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70m悬链线箱型拱桥施工案例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68.64KB
约28页
文档ID:158867382
70m悬链线箱型拱桥施工案例_第1页
1/28

乐山岷江二桥维修加固和拓宽工程70m悬链线箱型拱桥施工案例中交三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乐山岷江二桥维修加固和拓宽工程项目经理部二零一三年三月八日1、工程概况岷江二桥位于乐山市市中区现岷江二桥全长约666.9m,为空腹式悬链线 拱桥,其跨径布置为:2X30m (引桥)+7X70m (主桥)+2X30m (引桥)引道 (含交叉口改造)全长581m为保证美观,拓宽新桥与老桥保持一致桥区枯水期江面宽约160m,水面高程约355.6m,最大水深约3.3m施工期 间江面宽约530m,水面高程约356.4m,最大水深约4.1m丰水期江面宽约540m, 水面高程约357.2m,最大水深约4.9m,每年6、7月份为洪水期主拱构造:主孔箱型底部净跨70m,矢跨比1/8悬链线箱型拱,拱轴系数 2.814,净矢高为8.75m拱圈总高度为1.3m,全宽13.1m主拱圈采用C40钢筋 混凝土,拱上立柱及副拱采用C35混凝土主拱圈拱脚处第一箱室顶底板厚度 为30cm,其余中间箱室为20cm拱上每边设4孔净跨4.5m腹拱,实体横墙厚 0.7m,主拱圈腹拱第一、第四为三铰拱主拱圈的预拱度从拱脚至拱顶按照二 次抛物线过渡,并考虑拱架变形。

附拱构造:主孔箱型底部净跨30m,矢跨比1/6悬链线箱型拱,拱轴系数 1.756,净矢高为5m,拱圈总高度为0.8m,全宽13.1m主拱圈采用C40混凝土, 拱上立柱及副拱采用 C35 混凝土拱上每边设 3 孔净跨 2m 腹拱,实体横墙厚 0.7m,靠主拱脚第一个腹拱为二铰拱拱角设置伸缩缝两道30m附拱圈不设置 预拱度具体见下图:^LICII原设计主拱圈采用拱架施工,附拱圈采用满堂支架或拱架施工施工顺序为: 先对称施工第 1、2 和 10、11 跨,再对称施工第 3、4 和 8、9 跨(拆架时此 4 跨张拉临时预应力,消除拱圈对桥墩的水平推力影响),最后施工第5、6、7跨 全桥合拢(合拢强度达到要求后,临时预应力放张)具体见下图:114 af 1111 <()血❻啓 qJ 1j 1 j swer} ® ® 孙 ■啡 0LMHUHIKw-mefi i即 o e qA 1® 0 0 0 $ V 4>LwMllBh ?.WHIf|«!k*iB.(J** BfflBi i少①申 (34 1® 強 a ❻ (*9 0T^MMUHNkJj r^r^rr^> « 由«eb«4>山V・呦®。

片兰岂w»WMMMfr^rnsrm J1j 鹿i Q mwm itiiiM ® ® ®U4MIHA.JUHMflAMMMkMinMlK ■MMMrifLr>*m^—7i亠■■■■匚" fIJMKMM-mA- j imiiii *-*wl5 2 g\^AL^LUmm«^4^S J JSU4IMIMIP何myttt ni阳 3 血 QT T Ti 晶 5 & « 4 9tSr*1*****"1^*™{■心■ um(4U V t ir i彷 6 E Q:I 1"T 丁十皆屮> 血 0 酣 $90UMHH2、拱桥的设计和施工特点 2.1拱桥的设计特点2.1.1本拱桥因考虑美观需要,设计与老桥桥型一致2.1.2拱桥与简支梁相比:优点:拱的弯矩、剪力较小,轴力较大(压力),应力沿截面高度分布较均 匀节省材料,减轻自重,能跨越大跨度宜采用砖、石、混凝土等材料养 护维修较为方便缺点:拱对基础或下部结构施加水平推力,增加了下部结构的材料用量, 对地基要求高2.1.3本桥设计为悬链线,形状是因与悬在两端的绳子因重力作用下掉下 来之形相似,将其反方向应用为合理拱轴线,使其在荷载作用下拱内各截面弯 矩剪力等于零,而只有轴力。

