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空调的发展状况及决方案目录摘 要 10 前言 11 电动汽车空调的特点 22 国内外汽车空调发展现状 23 解决方案的确定 43.1热电制冷空调系统 43.2 余热制冷空调系统 53.3 电动压缩机制冷空调系统 63.4 系统方案的确定 7参考文献 80 / 11电动汽车空调的发展状况及决方案作者 叶兴龙 指导教师 李曼(岭南师范学院物理学院,湛江 524048)摘 要:为了保证电动汽车的舒适性,本文通过研究纯电动汽车空调的特点、发展趋势并通过对热电制冷、余热制冷、电动压缩制冷进行比较,来选择适合纯电动汽车采用的节能高效的空调系统关键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发展现状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condition and solutionThe author Ye Xing long teacher Li man(south of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physics, Zhanjiang 524048)Abstract: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electric car comfor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pure electric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and through to the thermoelectric refrigeration, heat, electric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is comparison, to choose suitable for pure electric vehicles using energy efficient air-conditioning systems.Key words: electric cars;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0 前言在各种季节、天气和其它行驶条件下,人们都希望车厢内保持舒适的状态。
汽车空调的功能就是把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及空气流动性保持在使人感觉舒适的状态对于新一代的纯电动环保型汽车,也应给驾乘人员提供舒适的驾驶和乘坐环境作为未来主要的潜在车型,在其上匹配空调系统是完全必要的,并且拥有⋯套节能高效的空调系统对开拓市场也是至关重要的1 电动汽车空调的特点电动汽车空调特点与室内空调装置相比,电动汽车空调装置主要有以下特点:(1)汽车空调系统安装在运动的车辆上,要承受剧烈而频繁的振动与冲击,要求电动汽车空调装置结构中的各个零部件都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气密性能;(2)电动汽车内乘员所处的空间比大,产生的热量多,热负荷大,要求空调具有快速制冷和低速运行能力;(3)电动汽车车身隔热层薄,而且门窗多,玻璃面积大,隔热性能差,致使空调冷气热漏损严重;(4)车内高低不平且有座椅,气流分配组织困难,难以做到气流分布均匀5)电动汽车有足够的电能可以驱动电动空调压缩机工作,但蓄电池提供的直流电是电动汽车唯一的动力源,没有发动机余热可以用于车内采暖电动汽车无法使用现有的燃油汽车空调系统;(6)电动汽车空调使用的就是直流电气系统,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结构紧凑无噪声及容易实现能量的连续调节。
此外,开门的次数以及在行车中受车速、光照、怠速等因素的影响,空调湿热负荷大压缩机乃至整个空调系统都要适应这种多因素的变化以确保车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要求因而使空调系统变工况运行变得较为复杂和难以控制2 国内外汽车空调发展现状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的公共汽车装上和应用制冷技术的冷气装置直到2O世纪60年代,应用制冷技术的汽车空调才开始逐步普及起来以后,人们对车空调的兴趣逐年增加,汽车空调技术日趋完善,功能也越来越全面它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单一供暖空调装置阶段:始于1927年,由于地域性特点,目前在寒冷的北欧、亚洲北部地区,汽车空调仍使用单一供热系统2)单供冷气空调装置阶段:始于1939年,美国帕克汽车公司率先在轿车上装用机械制冷降温空调器目前单一降温的汽车空调仍存热带、亚热带部分地区应用3)冷暖型汽车空调器阶段:始于1954年,美国汽车公司(AMC)首先在轿车上安装了冷暖型一体化空调器,汽车空调才真正具备了调温、除湿、通风、过滤、除霜等对空气的调节功能该方式目前仍然大量地用在中低挡车上,它也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种方式4)自控汽车空调装置阶段:由于冷暖型汽车空调需依靠人工调节,这既增加了驾驶员的工作量,分散了驾驶员注意力,降低了行车安全,同时对车内温度的控制效果也不理想。
l964年通用汽车公司率先在轿车上应用自控汽车空调自控空调只需预先设定出风口温度,它便能自动地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运行传感器随时检测车内外温度,控制系统自动调节各部件工作位置,达到控制车内温度和完成使其它功能的目的目前,大部分中高级轿车、高级大汽车都配装自控空调5)微机控制汽车空调阶段:自197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日本五卜铃汽车公司同时将自行研制的微机控制汽车空调系统装在各自生产的轿车上,即预示着汽车空调技术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微机控制的汽车空调具有数字化显示,冷、暖、通风调控三位一体和车内多点温度控制等特点通过微机控制可以实现空调运行与汽车运行的协调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制冷效果,节约了燃料,从而提高了汽车的整体性能和舒适程度目前微机控制空调在高档轿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上世纪9O年代以前我国的汽车产品主要以载货汽车为主,长期以来汽车空调技术研究一直处于空白状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的汽车空调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6O年代初到7O年代末,主要是利用汽车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或冷却循环水产生得热量来供给车室内采暖用第二阶段是80年代初至1990年8O年代初期,我国从日本购进制冷降温用的汽车空洞系统装配在红旗、上海大众等小轿车和豪华大汽车上;80年代中后期,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以及上海、北京、湖南、广州、佛山等分别从日本、德国引进先进的空调生产线和空调技术,生产国产大中型汽车、轻型车及轿车的空调系统。
