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 述1.1 设计依据:1) 《深圳地铁3号线西延线地下管线探测》 2) 《深圳市福田分区规划》3) 《深圳特区给水管网规划》 4)《深圳市电力管网专项规划》5)《深圳经济特区通信管网专项规划》6)《深圳市福田02-T2号片区(中心公园地区)法定图则》 7)《深圳市福田02-05号片区(圆岭地区)法定图则》 8) 《深圳市福田01-05号片区(莲花村地区)法定图则》 9) 《深圳市福田03-03号片区(石厦益田地区)法定图则》 10)《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50013-2006;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50014-2006;1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JJ50-92;1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4)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15)《城市地下通信塑料管道工程设计规范(CECS 165:2004)》1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1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1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19)《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2005;20)《深圳市燃气管道工程设计、施工若干技术规定》1.2 工程概况地铁龙岗线的西延线南起益田村,沿民田路北上,至红荔路后东行,顺红荔路前行至红岭中路与在建工程龙岗线红岭站相接,全长约8.8km,均为地下线。
共设车站8座,分别为益田站、石厦站、购物公园站、福田站、少年宫站、莲花村站、华新站、通新岭站在中心公园设停车场1处,西延线将于2011年6月通车运营沿线车站均为盖挖法施工,区间隧道主要为盾构法、矿山法施工,车辆段出入线为明挖施工1.3 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对地铁构筑物实施过程中受到影响的现状给排水、电气、燃气管道进行改移包括地铁构筑物施工期间的管道临时迁移措施及地铁构筑物竣工后的管道永久恢复工程1.4 总体设计思想1)与地铁主体工程及交通疏解工程密切配合,根据主体工程施工工序合理安排管道迁改方案,避免不必要的多次迁改2) 管道临时迁改措施应经济合理并能保证市政系统的安全运行3) 管道永久恢复工程必须与相关规划相结合4) 永久恢复的管道尽量避免设置在道路红线以外第二节 给排水工程本工程地铁区间隧道埋深较大,主要采用盾构法、矿山法施工,对市政管线基本不构成影响地铁车站采用盖挖法施工,基坑范围内的市政管线都必须进行迁改或悬吊保护考虑到工程环境的特点、交通疏解的要求等,应合理考虑管槽开挖及回填措施对于埋深较大的排水管道需根据周边现状管道及建筑物的情况适当考虑钢板桩支护措施位于车道下的管槽采用石粉渣回填以缩短工期、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给排水管线迁改大致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主站体施工前,影响主站体施工的市政管线改迁或悬吊保护其间,根据需要,部分管线会跟随交通疏解工程进行二次倒边施工)第二阶段 