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上册气象灾害4.doc

tian****199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9MB
约9页
文档ID:5478406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上册气象灾害4.doc_第1页
1/9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上册气象灾害4一、预习导航【预习题】通过预习思考下列问题:1、说出台风发生的时间、影响地区,形成在什么地方,什么海区发生最多2、台风的结构有哪三部分?各部分天气状况如何?3、台风的灾害是什么造成的?举例说出台风的危害4、如何进行对台风的监测?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确定 ,估计 ,监测台风 和 ,以及 当台风到达近海时,还可以用 监视台风的动向5、暴雨的形成要具备哪些条件?我国暴雨出现在哪些地区?6、每年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在哪儿?防洪有哪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7、干旱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危害?如何防御?8、什么是寒潮?发生在什么时间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寒潮有哪些危害?9、干热风是怎样的气象灾害?我国主要发生的地区?防御措施是什么?【资料卡片】 人工影响台风人工影响台风的几次试验,都是在云墙内进行的影响的方法是云墙内撒播大量碘化银碘化银进人云墙后云墙内便出现了大量的冰晶;云中的水汽和过冷水滴纷纷地凝结在冰晶上,同时放出热量,使云墙内的气温逐渐增高;热空气冉冉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又逐步冷却,进一步放出热量。

乍看起来,这种做法好象是火上加油,给台风提供了能量其实不然原来,台风眼内温度高,气压低,和狂风暴雨区差别很大,内外的气压差是造成强大风力的主要原因;现在云墙内的气温升高了,气压也跟着降低了,内外的气压差也就大大减小了;气压差小了,风力也就被减弱了除了撒播碘化银之外,还有人设想,可以利用核爆炸的能量促进台风改变路线,不让台风登陆,避免损失也有人设想,在经常发生台风的洋面上,铺上一层薄膜(如油膜),减少海水蒸发,使台风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从而自行消亡减灾等于增产据统计,1960~1990年间,全世界因热带风暴造成的损失达340亿美元;1970~1990年间,全世界因洪水造成的损失达500亿美元一些专家曾统计,某些年份某些地区因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0%从很大程度上说,减灾等于增产联合国指定从1990年开始,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目前,我国已形成了由2600多个气象台站组成的气象监测预报网,并采用了新兴的气象通讯系统一一卫星通讯网络另外,迄今为止,我国已建设了价值1000多亿元的防洪抗旱水利设施正在兴建中的三峡工程库容为221亿立方米,可以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的洪水,并可减少进入洞庭湖的泥沙。

二、课堂释疑【本节重点、难点】1、气象灾害的危害和防御措施2、台风的形成,各种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要点预览】1、 什么是气象灾害?有什么特点?主要类型有哪些?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称为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灾情重、持续时间长、群发性、连锁反应等许多特点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干热风主要表现为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干旱是受灾面积最大的自然灾害水旱灾害是我国最大自然灾害2、台风发生在什么季节?影响地区主要有哪些?台风和飓风有什么不同?台风(飓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的强大的热带气旋,常在夏秋季节发生 热 带 气 旋项 目 台风飓风概念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印度洋和大西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源地西北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影响地区我国沿海及亚洲东部其他地区亚洲南部、北美洲东海岸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强度等级不同,名称也不一样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称热带低压;8~9级称热带风暴;10~11级称强热带风暴;≥12级称台风。

3、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台风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在北半球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在南半球为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赤道附近洋面不能形成台风或飓风,因为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很小温带、亚寒带海区也不能形成台风温带、亚寒带海区纬度较高,海面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少,水温较低,无法为台风的生成提供足够的能量4、台风的结构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气流状况、天气特点如何?台风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和台风眼区这三部分的气流状况不同,天气特点也存在差别台风结构外围大风区旋涡风雨区台风眼区位置台风的外围部分台风的主要部分,破坏力最大台风的中心部分气流和天气大风区临近时,云逐渐增多加厚,气压下降,湿度增加,温度升高,风力加强在靠近风台眼附近有强烈的上升气流,形成宽达数十千米,厚八、九千米的垂直云墙,产生狂风暴雨台风眼区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而平静5、台风常形成在什么地方?哪里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项目内容监测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对防御洪水有巨大作用预报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可有效地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防洪措施工程措施①修筑堤坝、整治河道;②修建水库;③修建分洪区(或滞洪、蓄洪区)非工程措施①洪泛区土地管理;②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③拟定居民的应急撒离计划和对策;④实行防洪保险等全球大洋平均每年约有80个热带气旋生成,其中2/3左右都达到了台风(或飓风)的强度。