由于拱在完好状态恒向推力可互相抵消,桥墩只按 承受活载的水平推力来确定大小,因而桥墩不能承受单向恒载的推力,这样,多 孔拱桥如果一孔破坏,恒载推力失去平衡,桥墩必然倾倒,紧接着将造成连孔相 继倒塌的严重后果(因此本拱桥设计4#、7#为自稳墩,2#、9#为交界墩,防止 连孔倒塌)受力图示如下:QlinuiHiimmmri2.2本拱桥的施工特点2.2.1每自稳墩和交接墩之间为一联,为平衡水平推力,每联之间不能单 跨施工,支架所占用的材料多2.2.2施工工序多,不便于机械化施工,拱圈浇筑需设置间隔槽,分段较 多,施工周期长(本桥上跨岷江,每年6、7月份为洪水季节,必须在汛期来临 前把主拱圈施工完毕)2.3.3拱轴线为悬链线,线形不宜控制2.3.4考虑施工中对桥墩的水平推力影响,必须按照合理的施工顺序施工3、总体施工方案项目开工后,根据业主的要求,大桥确保在2013年5月中旬完成3-9跨 70米主拱圈砼浇筑,力争完成30m附拱圈(1、2及10、11四跨)砼浇筑及支 架拆除项目部紧紧围绕这一基本前提,进行大桥施工方案的优化,确定在桥 位上游5m处修筑施工便道(为保证隔水效果,在便道纵向中间采用粘土填筑, 形成隔水层),拱圈施工采用满堂支架法,这样有利于扩大作业面,便于加快工 程进度,(若采用原设计拱架施工,施工下部时填筑的围堰材料得不到有效利用, 增大施工成本;拱架属于劲性结构,变形较大,拱圈线形不容易控制;分段浇 筑周期较长,工期也也达不到业主要求),项目部根据主体工程的工期要求,制 定了总体施工方案,进行了资源配置及工序安排等。

3.1、施工顺序:拱圈施工根据现场进展情况,综合建设、设计、监理、专 家各方的意见建议,确定先开始5、6、7三跨的支架搭设等施工,在8、9 两跨 具备条件后,紧接着进行8、9 跨支架搭设等施工,并作为重点安排,在不影响 总体进度的情况下,优先考虑浇筑 8、9 两跨的拱圈砼,然后浇筑 5、6、7 三跨, 以便 8、9跨早拆架,给下一步过水通道的改移争取更多的时间8、9 两跨拆架后,紧接着进行过水通道改移,硬化 3、4 跨支架基础,用8、 9 二跨的支架模板等进行 3、4 跨拱圈施工,在 3、4 跨拱圈施工完成后,5、6、 7 三跨同时拆架,将支架模板等用于 1、2 跨及 10、11 跨的拱圈施工在 1、2 跨拱圈支架搭设完成后,3、4 跨拆架,1、2 跨及 10、11 跨的拱圈砼达到设计 要求后拆架随着支架拆除,根据现场情况从江中间向两岸挖除便道填土,并 进行河道清理对可利用的提早规划,尽量减少废弃施工顺序为:填筑施工平台f平台硬化f支架搭设f安装主拱圈底模板f 支架预压(沉降观测)f钢筋模板施工f拱圈混凝土施工f支架拆除(拱圈砼 强度达到 100%且拱上横墙施工完成后)现有施工顺序取消临时预应力后充分利用 4、7#自稳墩和 2、9#交界墩(设 计已充分考虑足够的安全储备,对4、7#墩钢筋配筋较密,主筋型号为①32, 2、 9#墩采用和桥台类似的重力式墩台),经设计及专家论证,拆架后产生的水平推 力对墩身无影响,确定此方案可行。

3.2 拱圈施工中应当重点把关的几个方面:3.2.1 填筑施工平台:墩身完成后,进行两个墩身之间支架基础的平整,因 江水水位较高,支架基础受江水影响较大,根据现场填筑便道所用材料、承载 情况,确定支架基础面高出水位1.5-2.0m,高出水位部分选用级配良好的砂砾 分层填筑压实,一联中的几跨基本保持在一个平面上,基础处理完成后,紧接 着浇筑15cm厚C20砼进行硬化(硬化时做好纵横坡及边沟,防止下雨积水浸泡 基础),在砼初期强度形成后,进行测量放样,准确放出每根脚手架的平面位置, 打出墨线,中心线和边线用红色的油漆标画,同时测量砼表面的高程,按设计 的悬链线计算出每排脚手架的顶标高,从而计算出每排脚手架的长度,按计算 的长度搭设支架,完成后即形成悬链线拱3.2.2 支架搭设: 根据设计荷载,并考虑桥跨自重、施工荷载、振动等因 素,通过计算,支架的立杆间距为60X60cm,步距120cm,横向、纵向及水平 方向均设剪刀撑,在桥墩位置,支架与桥墩用钢管连接固定,使一联内同时浇 筑砼的支架与桥墩连成整体,增强整体受力效果,在支架搭设的过程中,由项 目部现场管理人员、安全员对每一个扣件进行认真的检查,发现有变形的、裂 缝的不合格的清出场,30m附拱圈支架搭设按照70m主拱圈搭设方式进行。