主站体完工后、基坑回填时,需在主站体上恢复的永久管线的实施;影响地铁站人行通道、风亭等附属结构的现状管线同时迁移 第三阶段 地铁站结构工程完工后,其它需恢复的永久管线的实施2.1 给水管道设计原则:1) 不降低用户的供水安全性2) 保证消防要求3)不出现枝状末端,保证供水水质4)永久管道管径符合规划要求5)根据交通疏解方案及周边现状情况,合理选择倒边施工或悬吊保护等方式处置横跨地铁基坑的给水管道6)对于交通疏解临时道路下的现状管道,根据管材及埋深确定是否需要采取加固措施所有现状阀门井盖(座)一律按机动车道要求进行更换7)在改迁过程中应不影响现状管道的正常运行,否则需要考虑调整设计管位或布置临时替代管道新改造干管应充分考虑周边地块现状支管的改接,不应出现遗漏和错接,保证不会因工程的实施对周边地块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不便8) 根据地铁工程施工进度的紧凑性及工程环境的复杂性,临时给水管道一律采用焊接钢管永久给水管道以球墨铸铁为主,过路管道采用焊接钢管,小于DN100的小区管道采用钢丝网骨架给水PE管。
2.2. 排水管道迁改原则:1) 不改变原有雨、污水干管的流向和汇流范围2)在保证下游排出标高的前提下,尽量使改造管道的标高不高于原管道标高,便于原用户管的接入3)永久管道管径符合规划要求4)在市政道路下或交通疏解临时道路下的新设计雨、污水管道一律以石粉渣回填,以缩短工期、减少对交通的影响5) 根据交通疏解方案及周边现状情况,合理选择倒边施工或悬吊保护等方式处置横跨地铁基坑的雨、污水管道6)对于交通疏解临时道路下的现状管道,根据埋深确定是否需要采取加固措施,现状检查井盖(座)一律按机动车道要求进行更换7) 对于埋深较大的设计雨、污水管道需根据周边现状管道及建筑物的情况适当考虑钢板桩支护措施8)在改迁过程中应不影响现状管道的正常运行,否则需要考虑调整设计管位或布置临时替代管道新改造干管应充分考虑周边地块现状支管的改接,不应出现遗漏和错接,保证不会因工程的实施对周边地块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不便9)永久雨、污水管道根据市水务集团的要求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橡胶圈柔性接口临时排水管考虑施工方便及工期要求采用双壁波纹管2.3 各工点设计方案2.3.1 益田站 益田站横跨福强路进入益田村小区广场,顶板覆土深3.7米左右。
受影响的现状给排水干管主要有福强路北侧的1800x1800雨水箱涵、DN1000污水管及DN600给水管,福强路南侧DN1500雨水管道、DN600污水管及DN800给水管地铁顶板标高高于福强路两侧雨污水干管标高福强路两侧给排水干管在交通疏解第一阶段改迁出跨福强路地铁主体开挖范围,地铁站体施工完成后在地铁顶板预留的管槽内恢复益田村小区给排水管道在地铁施工期间根据小区给排水系统功能的要求进行改移2.3.2 石厦站 石厦站位于石厦北二街与福民路路口,车站主体顶板覆土深3米左右受影响的现状给排水干管主要有福民路2500x2000雨水箱涵、DN500污水管及DN600给水管以及石厦北二街市政给排水管道地铁顶板标高高于石厦北二街部分现状DN800雨水管标高福民路DN600给水管及2500x2000雨水箱涵受地铁站南侧风亭影响,在地铁施工期间更换成钢管采取悬吊保护措施(2500x2000箱涵更换成2XDN2000钢管),地铁站体施工完成后在原管位、原标高以永久管材恢复福民路DN500污水管地铁主体施工期间改移至施工范围以外,待主体施工完后原管位恢复石厦北二街上的给水、污水管道在地铁施工期间临时迁移,地铁站体施工完成后在原管位恢复。
