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目标,逐个击破 学军小学 陶彦萍背景:“把准教学目标、构建自主课堂、践行轻负高质”为主题,思考如何在我的课堂中体现这几点,如何让学生在这一节课中有更多的收获,或者如何把这些所学运用到平时的课堂中去?本课时我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换一换、组词、偏旁归类等方法认识“宽、虾、脚、捡、贝、壳”6个生字,会写"虾、跑"2个生字,知道书写时偏旁的变化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小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学习运用“那么……那么……”的句式,夸夸自己的家乡杭州过程:教学目标:识字写字(教学重点)通过换一换、组词、偏旁归类等方法认识“宽、虾、脚、捡、贝、壳”6个生字,会写"虾、跑"2个生字,知道书写时偏旁的变化突破方法:多种方法融合,帮助学生巩固识字写字”是低段教学永恒的主题,而且在刚上完两个单元后就将第六单元的课文提到前面来说,学生的认字能力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我上起来会比较累因此,我开始修改各种教学手段,降低学生的识字难度在第二自然段中,学生要认识“宽、虾、脚、捡、贝、壳”这6个字在学习这6个字过程总,我注重的是详略与方法指导。
如“宽”字,我没有单独拿出生字卡片来讲解,主要通过了孩子说“大海有多宽”“用手比划比划”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宽”;而“虾”是本课指导要写的生字,我也没有重点讲解其他四个字,我分别都进行了指导:“贝”字主要请学生组词,课堂上学生还说到了“见”这个形近字,我进行了板书;“壳”是联系生活识字,说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壳”;“捡”用上了换偏旁的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脚”则是关注它的偏旁,知道月字旁的字与身体有关最后,我用了“捡贝壳”这个环节巩固了生字,而且在课中操的儿歌中融入了每一个要学习的生字,通过这样的复现让学生牢牢掌握生字当然,也有许多做得不够的地方,如学生说到“见”和“贝”的区别时,我应该将两个汉字都板书,帮助他们记忆;在说“壳”的方法时,还可以板书“亮”字进行比较等等在写字方面,我之前只关注了本课时所学的生字“贝、虾”,但是姚国娟老师告诉我,要去发现本课要求写的汉字的规律,其实应该将“虾”和“跑”归为一类的确如此,在之后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关注了这两个字的共同点(左右结构),还有偏旁的共同点(都有提),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书写的出错率也会降低,同时也能掌握汉字归类的方法教学目标:阅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小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突破方法:范读评价结合,促进学生朗读本篇课文的第一课时,生字都集中在第二自然段,因此我重点范读了课文第二自然段虽然平时的课堂中我也会范读,但这一次我读得更慢、更仔细,让学生能够听准我的每一个字音在我的范读后,我关注了学生的自由朗读与个别朗读在布置学生自由朗读时,我进行了巡视与指导,边听边为学生正音在指名学生朗读时,我更多地让学生来进行评价,同学之间评价可以让孩子听得更认真,同时也能够更快地改进与提高教学目标:说话训练(教学难点)学习运用“那么……那么……”的句式,夸夸自己的家乡杭州突破方法:扶放适度配合,发挥学生才智 结局:1.关注文本,寻找规律在这篇课文的2——6自然段中,介绍了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这五个小伙伴的家乡,在每一个自然段中,几乎都出现了“那么……那么……”这是文本的共同点,学生也能很容地发现但是在相同中也有不同之处,有的自然段中“那么……那么……”是说一个事物,但有的自然段中却是说两个事物因此,我的重点就是在教学中逐渐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的不同,并且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话,进而夸自己的家乡,抒发对家乡杭州的热爱之情2.精心设计,分层指导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我便在教学设计中花心思,将两个句子出示请学生观察发现,再引导他们说话。
但是,姚国娟老师在听课时一语点醒了,可以用板书来呈现这两句话,让学生更明确这节课的学习要点,同时也学生用这两个句子来说话因此,我首先就在板书中体现了这两句话,先贴上文中的“海那么蓝,那么宽”和“山那么高,水那么清”,到最后学说话的时候摘掉其中的“海、蓝、宽、山、高、水、清”,留下两个不同的句型,告诉学生第一句夸了一个事物,第二句夸了两个事物接着,在两个自然段的设计处理中,我也同样集中了“火力”在第二自然段中,学完了“海那么蓝,那么宽”后,我引导学生用这句话来夸海里的鱼,学生说到了“鱼那么美,那么多”,也学会了夸一个事物但是课后反思时,我发现让学生说的机会还是太少,如果能多让几个学生夸夸, 用上“活泼、机灵、可爱”等词语,那他们的说话训练一定会更有进步在第三自然段中,我便重点训练夸两个事物,让他们再夸夸山水,可是,虽然我进行了引导,如“山一座连一座”“水面上一点儿风也没有”等,学生却依然说不出“那么多、那么平”等形容词,只有一个学生说到了“山那么绿,水那么秀”这也让我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到底如何处理这个环节?是不是该夸这儿的山水呢?徐芸老师建议我出示山、水、树、蘑菇等事物,让学生选择来夸,颇有道理。
3.扶放结合,层层推进在前几次试教时,我都用了《采蘑菇的小姑娘》来做课中操,但叶玲玲老师给我指出,最好能用上一首联系课文并复现生字的儿歌,让学生边休息边巩固因此,学完两个自然段后,我重新设计了课中操,配上恰到好处的音乐,让学生巩固了生字,同时也发现了“那么……那么……”的句型因此,我顺势引到了说话训练上,首先进行了自己的示范,出示两种句型,在学生听明白后请他们自主发挥,同时配上图片来帮助他们从老师说到自己说的扶放,从一幅图到多幅图甚至到空白图片的扶放,让学生一步一步走上台阶,也将这个过程层层推进,达成我的教学目标评析与反思:纵观整个课堂,我的教学目标虽然基本实现,但每节课都有遗憾的地方,比如因为时间把握得不够,在学生说话训练时,我没能让他们畅所欲言,这种浅尝即止的说话训练,只是蜻蜓点水一般,如果能挖掘出学生中更多的亮点,我想这节课一定会更饱满,学生的所学也将更多总之,在这次告别初生牛犊之旅中,我依旧收获多多,在未来三年的风华正茂中,我会走得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