窦状毛细血管E. 有孔、无隔膜毛细血管23.肺泡的结构特点不包括A. 多面形或半球状有开口的囊泡B. 由I型细胞构成细胞C. 相邻肺泡间有结缔组织D. 肺泡隔中有分散的平滑肌E. 相邻肺泡间有孔相通(二)判断题1.嗅细胞是存在于上皮内的感觉神经元,其轴突组成嗅神经。

2.咽粘膜上皮均为复层扁平上皮3.气管和支气管严重病变者,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可转化为复层扁平上皮,称此为上皮化生4.老年人肺气肿是由于肺泡隔内的胶原纤维退化,肺泡隔支持作用减弱而致的5.从肺导气部至呼吸部的管壁结构变化中,上皮的纤毛消失在先,杯状细胞消失在后6. I型肺泡细胞数量较II型泡细胞多,故臆者覆盖肺泡表面的绝大部分7.新生儿呼吸窘迫症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产生不足或缺如,以致肺泡表面张力增大,扩张 困难之故8. 肺泡隔内的毛细血管为有孔型,利于气体交换9. 交感神经兴奋使肺内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血管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减少;副交感神经兴 奋的作用相反10. 肺泡隔是由相邻肺泡的上皮及它们之间的结缔组织共同组成的11. I型肺泡上皮细胞含有嗜锇性板层小体,形成表面活性物质12. II型肺泡细胞立方形或圆形,覆盖肺泡的大部分表面,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13. 肺泡巨噬细胞来源于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吞噬功能,起着主要的防御作用三)填空题1 嗅粘膜分布在 、 和 的表面2 气管的软骨环缺口朝向 ,缺口处有 和 ;软骨环之间以 相连接3 肺的结构单位是 ,每叶肺约有 个4肺叶支气管以下的导气部依次称为 、 、 和 。

5 .肺泡壁薄,由 和 组成,相邻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称 ,内含丰富的 、大量 及 细胞气血屏障由 、 、 、 和 构 成6 肺有两组血环管道,即 和 ,从血循环意义上看,前者是 ,后者是7 肺泡上的 起侧支通气作用;肺泡隔内的纤维中以 纤维最丰富四)名词解释1. 肺小叶2. 呼吸性细支气管3. 肺泡囊4. 肺泡隔5. blood - air barrier6. II型肺泡细胞(五)简答题1、简述气管管壁的组织结构2、试述从气管至终末细支气管各段的结构变化(六)论述题 试述肺呼吸部的结构和呼吸功能※ [本章题解](一)单项选择题1.E2.C3.A4.D5.C6.C7.E8.B9.B10.A11.C12.B13.D14.B15.B16.B17.A18.D19.C20.D21.A22.C23.B二)判断题1、3、7、9 正确2 错误,喉部声带粘膜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4 错误,肺泡隔内的弹性纤维退化5 错误,管壁结构变化中,杯状细胞消失在先,上皮的纤毛消失在后6错误,1型肺泡细胞数量较II型泡细胞少8 错误,肺泡隔内的毛细血管为连续型,利于气体交换 10错误,肺泡隔是由相邻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共同组成的11错误,II型肺泡上皮细胞含有嗜锇性板层小体,形成表面活性物质。

12错误,I型肺泡细胞覆盖肺泡的大部分表面,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 13错误,肺泡巨噬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三)填空题1上鼻甲,鼻中隔上份,鼻腔顶部2 后壁,弹性纤维韧带,平滑肌束,弹性纤维膜状韧带3 肺小叶,50-804 段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5.上皮;基膜;肺泡隔;毛细血管网;弹性纤维;肺巨噬;毛细血管内皮基膜薄层结缔组织;肺泡上皮基膜;I型肺泡细胞;肺泡表面液体层6 肺循环,支气管循环,功能性血循环,营养性血循环7 肺泡孔,弹性纤维四)名词解释1.肺小叶:每一细支气管连同其各级分支及末端的肺泡组成一个肺小叶,锥型, 尖向肺门,底向肺表面,为肺的结构单位每叶肺约有50〜80个肺小叶2.呼吸性细支气管:是终末细支气管的分支,管壁上有散在的肺泡开口,上皮 为单层立方上皮,在肺泡开口处,为单层扁平上皮上皮外有薄层弹性纤维及散 在的平滑肌纤维3.肺泡囊:与肺泡管相连,是几个肺泡共同围成的一个囊状结构,相邻肺泡开 口之间没有结节状膨大4.肺泡隔:相邻肺泡上皮之间有薄层结缔组织,称肺泡隔,内含丰富的毛细血 管网,大量弹性纤维及肺巨噬细胞弹性纤维影响肺的换气功能肺巨噬细胞分 布广泛,具有活跃的吞噬功能,可吞噬进入肺泡的细菌,尘粒及细胞碎片。