雨水管道由于标高低于地铁顶板,需永久性改迁出地铁站范围2.3.3 购物公园站 购物公园站位于民田路与福华路口南侧车站主体顶板覆土深2-3米左右受影响的现状给排水干管主要有民田路东侧DN1000雨水管、DN1000预留中水管,民田路西侧DN400污水管;福华路南侧DN600给水管、DN700污水管民田路靠福华路口部分雨、污水管道标高底于地铁顶板福华路南侧给水及污水管受地铁出入口影响,改移出地铁施工范围,并在地铁人行通道上悬吊福华路南侧雨水干管在地铁出入口开挖时考虑适当的保护和监测措施民田路上的给水、污水管道在地铁施工期间临时迁移,地铁站体施工完成后,管道标高大于地铁顶板标高的管道原管位恢复民田路靠福华路口部分雨、污水管道标高底于地铁顶板,需永久改移出地铁主站体范围民田路上DN1000中水预留管施工期间拆除,地铁施工后恢复由于民田路两侧改迁管位紧张,本设计考虑雨、污水管在改迁施工时以钢板桩支护开挖,以减小管槽开挖对周边的影响2.3.4 福田站 福田站位于深南大道与民田路路口北侧,车站主体顶板覆土深3.7m受影响的现状给排水干管主要有深南大道北侧DN1000给水干管、1900x2000雨水箱涵、DN800污水干管。
其中雨水箱涵标高低于地铁顶板,其它给排水管道标高均在地铁顶板以上深南大道北侧DN1000给水干管、1900x2000雨水箱涵需永久改迁至地铁站以南、深南大道绿化带内DN800污水干管在地铁施工期间更换成钢管采取悬吊保护措施横穿基坑地铁站体施工完成后在原管位、原标高以永久管材恢复小区路上的给排水管道在地铁施工期间迁移地铁站体施工完成后给水及污水管按改移前管位恢复,DN1000雨水管道由于标高低于地铁顶板,无法回到道路红线内,必须占用周边地块 2.3.5 少年宫站 少年宫站位于红荔路上、深圳少年宫西侧,车站主体顶板覆土深3.7m左右受影响的现状给排水干管主要有红荔路南侧DN800雨水管、DN300污水管,红荔路北侧2.6x2.5m箱涵地铁顶板标高高于红荔路北侧箱涵红荔路南侧现状给排水管道在地铁施工期间临时迁移,地铁站体施工完成后在原管位恢复红荔路北侧箱涵因受莲花山影响无法向北迁改,地铁施工期间以2XDN2000钢管悬吊,地铁完工后在地铁顶板预留的凹槽内恢复2.3.6 莲花村站 莲花村站位于红荔路与彩田路路口、红荔路南侧车站主体顶板覆土深3.2m左右受影响的现状给排水干管主要有红荔路南侧的DN1200雨水管道、DN400污水管及DN600给水管,彩田路穿越红荔路口的2xDN600给水管道及DN400污水管道。
给水及污水管道标高均在地铁站主站体顶板,雨水管标高低于地铁站主站体顶板但高于地铁人行通道顶板红荔路南侧现状雨、污水管道永久迁移至地铁主站体以北,红荔路北侧机动车道下给水管道局部改移或临时拆除红荔路北侧现状DN600给水管(覆土约0.4m,部分砼管)因交通疏解,管位暴露于车道上,需更换成钢管彩田路穿越红荔路口的二根DN600给水管道在地铁施工期间更换成一根DN800钢管采取悬吊保护措施横穿基坑地铁站体施工完成后再增加DN600过路管一根彩田路穿越红荔路口的DN400污水管道永久拆除2.3.7 华新站及西侧明挖隧道华新站位于红荔路与华强路路口,车站主体顶板覆土深3.8m左右西侧出入线明挖隧道顺红荔路直至华富路口明挖隧道顶板覆土大于8m受影响的现状给排水干管主要有红荔路北侧的1400x1600雨水箱涵、红荔路南侧DN400污水管及DN400给水管、华强路过红荔路口的DN1500、DN600污水管及DN600给水管华强路DN1500污水干管及红荔路北侧1400x1600雨水箱涵标高低于地铁站主体顶板红荔路北侧的1400x1600雨水箱涵(管底埋深约4米)在地铁施工期间拆除,在路北地铁基坑外敷设DN1650永久管道替代。
