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某某公司人事会议管理规范

321****f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43.07KB
约48页
文档ID:159959303
某某公司人事会议管理规范_第1页
1/48

会议规范范(出处::中华民民国司法法院)【公布尔尔日期】54/07/20【公布机关】【异动经过】法规沿革1.中华华民国五五十四年年七月二二十日内内政部内内民字第第 17786228 号号令发布布施行壹、开会会1. 会会议之定定义会议之定定义:三三人以上上,循一一定之规规则,研研究事理理,达成成决议,解解决问题题,以收收群策群群力之效效者,谓谓之会议议2. 适适用范围围适用范围围,本规规范于下下列会议议均适用用之:2.1 议事在在寻求多多数意见见并以整整个会议议名义而而为决议议者议事在寻寻求多数数意见并并以整个个会议名名义而为为决议者者,如各各级议事事机关之之会议,各各级行政政机关之之会议,各各种人民民团体之之会议,各各体企业业组织之之股东大大会及理理监事会会议等2.2 议事在在集思广广益提供供意见而而为建议议者议事在集集思广益益提供意意见而为为建议者者,如各各种审查查会,处处理付委委案件之之委员会会等各机关对对其首长长交议或或提供意意见之幕幕僚会议议,得准准用前项项之规定定3. 会会议之召召集会议之召召集:会会议之召召集,除除各该会会议另有有规定外外,依下下列规定定行之::3.1永永久性集集会之成成立会及及临时性性集会各种永久久性集会会之成立立会,及及各种临临时性集集会,由由发起人人或筹备备人召集集之。

3.2永永久性集集会之各各次常会会或临时时会议永久性集集会之各各次常会会,或其其临时会会议,由由其负责责人 ((如主席席、议长长、会长长、理事事长等)) 召集集之3.3永永久性集集会改选选后之第第一次会会议永久性集集会每届届改选后后之第一一次会议议,如议议事机关关之常设设委员会会,或各各种企业业组织及及人民团团体之理理监事会会等,由由当选人人中得票票最多者者,或前前届负责责人召集集之召召集人应应根据路路程远近近及交通通情形,于于适当时时间前将将开会事事由、时时间及地地点通知知各出席席人或公公告之;;可能时时,并附附送议程程及有关关资料4. 开开会额数数开会额数数:各种种会议之之开会额额数,依依下列规规定:4.1 永久性性集会永久性集集会,得得自定其其开会额额数如如无规定定,以出出席人超超过应到到人数之之半数,始始得开会会前项应到到人数总总数减除除因公、因因病人数数计算之之4.2 处理议议案之委委员会处理议案案之委员员会,应应有全体体委员过过半数之之出席,始始得开会会4.3 会员无无定额者者会员无定定额者,不不受开会会额数之之限制开会时间间已至,不不止开会会额数者者,得宣宣布延长长之,延延长两次次仍不足足额时,主主席应宣宣告延会会,或改改开谈话话会。

5. 不不足额问问题不足额问问题:因因出席人人缺席致致未达开开会额数数者,如如有候补补人列席席,应依依次递补补,如递递补后乃乃不足额额,影响响成会连连续两次次者,应应于第二二次延会会前,由由出席人人过半数数之决议议,决定定第三次次开会日日期预先先以书面面加叙经经过,通通知全体体出席人人,第三三人开会会时,如如仍未达达开会额额数,但但实到人人数已达达三分之之一以上上者,得得以实到到人数开开会,并并得对无无故不出出席者,为为处分之之决议必必要时得得决议改改组或改改选前项候补补人递补补后,得得临时行行使第二二十条出出席人之之权利以上各项项,各该该会议另另有规定定者,从从其规定定6. 谈谈话会谈话会::因天灾灾人祸,须须为紧急急处理,而而出席人人因故未未达开会会额数者者,得开开谈话会会,依出出席人三三分之二二以上同同意,作作成决议议行之,但但该项决决议应于于会后尽尽速通知知栽出席席人,并并须于下下次正式式会议,提提出追认认之7. 开开会后缺缺额问题题开会后缺缺额问题题:会议议进行中中,经主主席或出出席人提提出数额额问题,主主席应立立即按铃铃,或以以其它方方法,催催促暂时时离席之之人,回回到议席席,并清清点在场场人数,如如不足额额,主席席应宣布布散会或或改开谈谈话会,但但无人提提出额数数问题时时,会议议仍照常常进行。

在在谈话中中,如已已足开会会额数时时,应继继续进行行会议8. 会会议程序序会议程序序:开会会应于事事先编订订会议程程序,其其项目如如下:8.1宣宣布开会会由主席或或临时主主席 ((发起人人或筹备备人) 报告出出席人数数,并宣宣布开会会8.1..1推选选主席由临时时主席宣宣布开会会者,应应正式推推选主席席,但临临时主席席得当选选为主席席) 8.1..2主席席报告议议程主席报告告议程,及及各项程程序预定定之时间间已另印印发议事事日程者者,此项项从略)8.1..3 征征询出席席人意见见主席报告告议程后后,应征征询出席席人有无无异议,如如无异议议,即为为认可;;如有异异议,应应提付讨讨论及表表决8.2 报告事事项8.2..1 宣宣读上次次会议纪纪录如系第第一次会会议此项项从略)8.2..2 报报告上次次会决议议案执行行情形无此项项报告者者从略)8.2..3 委委员会或或委员报报告无此项项报告者者从略)8.2..4 其其它报告告 (如有有其它各各种报告告,应将将报告之之事项或或报告人人,一一一列举,无无则从略略)8.2..5 检检讨上次次决议案案之执行行或其它它会务进进行情形形以上各款款报告完完毕后,得得对上次次决议案案之执行行,或其其它会务务进行情情形,检检讨其利利弊得失失,及其其改进之之方法。