3.2.3 支架预压: 底模铺设完成后进行预压,预压荷载为拱圈自重荷载的 120%,预压时间以沉降量控制,在最终沉降量达到3mm/24h以内时卸载,预压 采用沙袋法,对称均匀加载预压完成后,调整标高,整修模板,用胶填塞板 缝;支架预压是对搭设支架进行的一次检测,因此预压过程中需严格按照预压 方案执行,各级质量、安全体系应积极参与其中,做好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 管3.2.4 准备工作:按已确定的方案,每一联为一次浇筑,砼的方量较大, 而且浇筑的面积也很大,又值春节期间施工(5-9 跨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保证 砼供应,三跨同时浇筑的情况下,需要四台砼泵车和配套的运输车,5-9 跨完 成后,其他的施工与此类似,不再赘述3.2.5拱圈浇筑顺序:浇筑拱圈时,每联相连接的几跨(按设计划分),跨 与跨要对称,每跨的浇筑部位也要对称(纵向、横向),如果一联设计是二跨, 则设四个作业面,如果一联是三跨则设六个作业面,在浇筑砼前,对所有作业 人员、管理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必要时进行模拟演练,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 的岗位和主管,便于在特殊情况下及时汇报,及时处理问题,所有作业面统一 指挥,同时放料,同时振捣,70米拱圈每跨分5个间隔槽4段进行拱圈砼浇筑, 30米拱圈每跨分3个间隔槽2段进行拱圈砼浇筑,严格控制。

浇筑过程中,出 现任何情况,要第一时间报告主管,主管逐级上报,直至总指挥,根据出现的 情况,总指挥确定处理方案、人员等,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每跨安排二个 架子工,二个模板工在现场值班、检查,安排一名电工负责用电等事项所有 作业面及指挥人员,均配对讲机,保持通话畅通4、具体施工方案4.1满堂支架施工方案4.1.1施工平台为了满足支架基础的需要,施工平台填筑过程中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分层碾 压,压实度按93%进行控制,同时浇筑15cmC20砼垫层,在横桥向做1%坡便于 排水,并保证垫层表面浇铺的硬化层要密实,平整,无明显凹凸现象施工平 台每侧比支架宽1m,便于支架搭设及保证边缘支架的稳定性,在便道侧做排水 沟,防止便道因下雨积水对支架基础的影响4.1.2支架搭设工艺流程搭设顺序为:扣件检查一地基处理一测量放样一安放底座一安装 立杆、第一、二层水平横杆一检查立杆垂直度及横杆水平一接长立杆、安 装横杆到设计标高 一 安设剪刀撑 一 安装顶托 一 搭设顶端方木、虎头楔及 横向钢管 一 初调标高 一检查验收 一 支架预压、观测、卸载 一 精确调整 标高4.1.2.1管架选材与布置:支架采用WDJ碗扣式钢管支架,立杆纵横间距: 实腹段0.6mX0.6m,步距为1.2m,立杆顶部采用UD-5O型顶托。

顶托、立杆自 由端高度W20cm,因支架较矮,横向较宽,支架横向不设置缆风绳4.1.2.2方木布置:钢管支架搭设完成后,在顶托上横桥向布置8 cmX12 cm木方(因钢管支架纵横均为60cm间距,所以横向方木下料均为60cm的整数 倍,使方木接头部位均在顶托槽内,保证受力效果)顶托上用虎头楔调整方木 与方木接触面的斜度,一方面保证方木与方木切合紧密,另一方面保持拱圈整 体线型,纵向设置8 mX 8cm方木4.1.2.3底托布置:底托下钢板与地面之间密贴4.1.2.4模板铺设:采用1.5cm厚,122X244cm规格的覆膜竹胶板,从桥 梁中心线向两侧铺设,底模宽出拱圈边缘20cm,侧模立于底模上,即底包边4.1.2.5拱圈的拱度按测量的高程控制,用顶托进行调整(木楔微调),如 下图所示:70m主拱圈支架搭设示意图1.5cm厚竹胶板8cm方木15 cm厚C20砼垫层对拉杆横杆70m主拱圈支架断面图才2^10二二二、HI l.il 1 ''O主柏菲ED才平「匸求取顶尼电?i,奢苗卉崔蛙心申英厲律一汹70m主拱圈支架平面图(cm)4.1.3 支架搭设:支架搭设前根据设计纵断面图计算出拱圈底至地面的高度 及拱圈底面标高(减去方木、模板等厚度),并计算出搭设支架所需的材料用量。

从拱跨垫层中心开始,向四周逐步延伸,进行支架搭设,先搭设立杆,紧跟 着设置扫地杆和第一步大小横杆,逐层向上推进随着架体升高,剪刀撑应及时 设置安全网在剪刀撑等设置完毕后设置支架搭设宽度比拱圈每侧宽 2m碗扣式钢管用量:横桥向间距60cm,设置30排;纵桥向间距60cm,设置 117排;立杆3510根,纵横杆布距为1.2m,设置10层,立杆上安装60cm长横 杆,共7920根,单跨70米共需11430根.立杆底部支撑面必须与混凝土基础水平接触,不得置于松散的砂石堆上4. 1. 3. 1水平剪刀撑: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3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 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设置时,有剪刀撑斜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 的 1/3;并在立杆顶部及立杆底部各增设一道4.1.3.2横向剪刀撑:支架四边满布剪刀撑,中间每隔2.4m设置一道横向 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4.1.3.3纵向剪刀撑:纵向剪刀撑间隔2.4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4.1.4拱圈底模制作:a、在顶托上方横向设置8X12 cm木方b、根据拱架 的倾斜度,加工虎头楔(一头大,一头小),钉在方木上C、将钢管固定在虎头 楔上4.1.5 质量要求4.1.5.1 剪刀撑的设计:a. 支架四周满设剪刀撑;b.中间每隔2.4m设置一道。