地铁站体施工完成后在原管位增设DN600-DN800路面雨水管路南侧给水及污水管在地铁施工期间永久改移至路北侧、地铁主体基坑以外路南用户支管汇集后悬吊穿越地铁基坑接入干管华强路过红荔路口的DN1500污水截污管(管底埋深约6.5米)及DN600给水管在地铁施工期间采取悬吊保护措施横穿基坑DN600污水管在地铁施工期间拆除,上游来水改接入DN1500干管地铁站体施工完成后以原标高、永久管材恢复至地铁顶板预留凹槽2.3.8 通新岭站 通新岭站位于红荔路与上步路路口,车站主体顶板覆土深3m左右受影响的现状给排水干管主要有红荔路北侧的2000x1600雨水箱涵、红荔路南侧DN800污水管及DN400给水管、上步中路穿越红荔路口的DN400-DN800给排水管道上步中路雨水管道标高底于地铁顶板红荔路北侧的2000x1600雨水箱涵(管底埋深约4.5米)平面位置未侵入地铁主体,与地铁人行通道及风井标高及平面位置有冲突,以DN2000管永久迁出因红荔路南侧管位紧张,路南侧给水管道在地铁施工期间临时明设于围挡边,地铁站体施工完成后按改迁前管位恢复路南侧DN800污水干管在地铁主体施工时临时迁移至北侧出入口位置,待主体施工完后原管位恢复。
DN800污水管道贴近路边建筑,施工时采用钢板桩支护开挖上步中路穿越红荔路口的给排水管道在地铁施工期间更换成钢采取悬吊保护措施横穿基坑地铁站体施工完成后在地铁顶板预留管槽内以原标高、永久管材恢复2.3.9 中心公园停车场中心公园停车场位于红荔路以北、华富路西侧中心公园内DN1000雨水管横穿车辆段,标高于地铁构筑物冲突需永久改迁至地铁构筑物南侧标高不冲突段通过(施工期间悬吊)第三节 电气工程3.1 设计原则3.1.1 电力迁改原则1)保障电力用户供电连续性及可靠性,尽量避免多次迁改,减少施工对用户的影响2)改迁管线规格密切结合规划和近期建设工程,有条件的按规划或近期建设需要结合起来一并考虑临时改迁管线应符合现状需求3)不影响地铁施工的电缆尽量采用绝缘扣管保护后原位支托、悬吊保护或包封加固等原位处理设计,减少工程投资4)对地铁施工有影响的管线,应尽可能临时迁移出施工范围,必要时在周边道路绕行管位充足处砌筑电缆沟,瓶颈处或管线交叉处采用玻璃钢电力保护管群敷设5) 因地铁施工影响需要改迁,施工期间可以不使用的管道,临时拆除,地铁施工竣工后恢复,避免重复施工6)为配合10kV供电系统全面改造为环网接线,改迁配电主电缆规格均采用YJV22-8.7/15kV-3×300mm2交联电缆,支线或终端电缆经当地供电部门核实后可采用YJV22-8.7/15 kV-3×120mm2交联电缆。
3.1.2 照明迁改原则1)保障地铁施工期间,正常通行道路上照明达到国家标准要求2)横跨开挖范围的照明过路管线采用绝缘扣管保护后原位支托、悬吊保护或包封加固等原位处理设计3) 地铁施工竣工后按规划道路要求恢复永久照明,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3.1.3 通信迁改原则1)地铁施工期间,保障正常通信服务及通信质量2) 横跨开挖范围的通信过路管线采用原位支托、悬吊保护或包封加固等原位处理设计,部分管线考虑绕行3) 地铁施工竣工后按规划道路要求恢复永久管道,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3.2 益田站益田站处福强路与石厦路交汇处,共设4个出入口、2处风井,涉及福强路及石厦路电气管线迁改3.2.1 现状福强路北侧人行道下为现状1.0m×1.0m电缆沟,沟内敷设约15回10kV电缆,其位置与出入口支护结构及明挖段冲突,需改迁石厦路北段东侧人行道下为0.6m×1.0m电缆沟,沟内敷设3回10kV电缆,局部与站点盖挖范围冲突,需改迁石厦路南段东侧人行道下为0.6m×0.8m电缆沟,沟内敷设4回10kV电缆,全线与站点盖挖范围冲突,需改迁福强路现状路灯为12m双臂灯,双向对称布置,杆距约40m福强路南侧人行道下为现状1趟32孔通信管道,石厦路与福强路交界处西侧人行道下为现状24孔通信管道,以上管道与均出入口及连接通道位置冲突,需迁改。