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6、台风为什么会带来灾害?有哪些危害?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的如下图: 台风并非一无是处,如在我国台风盛行的季节里,正是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生伏旱之际,台风能带来丰沛的雨水,对缓和或解除旱情起着积极作用7、减轻台风灾害应采取哪些措施?如何进行?8、什么是暴雨?我国发生在什么地方? 暴雨是锋面、气压系统造成的连续性大降水或短时间内集中大量降水的过程 降雨等级是根据日降雨量的多少来划分的见课本表4.6)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均有暴雨出现,但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9、暴雨的形成要具备哪些条件?暴雨的形成要具备以下3个条件:①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②强烈的上升运动③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如锋面、气旋、热带气旋等)持续时间较长10、洪涝是怎样发生的?洪涝是指暴雨、大暴雨造成的地表水泛滥的现象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是造成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亚洲是全球每年洪水发生最多地区一般而言,下列情况容易发生洪涝:雨量大而集中;地势低洼易积水;河网密,河水入海口少,河水渲泄不畅,造成洪水泛滥。

11、如何防御暴雨、洪涝?12、什么是干旱?有哪些危害?如何防御?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严重的干旱会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防御措施:(1)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2)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的作物3)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等,改进耕作制度13、什么叫寒潮?它主要发生在什么时间?带来的灾害主要有哪些?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这样的冷空气过程称为寒潮寒潮是我国冬半年的主要气象灾害,它带来的危害如下图所示:寒潮带来的大雪可保护农作物安全越冬,春暖融化又可减轻大田春旱;强烈低温还可以冻死一些害虫就目前来说,对寒潮仍无有效的防御方法提前发布寒潮消息或警报,做好防寒准备,可减少损失思维点拨】1、台风警报中,为什么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台风中心即台风眼区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风力很小2、台风中心为什么盛行下沉气流?台风中心气压很低,在眼区外缘的空气高速旋转,离心力大,使得空气向外流散,眼区空气也随之外流(离心力大于气压梯度力),这样高空就有空气流来补充,形成下沉气流。

3、我国洪涝产生的原因我国洪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自然方面:气候异常,降水集中、量大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雨季集中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这是产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2)人为方面:植被破坏严重方法总结】1、纲要信号法 用纲要信号构筑知识结构如台风的危害和防御;寒潮的危害等2、读图分析法 如台风的结构、台风影响的地区,通过对课本插图来分析理解3、联系实际,关心生活中的事件联系学校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气象灾害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注意从媒体收集有关信息,结合事例具体分析典型题解】1、读热带气旋图,该气旋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以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气旋在西北太平洋上称 ,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称 2)A、B、C三区域中,A区域的天气状况是 ,最大风速、最强暴雨出现在 区域,C区域称为 区域3)该气旋常形成在 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 以上的广阔洋面上4)台风灾害主要由 、 和 造成5)对此类气旋的探测主要是利用 。

减轻该灾害的重要措施是 6)如某地此时吹西北风,则此时气旋中心位于该地的 方 解析:台风、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西北太平洋上称为台风;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的称为飓风从台风结构图上,可以看出台风中心(即台风眼)碧空无云(中心离心力大于气压梯度力),在其附近的螺旋带(环状结构)中,气流急剧辐合,天空乌云密布,台风的最大风速和最强暴雨就出现在这里台风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区域,每年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地区频受台风袭击,就连内陆地区也受其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加强台风的监测的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答案:(1)台风 飓风(2)碧空无云 B 外围(过渡)(3)热带 26℃(4)强风 特大暴雨 风暴潮 (5)气象卫星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6)东2、“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也是农业和整个经济建设的生命线……,洪涝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读后,结合暴雨、洪涝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的地区是 。

2)我国洪涝灾害产生的气候原因是 3)暴雨的形成条件是:① ;② ;③ ;(4)针对我国暴雨洪涝灾害所发原因,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         解析: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我国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均会有暴雨出现,但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我国位于世界典型的东亚季风区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对我国天气变化影响很大副高的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必然导致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就会引起旱涝灾害。