4.1.5.2顶部支撑点的设计:各支撑点必须位于立杆的正上方,立杆自由端 不得超过 20cm4.1.5.3 支撑架搭设的要求:① 严格按照计算的间距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② 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规范的要求;③ 确保钢管质量合格,已经变形的锈蚀严重的和有明显缺陷的钢管不得使 用;④ 地基基础砼的设计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4.1.6 支架预压方案4.1.6.1 支架预压的必要性预压的目的主要是:①消除基础和支架的非弹性沉降;②检验支架体系的强 度和稳定性用砂袋法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顺序与混凝土浇筑顺序一致,预压荷载为主 拱圈自重的 120%;预压过程中不间断测量观测,在荷载达到 100%后,放缓加载 速度,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加载,检查分析,确定可以继续加载时方可继 续加载;加载至120%时连续观测24 小时,沉降值在 3mm/24h 以内为合格4.1.6.2 预压荷载计算施工中应根据截面图计算砂袋和混凝土比值,并按照比值加沙配重主拱圈 的钢筋砼重量乘以1.2 的系数作为预压荷载,预压重物为砂袋,根据《钢管满堂 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194-2009)第4.2项规程制定。

4.1.6.3压重观测点的位置与布置预压加载顺序:主要在70m主拱圈拱脚间隔槽、拱圈分段浇筑范围的中心和拱顶合拢段布置 压重区间观测点,30m附拱圈则是按拱脚、拱顶、拱圈分段范围布置压重区间观 测点单个拱圈的预压加载顺序如图所示70m主拱圈砼垫层设置沉降观测点30 个:横向每排平均分布3个,纵向每间隔7m设置1排(用于测量基础的沉降)横断面预压观测点布置图'I 11'—- I 」〔一H—F」—」』:租丨山丨AElI:艸將 11 ■ £ #13彳纵断面预压观测点布置示意图4.1.6.4 预压的工序流程:① 压重前支架的检查验收;② 压重的准备工作:a、主拱圈自重荷载;b、选择合适尺寸的砂袋,在拱圈 底板上画线;c、测量准备;d、设备准备;e、其他准备;③ 全面进行测量观测一次;④ 根据画好的线和预先准备好的砂袋从拱脚向拱顶依次布置;⑤ 沙袋放置时出砂口在低端,进砂袋口在高端;⑥ 压重一半时进行一次观测记录;⑦ 按照要求布置好全部压重荷载,进行一次全面观测,之后每3小时进行一 次观测;⑧ 从砂袋布置完成后开始压重的稳定时间不少于24 小时,安排现场各类值 班人员,对压重情况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观察、观测和巡视。

⑨ 上图示意中A、B、C、D段预压弧长为8米,其中A、D段施压重量为185.7 吨,B、C段施压重量为206.6吨;E、F、G段弧长为2米,E段施压重量为41.2 吨,F段施压重量为71.1吨G段施压重量为62.1吨;开始卸载:卸载前必须对压重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观测,然后注意均匀卸载 荷载卸至一半时进行一次观测,全部砂袋卸完后进行最后全面的观测整理观测记录,上报观测记录根据支架预压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地基和支架产生的非弹性变形和弹性变形值根据支架的弹性变形值最终确定预留高度并确定出主拱梁底模顶面 高程调整底模顶面高程在测量观测成果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原则只 要求预压5、6、7 三跨4.1.6.5 施工注意事项及安全保证措施① 拱圈压重支架预压要成立专门施工班组,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施工技术 负责人要亲自现场指导和检查,并作好施工技术交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 处理,作业班组要按照技术交底的要求施工,杜绝违章作业和违规指挥现象② 加载前要仔细检查底模下的木楔块铺垫情况,若有脱空,可用顶托进行调 节,保证底模的均匀受力③ 压重荷载要和实际相吻合,避免偏差过大④ 测量人员要及时和准确读取观测数据,保证观测记录的可靠性必须真实、 可靠,便于指导施工。

⑤ 压重要选择在正常天气下进行⑥ 底模两侧要按照有关要求装好护栏,护栏外侧要挂好安全网⑦ 起重设备要专人指挥和专人操作,施工中要避免双重作业4.1.6.6 支架预压后的检查和验收支架预压后,由技术主管、工程技术部门等联合对支架进行全面检查,主要 是检查支架有无变形、地基沉降量、垫层有无破裂、扣件有无松动损坏等等对 检查出的问题,认真整改后,再次进行复检,直到全部符合要求方可进入下一道 工序(目前第8跨已预压完毕,24h内变形量在3mm内)4.1.7 支架计算书 支架计算主要为浇注过程中拱块的水平推力及预拱度的计算和设置,其他与 常见的梁式桥类似,不再赘述,4.1.7.1 拱块重力的分解〈讣5/ G八当拱块作用于支架顶部的斜面时,如下图, 其重力可分解为垂直于斜面正压力 N 和平行于斜 面的切向力T,此外,由于N地作用,在拱块与模 板间产生摩阻力T0以抵抗使拱段下滑的切向T, 由此,切向力 T 的一部分传给拱架斜梁,其余部分切向力(T—T )则继续往下传至墩台或下一根斜梁0由此可知:N二Geos© T二Gsin© T 二口N二口Geos©0G—拱块自重 》=拱块与模板间的摩擦系数,混凝土拱圈采用0.47。