3.2.2 改迁方案由于站点周围市政绿地较多,故在站点及出入口外围设计永久电力通道,在出入口两端接通现状电缆沟新建电缆沟布置在站点开挖边线附近,施工围挡以内,形式采用钢筋混泥土电缆沟,施工期内盖板为重型盖板,能承受40吨重车碾压,施工完毕后恢复为轻型盖板新电缆路径横跨开挖段时,应与站点施工单位协调,临时采用悬吊保护方式通过福强路两侧绿化带在施工期间改为疏解道路,需设临时照明,采用12m单臂灯单侧布置,安装400W高压钠灯,杆距约36m同时敷设临时电缆连通围挡两端现状路灯倒边施工过程中,临时照明路灯随疏解道路变化进行迁移,电缆尽量利用现状道路电缆以及新敷设的临时电缆永久照明按规划断面设置,待主体施工完成后,按道路断面恢复道路照明及配电电缆采用12m双臂灯,安装400W/150W高压钠灯,双侧对称布置,杆距38m左右根据现状通信线路的分布情况,在地铁施工期间对影响地铁施工和交通疏解的现状通信线路做一次性永久迁改,由于此站管线复杂,考虑施工难度及成本,通信线缆将不再迁回原有通信管道中3.3 石厦站石厦站处福民路与石厦二街交汇处,共设5个出入口,涉及福民路与石厦二街的电气管线迁改3.3.1 现状福民路南侧人行道下为现状1.0m×1.0m电缆沟,沟内敷设约12回10kV电缆,出入口位置与支护结构冲突,需保护。
石厦二街东侧人行道下为现状0.6m×0.8m电缆沟,沟内敷设3回10kV电缆,全线与站点盖挖范围冲突,需改迁福民路现状路灯为10m单臂灯,双向对称布置,杆距约35m石厦二街现状路灯为建筑物边庭院灯,单侧布置,杆距15m左右福民路北侧人行道下为现状1趟12孔通信管道,南侧人行道下为现状1趟4孔配线管道,石厦二街与福民路交界处西侧人行道下为现状12孔通信管道,以上管道与均出入口及连接通道位置冲突,需迁改3.3.2 改迁方案福民路上电缆沟全线加固保护,施工期内盖板改为重型盖板,能承受40吨重车碾压,施工完毕后恢复为轻型盖板电缆路径横跨开挖段时,应与站点施工单位协调,临时采用悬吊保护方式通过福民路交通疏解道路需设临时照明,在道路南侧布置12m单臂灯,安装400W高压钠灯,杆距约35m,同时敷设临时电缆连通围挡两端现状路灯,顶管穿越福民路接通北侧现状路灯电缆倒边施工过程中,临时照明路灯随疏解道路变化进行迁移,电缆尽量利用现状道路电缆以及新敷设的临时电缆石厦二街在站点施工期间封闭,待主体施工完成后,按道路断面恢复道路照明及配电电缆采用6m单臂灯,安装100W高压钠灯,单侧布置,杆距20m左右福民路永久照明按规划断面设置,待主体施工完成后,按道路断面恢复道路照明及配电电缆。
采用10m双臂灯,安装250W/150W高压钠灯,双侧对称布置,杆距35m左右根据现状通信线路的分布情况,在地铁施工期间对影响地铁施工和交通疏解的现状通信线路进行迁改,由于此站通信线路复杂,站体紧挨建筑物墙体,无法做临时管道,本站考虑一次性永久迁改,原石厦北二街通信缆线绕行至石厦北三街3.4 购物公园站购物公园站处民田路与福华路交汇处,共设3个出口,与地铁1号线出入口连通,工程主要涉及民田路的电气管线迁改3.4.1 现状民田路东侧人行道下为现状1.4m×1.4m复合电缆沟,沟内敷设有2回110kV电缆及16回10kV电缆,电缆沟局部与出入口连接段交叉,局部与主体开挖支护结构无防护净距,需作保护民田路现状路灯为10m不对称双臂灯,双侧交错布置,杆距40m左右民田路西侧人行道下为现状36孔通信管道,该管道与出入口及连接通道位置冲突,需迁改民田路西侧人行道下为现状36孔通信管道,民田路垮越福华路为现状36孔过路通信管道,该管道穿越民田路的管群与站点主体冲突,需迁改3.4.2 改迁方案民田路上电缆沟受施工影响位置主要在出入口附近,由于沟内敷设有2回220kV电缆,割接费用非常高,而且对电网调度影响较大,故设计考虑采用原位保护方式,加固电缆沟,局部采用悬吊保护方式。