副高位置夏季较常年偏西、偏北,将造成四川盆地及关中、陕南、甘肃东部等地区连降暴雨,而东部、南部地区,则出现持续干旱;反之,则南部、东部出现涝灾,西部、北部出现旱灾此外,我国降水也有时空差异,降水集中在5~9月,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这样必然形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季节多,春冬季节少答案:(1)南方和东部地区 (2)季风气候显著,每年夏季风带来的降水集中夏秋季节;各年夏季风强弱不一,降水年际变化大,使我国受季风影响的东部地区径流年内、年际变化大,洪水期易发生洪涝灾害3)①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②强烈的上升运动 ③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4)①加强气象监测,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②加强防洪工程措施,如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 ③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如洪涝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0年春季以来,特别是华北地区接二连三出现沙尘天气,时间之早、频度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历史同期罕见,给华北地区的交通、环境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1)我国 、 和华北一带冬春常遭受风沙灾害, 风将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地区,形成沙尘天气2)造成北方地区沙尘现象加剧的原因,除了 等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主要是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 和 行为,造成 的恶果;在林区的 行为,导致地表水分减少,风沙天气多发3)沙尘暴天气的形成常与 过境有关,若该锋过境时,锋前的暖气团水汽含量丰富,在我国北方常形成 天气4)治理风沙、减轻灾害的有效途径是: 解析: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这样的强冷空气过程称为寒潮寒潮是我国冬半年的主要气象灾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危害最大本题主要考查北方沙尘天气发生的原因、分布的规律和治理的措施。

我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在冬春季节盛行冷锋天气,尤其是快行冷锋过境,来自西伯利亚的冷气团,寒冷干燥,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水汽少,冷锋过境时常难以形成降水,强劲的西北季风将我国西北地区的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常形成沙尘暴天气2000年北方气候异常,冬季风特别强劲,空气特别干燥,降水特别少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草场资源、森林资源,造成草场退化、森林覆盖率下降、地表水分减少,加剧了沙尘天气的横行针对我国北方多沙尘天气的情况,我们必须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森林资源,要退耕还草,退耕还林,植树种草,建好“三北“防护林体系,健全法规,同时要配上工程固沙治沙,加强生态管理答案:(1)东北 西北 西北季(或西北或冬季)(2)气候异常(冬季风强劲,厄尔尼诺等)过度开垦(或滥垦) 过度放牧(滥牧) 草场退化 过度砍伐(滥伐)(3)冷锋(或快行冷锋)暴雨 (4)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降低载畜量 植树造林 建立防护林 建立法规 工程固沙 生态管理4、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中国发生较大水灾1029次,旱灾1056次,旱灾的发生频率比水灾有过之无不及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全国农业,特别是北方地区农业干旱缺水状况更为严重。

20世纪70年代全国农田受旱面积1133万公顷,到90年代增加到2067万公顷,20年间翻了一番还多,干旱缺水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比水灾更为严重1)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原因是 2)两种灾害中,受灾面积较广的是 ,其频繁发生反映出我国水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3)为避免两种灾害的发生,祈求风调雨顺,旧中国许多地方建有 ,该景观对 有明显的指示作用4) 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供给的主要制约因素,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 、 等5)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旱面积大规模扩大的原因是 解析: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