8.3 讨论事事项8.3..1 前前会遗留留之事项项如前会会有未完完之事项项,或指指定之事事项,须须于本次次会议讨讨论者,应应将其一一一列举举如无无此种事事项者,从从略))8.3..2 本本次会议议预定讨讨论之事事项应将各各预定讨讨论事项项一一列列举) 8.3..3临时时动议8.4 选举(如有必必要,此此项得移移于讨论论事项之之前8.5 散会各该会议议如已设设置纪录录委员会会者,本本条第一一项第二二款第一一目从略略会议记录录,如未未失去机机密性质质者应在在秘密会会中宣读读之9. 来来宾演讲讲及介绍绍来宾演讲讲及介绍绍:开会会时来宾宾演讲,应应以事先先特约者者为限,并并以一人人为宜,演演讲题目目,得先先约定,并并通知各各出席人人,或公公告之到到会来宾宾,毋页页一一演演讲但但如必要要,得由由主席向向会众简简要介绍绍10. 致敬及及慰问致敬及慰慰问:凡凡以会议议名义,对对个人或或团体致致敬或慰慰问,应应经正式式动议及及表决,于于会后以以简要文文字表达达之11. 议事纪纪录议事纪录录:开会会应备置置议事纪纪录,其其主要项项目如下下:11.11 会议议名称及及会次11.22 会议议时间。

11.33 会议议地点11.44 出席席人姓名名及人数数11.55 列席席人姓名名11.66 请假假人姓名名11.77 主席席姓名11.88 纪录录姓名11.99 报告告事项11.110选举举事项,选选举方法法,票票票及结果果(无此项项目者,从从略))11.111 讨讨论事项项,表决决方法及及结果11.112 其其它重要要事项议事纪录录应由主主席及纪纪录分别别签署各该会议议得设置置纪录委委员会,专专司核对对纪录事事宜,如如有异议议,应向向大家提提出报告告12. 纪录人人员纪录人员员:会议议之纪录录人员,除除各该会会议另有有规定外外,得由由主席指指定,或或由会议议推选之之13. 纪录人人员之发发言及表表决权纪录人员员之发言言及表决决权:会会议之纪纪录,如如系由会会员兼任任者,有有发言权权及表决决权14. 处分之之决议处分之决决议:会会众有下下列情事事之一者者,得经经出席人人之提议议,过半半数之通通过为处处分之决决议如如情节重重大,得得由大会会成立纪纪律委员员会,研研议处分分办法,报报请大会会决定14.11a 无无故不出出席无故不出出席会议议,连续续二次以以上者14.22a 发发言违反反礼貌发言违反反礼貌,损损及其它它会众之之人格及及信誉者者。

14.33a 违违反议事事规则违反议事事规则,不不服主席席纠正,妨妨础议场场秩序者者前项处分分之决议议,以下下列各款款为限14.11b列入入会议纪纪录将姓名及及其事由由,列入入会议纪纪录14.22b停止止出席权权停止出席席权一次次14.33b当面面致歉向会议或或受损害害人当面面致歉贰、主席席15. 主席之之产生主席之产产生:会会议之主主席,除除各该会会议另有有规定外外,应由由出席人人于会议议始时推推选,如如有必要要,并得得推选副副主席一一人或数数人16. 主席之之地位主席之地地位:主主席应居居于公正正超然之之地位,严严格执行行会议规规则,维维持会议议和谐,使使会议顺顺利进行行17. 主席之之任务主席之任任务:主主席之任任务如下下:17.11 依时时宣布开开会及散散会或休休息,暨暨按照程程序,主主持会议议进行17.22 维持持会场秩秩序,并并确保议议事规则则之遵行行17.33 承认认发言人人地位17.44 接述述动议17.55 依序序将议案案宣付讨讨论及表表决,并并宣布表表决结果果17.66 签署署会议纪纪录及有有关会议议之文件件17.77 答复复一切有有关会议议之询问问,及决决定权宜宜问题与与秩序问问题。

其它有关关大会会会务之重重大问题题或事件件,得依依本规范范第六十十三条第第四款之之规定,设设立综合合委员会会处理之之,以维维持主席席公正超超然之地地位副副主席之之任务,在在协助主主席处理理有关会会议进行行之事务务,或因因主席因因故不能能主持会会议时,代代行主席席职务18. 主席之之发言主席之发发言:主主席对于于讨论事事项,以以不参与与发言或或讨论貒貒原则,如如必须参参与发言言,须声声明离开开主席地地立行之之主席如必必须参与与讨论时时,如有有副主席席之设置置,应由由副主席席暂代主主席,如如副主席席亦须参参与讨论论,应选选举临时时主席主主持会议议但机机关的幕幕僚会议议,由首首长主持持者,不不在此限限19. 主席之之表决权权主席之表表决权::主席以以不参与与表决为为原则主席于议议案表决决可否同同数时,得得加入可可方,使使其通过过;或不不加入,而而使其否否决,但但有特别别规定之之表决人人数者,从从其规定定主席于议议案之表表决,可可否相差差一票时时,得参参加少数数方面,使使成同数数以否决决之主席于议议案可决决,有特特别规定定之数额额者,如如相差一一票,即即达规定定额数时时,得参参加一票票使其通通过,或或不参加加使其否否决。

