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高三理综第七次月考试题

xuey****n39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9MB
约24页
文档ID:155369513
2022高三理综第七次月考试题_第1页
1/24

2022高三理综第七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S型肺炎双球菌通过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B.胰岛细胞中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可直接转移至细胞膜C.人体肝细胞中线粒体是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蛋白质合成D.动物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只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将菠菜叶肉细胞浸润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点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KNO3溶液浓度相等B.AB段细胞内的水分子只向外扩散,BC段水分子只向细胞内扩散C.BC段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BC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AB段细胞失水过多导致细胞死亡3.下列有关科学家的实验研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测交是提出假说的基础②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③科学家用18O标记同一组的CO2和H2O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的O来自H2O④科学家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必然是正确的⑤在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对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了分离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④4.香豌豆中,当C、R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呈红色。

一株红花香豌豆与遗传因子组合类型为ccRr的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让此红花香豌豆进行自交,后代红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 )A.1/9 B.1/4 C.1/2 D.3/45.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部分染色体模式图,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3、4上基因的差异可能是交叉互换的结果B.图中的染色体只有5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C.1、2、3、4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减数分裂细胞中D.1、2、3、4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有丝分裂细胞中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侧光和重力会改变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向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高于幼根D.植物向光性和顶端优势的现象都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速度B.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有机玻璃、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C.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因此裂化、炭化属于化学变化,风化、老化则属于物理变化 D.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其晶体主要以内盐形式存在,调节溶液的pH可改变它的溶解度 8.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0g含甲醛的冰醋酸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 NA B.25℃,1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2NAC.足量的Cu与含有0.2mol H2SO4的浓硫酸共热转移电子数为0.2 NAD.25℃,pH=11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数目为10-3NA10. 某有机物的键线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含有4种官能团B.能发生取代、加成、酯化、氧化、还原等反应C.1 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该有机物与Na、NaOH、Na2CO3均能反应11.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12.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减小 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消耗氧气22.4 L(标准状况)13.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4,生成CuCl沉淀从而除去Cl-根据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sp(CuCl)的数量级为10-7B.除Cl-反应为Cu+Cu2++2Cl-===2CuClC.加入Cu越多,Cu+浓度越高,除Cl-效果越好D.2Cu+=== Cu2++Cu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14.北京时间xx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地震和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其中放射性物质碘131的衰变方程为→+Y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粒子为α粒子B.若的半衰期大约是8天,取4个碘原子核,经16天就只剩下1个碘原子核了C.生成的处于激发态,放射γ射线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D.中有53个质子和131个核子15.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0 秒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20 秒内两车逐渐远离C.在5-15 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 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16. 北京时间xx3月30日21时52分,我国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卫星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沿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B.这两颗卫星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均为C.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D.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17.如图甲所示为理想调压变压器,原线圈A、B端的输入电压如图乙所示,则当此变压器工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滑动触头P处于某一确定位置,当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下滑时,电流表示数将变小B.若滑动触头P处于某一确定位置,当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上滑时,电压表示数增大C.若滑动触头P和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同时上移,则电流表示数一定变大D.若变阻器最大阻值为,且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置于最上端,则在滑动触头P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电流变化范围为0~2.2 A18. 如图所示,图中五点均在匀强电场中,它们刚好是一个圆的四个等分点和圆心.已知电场线与圆所在平面平行.下列有关圆心O和等分点a的电势、电场强度的相关描述正确的A.a点的电势为6VB.a点的电势为-2VC.O点的场强方向指向a点O点的场强方向指向电势为2V的点D.O点的场强方向指向a点19.如图所示,固定位置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根平行长直金属导轨的间距为d,其右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