10kV电缆需在施工围挡外新建电缆沟,一次性迁移避开施工区域地铁施工期民田路需进行东西向、南北向多次倒边施工,需考虑设临时照明采用10m单臂灯,安装250W高压钠灯,同时敷设临时电缆连通围挡两端现状路灯倒边施工过程中,临时照明路灯随疏解道路变化进行迁移,电缆尽量利用现状道路电缆以及新敷设的临时电缆主体施工完成后,按道路断面恢复道路照明及配电电缆仍采用10m不对称双臂灯,安装250W/150W高压钠灯,双侧交错布置,杆距40m左右民田路上通信管道位置与出入口冲突,需永久迁改在民田西侧人行道外侧红线边新建36孔通信管道,与出入口两侧现状通信管道接通,把原有通信线缆割接至新建通信管道中民田路上通信管道位置与风亭冲突,需永久迁改由于购物公园站体紧挨建筑物墙体,民田路无法新建临时管道,故把民田路通信管道绕行至中心二路走,并分别在福华路与福华三路与民田路上原有通信管道接通,把原有通信线缆割接至新建通信管道中3.5 福田站福田站处深南大道与民田路交汇处,共设3个出入口,与广深城际线接驳,工程涉及深南大道及民田路电气管线迁改,城际线施工范围不在本工程设计范围内3.5.1 现状深南大道南侧人行道上为现状4.0m×2.5m+1.1 m×1.4m电缆沟,沟内敷设12回10kV电缆及220KV、110KV电缆4回,该电缆沟与出入口及连接通道位置冲突,需改迁。
民田路东侧人行道下为现状1.1m×1.35m电缆沟,沟内敷设2回10kV电缆,该电缆沟穿越深南大道的管群与站点主体冲突,需改迁在民田路两侧有2台现状户外环网柜,在站点盖挖范围内相关220KV、110KV电缆线路:220KV 梅林----新洲 1回电缆 、220KV 红荔----新洲 2回电缆、110KV 福中一----福中三 1回电缆 原复合电缆沟内有8根电力调度通讯光缆,本次改造以不增加接头盒为原则,路径沿新建电缆沟敷设深南大道主车道照明采用13m单臂灯,双侧对称布置,杆距40m左右;辅道采用10m不对称双臂灯,单侧布置,杆距35m左右民田路现状路灯为10m不对称双臂灯,双侧交错布置,杆距40m左右深南大道北侧人行道下为现状36孔通信管道,该管道与出入口及连接通道位置冲突,需迁改民田路西侧人行道下为现状24孔通信管道,民田路垮越深南大道为现状48孔过路通信管道,该管道穿越深南大道的管群与站点主体冲突,需迁改3.5.2 改迁方案深南大道上电缆沟位置与出入口冲突,需永久改移站点开挖边线距建筑物较近,无法设置电缆沟,故在站点西侧道路开辟新路径,再与出入口两侧现状电缆沟接通存在的问题是需开辟新路径,造价高,同时引起其他管线的迁改。
建议优化站点布置,以保留电缆通道深南大道北辅道受施工围挡影响需封闭,需在北侧主辅分隔带敷设临时电缆连通围挡两侧现状路灯,超越辅道采用顶管施工土建施工完成后,深南大道北辅道按现状恢复照明布置及电缆,采用10m不对称双臂灯,安装250W/150W高压钠灯,单侧布置,杆距35m左右根据现状通信线路的分布情况,在地铁施工期间对通信线路按以下施工步骤进行改迁处理对影响地铁施工和交通疏解的现状通信线路进行第一步迁改处理(第一次割接),即将现状线缆迁移至新建临时管道中,待福田站建成之后,进行第二步迁改处理(第二次割接),即将临时管道中线缆迁移至永久管道中深南大道上通信管道位置与出入口冲突,需永久迁改在深南大道北侧内侧绿化带中间新建36孔通信管道,与出入口两侧现状通信管道接通,把原有通信线缆割接至新建临时管道中,带站体施工完,再把通信线缆割接回新建永久性管道中3.6 少年宫站少年宫站处红荔路与金田路交汇处,共设3个出口,与地铁4号线接驳,工程主要涉及红荔路电气管线迁改3.6.1 现状红荔路南侧人行道上为现状1.4m×1.4m复合电缆沟,沟内敷设有1回110kV电缆及12回10kV电缆,电缆沟与出入口及连接通道、风亭等冲突,需作临时改迁。