参、出席席人列席席及代表表人20. 出席人人之权利利义务出席人之之权利义义务:出出席人有有发言、动动议、提提案、讨讨论、表表决及选选举等权权利出出席人有有遵守会会议规则则,服从从决议等等义务未未出席者者亦同21. 议场秩秩序议场秩序序:出席席人应共共同维护护议场秩秩序,于于主席发发言及议议案付表表决时,不不得离开开议场22. 列席人人列席人::列席人人得参与与本身所所代表单单位有关关问题之之发言与与讨论列列席人有有遵守会会议规则则,发言言礼貌及及议场秩秩序之义义务23. 代表人人代表人::出席人人因故不不能出席席会议时时,得以以书面委委托同一一团体之之其它出出席人,代代表其发发言前项规定定,如各各该会议议另有规规定者,从从其规定定肆、发言言24. 请求发发言地位位请求发言言地位::出席人人发言,须须先以下下列方式式之一,请请求发言言地位,经经主席认认可后,始始得发言言24.11a举手手请求举手并称称呼主席席请求发发言24.11b以书书面请求求以书面请请求,递递交主席席,并注注明姓名名或议席席号数主席对前前项各款款之请求求,应点点首示意意,或称称呼会员员,准其其立即发发言,或或纪录各各请求人人之姓名名席次,依依次准其其发言。

下列事项项无需讨讨得发言言地位,并并得间断断他人发发言24.22a权宜宜问题24.22b秩序序问题24.22c会议议询问24.22d申诉诉动议25. 声明发发言性质质声明发言言性质::出席人人取得发发言地位位后,须须首先声声明其发发言性质质,对在在场之问问题,为为赞成,为为反对,为为修正,或或为其它它有关动动议26. 发言先先后之指指定发言先后后之指定定:二人人以上同同时请求求发言者者,由主主席指定定其先后后次序主席依前前项指定定发言人人次序时时,得酌酌参下列列情形,指指定其先先行发言言26.11原提案案有所补补充或解解释者26.22就讨论论之议案案,发言言最少,或或尚未发发言者26.33距离主主席较远远者27. 发言礼礼貌发言礼貌貌:发言言应有礼礼貌,就就题论事事,除以以对人为为主体之之议案外外,不得得涉及私私人私事事,如言言论超超超出议题题范围,或或有失礼礼貌时,主主席应予予制止,或或中止发发言,其其它出席席人,亦亦得请求求主席为为之28. 发言次次数及时时间发言次数数及时间间:发言言应简单单扼要,同同一议案案,每人人发言以以不超过过两次,每每以不超超过五分分钟为宜宜,但所所有出席席人均已已轮流讲讲毕,或或另有规规定者不不受此限限。

提案案之说明明,质疑疑之应答答,事实实资料之之补充,工工作或重重要事项项之报告告,经主主席许可可者,不不受前项项之限制制出席人如如需延长长或增加加发言次次数,应应请求主主席许可可为之必必要时,主主席应征征询会众众有无异异议,如如有异议议,应付付表决29. 书面发发言书面发言言:出席席人得发发言要点点,以书书面请提提主席,依依序交纪纪录或秘秘书人员员,宣读读之伍、动议议30. 动议之之种类动议之种种类:动动议之种种类如下下:30.11主动议议主动议::一动议议不符属属于任何何动议而而能独存存在者,属属之其其种类如如下:30.11.1一一般主动动议一般主动动议:凡凡提出新新事件于于议场,经经附议成成立,由由主席宣宣付讨论论及表决决者,属属之30.11.2特特别主动动议特别主动动议:一一动议虽虽非实质质问题而而有独立立存在之之性质者者,属之之其种种类如下下:30.11.2..1复议议动议30.11.2..2取销销动议30.11.2..3 抽抽出动议议30.11.2..4 预预定议程程动议30.22 附属属动议附属动议议:一动动议附属属于他动动议,而而以改变变其内容容或处理理方式为为目的者者,属之之。

其种种类如下下:30.22.1散散会动议议休息动动议)30.22.2搁搁置动议议30.22.3停停止讨论论动议30.22.4延延期讨论论动议30.22.5付付委动议议30.22.6修修正动议议30.22.7无无期延期期动议30.33偶发动动议偶发动议议:议事事进行中中偶然发发生之问问题,得得提出偶偶发动议议,其种种类如下下:30.33.1权权宜问题题30.33.2秩秩序问题题30.33.3会会议询问问30.33.4收收回动议议30.33.5分分开动议议30.33.6申申诉动议议30.33.7变变更议程程动议30.33.8暂暂时停止止实施议议事规则则一部之之动议30.33.9讨讨论方式式动议30.33.100表决方方式动议议31. 动议之之提出动议之提提出:动动议之提提出,依依下列规规定:31.11主动议议主动议::得于无无其它动动议或事事件在场场时提出出之一主动议议在场待待决时,不不得再提提另一主主动议,如如经提出出,即为为不合秩秩序,主主席应不不予接述述31.22附属动动议附属动议议:得于于其有关关动议,进进要讨论论中提出出之,并并先于其其所附属属之动议议,提付付讨论或或表决31.33偶发动动议偶发动议议:得视视各该动动议之性性质于有有关动议议或事件件在场时时提出之之。