一质量为m(质量分布均匀)的导体杆ab垂直于导轨放置,且与两导轨保持良好接触,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现杆在水平向左、垂直于杆的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导轨运动距离L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运动过程中杆始终与导轨保持垂直)设杆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此过程 A. 杆的速度最大值为B. 流过电阻R的电量为C. 恒力F做的功与安倍力做的功之和大于杆动能的变化量D. 恒力F做的功与摩擦力做的功之和等于杆动能的变化量20.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并未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弹力一定不变B.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大C.A、B之间的摩擦力可能大小不变D.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21. 在地面附近,存在着一有理想边界的电场,边界A、B将该空间分成上下两个区域Ⅰ、Ⅱ,在区域Ⅱ中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区域Ⅰ中无电场在区域Ⅱ中边界下方某一位置P,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小球,如图(a)所示,小球运动的v-t图象如图(b)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球在3.5s末回到出发点 B.电场强度大小是C.P点距边界的距离为 D.若边界AB处电势为零,则P点电势为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2. (6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 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弹簧下端进行测量,根据实验所测数据,利用描点法作出了所挂钩码的重力G与弹簧总长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回答以下问题.(1)弹簧的原长为    cm.(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cm.(3)分析图线,总结出弹簧弹力F跟弹簧长度L之间的关系式为   .23.(9分)某同学想要描绘标有“2.5V,0.3A”字样的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灯泡两端的电压由零逐渐增加到额定值,且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可供选择的器材除小灯泡、开关、导线外,还有:A. 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5kΩB. 电流表A1,量程0~300mA,内阻约0.25ΩC. 电流表A2,量程0~100mA,内阻约5ΩD.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2.0AE.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0Ω,额定电流1.0AF. 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3V,内阻2Ω①上述器材中,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_(填写所选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②请将虚线框内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图补画完整,并在图2中进行实物连线③如图3是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伏安特性曲线从图线可以得出小灯泡灯丝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④在实验中,当小灯泡两端加2.5V的电压时,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⑤在滑动变阻器滑动过程中,若用P、I、U、R分别表示小灯泡的功率、通过的电流、两端的电压和电阻,则下列图像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_24.(12分)如图所示,光滑平台上有两个刚性小球A和B,质量分别为2m和3m,小球A以速度v0向右运动并与静止的小球B发生碰撞(碰撞过程不损失机械能),小球B飞出平台后经时间t刚好掉入装有沙子向左运动的小车中,小车与沙子的总质量为m,速度为2v0,小车行驶的路面近似看做是光滑的,求:(1)碰撞后小球A和小球B的速度;(2)小球B掉入小车后小车的速度25.(20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第一象限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内的有界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图中未画出);在第二象限内存在沿x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一粒子源固定在x轴上的A点,A点坐标为(-L,0).粒子源沿y轴正方向释放出速度大小为v的电子,电子恰好能通过y轴上的C点,C点坐标为(0, 2L),电子经过磁场偏转后恰好垂直通过第一象限内与x轴正方向成15o角的射线ON(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考虑粒子的重力和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求:(1)第二象限内电场强度E的大小。

2)电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θ.(3)圆形磁场的最小半径Rm26.(14分).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4H10(g)===C4H8(g)+H2(g) ΔH1   已知:②C4H10(g)+O2(g)===C4H8(g)+H2O(g) ΔH2=-119 kJ·mol-1③H2(g)+O2(g)===H2O(g) ΔH3=-242 kJ·mol-1反应①的ΔH1为________ kJ·mol-1图(a)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________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填标号)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降低压强(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烯产率在590 ℃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0 ℃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 (14分)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和Fe3O4,还有少量Fe2O3、FeO、CaO、Al2O3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硼酸(H3B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2分)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适当增加硫酸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2)利用________的磁性,可将其从“浸渣”中分离浸渣”中还剩余的物质是_______(写化学式)3)“净化除杂”需先加H2O2溶液,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调节溶液的pH约为5,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粗硼酸”中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_(填名称)5)以硼酸为原料可制得硼氢化钠(NaBH4),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其电子式为________6)单质硼可用于生产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的硼钢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8.(15分)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 mol·L-1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组同学取2 mL 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 mL 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分)丙组同学取10 ml 0.1 mol·L-1KI溶液,加入6 mL 0.1 mol·L-1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 2 mL 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显紫色;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________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生成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29.(每空1分,共7分)如图所示,图甲表示某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 h指的是O2或CO2。