5.气-血屏障:肺泡隔毛细血管血液中的 CO 与肺泡腔内的 O 进行气体交换所通22 过的结构,也叫呼吸膜包括下列几层结构: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薄层结缔 组织(有的部位没有此层)、肺泡上皮基膜、I型肺泡细胞、肺泡表面液体层6. II型肺泡细胞:是肺泡上皮的一种,散在于I型细胞之间细胞为立方形或圆 形,核圆,细胞质着色浅,呈泡沫状胞质中含有同心圆或平行排列的板层结构, 称嗜锇性板层小体,小体内含磷脂,蛋白质和糖胺多糖II型肺泡细胞释放肺泡 表面活性物质,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直径五)简答题1、 气管管壁分为粘膜、粘膜下层、外膜粘膜:上皮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纤毛可向外界摆动,细胞间夹有杯状细胞, 分泌粘液,粘着灰尘,固有膜中有大量弹性纤维,无粘膜肌层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有大量气管腺(混合腺),可润滑气管外膜:C形透明软骨环与纤维连接成气管支架,缺口上有横向平滑肌,可调节管 腔与气量2、 气管至终末细支气管各段为气体通道,随着气管分支为主支气管、叶支气管 和小支气管,管径变小,管壁变薄,三层分界变得不明显而上皮仍为假复层纤 毛柱状,但逐渐变薄;杯状细胞和腺体都逐渐减少;软骨变为软骨片,而平滑肌 纤维相对增多,呈现为不成层的环行平滑肌束。

分支内径约lmm时即为细支气管, 上皮变成单层纤毛柱状,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片逐渐减少或消失,环行平滑肌 更为明显,粘膜常形成皱襞内径为时称终末细支气管,上皮为单层柱状,主要 细胞为无纤毛的克拉拉细胞,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片全部消失,有完整的环行 平滑肌六)论述题肺呼吸部有肺泡相连,就具有了换气功能各段结构如下:1、呼吸性细支气管:粘膜上皮由单层立方移行为扁平细胞,管壁上有肺泡的开 口,故有呼吸功能此段很短2、肺泡管:是呼吸性细支气管的分支,周围有很多肺泡囊和肺泡开口上皮为 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壁中有弹性纤维、网状纤维与平滑肌切面上管壁表现为 一系列结节状膨大3、肺泡囊:由几个肺泡共同开口而成,囊壁即肺泡壁,平滑肌消失有弹性纤 维与胶原纤维4、肺泡:半球形,真正执行呼吸功能,凹面开口于肺泡囊、肺泡管或呼吸性细 支气管凸面与相邻肺泡形成肺泡隔,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与弹性纤维1)肺泡上皮细胞有二种:① I型细胞:细胞核处较厚,其它部分极薄,细胞器不发达参与气血屏障的构 成② II型细胞:圆形或立方型形,突入肺泡腔内,除有一般细胞的结构外,含有一 种特殊的板层小体,其化学成分是磷脂、蛋白质和多糖。

合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覆盖于肺泡表面,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避免呼气时肺泡过分塌陷2) 肺泡孔:相邻的肺泡间有小孔相通,便于气体交换与平衡肺泡气压,当炎 症时,细菌可由小孔扩散3) 肺泡隔:由相邻的肺泡壁形成,其中有丰富的毛细管、少量结缔组织和弹 性纤维,巨噬细胞(来源于血中单核细胞,可穿过隔进入肺泡腔吞噬尘埃颗粒后 叫尘细胞)4) 气-血屏障:气体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要穿出数层结构,包括:表面活性物 质; 肺泡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基膜; 血管内皮细胞基膜;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