32.动动议之附附议动议之附附议:动动议必须须有一人人以上附附议始得得成立主主席对动动议得自自为附议议各种种会议,对对附议另另有规定定者,从从其规定定下列事项项不需附附议:32.11权宜问问题32.22秩序问问题32.33会议询询问32.44收回动动议33. 动议之之程序动议之程程序如下下:33.11动议者者向主席席请求发发言地位位33.22主席承承认动议议者之发发言地位位33.33动议者者发动议议而坐33.44附议(以口呼呼附议为为之))33.55主竞接接述动议议,并付付讨论34. 提案提案:动动议以书书面为之之者称提提案,除除依特别别规定,得得由个人人或机关关团体单单独提出出者外,须须有附署署,其附附署人数数如无另另外规定定,与附附议人数数同35. 不得动动议之时时不得动议议之时::有下列列情形之之一时,除除权宜问问题、秩秩序问题题、会议议询问及及申诉动动议外,不不得提出出动议35.11他人得得发言地地位时35.22表决或或选举36. 附属动动议之优优先级附属动议议之优先先级:附附属动议议优先于于主动议议,其本本身之优优先级如如下:36.11散会动动议休息动动议)36.22搁置动动议。

36.33停止讨讨论动议议36.44延期讨讨论动议议36.55付委动动议36.66修正动动议36.77无期延延期动议议前项附属属动议如如有顺序序较低之之附属动动议待决决时,得得另提出出顺序较较高之附附属动议议,但有有顺序较较高之附附属动议议待决时时,不得得提出顺顺序较低低之附属属动议37. 散会动动议散会动议议:议案案进行中中,得提提出散会会动议,如如得可决决,应即即宣布散散会,散散会时,未未了之议议案,应应于下次次会中继继续讨论论38. 搁置动动议与抽抽出动议议搁置动议议与抽出出动议::搁置动动议如经经通过,应应将其所所指之本本题,及及有关之之附属动动议,一一并搁置置之搁搁置之议议案,得得于本会会期中动动议抽出出之抽出动议议之提出出,得于于无其它它动议或或事件在在场时行行之抽出动议议通过后后应由原原案搁置置时所在在之秩序序,继续续进行39. 停止讨讨论动议议停止讨论论动议::议案讨讨论中,得得提出停停止讨论论动议,如如得可决决,议案案应立付付表决40. 延期讨讨论动议议延期讨论论动议::议案进进行中,得得提出延延期讨论论动议,如如得可决决,议案案应俟指指定时间间重行处处理41. 无期延延期动议议无期延期期动议::议案进进行中,得得提出无无期延期期动议,如如得可决决,议案案视同打打销。

42. 动议之之收回动议之收收回:动动议未经经附议前前,得由由动议人人收回之之动议经附附议后,非非经附议议人同意意,不得得收回动议经主主席接述述后,原原动议人人如欲收收回,须须经主席席征询无无异议后后行之,如如有异议议,由主主席径付付表决之之动议经修修正者,不不得收回回43. 提案之之撤回提案之撤撤回:提提案在未未经主席席宣付讨讨论前,得得由提案案人征求求附署人人同意撤撤回之提案经主主席宣付付讨论后后,原提提案人如如欲撤回回,除须须征得附附署人同同意外,并并须由主主席征询询全体无无异议后后行之提案经修修正者,不不得撤回回44. 动议之之分开动议之分分开:一一动议具具有数段段性质者者,得由由主席或或出席人人动议分分开讨论论及表决决动议经分分开表决决后,仍仍应将全全案提付付表决动议之各各部均经经否决者者,该动动议视为为整个被被否决陆、讨论论45. 动议之之讨论动议之讨讨论:动动议之讨讨论,应应依优先先秩序,逐逐一进行行,在同同一时间间不得讨讨论二动动议,如如有违反反前项事事发生,主主席应予予制止,或或不予接接述46. 讨论之之程序讨论之程程序:内内容复杂杂或条文文式之议议案,得得先就全全案要旨旨,广泛泛交换意意见,其其次分章章分节,依依次讨论论,每一一章节,应应逐条逐逐款,顺顺序进行行,俟议议案全部部讨论完完竣,最最后再将将全案举举行表决决。

议案之讨讨论,已已进行至至最后之之章节条条款时,不不得将业业经通过过在前之之章节条条款,重重行提出出讨论,但但如因在在后之章章节条款款,有所所变更,修修在前有有关之章章节条款款,确有有变更必必要者,得得于全案案讨论完完竣时,再再将该项项章节条条款,提提出讨论论之标标题之讨讨论,应应在全部部条文或或内容表表决后行行之如如有前言言,应先先于标题题讨论之之议案案经广泛泛交换意意见后,如如认为无无成立必必要,得得由出席席人提议议,参加加表决多多数之通通过,否否决之47. 读会读会:立立法机关关于法律律规章及及预算案案之讨论论,以三三读会之之程序为为之47.11第一读读会第一读会会:顾议议案列入入议程后后,由主主席宣读读议案标标题行之之,如全全案内容容有宣读读之必要要,应指指定秘书书或纪录录为之议案朗读读标题后后,应交交付有关关委员会会审查,或或经大会会讨论后后,决议议不经审审查,径径付二读读或撤销销之47.22第二读读会第二读会会:于各各委员会会审查之之议案,或或经大会会决议不不经审查查径付二二读之议议案,提提付大会会讨论时时行之第二读会会应将议议案逐条条朗读,提提付论讨讨,或碑碑原案要要旨,或或委员会会审查意意见,先先作广泛泛讨论。