红荔路现状路灯为12m双臂灯,双侧对称布置,杆距30m左右红荔路北侧人行道下为现状46孔通信管道,该管道与出入口及连接通道位置冲突,需迁改红荔路北侧人行道下为现状46孔通信管道,红荔路垮越金田路为现状46孔过路通信管道,该管道穿越红荔路的管群与站点主体冲突,需迁改3.6.2 改迁方案利用深圳书城与站点之间通道设置永久电力通道,在出入口两端接通现状电缆沟新建电缆沟布置在站点开挖边线附近,施工围挡以内,形式采用钢筋混泥土电缆沟,施工期内盖板为重型盖板,能承受40吨重车碾压,施工完毕后恢复为轻型盖板新电缆路径横跨开挖段时,应与站点施工单位协调,临时采用悬吊保护方式通过相关110KV线路:110KV 红荔----少年宫 1回电缆110KV 红荔----地铁1回电缆 原复合电缆沟内有5根电力调度通讯光缆,本次改造以不增加接头盒为原则,路径沿新建电缆沟敷设红荔路在站点施工期间倒边施工,历经2次交通疏解,均需设临时照明,采用12m单臂灯双侧对称布置,安装400W高压钠灯,杆距约36m同时敷设临时电缆连通围挡两端现状路灯倒边施工过程中,临时照明路灯随疏解道路变化进行迁移,电缆尽量利用现状道路电缆以及新敷设的临时电缆。
永久照明按规划断面设置,待主体施工完成后,按道路断面恢复道路照明及配电电缆采用12m双臂灯,安装400W/150W高压钠灯,双侧对称布置,杆距38m左右红荔路上通信管道位置与出入口冲突,需永久迁改在红荔北侧人行道外侧红线边新建46孔通信管道,与出入口两侧现状通信管道接通,把原有通信线缆割接至新建通信管道中红荔路上通信管道位置与风亭冲突,需永久迁改在红荔路北侧人行道外侧红线边新建46孔通信管道,与出入口两侧现状通信管道接通,把原有通信线缆割接至新建通信管道中3.7 莲花二村站(分线方案)莲花二村站处红荔路与彩田路交汇处,共设5个出口、4处风亭,,涉及红荔路及彩田路电气管线迁改3.7.1 现状红荔路南侧人行道下为现状1.0m×1.0m电缆沟,沟内敷设15回10kV电缆,该段电缆沟与南侧出入口、风井支护结构冲突,需临时改迁彩田路东侧人行道下为现状1.0m×1.0m电缆沟,沟内敷设14回10kV电缆,人行道外绿化带下还有1回110kV直埋电缆;该段电力通道与东侧出入口冲突,需改迁红荔路/彩田路口历经多次改造,目前道路照明系统较为完善,路口设有15m半高杆灯,路段上设有12m双臂灯红荔路北侧人行道下为现状2趟24孔通信管道,彩田路西侧人行道下为现状2趟24孔管道,红荔路与彩田路交界处东南侧人行道下为现状6孔通信管道,以上管道与均出入口及连接通道位置冲突,需迁改。
3.7.2 改迁方案红荔路上电缆沟位置在主体施工期加固,局部悬吊保护彩田路上电缆沟受管位限制,需永久改迁至福莲花园停车场上,设置1.4m×1.4m复合电缆沟,将彩田路上1回110电缆及14回10kV电缆割接至复合沟中相关110KV线路:110KV 福华----莲花山存在问题:站点与建筑物最近距离3.5米;施工工序需紧密配合 原复合电缆沟内有5根电力调度通讯光缆,本次改造以不增加接头盒为原则,路径沿新建电缆沟敷设随红荔路、彩田路交通疏解作临时照明,由于临时道路路幅较宽,采用15m半高杆灯单侧布置,安装3×400W高压钠灯,杆距约45m施工围挡两端现状路灯电缆需迂回连通,顶管穿越红荔路倒边施工过程中,临时照明路灯随疏解道路变化进行迁移,电缆尽量利用现状道路电缆以及新敷设的临时电缆永久照明按规划断面设置,待主体施工完成后,按道路断面恢复道路照明及配电电缆采用12m不对称双臂灯,安装400W/150W高压钠灯,双侧对称布置,杆距35m左右红荔/彩田路口采用18m半高杆灯,安装4×400W高压钠灯红荔路与彩田上通信管道位置与出入口冲突,需永久迁改在道路人行道外侧红线内新建48孔通信管道,与出入口两侧现状通信管道接通,把原有通信线缆割接至新建通信管道中。