第三阶段是从9O年代开始到目前国内已形成生产规模的汽车空调生产企业,分别从国外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平行流式冷凝器和层叠式蒸发器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线,同时按《蒙特利尔议定书》和《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的要求,开始研究开发汽车空调制冷装置工质由氟利昂R12向R134a的转换至此,我国汽车空调技术缩小了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但是比较而言,国内的轿车空调控制比较简单,没能达到车室内舒适性的要求3 解决方案的确定3.1热电制冷空调系统该项技术具有很多适合电动汽车使用的特点,并且与传统机械压缩式空调系统相比,热电空气调节具有以下特点:(1)热电元件工作需要直流电源;(2)改变电流方向即可产生制冷、制热的逆效果;(3)热电制冷片热惯性非常小,制冷时间很短,在热端散热良好冷端空载的情况下,通电不到一分钟,制冷片就能达到最大温差;(4)调节组件工作电流的大小即可调节制冷速度和温度,温度控制精度可达0.001℃,并且容易实现能量的连续调节;(5)在正确设计和应用条件下,其制冷效率可达90%以上,而制热效率远大于l;(6)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有利于减小电动汽车的整备质量;(6)可靠性高、寿命长并且维护方便;没有转动部件,因此无振动、无摩擦、无噪声且耐冲击。
国内的马国远等人曾为电动汽车设计了太阳能辅助热电空调系统,该系统采用热电制冷系统进行降温,利用高效PTC加热元件进行采暖和对挡风玻璃进行除雾、除霜对于其中的热电制冷系统,冷却器及散热器均由若干组热电堆组成,原理及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图1电动汽车热电式制冷系统示意图对于采用热电制冷的空调系统来说,热电材料的优值系数值越高,热电制冷效果越好但是,目前热电制冷的效率只有机械压缩式的50%左右,在热电制冷材料的优值系数值没有突破之前,热电制冷只能在小体积和微型化上比传统的机械压缩式制冷优越3.2 余热制冷空调系统目前利用余热的空调制冷技术主要有氢化物制冷空调、同体吸附式制冷空调以及吸收式制冷空调,其工作原理、特点、系统组成不尽相同氢化物空调是指利用金属氢化物作为工质,通过在不同温度下金属氯化物释放或吸收氢气的特点而实现制冷固体吸附式制冷是利用某些固体物质在一定温度,压力下能吸附于某种气体或水蒸气,在另一种温度、压力下又能把他释放出来的特性,通过吸附与解吸过程导致压力变化,从而起到压缩机的作用吸收式制冷也是以热能为动力,利用由两种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溶液具有的气液不平衡特性来完成制冷循环,溴化锂和氨水吸收式制冷是最常见的吸收式制冷。
对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来说,用燃料化学能转化成的电能作为动力,但是燃料电池的化学能转化效率只有50%左右,其余的能量都转化为余热白白排放掉导致燃料电池汽车能耗非常大而汽车空调系统需要消耗能源,若能利用燃料电池的余热制冷,一举两得,将大大提高燃料电池的能源利用效率,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同济大学的贺启滨等,对利用燃料电池汽车废热的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他们设计的系统流程如图2所示,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主换热器直接通入吸收式制冷的发生器中,避免了二次换热的能量损失;同时换热器上部接一个带有变频水泵的旁通支路,当燃料电池的热量多于吸收式制冷所需的热量时,通过旁通支路从辅助换热器排出,从而确保燃料电池在允许温度范围内工作;为简化设备,吸收式制冷的冷凝器、吸收器和燃料电池的辅助换热器共用一套冷却系统通至车外的风冷式换热器中图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3.3 电动压缩机制冷空调系统该系统的基本原理为,电池组的直流电经逆变器为空调压缩机驱动电机供电,空调电机带动压缩机旋转,从而形成制冷循环,产生制冷效果电动压缩机制冷空调系统相对于传统汽车空调系统的改变量最小,在结构上只是压缩机驱动动力源由发动机变为驱动电机,对于传统汽车空调与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结构上的不同参见图3。
图3传统汽车与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比较3.4 系统方案的确定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解决方案的确定,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决定:1)空调系统的制冷能力2)空调系统的控制模式的节能性能3)空调系统的技术成熟度以及复杂性4)空调系统的通用性对于以上四点,在以上三种解决方案中:对于热电制冷空调系统,目前存在着热电材料的优值系数较低,制冷性能不够理想,并且热电堆产量受到构成热电元件的蹄元素产量的限制对于余热制冷空调系统来说,体积大,系统复杂,对燃料电池汽车整车以及电池管理系统要求较高,需定期除垢并且其仅仅匹配在余热热源比较稳定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上才具有可行性,不具有解决电动汽车空调系统问题的通用性总之,热电制冷空调系统该方案以及余热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性能、节能性以及技术成熟度均不如电动压缩机制冷空调系统这使得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更倾向于选用由电动压缩机制冷空调系统进行制冷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对于不同类型电动汽车通用性较好,并且对整车结构改变较小,制冷工况的实现通过采用电动压缩机取代机械式压缩机即可故最终确定电动汽车制冷空调系统解决方案采用电动压缩机制冷空调系统结论经过以上介绍和探讨,可以总结出电动空调系统相对于其他空调系统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在纯电动汽车上匹配时需要注意对整车性能的影响,特别是续驶里程和最高车速,不能厚此薄彼,要综合考虑,系统各部件的选用要以节能为中心。
电动汽车上的空调系统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电动压缩机空调系统,但是其它形式的空调系统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参考文献[1]罗南春汽车空调的特点及新动向[J]重型汽车,1998年第O1期.[2]刘代富.汽车空调的设计特点—— 兼论汽车空调使用.低温与超导,1996年第O2期.[3]夏云铧,袁银男等汽车空调[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9月.[4]刘录秀.国外汽车空调技术发展现状[J].汽车与配件,2005年第27期[5]马国远,史保新,吴立志,陈观生太阳能辅助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的研究.太阳能学报,2001,22(2),176—180.[6]曾中义电动汽车电动空调系统分析研究[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