第二读会会,就原原案要旨旨或委员员会审查查意见,广广泛讨论论后,得得经出席席人提议议,参加加表决之之多数同同意,将将全案重重付审查查第二读会会,得将将修正之之条款文文句,交交有关委委员会,或或指定人人员整理理之47.33第三读读会第三读会会:顾第第二读会会之下次次会议行行之,但但由出席席人提议议,并经经参加表表决之多多数同意意,得于于二读后后,继续续进行三三读第三读会会除发现现议案有有互相抵抵触,或或与宪法法及其它它法令规规章抵触触应修正正者外,只只得为文文字之修修正,不不得变更更原意议案全部部处理完完竣后,应应将全案案付表决决48.不不经讨论论之事项项不经讨论论之事项项:下列列动议不不得讨论论:48.11权宜问问题48.22秩序问问题48.33会议询询问48.44散会动动议48.55休息动动议48.66搁置动动议48.77抽出动动议48.88停止讨讨论动议议48.99收回动动议48.110分开开动议48.111暂时时停止实实施议事事规定一一部之动动议48.112讨论论方式动动议48.113表决决方式动动议柒、修正正案49. 修正案案提出及及处理之之方式修正案提提出及处处理之方方式:修修正案之之提出及及处理,可可分为甲甲乙二式式。

各种种会议得得采用任任何一种种行之但但同一次次会议中中,以采采用同一一种方式式为限50. 修正案案提出及及处理之之甲式修正案提提出及处处理之甲甲式:修修正案提提出及处处理之甲甲式,依依下列各各款项规规定行之之50.11修正之之方法50.11.1加加入字句句50.11.2删删除字句句50.11.3删删除并加加入字句句修正案得得与本题题相冲突突,但必必须与本本题有关关,方得得提出 (例如:「通过拥护节约运动」一本题,得动议将「拥护」二字修正为「反对」二字是)凡加入或或删除一一「不字字之修正正案,而而有否决决本题之之效果者者,不得得提出 (例如:「响应提倡食用糙米」一本题,不得动议修正在「响应」之上,加入一「不」字是)50.22修正之之范围修正之范范围:修修正案得得对本题题一句分分字句,或或不限于于一部分分字句,予予以曾删删补充提提出之 (例如:「设一图书阅览室供会员之用」一本题,得动议在「图书」二字之下,加入「杂志」二字,或同时将「会员」二删除,而加入「员工及其家属」六字是)50.33第一修修正案及及第二修修正案提提出第一修正正案及第第二修正正案之提提出:本本题进行行讨论中中,正反反两方意意见未决决前,对对本题提提出之修修正,称称第一修修正案。

第第一修正正案进行行讨论中中,正反反两方意意见未决决前,针针对第一一修正案案部份提提出之修修正,称称第二修修正案,或或修正案案之修正正案之修修正案50.44同级修修下正案案之提出出同级修下下正案之之提出::一案未未决前,不不得提出出另一同同级之修修正案第一修正正案表决决后,方方得另提提其它第第一修正正案第第二修正正案表决决后,方方得另提提其它第第二修正正案50.55先事声声明先事声明明:凡欲欲提修正正案,而而不在前前款所定定之秩序序者,得得将所欲欲提之案案,先事事声明,以以供出席席人于表表决时,为为赞成与与否之考考虑与抉抉择前项经先先事声明明之案,至至合于秩秩序时,有有优先提提出之地地位50.66修正案案之讨论论修正案之之讨论::第一修修正案提提出后,本本题之讨讨论即暂暂行中止止,应将将该第一一修正案案优先提提付讨论论,如有有第二修修正案提提出,第第一修正正案之讨讨论即暂暂行中止止,应将将该第二二修正案案优先提提付讨论论,如有有第二修修正案提提出,第第一修正正案之讨讨论即暂暂行中止止,应将将该第二二修正案案优先提提付讨论论,如无无第二修修正案提提出,即即将第一一修正案案提付表表决50.77修正案案之处理理修正案之之处理::有修正正案之动动议,其其处理依依下列顺顺序:50.77.1第第二修正正案。

50.77.2第第一修正正案50.77.3本本题第二修正正案经讨讨论后,即即提出表表决,如如经可决决即纳入入第一修修正案,而而变为修修正之第第一修正正案对前项正正后之第第一修正正案,如如尚有修修正意见见提出,即即为其它它第二修修正案,如如又经可可决,即即纳入该该项修正正后之第第一修正正案,而而变为再再度修正正后之第第一修正正案对前项再再度修正正之第一一修正案案,得再再提其它它第二修修正案,其其处理如如前,直直至再无无其它第第二修正正案提出出时,即即将最后后修正之之第一修修正案,提提付表决决前项项表决结结果,如如又为可可决,即即纳入本本题而而变为修修正后之之本题对前项修修正后之之本题,如如尚有修修正意见见提出,即即为其它它第一修修正案,如如又经可可决,即即纳入该该项正之之本题,而而变为再再度修正正后之本本题对前项再再度修正正后之本本题,得得再提其其它第一一修正案案,其处处理如前前,直至至再无其其它第一一修正案案提出时时,即将将最后修修正之本本题,提提付表决决第二修正正案如经经否决,并并无其它它第二修修正案提提出时,即即将第一一修正案案提付表表决,第第一修正正案如经经否决,并并无其它它第一修修正案提提出时,即即将本题题提付表表决。