图乙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环境中的CO2浓度与CO2吸收量之间的关系曲线,m点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CO2最低浓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叶绿体合成的ATP用于____________图中的物质A是___________2)当CO2浓度为乙图中c时,图甲的a~ h过程存在的是________3)在图乙d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如果在图乙的d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__________4)将提取的完整线粒体悬浮液(甲组)和叶绿体悬浮液(乙组),分别加入盛有适量的丙酮酸溶液和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的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给予充足光照,分析气泡的产生情况甲组_______,乙组________(能或不能)30.(每空2分,共12分)家兔的毛色有灰色、黑色、白色三种,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中基因 A控制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科研人员在做杂交实验时发现:灰色雄兔与白色雌兔杂交,子一代全是灰兔(反交的结果相同);子一代灰兔雌雄交配后产生的子二代家兔中,灰兔:黑兔:白兔=9:3:41)控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 。

2)子二代的灰兔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分析,白兔占4/16的原因是 3)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转入基因型为AABb的受精卵的某条染色体上,发育为雄兔,使之能够在紫外线下发绿色荧光为了确定基因G插入染色体的所在位置,用多只纯种白色雌兔(aabb)与该雄兔测交,产生足够多后代(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雌性兔能够发荧光,则基因 G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②若基因G与基因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③若后代黑毛兔中能发荧光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 ,则G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31.(每空2分,共14分)艾滋病(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因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为预防艾滋病,科学家曾给老鼠注射艾滋病疫苗制剂(减毒HIV+生理盐水)试验成功,但在人体身上试验失败下图是艾滋病疫苗制剂引发老鼠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编号代表细胞)(1)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目标是________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艾滋病患者后期由于免疫功能缺失,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升高,而我们正常人体内每天都有可能产生癌细胞却没有患病,因为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的功能2)上图中物质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检测已注射该疫苗的老鼠对HIV是否具有免疫能力:①选取身体健康、体重、大小相同的老鼠若干,均分为两组②第1组每只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组每只注射3 mL疫苗制剂③两周后,给两组老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之检测两组老鼠体内相应的抗体水平,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每空1分,共6分)科学家对一个以槭树、山毛榉和桦树为主要树种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下图请回答问题1)槭树、山毛榉和桦树等树种之间的关系是______调查这些树种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2)生态系统的能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计算这个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由生产者流到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保留小数点后2位)。

3)这个温带森林中,每年每平方米大约有6.28×105J/(cm2·a)的有机残屑来不及被各种分解者所分解,而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分解效率很高,推测影响分解者分解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4)少量动物的迁入和迁出,不会使森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能力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 [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根据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为了增加物体的内能,必须对物体做功或向它传递热量 B.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C.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E.功转化为热的宏观过程是不可逆的过程(2)(10分)如图所示,可沿气缸壁自由移动的活塞将密封的竖直圆筒形气缸分隔成A、B两部分,活塞与气缸顶部有一弹簧相连,当活塞位于气缸底部时弹簧恰好无形变。

开始时B内充有一定质量的气体,A内是真空,B部分气体的高度为L1=0.2m此时活塞受到弹簧的作用力与活塞的重力大小相等现将整个装置倒置并设温度不变,求达到新的平衡后B部分气体的高度L234.[物理--选修3-4](15分)(1)(5分)如图所示为半圆形的玻璃砖,C为AB的中点,OO'为过C点的AB面的垂线a、b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可见细光束垂直AB边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且两束光在AB面上入射点到C点的距离相等,两束光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P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在半圆形的玻璃砖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B.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C.两种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形成的干涉条纹,相邻明条纹的间距a光的较大D.若a、b两束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过程中,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b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E.b光比a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2)(10分)如图所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此时这列波恰好传播到P点,且再经过1.2s,坐标为x=8m的Q点开始起振,求:①该列波的周期T②从t=0时刻到Q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时,振源O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y及其所经过的路程s.35.(15分)[选修3—物质结构] M是第四周期元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次外层的所有原子轨道均充满电子。