①本桥取1/4拱跨处1m长进行验算;②取本桥拱角处1m进行计算©图解后-12.06°©图解后-30°G=q1X 1=180.677 KN/mX1-181KNG-q1 X 1+q2-180.677 KN/m X 1+92.38 XN-181Xcos12.06° -177KN1-273.06KNT-181Xsin12.06° -38KNN-273.06Xcos30° -236.48KNT-uN -0.47X 177-83KN0T-273.06Xsin30° -136.53KNTVT采用T-38KN作为水平推力验算标0T-uN -0.47X236.48-111.2KN0准T>T采用T-136.53KN作为水平推力验算标0准,在主拱圈与拱座处加强阻力隔板,反推至混凝土稳定4.1.7. 2预拱度值计算a、拱圈自重产生的拱顶弹性下沉5 1-【(l/2) 2+f2】Xo / (fXE)式中:l—拱的计算跨径;f—拱的计算矢高;o ―,恒载作用下拱圈截面的平均应力,二Hg/AcosVm;A—单位宽度的拱圈截面面积;Hg一以拱圈单位宽度计的恒载推力甲m—四分点截面处拱轴线的水平倾角,cosVm=l/ V 1+tg2^m; o =Hg/Acos 血 mE—弹性模量;5 1=【(l/2) 2+f2】Xo / (fXE) = 3cm(设计提供值)b、拱圈温度变化产生的弹性下沉6 25 2=【(l/2) 2+f2 】X【a(t2-tl)】/f式中:a—拱圈材料线膨胀系数,a=lX10-5;t1—年平均温度,11=16°Ct2—拱圈合拢温度,假定12=8C5 2=【(l/2) 2+f2 】X [a (12-11)】/f=【(70/2) 2+8.752 】X【1X10-5 (8-16)】 /8.75=-11.9mmc、 混凝土拱圈因混凝土硬化收缩产生的拱顶下沉值5 3 53=【(l/2)2+f2】Xka/fk=5 〜155 3=12.5cm(设计提供值)d、 支架的非弹性变形5 4 满堂支架杆件相连全部依靠扣件,非弹性变形可分为接头的挤压变形和卸落设备的压缩变形各取2mm54=4mme、 支架基础受载后非弹性下沉量5 5参照《路桥施工计算手册》方木在混凝土基础上,故5 5=5mm 5=51+52+53+54+55=30-11.9+125+4+5=152mm取 5=15.2cm。

4.1.7.3预拱度设置主拱圈采用二次抛物线法分配预拱度值: 将坐标系建立在拱顶,如下图,分别计算1/4、1/2、3/4处预拱度值,由有 关公式得:5 =5(1-Z2)=15.2X [1- (1/4) 2] =14.25cm1/45 =5(1-Z2)=15.2X [1- (1/2)2】 =11.4m1/25 =5(1-Z2)=15.2X [1- (3/4) 2】=6.65cm3/44.2拱圈混凝土施工方案4.2.1模板制作和安装4.2.1.1底模的装配:施工时,首先由测量人员精确放出主拱圈底面控制标 高线,即底模顶标高向下推算顶托高程并挂线调整,底模采用244 cmX122cm X 1.5cm竹胶板制作,底模下采用8X8cm纵向小方木(间距30cm)固定在横向 大方木(间距60cm)上,做为底模受力支撑架,(之前第8跨底模下用二根纵向 钢管并一起固定在横向大方木上,双钢管及竹胶板用铁丝固定,钢管接头地方局 部容易隆起,影响线性,其余跨均用8X8cm小方木代替纵向钢管)竹胶板长边 沿纵桥向布置横向接缝设在二根钢管中间,接缝用双面胶填缝处理;纵向接缝 应采用木条镶边,以防接缝处漏浆及变形顶托与钢管采用铁丝固定,面板应顺 着钢管微弯,保证主拱曲线线形。