50.88替代案案替代案::凡提出出修正案案以全部部代替原原案而仍仍与原案案主旨有有关者,称称替代案案例如::「设立立幼儿园园一所,以以供本会会会员子子弟之用用」之案案,得提提替代案案为「交交由会长长调查设设幼儿园园需费若若干,并并研议款款项之来来源」是是)50.99替代案案之提出出替代案之之提出::替代案案得于本本题进行行讨论中中或于于第一或或第二修修正案在在场时提提出之对对于替代代案得提提修正案案,其处处理适用用修正案案处理之之方式50.110替代代案之处处理替代案之之处理::替代案案提出后后,应予予以优先先处理替代案如如获通过过,倘系系于本题题进行讨讨论中提提出者,本本题即被被打销;;倘系于于第一或或第二修修正案在在场时提提出者,本本题及第第一、或或第二修修正案均均被打销销;替代代案如被被否决,仍仍回复至至其出时时,原案案所在之之秩序,继继续进行行51. 修正案案提出及及处理之之乙式修正案提提出及处处理之乙乙式:修修正案提提出及处处理之乙乙式依下下列各款款之规定定行之::51.11修正案案之提出出修正案之之提出::对于本本题之一一部分、数数部分或或全部得得提出多多数修正正案较较繁复之之修正案案,必要要时应以以书面方方式缮成成完整之之提案提提出之。

51.22委员会会之整理理委员会之之整理::对同一一本题之之修正案案,复杂杂繁多时时,得由由大会决决议交诗诗设委员员会,综综合整理理各种性性质互异异,界限限分明之之案,送送还大会会,讨论论表决51.33修正案案之讨论论及表决决修正案之之讨论及及表决::修正案案讨论,与与本题同同时行之之,其表表决应先先于本题题行之对本题有有两个以以上之修修正案提提山时,其其讨论之之秩序,依依提出之之先后行行之,其其表决之之次序;;应就其其与本题题旨趣距距离最远远者,最最先付表表决次次远者次次付表决决,依此此类推,直直至所有有修正案案尽付表表决为止止多数修正正案之一一,如获获通过,势势须否决决另一修修正案不不再付表表决51.44本题之之表决本题之表表决:一一项或数数项修正正案,如如获通过过,应再再将修正正后之本本题,提提付表决决51.55分部表表决分部表决决:修正正案之各各部分,得得分别付付表决修正案经经分部表表决后,应应将通过过之各部部分,纳纳入原案案,提付付表决修正案之之各部分分,均经经否决者者,该修修正案视视为整个个被否决决51.66修正案案之乙式式修正案之之乙式,其其修正之之方法与与范围与与甲式同同。

52. 修正动动议之接接纳修正动议议之接纳纳:修正正动议,得得由原动动议人自自动接纳纳,经接接纳后之之修正动动议成成为原动动议之一一部分,应应并入原原动议中中,提付付讨论及及表决,毋毋须分别别处理,出出席人有有反对接接纳者,仍仍应提付付讨论表表决53. 关于人人选款项项时日数数字等之之提出及及改拟关于人选选款项时时日数字字等之提提出及改改拟:关关于人选选、款项项、时间间、数字字等,依依提出之之先后顺顺序,依依次表决决至通过过其一为为止54. 不得修修正之事事项不得修正正之事项项:下列列各款不不得修正正:54.11权宜问问题54.22秩序问问题54.33会议询询问54.44申诉动动议54.55散会动动议54.66休息动动议54.77搁置动动议54.88抽出动动议54.99停止讨讨论动议议54.110无期期延期动动议54.111收回回动议54.112复议议动议54.113取销销动议54.114暂时时停止实实施议事事规则一一部之动动议54.115讨论论方式动动议54.116表决决方式动动议捌、表决决55. 表决之之方式表决之方方式:表表决应由由主席就就下列方方式之一一行之,但但出席人人有异议议时,应应征求议议场多数数之意见见决定之之。

55.11举手表表决或用机机械表决决)55.22起立表表决55.33正反两两方分之之表决55.44唱名表表决唱名表决决:唱名名表决之之方式,如如经出席席人提议议,并得得五分之之一以上上之赞同同,即应应采用出席人应应名时,应应起之答答应「赞赞成」,「「反对」」或「弃弃权」如如未应名名,再唱唱一次,但但不得三三唱55.55投票表表决前项第五五款,除除对之人人表决应应播无记记名投票票外,对对事之表表决,以以记名投投票表示示负责为为原则56. 通过无无异议认认可通过无异异议认可可:56.11通过通过:以以表决之之方式,获获得多数数之赞同同者56.22无异议议认可无异议认认可:第第六十条条所列之之事项,得得由主席席征询议议场有无无异议稍稍待,如如无异议议,即为为认可如如有异议议,仍须须提付讨讨论及表表决,但但经主席席征询无无异议并并已宣布布认可后后,不得得再行提提出异议议无异议认认可之效效力与表表决通过过同57. 两面俱俱呈两面俱呈呈:表决决应就赞赞成与反反对两面面俱呈,并并由主席席宣布其其结果58. 可决与与否决可决与否否决:表表决除本本规范及及各种会会议另有有规定外外,以获获参加表表决之多多数为可可决,可可否同数数时,如如主席不不参与表表决,为为否决。

参加表决决人数之之计算,以以表示可可、否两两种意见见为准如如以投票票方式表表决,空空白及废废票不予予计算59. 表决之之特定额额数表决之特特定额数数:下列列各款,须须分别达达到其特特定额数数,方为为可决::59.11须得参参加表决决之四分分三以上上之赞同同者59.11.1关关于变更更团体宗宗旨或目目的之表表决59.11.2关关于团体体解散之之表决59.22须得参参加表决决之三分分之二以以上之赞赞同者59.22.1关关于修改改团体组组织或议议事规则则之表决决59.22.2关关于罢免免会员之之表决59.22.3关关于处分分转体财财产之表表决59.22.4关关于已通通过议事事程序变变更之表表决59.22.5暂暂时停止止实施议议事规则则一部之之动议之之表决59.22.6停停止讨论论动议之之表决60. 无异议议认可之之事项无异议认认可之事事项:下下列各款款得由主主席征询询全体出出席人意意见,如如无异议议,即为为认可,如如有异议议,仍应应提付讨讨论及表表决60.11宣读会会议程序序60.22宣读前前次会议议纪录60.33依照预预定时间间宣布散散会或休休息60.44例行之之报告第五十八八条所定定以获参参加表决决之多数数为可决决之议案案,得比比照前项项规定以以征询无无异议方方式行之之,但主主动议及及修正动动议,不不在此限限。