元素Y的负一价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的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单质M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晶体中原子间通过________作用形成面心立方密堆积,其中M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2)元素Y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其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写元素符号)元素Y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该酸根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3)M与Y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立方晶胞如图所示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已知晶胞参数a=0.542 nm,此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写出计算式,不要求计算结果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②该化合物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氰基丙烯酸酯在碱性条件下能快速聚合为,从而具有胶黏性某种氰基丙烯酸酯(G)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氧元素质量分数为0.276,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单峰②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________组峰,峰面积比为________3)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4)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G中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官能团名称)(6)G的同分异构体中,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__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37.[生物—选修—1]请回答下列有关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的问题1)薄荷油和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因此适合选用 法来提取用此方法收集到的液体 (填“是”或“不是”)纯的薄荷油,原因是____在此过程中,影响薄荷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 2)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 法用这种方法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是:粉碎、干燥、萃取、 浓缩。

3)下图是某同学对萃取的胡萝卜素样品所做的鉴定实验的结果图中实验组是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生物—选修—3]38.下图为某种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处需要用_______________等处理,然后分瓶继续培养;细胞培养需要O2和CO2,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到____________________时进行去核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的供体细胞培养一般不会超过10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活受体细胞除了用电刺激的方法外,还可以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实际方法)(3)动物细胞核移植的难度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拉萨中学高三年级(xx)第七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8~21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题号1415161718192021答案DCDDACBCACCD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22. (1)  10  (2)  10  (3)  F=10(L﹣10) (每空2分)23.【解析】①B D 小灯泡额定电流为0.3A,故电流表选A1。

根据题意,要求小灯泡两端电压从零开始变化,故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应选用总阻值较小的R1②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同时灯泡的电阻较小,为了减小误差,故只能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图所示:24.(12分)(1)A球与B球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有m1v0=m1v1+m2v2碰撞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有m1v=m1v+m2v可解得v1==-v0v2==v0即碰后A球向左,B球向右(2)B球掉入沙车的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有m2v2+m3v3=(m2+m3)v3′解得v3′=v0水平向右25. (1)从A到C的过程中,电子做类平抛运动,有:轴方向: 轴方向: 联立解得:(2)设电子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为vc,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为,由动能定理,有:解得:故: 得:(3)画轨迹如图所示: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电子在磁场中偏转后垂直于ON射出,磁场最小半径为:化学答案解析7.【答案】D【解析】A错误;现代的有机玻璃是有机物,不是硅酸盐产品,古代的陶瓷、砖瓦,水泥属于硅酸盐产品,B错误;风化是晶体失去部分结晶水或全部的结晶水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老化是被氧化,有新物质生成,也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

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其晶体主要以内盐形式存在,调节溶液的pH可改变它的溶解度,D正确;8.【答案】C【解析】玻璃棒应该在刻度线以下的位置,A错误;长导管不能深入液面过多,会出现倒吸,刚刚没入液面即可,B错误;用碱溶液和铵盐制备氨气,需要加热,D错误9.【答案】A10.【答案】C【解析】有机物分子中含有—COO—、—COOH、—OH、4种官能团,A项正确;结合各官能团的性质知,B项正确;该有机物分子中仅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项错误;有机物分子中的—COO—在碱性条件下能水解、—COOH具有酸的性质,—OH具有醇的性质,D项正确11.【答案】A【解析】W、X、Y、Z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为短周期元素,由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知,W为N,X为O;由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可知,Y为Na;由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可知,Z最外层有7个电子,Z为ClO与N可形成NO、NO2、N2O3等,O与Na可形成Na2O、Na2O2,O与Cl可形成Cl2O、ClO2、Cl2O7等,A项正确;Na2O2中含有共价键,B项错误;Cl-比N3-、O2-、Na+多一个电子层,C项错误;W的氧化物中,N2O3对应的水化物HNO2是弱酸,D项错误。