模板面板采用竹胶板,竹胶板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表面无腐朽、霉斑、鼓 泡、脱胶、翘曲、凹陷、污染等现象,板边平直、无缺损,强度、含水率、吸水 率等性能应均符合行业标准要求面板的裁切应使用电动密齿锯,模板制作及安 装的偏差应满足工艺要求模板所用带木、方木应采用优质干燥的松木4.2.1.2 侧模及槽型内模安装:侧模根据主拱圈各分段长度情况纵向分成 2 m〜3 m的小段,侧模采用1.5cm的竹胶板面板,配以竖向带木加劲,外侧用钢 管及方木形成框架,采用钢管和支架立杆固定支撑,侧模置于底模上,根据拱圈 内横向分布钢筋的位置布设拉杆,用M16拉杆对拉模板接缝隙用木条加固,用胶 贴缝,以防漏浆,以保证拱圈侧面的外观质量槽型内模以1.5cm复合竹胶板为面板,以加劲带木为骨架,内模底板不封闭, 中间开口,为防止砼上浮挤压变形,内模与内模、内模与侧模间采用钢拉杆对拉、 拉杆外套塑料套管内模的安装应注意内模的固定及内模间的固定,以防止砼浇 筑中砼上浮力及冲击对内模影响,造成跑模对于主拱圈底顶面坡度较大的位置, 应在主拱圈底板及顶板砼面上压盖木板,以防砼下滑溢出侧模及内模均可场下加工,现场分块组拼,可依照主拱曲线线形做成小段的 折线形状,拼接中应将模板间缝隙用薄木条嵌缝,防止漏浆。

4.2.2 拱圈钢筋工程4.2.2.1钢筋基本要求① 本工程所用钢筋应符合规范要求方能考虑进场使用② 钢筋进场前要作相应试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通过方可使用③ 钢筋进场后必须按规格分批验收、堆存,不得混杂,应挂有标识④ 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必须准确无误4.2.2.2钢筋加工① 钢筋调直和清除污锈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② 钢筋的弯制和末端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中的规定③ 主拱纵向主筋加工应预先根据钢筋接头形式,满足规范的要求,计算出每 节段施工的主筋长度,且在场下先根据计算的长度将钢筋焊接成为整根,钢筋焊 接采用闪光对焊或搭接焊4.2.2.3钢筋现场安装与连接① 纵向主筋接头位置均设在主拱圈施工间隔槽② 纵向主筋的现场连接主要采用闪光对焊③ 纵向主筋间隔槽位置预留钢筋接头,接头长度区段为35d(d为钢筋直径) 且不小于50 cm所有纵向钢筋的接头和连接全部在间隔槽内,待浇筑间隔槽混 凝土时再连接④ 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有上岗证,焊 条选择应符合规范表中的规定如监理工程师有要求,搭接焊接头可现场取样试 验。

钢筋接头的焊接满足规范中的要求⑤ 拱圈底模铺好后,即测设中线、边线、标高、标出各分段点及横隔板的位 置,作为安装其他模板及绑扎钢筋的依据拱圈钢筋安装采用在桥下加工弯制, 运至拱圈上就地焊接及绑扎施工钢筋焊接绑扎顺序按拱脚至拱跨 1/4 段,先 安箍筋后穿主筋的办法;拱跨 1/4 处至拱顶段先穿主筋后套箍筋,以利施工 主钢筋接头(闪光对焊)、箍筋及横隔板钢筋连接采用焊接间隔槽钢筋除纵桥 向在焊接分段钢筋时一次成型外,其余的横桥向钢筋和箍筋可在浇筑前绑扎⑥ 钢筋绑扎时,应校核钢筋网片间距,以保证钢筋网片的保护层符合要求4.2.2.4 钢筋保护层为确保砼外观质量,减少保护层垫块与模板接触面积,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 保护层垫块,垫块不少于4个/川,呈梅花型布置4.2.2.5预埋钢筋:主拱圈上拱上横墙预埋钢筋不得遗漏,拱上横墙钢筋应 考虑拱上横墙的设计、施工要求4.2.3主拱圈混凝土工程:本工程采用商品砼,由砼运输车运至现场,砼输 送泵浇筑入模,在签订商砼供应合同时,必须明确砼的供应质量(考虑钢筋的间 距较密,应明确粗骨料的级配要求)、数量、时间以及检验标准要求等在拱圈 砼拌合前,要派专人到商砼站监督拌合质量等,在商砼到现场时要进行必要的试 验检测,不合格品不得使用。

4.2.3.1 C40 砼材料及砼的质量① 砼配合比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验证,其强度、和易性、耐久性等指标符合有 关规范要求,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② 米用高效优质减水剂,延长砼的初凝时间,改善和提高砼和易性砼的最 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量应符合规范规定砼的砂、碎石、水泥采用配料机配料, 配料机的计量系统应在校核合格期内砼的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中规定砼运输米用砼运输车,砼从搅拌机倒出后, 用砼运输车运输送到施工部位,时间不超过 30min4.2.3.2 混凝土浇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拱圈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必须到 位,主要包括: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工具、工序检查和应急措施等准备工作 在施工前必须周密计划,精心组织,落实各项具体事宜后,方可实施① 、现场施工人员准备:浇筑拱圈砼时按以下人员配置:总指挥1人,每跨 指挥1人;每个作业面按6人/面(刮平砼、收面、振捣等);泵管及砼入模每个 作业面2人,支架模板检查每跨各2人,电工1人② 、机械设备准备:混凝土施工前必须检查自有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同时督 促商砼站对所需要的设备进行整体检修保养,确保施工连续性,同时做好相应的 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机械设备故障(如拌和站、泵车、电源等),及时启动应急 预案。

