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管理现状分析

daj****de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45KB
约7页
文档ID:168022902
管理现状分析_第1页
1/7

当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管理现状分析(邻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事业人员管理股)邻水县于 2010 底年完成了首轮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工 作目前,事业单位初步建立起了契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 制和优胜劣汰的激励竞争机制在两年多的工作实践中,我 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遇到了一些问 题,现结合我县工作实践,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管理现 状进行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管理区别于公务员队伍和企 业人员管理的特点公务员队伍管理以《公务员法》为核心,加强了法制化 力度,目前实行任用制,按职位分类进行管理;企业人员的 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即先有目标,后有组织架构, 再有部门任务的职能划分,最后才是员工的目标和职能的确 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以聘用制为核心实行聘用制是 我县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体制的一次深刻变革,是事业单位的 基本用人制度其区别于公务员队伍和企业人员的三个鲜明 特点:一是合同管理新录用人员签一年一聘,老职工签三 年一聘的短期合同或在原单位工作已满 15 年且距法定退休 年龄不足 10 年的签长期合同,做到人员能进能出;二是竞 争上岗打破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变身份、职位管理为 岗位、契约管理,做到职务能上能下;三是严格按照聘用合 同,解聘辞聘,疏通人员出口渠道。

二、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处分情况分析(一)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1. 管理现状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趋于年青化,整体素质 得到了提高,专业类别分布趋于合理在 9842 名管理和专 业技术人员中, 35 岁以下的有 3780 人,占总数的 38.4% 近几年来,邻水县事业单位录用人员全部采取了公开招聘的 方式,我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得到了优化,大学本 科以上学历人数占总数的 40.4%;在8926 名专业技术人员中、 高级以上职称人数占总人数的 54.1%,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大 幅提高同时通过公开招聘,一批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补充 到相关事业单位中,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类别分 布趋于合理2. 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高层次人才比重还需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以上 学历人数为 11 人,所占比例还达不到总人数的 1%,比例严 重偏低虽然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总人数比例较高,但是第 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以上的仅为 2013 人,占总数的 1/5 左 右,且名牌重点院校毕业的少,缺少行业或系统领军式人才二是人才政策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事业单 位工资福利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管理等政策规定相对滞后, 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同步,虽然近年工资福利等水平得到改 善,但是与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相比,偏低的福利待遇还 不能有效的吸引高层次人才。

二)近年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处分情况分析2007 年度以来,我县纪委直接办理事业单位人员违纪查 处案件 35 人在直接查处的事业单位人员违纪中,党纪处 分的 30 人,其中开除党籍的 3 人;留党察看的 4 人;党内 严重警告的 12 人;党内警告的 7 人,免处的 4 人行政处 分的 6人,其中行政撤职人 2人;行政降级 1人;行政警告 处分的 1人;记过 1人;免处1人既有党纪处分又有行政 处分的 2 件 2 人受处分人员中,管理岗位 16 人,其中 2 人与其职务行 为有关;专业技术岗位 14,其所范错误与专业技术无关,不 影响其具有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工勤技能岗位 5 人,其所范错误与职务行为无关对受处分人员职级和工资 待遇的处理、年度考核的办理等工作,大都参照公务员管理 一些相关政策来完成,为了加强和完善事业人员管理工作, 急需有与其配套的相关政策予以支撑三、事业单位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聘用合 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分析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 少数部门对聘用制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 够有的单位领导不重视,觉得实施聘用制管理仅仅形式而 已,很没必要当前很多单位只是签订了聘用合同,没有研 究制定岗位考核、竞聘上岗办法等配套方案,人员聘用容易 解聘难,单位出于稳定方面的考虑,只要没有犯大错误也不 会主动解除聘用关系,聘用制管理的先进性与优势没能得到充分体现。