是全球受灾面积最大的一种气象灾害干旱会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在干旱地区选择耐旱的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都是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本题把我国水旱灾害多发的原因,与农业的发展,水资源的利用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规律,用整体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答案:(1)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夏季风的强弱、迟早都会造成水旱灾害,另外,西北内陆地区深受大陆影响,降水较少,易造成干旱2)干旱 水资源短缺 (3)龙王庙 自然环境 (4)干旱缺水 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 )节约用水 防止水污染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5)降水量减少,人口增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消费量剧增,浪费、污染严重三、课后巩固1、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只影响沿海地区,我国内陆地区不受其影响B、台风中心风力最强,所以台风中心多强风和特大暴雨C、赤道附近洋面是台风形成的源地之一D、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2、下列各组省区中,受台风灾害影响最大的是: A、桂、滇、黔 B、赣、鄂、湘 C、台、粤、闽 D、冀、晋、豫3、下列关于卫星云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卫星云图是气象卫星摄取的地球大气图像B、卫星云图白色是云雨区C、卫星云图,可以直接显示暴雨出现的位置和强度D、因台风移动迅速,卫星云图不能正确显示4、台风的最大风速和最强暴雨分布在A、台风中心 B、环状区域内(台风中心附近)C、过渡区(外围区)D、任何一个部分5、在我国,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分布在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C、东部地区和南方地区 D、西南地区6、全球洪水最多的地区是 A、亚洲B、北美洲C、南美洲D、大洋洲7、下列属于暴雨洪涝防洪非工程措施的是 ①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②洪泛区土地管理 ③修建分洪区(或滞洪、蓄洪区)④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8、关于寒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寒潮仅指发生在冬季的冷空气活动 B、侵入我国的寒潮多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而来 C、寒潮常带来严寒、大风、降雪和霜冻天气D、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有时会使南方的柑桔、橡胶等经济林木遭到冻害9、目前,尚无有效防御方法的气象灾害是A、干旱B、沙尘暴C、寒潮D、洪涝10、关于旱涝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季风势力强我国南涝北旱②夏季风势力强我国南旱北涝③夏季风势力弱我国南涝北旱④夏季风势力弱我国南旱北涝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11、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有:①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②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的植物③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②③ 12、关于气象灾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旱是多种因素引起的 B、温带、副热带海区均可形成台风 C、短时间的大暴雨也可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D、寒潮是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的13、我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是 ①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 ②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③广东、台湾、海南岛 ④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14、从全球范围看,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居首位的自然灾害是A、地质灾害 B、滨海地区的风暴潮C、臭氧空洞的形成 D、气象灾害15、上海某年8月8日最高气温比8月9日最高气温高出7℃原因可能是 A、9日有寒潮到达 B、9日受台风影响C、9日有一高压系统控制上海D、9日梅雨季节开始16、下图是1990年发生在太平洋上的第15号台风运行路径图,回答有关问题。

⑴台风是发生在 海面温度在 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 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 ⑵从图上可知,30日23时,台北吹 风,而到31日20时,台北的风向变为 ,此时上海吹 风,到1日20时,上海的风向变为 ⑶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是 ,台风形成的灾害主要有 、 、 等⑷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 ,用它可以确定 位置,估计 ,监测 ,以及 出现的地区等,对防止的减轻台风灾害起重要作用17、读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移动示意图回答:(1)当雨带从A移到B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 ,B处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2)当雨带移至C时,南京地区出现 天气3)每年 季节,我国东南沿海频受台风袭击加强台风的 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4)暴雨和形成条件是① ;② ;③ 5)洪涝灾害主要是由连续性大暴雨和短时间的特大暴雨形成的防御洪水可采取的工程措施有① ;② ;③ 18、读下列我国干旱和洪水灾害分布图,回答:(1) 干旱频次≥30的是 平原、 平原及 流域2)我国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有 平原、 中下游地区、 流域、 盆地及东北平原一些地区3)我国水旱灾害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 气候区,原因是 的进退变化,常造成旱、涝灾害4)为减轻旱、涝灾害损失,要加强对 的治理5)结合下表中的资料分析说明:省、市、自治区1953~1957年暴雨次数黑、吉、辽25次~27次晋27次豫24次湘、鄂27~28次粤、桂51次~64次①暴雨出现频率最高的是 ,原因是 影响。

②暴雨发生频率与洪涝灾害分布一致的是 ,不一致的是 ,说明洪涝灾害的发生既与 有关,也与 有关6)对暴雨的防御措施主要是 (7)对洪水的防御可以采取 和 措施4.5 气象灾害1、D 2、C 3、D 4、B 5、C 6、A 7、C 8、A 9、C 10、D 11、C 12、D 13、B(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因地势高,寒潮不易影响到另外,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因路途遥远,且由于沿途阴山、秦岭等东西走向的山脉层层阻挡,势力减弱,加上南方暖地面的影响,寒冷程度降低,所以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一带很少受寒潮影响 14、D 15、B 16、⑴热带或副热带 26℃ 热带气旋 12级或12级以上 ⑵西北 西南 东北 东南 ⑶西北太平洋 强风 特大暴雨 风暴潮 ⑷气象卫星 台风中心的位置 台风强度 台风移动方向和速度 狂风暴雨17、(1)向北移动 昼长夜短(2) 伏旱 (3)夏秋 监测和预报 (4)①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②强烈的上升运动 ③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5)①修筑堤坝、整治河道;②修建水库;③修建分洪区(或滞洪、蓄洪区)18、(1)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 珠江 (2)长江中下游 黄河 珠江 四川 (3)东部季风 夏季风 (4)大江大河 (5)①粤、桂 台风影响 ②黑、吉、辽、豫、湘、鄂、粤、桂 晋 暴雨 地面状况 (6)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并准确预报警 (7)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