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析:C本题考查了集合的交、并、补运算,, 2. .实部,虚部,对应点为(,).3.解析:B本题考查了函数的零点以及构造函数的能力:令,可求得:知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为4.解析:C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 因,得,,得,则, ,则5.,,,,∴6.选B.解: f(2010)= f(2009)- f(2008)= f(2008)- f(2007)- f(2008)=- f(2007)= f(2004)所以,当时, 以6为周期进行循环,f(2010)= f(0)= .7.解析:A.当x>0时;(3x*3-x)=3-x,当x=0时,(30*30)=30=1,当x<0时,(3x*3-x)=3x,故选A.8.解析:C 因为,由恒成立知:,即由为减函数得:即又因为为真命题,所以,均为真命题,所以取交集得因此选C 归纳总结:本题考查了逻辑连接词以及真值表,恒成立问题和指数函数的单调性问题,通过为真命题,推理得均为真命题,再根据恒成立的等价条件以及指数函数当为减函数,求得的取值范围9.解析:D本题考查了抽象函数以及利用抽象函数解不等式的能力,考查了数形结合的能力,画出图形,由图形知若则或 所以或10.D.解析:∵,∴.答案:D.11.选A.解析:记,则 由于,表示直线的斜率; 表示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斜率; 表示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斜率. 所以,A>B>C.12.选D.解析:∵x1 *x2=(xl+x2)2-(x1-x2)2, ∴,则. 设,即,消去x得=4x1(x1≥0,y1≥0). 故点P的轨迹为抛物线的一部分.故选D.13.解析:填,本题即求函数的递减区间,所以,故 误区点拨:本题在求单调区间时,应先把x的系数变为正数后再求单调区间,很多同学易忽视这一点。
14.解析:填,本题考查了椭圆离心率, 因为,所以,所以,所以,即15.【解析】 由不等式判断可得且不等式等价于,由解集特点可得且,故16.解析:①②③本题考查了函数的零点、对称性、奇偶性等知识点,当时,,,结合图形知只有一个实数根,故①正确; 当时,,,故是奇函数,故 ②正确; 的图象可由奇函数向上或向下平移而得到,的图像与轴交点为,故函数的图像关于点对称,故③正确;;方程有三个解、2、3,即三个零点,故④错误17.解:(1)函数f(x)=cos2x+sinxcosx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为………………5分………………10分(3)当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则其对应的函数即为奇函数………………12分18.解;(1)记事件A为“任取两张卡片,将卡片上的函数相加得到的函数是奇函数”,由题意知………4分(2)可取.,;………6分故的分布列为………9分答:的数学期望为………12分19.思路点拨:本题是一个开放型问题,考查了线面平行、线面垂直、二面角等知识,考查了同学们解决空间问题的能力Ⅰ)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及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解决;(Ⅱ)通过证明即可解决;(Ⅲ)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设出BE的长度,然后在直角三角形DCE 中列方程求解BE的长度。
本题也可利用向量法解决解: 解法一:(Ⅰ)当点为的中点时,与平面平行.-------1分∵在中,、分别为、的中点,∴∥ 又平面,而平面 ∴∥平面. ………4分(Ⅱ)证明:,,又,又,∴. ---------------------------------6分又,点是的中点,,..………8分(Ⅲ)过作于,连,又∵,则平面,则是二面角的平面角,∴,………10分∵与平面所成角是,∴,∴,.∴,,设,则,,在中,,得. ………12分解法二:(向量法)(Ⅰ)同解法一………………4分(Ⅱ)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则 ∴ ………8分(Ⅲ)设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得:,而平面的法向量为,∵二面角的大小是,所以=,∴,得 或 (舍). ………………12分归纳总结:无论是线面平行(垂直)还是面面平行(垂直),都源自于线与线的平行(垂直),这种“高维”向“低维”转化的思想方法,在解题时非常重要,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先从题设条件入手,分析已有的平行(垂直)关系,再从结论入手分析所要证明的平行(垂直)关系,从而架起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桥梁。
而空间向量是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有利工具,它有着快捷有效的特征,是近几年高考中一直考查的重点内容20. 解:(Ⅰ), ------------1分由导数的几何意义得,于是. -----------------3分由切点在直线上可知,解得. -----5分所以函数的解析式为. ------------6分(Ⅱ), ------------------7分当时,,函数在区间及上为增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 --------------------------------------------------------9分当时,,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10分当时,,函数在区间及上为增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 --------------------------12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的方法以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21.解(1)当n≥2时,.而a1=1符合n≥2时的形式,因此. …………2分 …………7分(3)由题意得对任意n∈N*恒成立.设,则 …………10分显然F(n)>0,因此,F(n+1)>F( n),即F(n)随着n的增大而增大.所以F(n)的最小值是.,即最大实数P为 .……12分注:(1)中不验证a1=1符合n≥2时an的形式,扣1分.22.解 (1)依题意,直线AB的斜率存在,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1),将y=k(x+1)代入x2+3y2=5,消去y整理得(3k2+1)x2+6k2x+3k2-5=0. …………2 分设A(x1,y1),B(x2,y2),①②则 …………4分由线段AB中点的横坐标是-,得=-=-,解得k=±,适合①. ……………6分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x-y+1=0,或x+y+1=0.………………7分(2)假设在x轴上存在点M(m,0),使为常数.(ⅰ)当直线AB与x轴不垂直时,由(1)知x1+x2=-,x1x2=. ③所以=(x1-m)(x2-m)+y1y2=(x1-m)(x2-m)+k2(x1+1)(x2+1)=(k2+1)x1x2+(k2-m)(x1+x2)+k2+m2. …………9分将③代入,整理得=+m2=+m2=m2+2m--. ………………11分注意到是与k无关的常数,从而有6m+14=0,m=-,此时=. ………………12分(ⅱ)当直线AB与x轴垂直时,此时点A,B的坐标分别为、,当m=-时,亦有=.综上,在x轴上存在定点M,使为常数. …………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