12.【答案】B【解析】 A项,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阴极移动,错误;B项,在碱性环境中负极Zn失电子生成的Zn2+将与OH―结合生成Zn(OH),正确;C项,充电时,总反应方程式为2Zn(OH)2Zn+O2+4OH-+2H2O,所以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增大,错误;D项,O2~4e-,故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消耗氧气0.5 mol,在标准状况体积为11.2 L,错误13.【答案】C【解析】A项,根据CuCl(s)Cu+(aq)+Cl-(aq)可知Ksp(CuCl)=c(Cu+)·c(Cl-),从Cu+图像中任取一点代入计算可得Ksp(CuCl)≈10-7,正确;B项,由题干中“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4,生成CuCl沉淀从而除去Cl-”可知Cu、Cu2+与Cl―可以发生反应生成CuCl沉淀,正确;C项,Cu(s)+Cu2+(aq)2Cu+(aq),固体对平衡无影响,故增加固体Cu的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Cu+的浓度不变,错误;D项,2Cu+(aq)Cu(s)+Cu2+(aq),反应的平衡常数K=,从图中两条曲线上任取横坐标相同的c(Cu2+)、c(Cu+)两点代入计算可得K≈106,反应平衡常数较大,反应趋于完全,正确。

26.【答案】(1)+123 kJ·mol-1 小于 AD(2)氢气是产物之一,随着n(氢气)/n(丁烷)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3)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 升高温度时,反应速率加快 丁烯高温裂解生成短碳链烃类【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用②式-③式可得①式,因此ΔH1=ΔH2-ΔH3=119 kJ·mol-1-(-242) kJ·mol-1=+123 kJ·mol-1由(a)图可以看出,温度相同时,由0.1 MPa变化到xMPa,丁烷的转化率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所以x<0.1由于反应①为吸热反应,所以温度升高时,平衡正向移动,丁烯的平衡产率增大,因此A正确、B错误;反应①正向进行时体积增大,加压时平衡逆向移动,丁烯的平衡产率减小,因此C错误,D正确2)反应初期,H2可以活化催化剂,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较小,丁烷浓度大,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程度大,丁烯转化率升高;随着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增大,原料中过量的H2会使反应①平衡逆向移动,所以丁烯转化率下降3)590 ℃之前,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加快,生成的丁烯会更多,同时由于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体系中会含有更多的丁烯。

而温度超过590 ℃时,丁烯高温会裂解生成短链烃类,使产率降低27.【答案】(1)Mg2B2O5·H2O+2H2SO42MgSO4+2H3BO3 提高反应温度、减小铁硼矿粉粒径(2)Fe3O4 SiO2和CaSO4(3)将Fe2+氧化为Fe3+ 使Al3+和Fe3+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除去(4)(七水)硫酸镁(5)(6)2H3BO3B2O3+3H2O、B2O3+3Mg2B+3MgO【解析】(1) 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生成H3BO3、MgSO4,配平即可为提高浸出速率,可以从温度(升高温度)、浓度、增大接触面积(将矿石粉碎)等角度分析2)Fe3O4具有磁性,可以利用铁块将其从“浸渣”中吸出SiO2不溶于H2SO4,CaO与H2SO4生成CaSO4微溶于水,所以“浸渣”中还有SiO2和CaSO4此时溶液中除H3BO3外还有MgSO4[(由(1)中反应生成)]、Fe2(SO4)3、FeSO4、Al2(SO4)33) “净化除杂”先加H2O2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然后再通过调节pH促进Fe3+、Al3+水解生成Fe(OH)3、Al(OH)3沉淀而除去4) “粗硼酸”中的主要杂质是没有除去的MgSO4。