2. 单位的岗位设置不明确尤其是对岗位设置的标准和条件没有一个科学的界定,这就使“因需设岗,以岗择人”难以执行部分单位为了保证聘用制的稳定推行,放宽岗位 标准以求现有人员都有上岗的资格这样不但不能选拔优秀 的人才到合适的岗位上工作,提高工作绩效,而且也给聘用 制的后续管理尤其是岗位绩效考核带来很大困难3. 部分单位没有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利益分 配原则制定收入分配办法少数人认为一旦聘用了就可以一 劳永逸,职务和待遇均不能发生变化,造成人员能进不能出职务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现象 依然存在4.有的单位调入人员与单位岗位设置不匹配少数人员到了新的工作单位却没有相应岗位可聘,岗位的需求和所进 人员发生冲撞二)原因分析1.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缺乏一部等级较高的法律规范 作为指导这是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公务员与机关的 公职关系有《公务员法》为指导,劳动关系有《劳动法》为 指导,而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确立的人事关系没有相应的 法律规范目前,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所依据的主要文件是 《关于在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 度的意 见》(国办发 [2002]35 号)以及其他相应的文件,还有我省市制定的一些 办法。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依靠人事政策作指导,在聘用制的 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单位和职工的基本法律关系无法确定、双 方权利义务缺乏法律支撑等问题2. 广大在职人员在传统人事管理体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 比较深厚长期以来,事业单位一直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 其人事制度管理过多地参照机关的模式无论是单位还是个 人都把身份管理当作一种习以为常的管理模式,习惯了这种 稳定的人事关系,而对以合同管理为主的聘用制,尤其是对 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充满了疑虑,短期内不能适应在实际 操作过程中,聘用制的推行是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单位和个 人方面缺乏一种自发的内驱力加上聘用制的实施会影响到 一部分人的利益,也对聘用制的顺利实施形成阻力3. 新旧两种管理模式的交叉运行,出现体制性碰撞在所 难免聘用制的建立健全还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其配套措 施不能在短期内齐备,在一定范围内仍然需要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发挥作用聘用制是一种新的人事管理制度,最为明显的特征打破身份管理,实现合同管理,打破行政管理,放权给单位和个人而现行工资福利管理、录用流动、职称评 聘、奖惩任免以及人事代理等制度却是沿用以前方式管理两种人事管理体制交叉运行,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4、聘用制处在一个初始阶段,各项机制从设置到运行都不够完备聘用制度不仅仅是一纸聘用合同,签了聘用合同并不代表聘用制真正实施目前对聘用合同的双方权利义务 已经没有多大疑问,就是对具体的岗位设置、工作考核、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具体操作还不明确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自主权的界定,自主权规范 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一)存在的问题1.我县事业单位管理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行政化,受控 于政府直接隶属部门,而事业单位由于专业性较强,在特别 需要的岗位进人时根本没有自主权公务员有《公务员法》 但事业人员没有具体的法规,所以事业单位在行使自主权的 时候也不知道该行使什么样的自主权,由于无法界定自主 权,所以就产生了一些违规现象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长期被其他行政机关借用从事其 他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工作,从而导致在借用单位无自主权, 并且借用人员与借用单位之间无任何业绩关系,就使借用人 员和借用单位在管理上陷入尴尬的局面3. 少数副科级以上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基本是由公 务员兼任,不利于实现政事分开,不能让有能力的事业人员 真正的自治三)原因及建议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一是主管机关权利不舍得下放,大 包大揽,通过法定代表人“一支笔”,继续统管事业单位大 小事务。

二是认为机关公务员担任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有利 于与各单位沟通,方便工作顺利开展三是事业单位人员编 制数少,没有合适的人选,由公务员暂时兼任而兼任人员 (非本单位在编人员)担任法定代表人,其本人身兼两岗, 不论能力如何超群,就其精力也不可能完全放在兼任的单位 上,对单位的发展不能全力以赴,也不利于实现政事分开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进一步扩大,提出以下建议:一是 落实事业单位自主权的问题,就是要界定什么能管,什么是 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来管二是严格限制当前普遍存在的向事 业机关借用事业人员的问题;三是上级部门应该逐步的让公 务人员退出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做到政事分开,让事业单位 人员做到真正的自治。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