现场拟投入施工的机械设备如下:汽车泵现场3台(并1台备用,现场待命), 装载机1台;振捣棒50型12根、 30型振捣棒6根、平板振捣器6个;砼运输车 10 辆;发电机一台4.2.3.3 浇筑前的工序检查① 、砼浇筑前应对人员到位情况及材料的质量、数量、模板、钢筋、设备等 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原材料:原材料质量、规格、数量等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模板:模板加固是否稳固,堵缝是否密实,预埋件等是否齐全到位钢筋:钢筋的型号、根数、间距、保护层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焊接是 否符合要求设备工具:设备工具是否准备齐全,设备调试性能是否良好 人员:人员分工是否明确,是否到位② 、根据集料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施工前须对砂、石等原材料测定含水 量(根据当天温度变化和光照强度不同增加检测频率),调整施工配合比,严格 按配合比施工4.2.3.4 砼浇筑① 5、6、7跨同时进行混凝土浇筑,在5、6、7跨每跨便道中心的位置各安 排一个泵车浇筑混凝土,每个泵车配备 3-4 台罐车进行混凝土运输,浇筑过程中 专人负责指挥,保证浇筑混凝土是三跨同步、单跨两侧同步,同时开启6个作业 面,每个作业面配备工人8人、振捣棒至少保证3 个、平板振捣器1 个,浇筑顺 序如图:拱圈混凝土分段浇筑示意图中各段的浇注为对称连续浇筑, 不能连续 浇筑时,要等相邻混凝土强度和施工缝的处理完毕后进行浇筑。

其他跨拱圈混凝 土浇筑时遵循5、6、7跨浇筑的原则浇筑过程中要注意进行支架的沉降观测和 墩柱的位移观测确保各项数据在计算可控范围内,为下一联施工总结经验② 拱圈砼施工时沿拱跨方向分环分段对称浇筑,准确控制两端浇筑速度,分 段方式为见下图(每跨两侧分段方式相同,长度一致)以70 米跨为例,先从拱 脚的 1 开始进行浇筑,然后浇筑靠近1/4 处上部的 2,两侧对称浇筑分环方式 为:每段底板和腹板(横隔板)为一环,每段顶板为下一环,按分段循环浇筑 各分段内砼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毕,因故中断时,应浇筑成垂直于拱轴线的施工缝, 如已浇筑成斜面,应凿成垂直于拱轴线的平面或台阶式结合面每节段砼连续浇 筑不得中断,保证在砼初凝时间内浇筑完毕③ 70m主拱圈每跨设置5个2m的间隔槽:拱脚各一处、1/4的位置各一处、 拱顶合拢段一处间隔槽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每侧各段接缝面与拱轴线垂直间 隔槽和拱顶合拢段砼应待拱圈分段浇筑完成后且其相邻段混凝土强度达到 85% 和结合面按施工缝处理后方可灌筑间隔槽浇筑顺序为先浇筑1 /4处的间隔槽和 拱脚处间隔槽,最后进行拱顶间隔槽合拢间隔槽混凝土可采用比拱圈高一级的 微膨胀混凝土从拱脚向拱顶的顺序一次性浇筑,拱顶合拢段间隔槽要等拱脚间隔 槽的强度达到85%时方可浇筑。

30m附拱圈分段和间隔槽设置:在拱脚、拱顶对称设置间隔槽共3个,每个 间隔槽长2m°30m单跨拱圈分段方式见下图,浇筑顺序为先浇筑拱脚至拱顶一段, 再浇筑拱脚间隔槽,然后为拱顶合拢段,30m附拱圈同70m主拱圈分两环,浇筑 过程控制遵循主拱圈浇筑④ 除混凝土底顶板其余部位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器移动距离不得 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在一定的间距,插入下层砼5 cm〜10 c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 筋,插棒时布点均匀,对拐角和斜坡死角处应加密布点,不得漏振或过振砼振 捣原则:砼不再下沉、不再冒泡、表面开始泛浆后为止底顶板混凝土振捣采用平板振捣器,应使平板与混凝土保持接触,使振波有 效地振实混凝土,待表面岀浆,不再下沉后,即可缓慢向前移动,移动速度应能 保证混凝土振实岀浆在振的振捣器,不得搁置在已经凝固或初凝的混凝土上⑤ 主拱合拢段(拱顶间隔槽)砼浇筑时段应选择在一天中温度相对较低的时 间,合拢温度根据当天气候变化而定,合拢段混凝土采用比拱圈高一级的微膨胀 混凝土,浇筑前在合拢段两侧用沙袋进行对称压重,压重重量等于合拢段混凝土 重,以保证拱圈的线性,一次性浇筑完毕。

