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2课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特例课时训练通用

痛***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72KB
约7页
文档ID:135047221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2课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特例课时训练通用_第1页
1/7

2020年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2课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特例课时训练                        【测控导航】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2(易)、3(易)、5(中)、10(中)2.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应用4(中)、6(中)、7(中)3.自由落体运动1(易)、8(中)、9(中)4.竖直上抛运动8(中)、11(难)一、单项选择题1.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 s听到石头落底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B )A.10 m B.20 m C.30 m D.40 m解析:石头经2 s落到井底,由此得h=gt2=×10×22 m=20 m,即井深约为20 m,选项B正确.2.(2020年全国新课标理综Ⅰ,14)如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 )1132421309329816452625582436611924971 6006482 104A.物体具有惯性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解析:由于第二列数据为时间,第三列数据为距离,第三列数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数据之比为1∶4∶9∶16…显然为第二列中时间的平方之比,说明物体沿斜面通过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选项C正确.由表中数据无法判定“惯性”、“加速度与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选项A、B、D错误.3.从三亚飞往济南的波音737航班,到达机场降落的速度为60 m/s,然后以加速度大小为5 m/s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飞机在第14秒内的位移为( C )A.350 m B.180 m C.0 m D.1330 m解析:飞机着陆后到停止所需的时间t0== s=12 s<14 s,所以飞机在第14 s内的位移等于0.故选项C正确.4.一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距离为Δs的两根电线杆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距离为Δs的两根电线杆所用的时间为t2.则汽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A )A. B.C. D.解析: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设v1=,v2=,由加速度定义式a=得a==,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点评 本题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对应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解答较为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对公式较熟,物理概念清晰,属于中档题.还可利用位移公式求解.Δs=v0t1+a,2Δs=v0(t1+t2)+a(t1+t2)2,联立解得答案.也可联立Δs=v0t1+a和Δs=(v0+at1)t2+a得出答案.二、双项选择题5.(2020济南外国语学校期中)给滑块一初速度v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当滑块速度大小变为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BC )A. B. C. D.解析:滑块末速度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沿斜面向下,即vt=或vt=-,所以运动时间可能是t==或t==,故选项B、C正确.6.(2020安徽师大摸底)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 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 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 m,由上述条件可知 ( BD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 m/s2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 m/s2C.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 m/sD.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35 m/s解析:由Δs=aT2和逐差法可得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 m/s2,选项A错误,B正确;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中间时刻的速度v=0.2 m/s,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v1=v-aT/2=(0.2-0.3×0.5)m/s=0.05 m/s,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v2=v+aT/2=(0.2+0.3×0.5)m/s=0.35 m/s,选项C错误,D正确.7.(2020长沙模拟)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其中之一是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开始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速度(m/s)思考距离/m制动距离/m正常酒后正常酒后157.515.022.530.02010.020.036.746.72512.525.054.2s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B.若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 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能安全停车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 m/s2D.表中s为66.7解析:正常反应时间t1== s=0.5 s,酒后反应时间t2== s=1 s,故选项A正确;由表格知,以20 m/s行驶时,酒后制动距离为46.7 m>40 m,故选项B错误;v1=15 m/s时,汽车刹车位移s1=22.5 m-7.5 m=15 m,由0-=-2as1,求出a=7.5 m/s2,故选项C错误;v0=25 m/s时,由表可知汽车刹车位移为s-25,故0-=-2a(s-25),解出s=66.7 m,选项D正确.8.(2020哈尔滨市第三中学二模)小球A从离地面20 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B从A下方的地面上以20 m/s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在空中相遇,取g=10 m/s2( AC )A.两球相遇时速率都是10 m/sB.两球相遇位置离地面10 m高C.开始运动1 s后相遇D.两球在空中相遇两次解析:设经时间t相遇,则由hA=gt2,hB=v0t-gt2,h=hA+hB,解出t=1 s,hB=15 m,故选项B错误,C正确;vA=gt=10 m/s,故选项A正确;A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A==2 s,B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的时间tB==2 s,故两球在空中只能相遇一次,选项D错误.9.(2020河北衡水中学调研)取一根长2 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再系一个,以后每两个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 cm、60 cm、84 cm,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底.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圈( BC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4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1)∶(-)∶(2-)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每两个相邻垫圈之间的距离差为恒量24 cm,由Δs=aT2可知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选项A、D错误,选项B正确;由v2=2gs可知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4,选项C正确.三、非选择题10.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在前方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求:(1)汽车刹车后20秒内滑行的距离;(2)开始刹车滑行50米所经历的时间;(3)汽车刹车后前3秒滑行的距离.解析:(1)由v0=at得,刹车时间t=6 s.汽车刹车后20秒内滑行的距离L==90 m.(2)由s=v0t1-a,解得从开始刹车滑行50米所经历的时间t1=2 s.(3)s′=v0t2-a=(30×3-×5×32)m=67.5 m.答案:(1)90 m (2)2 s (3)67.5 m11.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1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块冲过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 s内物块的位移是4 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1)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2)此竖直井的深度.解析:(1)设被人接住前1 s时刻物块的速度为v,则h′=vt′-gt′2故v== m/s=9 m/s则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用总时间为t=+t′= s+1 s=1.2 s.(2)竖直井的深度为h=v0t-gt2=11×1.2 m-×10×1.22 m=6 m.答案:(1)1.2 s (2)6 m。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