61. 重行表表决重行表决决:出席席人对表表决结果果,发生生疑问时时,得提提出权宜宜问题,经经主席可可,重行行表决,但但以一次次为限玖、付委委及委员员会62. 议案之之付委议案之付付委:议议案全部部或其一一部,得得经大会会决议,交交付委员员会处理理之付委案件件,有修修正案未未决者,应应一并付付委办理理议案内容容,包括括数种不不同性质质者,得得分交数数委员会会63. 委员会会之种类类委员会之之种类::委员会会之种类类如下::63.11常设委委员会常设委员员会:永永久性之之议事机机关,得得置各种种常设委委员会常常设委员员会得定定期举行行改选63.22特设委委员会特设委员员会:各各种会议议,对特特种案件件,得特特设委员员会处理理之,于于该案件件处理完完竣后,委委员会因因任务终终了,而而当然结结束63.33全体委委员会全体委员员会:各各种会议议于审查查重要案案件时,为为使出席席人均有有畅所欲欲言之机机会,及及尽可能能获得大大多数或或全体一一致之见见解,得得以出席席人全体体,举行行全体委委员会全全体委员员会于该该案审查查完竣,即即行结束束63.44综合委委员会综合委员员会:永永久性之之议事机机关,或或大规模模之会议议,得设设综合委委员会,处处理有关关大会会会务之重重大问题题或事件件,建议议大会采采纳之。

64. 委员之之产生委员之产产生:委委员会之之委员,除除有特别别规定外外,由大大会推选选之,或或由大会会授权主主席指定定,提经经大会同同意之65. 委员会会召集人人及主席席委员会召召集人及及主席::委员会会之召集集人,由由大会推推定或由由委员会会委员互互选,或或由大会会授权主主席指定定之委员会之之主席,除除法令另另有规定定,或另另有成例例外,得得由召集集人充任任,或于于委员会会开会时时,由委委员互选选之全体委员员会开会会时,应应另推选选主席,原原大会主主席,应应暂行退退位,俟俟全体委委员会结结束,大大会复开开时,再再行复位位66. 委员会会之议事事及表决决委员会之之议事及及表决::委员会会之议事事,应遵遵守一般般会议规规则,但但不受发发言次数数之限制制委员员会之表表决,除除有特别别规定外外,以获获出席人人过半数数者为可可决67. 邀请列列席人员员邀请列席席人员::委员会会开会时时,得邀邀请有关关人员列列席,就就所议事事项提供供书面报报告或意意见,并并予列入入会议纪纪录68. 付委案案件之处处理付委案件件之处理理:委员员会对付付委案件件,得予予增删修修正,但但委员会会对全案案认为无无修正必必要时,得得以原案案送还大大会,并并叙明其其理由。

委委员会之之讨论程程序,准准用第四四十六条条之规定定69. 对委员员会之指指示对委员会会之指示示:议案案付委时时,得由由大会附附加各项项原则性性之指示示,交由由委员会会遵照办办理70. 名称不不得修正正名称不得得修正::委员会会对付委委案件之之名称,不不得修正正但认认为确有有修正之之必要,得得向大会会建议之之71. 不得修修改原件件不得修改改原件::委员审审查案件件时,应应另作纪纪录,不不得就原原件增删删修改72. 委员会会之报告告及少数数异见之之报告委员会之之报告及及少数异异见之报报告:付付委案件件办竣后后,应将将结果向向大会提提出报告告,委员员会中有有少数异异见者,得得另提少少数异见见之报告告,以供供大会参参考73. 委员于于大会发发言之限限制委员于大大会发言言之限制制:委员员于大会会讨论委委员会之之报告或或少数异异见之报报告时,除除预先在在委员会会声明保保留发言言权者外外,不得得为与委委员会报报告相反反之发言言74. 报告之之解释报告之解解释:委委员会主主席或报报告人,为为解释委委员会之之报告,得得优先发发言75. 重行付付委重行付委委:大会会对委员员会之报报告,得得予采纳纳修正或或不予采采纳,并并得将原原案全部部或一部部交原委委员会,或或另行指指定委员员组织委委员会重重行审查查。

76. 不得对对外公布布报告不得对外外公布报报告:委委员会非非经大会会许可,不不得对外外公布其其报告77. 付委案案件之抽抽出付委案件件之抽出出:委员员会对付付委案件件延不处处理时,得得经大会会出席人人之提议议并参加加表决之之多数通通过,将将该案抽抽出,另另行组织织委员会会审查或或由大会会径行处处理之拾、复议议及重提提78. 提请复复议之理理由提请复议议之理由由:议案案经表决决通过或或否决后后,如因因情势变变迁或有有新资料料发现而而认为原原决议案案确有重重加研讨讨之必要要时,得得依第七七十九条条之规定定提请复复议79. 提请复复议之条条件提请复议议之条件件:决议议之复议议,应具具备下列列条件::79.11原决议议案尚未未着手执执行者79.22具有与与原决议议案不同同之理由由者79.33须提出出于同次次会或同同一会期期之下次次会须提出于于同次会会或同一一会期之之下次会会,提出出于同次次会,须须有他事事相间,提提出于下下次会,须须证明提提出人系系属于原原决议案案之得胜胜方面者者,如不不能证明明,应得得议决该该案之会会次出席席人十分分之一以以上之附附议,并并列入再再下次会会议事日日程。