5)NaBH4由Na+和BH组成其中的氢显-1价,-1价的H具有较强的还原性6)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的过程是:H3BO3分解生成B2O3,B2O3与金属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B28.【答案】 (1)防止Fe2+被氧化  (2)2Fe2++Cl2===2Fe3++2Cl- (3)隔绝空气(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4)Fe2+ Fe3+ 可逆反应 (5)H2O2+2Fe2++2H+===2Fe3++2H2O Fe3+催化H2O2分解产生O2 H2O2分解反应放热,促进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解析】 (1)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在配制的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铁屑的目的是防止Fe2+被空气氧化2)Cl2可将Fe2+氧化成Fe3+,自身得电子生成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3)煤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将Fe2+氧化,产生干扰4)根据Fe2+的检验方法,向溶液中加入1滴K3[Fe(CN)6] 溶液,生成蓝色沉淀,一定含有Fe2+,则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Fe2+;碘易溶于CCl4,在CCl4中呈紫色,Fe3+遇KSCN溶液显血红色,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Fe3+,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为2Fe3++2I-2Fe2++I2。

5)H2O2溶液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铁离子的溶液呈棕黄色;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反应产生的Fe3+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促使H2O2分解生成O2,同时H2O2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并促进了Fe3+水解平衡Fe3++3H2O 鸠馞e(OH)3+3H+向正向移动,产生较多 Fe(OH)3,聚集形成沉淀35.【答案】 .(1)金属晶体 金属键 12(2)1s22s22p63s23p5 Ar HClO4 正四面体(3)①CuCl 或②Cu+可与氨形成易溶于水的配位化合物(或配离子) 36.【答案】 (1)丙酮  (2) 2 6∶1 (3)取代反应(4)+NaOH(5)碳碳双键 酯基 氰基 (6)8【解析】 (1)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氧元素质量分数为0.276,则氧原子个数为=1,根据商余法,=3,故A分子的分子式为C3H6O,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单峰,则A分子中含有两个相同的—CH3,故A为丙酮2)A为丙酮,根据已知②题给的信息及流程中A→B的反应条件知,B为,B分子中有2种氢原子,则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2组峰,峰面积比为1∶6。

3)根据C→D的反应条件“Cl2/光照”知其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4)根据B→C的反应条件及C的分子式知C的结构简式为,在光照条件下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产物D的结构简式为,再根据D→E的反应条件及E的分子式知E的结构简式为,故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NaCl5)根据流程图中E→F、F→G的反应条件、E的结构简式()及题给的氰基丙烯酸酯的结构简式()知,F的结构简式为,G的结构简式为,故G中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酯基和氰基6)G的同分异构体中,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为甲酸酯:生物参考答案(选择题每个6分,共36分)1.C 2.A 3.B 4.A 5.C 6.B7.(每空1分,共7分) 暗反应C3的还原 丙酮酸 h c d g 叶绿体类囊体膜→叶绿体基质 增加 能 能8.(每空2分,共12分)(1)2 (2)1/9 没有A基因时,就没有黑色素,有无B基因都不影响色素的表现或:基因型通式为aa_ _的个体都表现为白色(3)①X ②灰色荧光:黑色无荧光=1:1 ③除B、b所在染色体以外的任何染色体上9.(每空2分,共14分)T 监控和清除 淋巴因子 记忆细胞 3ml的生理盐水 等量的HIV 第二组老鼠体内的抗体水平高于第一组 10.(每空1分,共6分)竞争 样方法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0.85 温度 自我调节 11.(每空2分,共15分)(1)水蒸气蒸馏 不是(1分) 薄荷油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所得到的是油水混合物蒸馏 时间和蒸馏温度(2)萃取 过滤 (3)B、C 萃取样品中不含p-胡萝h素12. (15分)胰蛋白酶 维持培养液的pH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钙离子载体(或乙醇、蛋白酶合成抑制剂等) 动物胚胎的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其全能性相对容易,而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十分困难。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