本工程先浇筑5、6、7和8、9跨拱 圈,然后进行其他拱圈的浇筑,浇筑时尽量保证每联几跨同步浇筑,同时合拢, 选择充足泵车和能满足连续浇筑的一定数量的砼运输车,并安排专人指挥机械车 辆,满足浇筑秩序的正常1. :〕丨 浇戕序:对横、2段馳札对粗飙1圧册札 皱迥设卄要求昵5 Z后瀝讷耿 70m拱圈分段示意图乙乙4.2.3.5砼养护及拆模① 砼浇筑完成并初凝后,立即铺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低于7 d, 在砼初凝前不得受水冲蚀② 养护期间温度低于5 °C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砼面上洒水③ 每节段砼浇筑完毕后,接缝面开始泛白,强度约2.5 MPa左右即进行凿 毛,处理后表面要不见白浆,可见毛糙的砼新鲜面为止彻底清洗干净凿毛面④ 主拱圈须等养护试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方可拆模4.3支架拆除方案拱圈砼强度达到 100%且拱上横墙施工完成后,即进行主拱圈卸架支架拆 除在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在横向应同时一起卸落充分利用自稳墩和交界墩, 三连拱或二连拱多孔同时卸落,只需遵循先搭后卸、先松后拆的原则卸架原则 为少量、多次、均匀、对称支架卸落在横桥向必须同时均匀卸落,在纵桥向从 拱顶向拱脚逐排卸落,并保持几跨左右两侧同步对称进行。

卸落设备应放在支架 梁柱处,支架卸落时从跨中向两端进行,模板卸落分阶段进行,当达到一定的卸 落量时,支架才能脱离梁体施工中进行严密观测,达到最佳卸架要求主要顺序为:先拆8、9跨支架,后用于通航和过水通道,拆除的支架用于 3、4跨支架搭设; 5、6、7跨支架暂时不拆,保证在不做张拉的情况下其水平 推力不对桥墩产生影响,待3、4跨拱圈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进行拆除5、6、7 跨的支架,5、6、7跨拆除的支架用于1、2、10、11四跨同步进行施工单跨:先松拱圈跨中(拱顶)一横排的顶托一依次松两侧拱脚顶托一松两侧 拱脚顶托f拆顶排支架一••—底排支架保证一联几跨同步拆架)4.3.1拆除要求:① 支架拆卸前应划分清楚作业区域,周围设绳绑围栏或设置警示标语;安排 专人检查支架上有无电源线经过或其它障碍物阻塞,如发现应立即排除,然后派 专人进行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入内② 拆卸支架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扎紧裤脚口、穿 软底鞋才能上架,防护措施不齐者严禁上架拆卸③ 拆立杆时,要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 应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④ 拆除支架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一致,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 的结扣时,应通知对方,相互注意安全、以防坠落。

⑤ 大面积支架、模板拆除后所预留的歇道、上料平台、马道等,应在大片支 架拆卸前先进行加固,以便拆卸后能确保其完整、安全和稳定⑥ 拆卸模板进行的悬空作业,应有稳固的立足点;高处拆模作业应配置登高 用具或搭设架板;结构复杂的模板拆卸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措施进行⑦ 拆卸时严禁碰撞支架附近的电源线,电源线如能拆除或转移的尽量移开、 远离支架,以防事故的发生⑧ 拆卸下来的材料,(模板和杆件)应用绳索拴住徐徐下运,严禁往下抛掷; 运至地面后的材料应按照指定地点堆放,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 拆下的扣件、下托要集中回收保养处理⑨ 在拆卸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严禁中途换人上架作业;如遇特殊情况必须换 人时,前者应向来人将拆卸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中途停歇,以防模板落下伤人⑩ 如遇雷雨和大风等恶劣天气,严禁进行拆卸作业 在拆卸支架和模板过程中必须坚决杜绝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现象,严格遵守以上安全操作要求并做到安全生产4.3.2 安全注意事项:① 作业人员在拆除支架时必须系安全绳② 严禁在支架上嬉闹或坐在支架上等不安全处休息③ 严禁攀援支架上下,发现异常情况时,架上人员应立即撤离④ 对于违章指挥有权利拒绝执行指令。

⑤ 支架拆除严禁重叠施工,要求所有操作人员在同一平面作业⑥ 支架拆除时要设置一条便道(人行梯)方便人员上下,严禁攀爬支架以防 坠落⑦ 支架利用伸出的架管搭设桥面系防护支挡结构,结构处悬挂绿色防护网全 封闭施工,防物体和人坠落⑧ 支架拆除前正立面位置悬挂安全警示标识4.3.4 墩台及拱圈监测措施:拱圈支架拆卸完毕后,安排专人对墩台水平位 移、沉降和拱圈沉降进行观测,拆架后每隔 3 小时进行观测,并形成书面数据, 后每隔 24 小时进行观测,直到墩台和拱圈数据稳定后才不再进行观测;同时应 对拱圈混凝土进行裂缝观测,尤其是拱脚和拱顶部位oo oo i & £ SWH 二 義畫叢g •寸:17 MfiK d ,gz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