前前项附议议人数,如如另有规规定者,从从其规定定80. 复议动动议之讨讨论复议动议议之讨论论:复议议动议之之讨论,仅仅须对原原决议案案有无复复议之必必要发言言其正正反两方方之发言言,各不不得越过过两方之之发言,各各不得超超过两人人81. 不得再再为复议议不得再为为复议::复议动动议经否否决后,对对同一决决案,不不得再为为复议之之动议82. 不得复复议之事事项不得复议议之事项项:下列列各款不不得复议议:82.11权宜问问题82.22秩序问问题82.33会议询询问82.44散会动动议之表表决82.55休息动动议之表表决82.66搁置动动议之表表决82.77抽出动动议之表表决82.88停止讨讨论动议议之表决决82.99分开动动议之表表决82.110收回回动议之之表决82.111复议议动议之之表决82.112取销销动议之之表决82.113预定定议程动动议之表表决82.114变更更议程动动议之表表决82.115暂时时停止实实施议事事规则一一部之动动议之表表决82.116讨论论方式动动议之表表决82.117表决决方式动动议之表表决83. 重提重提:下下列动议议如被否否决,于于议事情情况改变变后,可可以重提提:83.11权宜问问题。

83.22散会动动议83.33休息动动议83.44搁置动动议83.55抽出动动议83.66停止讨讨论动议议83.77延期讨讨论动议议83.88付委动动议83.99收回动动议83.110预定定议程动动议拾壹、权权宜问题题秩序问问题及申申诉84. 权宜问问题权宜问题题:对于于议场偶偶发之紧紧急事件件,足以以影响议议场全体体或个人人权利者者,得提提出权宜宜问题 (例如:议场发生喧扰,妨碍出席人之听觉,出席人得提请主席制止是)85. 秩序问问题秩序问题题:对于于议题进进行中发发生之错错误,或或其它事事件,足足以破坏坏议事之之秩序者者,得提提出秩序序问题 (例如:发言超出议题范围,出席人得请求主席纠正是)86. 处理之之顺序处理之顺顺序:权权宜问题题之处理理顺序,最最为优先先,秩序序问题次次于权宜宜问题,而而先于其其它各种种动议87. 裁定及及申诉裁定及申申诉:权权宜问题题及秩序序问题之之当否,不不经讨论论,由主主席径行行裁定,不不服主席席之裁定定者,得得提出申申诉申诉须有有附议,始始得成立立88. 申诉之之表决申诉之表表决:申申诉之表表决可否否同数时时,维持持主席之之裁定拾贰、选选举89. 选举之之方式选举之方方式:选选举之方方式,分分为下列列两种::89.11举手选选举。

89.22投票选选举90. 选举权权及被选选举权选举权及及被选举举权:会会员之选选举权及及被选举举权,除除另有规规定外,一一律平等等91. 选举之之程序选举之程程序:选选举之程程序如下下:91.11主席宣宣布选举举之名称称,职位位,应选选出之名名额,及及选举方方法91.22办理候候选人提提名,但但另有规规定或决决议时,得得省略之之91.33推定办办理选举举人员91.44选举91.55开票并并宣布选选举结果果92. 办理选选举人员员办理选举举人员::选举设设监票员员若干人人,由出出席人推推定设设发票员员、唱票票员及记记票员各各若干人人,由主主席指定定或由出出席人推推定93. 候选人人提名候选人提提名:选选举得先先举行候候选人提提名,其其办法如如下:93.11由会众众签署提提名由会众签签署提名名每一一候选人人所需签签署人数数,以达达会众十十分之一一为原则则93.22由大会会选举提提名由大会选选举提名名委员若若干人,组组织提名名委员会会推荐之之93.33由议场场临时提提出而有有附议者者候选人提提名之方方法,名名额由大大会决定定其由由提名委委员会提提名者,选选举人得得于名单单之外,自自行择定定人选设设票。

94. 单记法法、连记记法及限限制连记记法单记法、连连记法及及限制连连记法::选举得得采单记记法,连连记法或或限制连连记法,除除各该会会议另有有规定外外,一次次选举之之名额在在二名以以上者,以以采连记记法为原原则;在在三名以以上者,得得采限制制连记法法,其连连记额数数以应选选出人总总额之过过半数为为原则95. 选举之之当选选举之当当选:选选举以得得票比较较多数者者为当选选,票数数相同时时,以抽抽签定之之,如各各该会议议另有规规定者,从从其规定定96. 选举名名额及候候选人均均为一人人之选举举选举名额额及候选选人均为为一人之之选举::选举名名额及候候选人均均为一人人时,仍仍应投票票或举手手表决前项投票票或举手手表决,应应就赞成成与反对对两面行行之,如如反对者者为多数数,应另另提候选选人,重重行选举举当选选额数另另有特别别规定者者,从其其规定举行投票票时,应应以记「「○」表示示赞成,记记「×」表示示反对97. 开票及及宣布结结果开票及宣宣布结果果:选举举完毕,应应立即当当场开票票,并由由主席宣宣布其结结果拾参、其其它98. 另订议议事规则则另订议事事规则::各种会会议得就就就实际际需要。

在在不抵触触本规范范之范围围内,得得另定议议事规则则施行之之99. 未规定定事项未规定事事项:本本规范未未规定事事项,依依国父民民权初步步之规定定100.. 施行行日期施行日期期:本规规范自公公布尔日日起施行行。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