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一.经济危机历程1825年7月,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从货币危机开始的当时,股票行情猛烈下跌,信用关系破坏,银行纷纷倒闭英国黄金储备迅速下降,到1826年,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机器制造业、建筑业以及其他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遭到了危机的沉重打击整个社会经济处于极度的恐慌和混乱之中工人大量失业,在职的工人工资也大幅度降低,工人无钱购买商品此后,平均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如1837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伴随着人类走进了20世纪1901年的5月,美国发生了交易所危机到了1903年,美国开始了全面的经济危机铁矿石开采量下降了22.5%,生铁产量下降了8.4%,钢产量下降了7.3%,失业率高达10.1%1907年3月,美国爆发了交易所危机;1907至1908年,美国破产的信贷机构超过了300个,还有2.74万家工商企业登记破产此危机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德、英、法竭力向自己的殖民地倾销商品。
1914年,1921年,资本主义国家再次爆发经济危机,这样一系列危机加剧了英德、法德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危机中孕育并最终爆发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突然从高峰暴跌,正式拉开了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危害程度最深的一次危机,它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44%,国际贸易额减少了2/3,大批的工厂、银行倒闭英国工业公司的利润降低了28.6%;1932年,美国钢铁、机器制造、汽车、建材和采矿的202家公司共亏损2.7亿美元美国破产的企业超过14万家,德国约6万家,法国5.7万家,英国达3.2万家随着生产的停顿和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急剧增长,资本主义世界的全失业人数曾高达3000万人以上,加上半失业者共计4000万-4500万人这次大危机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带来了极惨重的政治后果——法西斯主义在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二战以后,尽管各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一度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在60年代和90年代也创造了经济连续106和114个月的记录但是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范围的纸币流通取代了金本位制,以及各国经济政策等原因,经济危机虽持续时间相对缩短,破坏力有所下降,但并没有被消除,反而在世界范围内周期性爆发。
1957—1958年、1973—1975年和1980—1982年的经济危机,明显的表明了危机的国际同期性除了同期性以外,战后的经济危机爆发的频率明显加快,以美国为例,二战后,从1945年到1979年的34年中就发生了6次经济危机,平均约6年爆发一次最让我们能有切身体会的是1998年爆发的东南亚经济危机并严重危机中国的经济发展,离我们最近的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了美国金融市场大崩溃和美国经济大衰退,更是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大海啸和世界经济的大衰退2008危机的身影还没有离我们远去,就在今年,经济发达的欧洲世界又爆发了欧洲债务危机,希腊等国家甚至濒临破产或者已经破产二.经济危机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不可调和的基本矛盾,也是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本原因它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矛盾(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的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它是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当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失调现象达到顶点,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时,就要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马克思早在一个半世纪之前就一做了深刻的分析,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政治经济矛盾的总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集中体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的周期性经经济危机,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一度出现“滞胀”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资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也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采取种种“反危机”措施的恶果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抑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使得危机不能充分展开,生产不断扩大与市场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并不能象过去那样暂时地得到解决,这样一次又一次地积累起来,使严重的经济危机成为不可避免即使由于国家的调节走出危机,严重的生产过剩并未解决尤其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造成固定资本的投资不振,钳制住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必然使生产不能不长期处于萧条停滞状态在凯恩斯主义财政金融政策的干预下,为了医治“滞”,国家日益增大财政开支,造成国家预算入不敷出,财政赤字巨大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办法是印刷钞票和发行公债,其结果是大大增加货币供应量,通膨胀由此产生。
为了刺激生产所采取的降低利率,扩大信贷等措施又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为了医治“胀”国家又不得不采取紧缩措施,如压低政府支出,减少货币发行量,提高利率、缩小信贷等,这又将使投资疲弱,市场萎缩,其结果是加重了经济停滞这样,一方面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出现了生产的长期停滞另一方面在货币信用领域出现了经常的严重的通货膨胀这两个过程相互重迭,相互交织,相互结合,形成了停滞与膨胀并存的局面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特殊产物,也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深刻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危机的外在表现和直接诱发原因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以2008年的经济危机为例,从表面上看,是由于虚拟资本的急剧膨胀、金融衍生品的滥用导致资产泡沫的破裂和金融危机,长期的股票漏洞产生长期的股票泡沫经济,长期的次贷危机和长期的不良资产,美国是世界上经济霸主已经动摇,美元是全世界公认的流通货币不复存在,美国政府印制的美元太多,造成长期的资本透支严重,全世界各国大量印制本国抄票,造成货币量过剩,更严重造成世界货币体系的混乱以及重复建设、重复企业、重叠的抄票、重叠的次贷产生重叠的漏洞但是归根究底还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造成的。
资本对利润的追求和竞争的压力使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而社会财富分配中严重的两极分化则使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从而使得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当前,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双轨制下,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生产下降的幅度减小,失业率有所降低,企业破产的数量减少;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因此有人认为经济危机是由政策引起的,以为只要调整好经济政策就能够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我们认为政策能做的只能是减轻危机的损害,而永远无法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市场机制在不断变化,调节机制、政府干预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尽管也在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无法改变,在未来的岁月中,经济危机依然是无法避免的经济危机一定是也必然会成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