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晶Wprg 曲阜师范大学实习生试教教案 (系) 专业年级 班实习生 试教课程 实习学校 实习班级 实习课时 月 日 (星期 ) 第 节中学指导教师 月 日批准系指导教师 月 日批准课 题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教学目的(1) 了解国外见仁见智论信息素养(2) 了解国内见仁见智论信息素养教学重点 和难点BIG6技能李克东、桑新民论信息素养的观点课的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用具一、导入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素养这个词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提及 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素养呢?这个概念是怎么被提出和发展来的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板书 课题: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与发展)—、讲授新课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国外和国内对信息素养的认识首先来了解一下信息素养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强调的是对人的内在素养的一种描述 由于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从国外引入的,我们先来看一下国外对信息 素养的认识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首次 提出信息素养这一概念并把它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 术和技能”与现在的信息素养理论相比,这个定义只是一个原始雏形。
教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下设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给信息素养下 了一个这样的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 学 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1992年Doyle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的 过 定义是: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它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 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 确定潜在的信息源;确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 程 的信息源中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以便实际应用;将新信息与 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中使用信息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8年出版的《信息能力: 创建学习的伙伴》中,给出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 这一标准包含了信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方面内容1990 年,美国的 Mike E isenberg 博士和 Bob Berkowitz 博士创立了 “Big6技能”The Big6 方案信息素养确定任务1•确定信息问题2.确定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教信息搜索策略1•确定信息来源范围2.选择最适合的信息来源学检所获取1. 检索信息来源2. 在信息来源中查找信息过信息的使用1. 在信息来源中通过各种方式感受信息2. 筛选出有关的信息程集成1. 把多种来源的信息组织起来2. 把组织好的信息展示和表达 出来评价1•评判学习过程(效率)2•评判学习成果(有效性)国内对信息素养的认识李克东一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最基本的要点:1. 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
这些素 养需要通过对学习者进行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与应用实践训练来培养2. 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在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的所有阶段,批判性地处理信息是信息素养 的重要特征这些素养的形成不仅要通过计算机技术技能训练来培养,还要通过加强 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来培养3. 能够运用信息并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指信息使用者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具有较好的与他人合作共事 的精神,使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推动社会进步这些素养需要通过加强思 想情操教育来培养桑新民一一从三个层次、六个方面描述了信息素养的内在结构与目标 体系:第一层次1. 高效获取知识的能力;2•熟练、批评性地评价、选择信息的能力;3.有序化地归纳、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第二层次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 第三层次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情感,以及法律与社会责任课下任务结合课后的拓展阅读完成学生活动 深入理解“信息素养”这一概念三、课堂总结1. 国外对信息素养的认识2. 国内对信息素养的认识重点掌握BIG6技能 李克东、桑新民论信息素养的观点。
见 意 的 行 执 案 教 对自我分析小 组意见指导教师意见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