3.8 华强北站(分线方案)华强北站处红荔路与华强北路交汇处,共设6个出口、4处风亭,工程涉及红荔路及华强北路电气管线迁改3.8.1 现状红荔路南侧人行道下为现状1.0m×1.0m电缆沟,沟内敷设12回10kV电缆该段电缆沟与站点主体冲突,需改迁华强路东侧人行道下为现状1.0m×1.0m电缆沟,沟内敷设10回10kV电缆该段电缆沟与出入口及风亭连接段局部冲突,需进行保护红荔路、华强路北段现状路灯为10m单臂灯,双侧交错布置,杆距约60m华强路南段现状路灯为6m庭院灯,双侧对称布置,杆距约15m在红荔路北侧人行道下有1趟38孔管道,在华强北路西侧人行道下有1趟34孔管道,还有3处跨越红荔路的过路管道,2处4孔,1处12孔以上管道与均出入口及连接通道位置冲突,需迁改3.8.2 改迁方案红荔路电缆沟一次性迁移至施工围挡外侧局部电缆沟根据施工阶段及供电停电计划采用加固措施,待条件成熟时再行永久迁移红荔路南侧道路明挖施工,北侧绿化带在施工期间改为疏解道路,需设临时照明,采用12m单臂灯单侧布置,安装400W高压钠灯,杆距约36m施工围挡两端现状路灯电缆需迂回连通,顶管穿越红荔路倒边施工过程中,临时照明路灯随疏解道路变化进行迁移,电缆尽量利用现状道路电缆以及新敷设的临时电缆。
永久照明按规划断面设置,待主体施工完成后,按道路断面恢复道路照明及配电电缆采用10m双臂灯,安装250W/150W高压钠灯,双侧对称布置,杆距35m左右华富路、华强路路灯采用12m不对称双臂灯,安装400W/150W高压钠灯,双侧对称布置,杆距35-38m左右红荔/华富路口采用18m半高杆灯,安装4×400W高压钠灯红荔/华强路口采用15m半高杆灯,安装3×400W高压钠灯红荔/华强路口东南角现状250kVA箱变在施工期间需拆除,在北侧绿化带内择地新建,待站体施工完成后迁移至原位附近华强北中站处红荔路与华强北路交汇处,推荐方案共设6个出口,涉及红荔路及华强北路通信管线迁改,根据现状通信线路的分布情况,在地铁施工期间对通信线路按以下施工步骤进行改迁处理对影响地铁施工和交通疏解的现状通信线路第一步进行迁改处理,迁移至新建临时管道中并进行缆线敷设与割接(第一次割接),待华强北中站建成之后,进行第二步迁改处理(第二次割接);待华强北中站永久管道建成之后进行迁改割接处理(一次迁改至永久管道中)3.9 上步中路站(分线方案)上步站处红荔路与上步中路交汇处,推荐方案共设6个出入口、4处风亭,工程涉及红荔路与上步中路电气管线迁改。
3.9.1 现状红荔路南侧人行道下为现状1.4m×1.4m复合电缆沟,沟内敷设16回10kV电缆及2回110kV电缆,其中上步路以东段电缆沟与出入口地面段冲突,需永久改迁上步路对侧人行道下为现状1.0m×1.0m电缆沟,沟内敷设12回10kV电缆,基本不受地铁施工影响路口东北角绿地内有2台户外环网柜与风亭位置冲突红荔路现状路灯为10m单臂灯,双侧交错布置,杆距约60m目前正在改造施工中上步中路北侧人行道下为现状46孔通信管道,该管道与出入口及连接通道位置冲突,需迁改红荔西路西侧人行道下为现状35孔通信管道,红荔西路垮越上步中路为现状32孔过路通信管道,该管道穿越红荔西路的管群与站点主体冲突,需迁改3.9.2 改迁方案红荔路东段电缆沟改迁至道路人行道外侧,与现状建筑物贴邻布置,设2m×1.4m复合电缆沟,将16回10kV电缆及1回110kV电缆割接形式采用钢筋混泥土电缆沟,施工期内盖板为重型盖板,能承受40吨重车碾压,施工完毕后恢复为轻型盖板新电缆路径横跨开挖段时,应与站点施工单位协调,临时采用悬吊保护方式通过相关110KV线路:110KV 中航----通心岭原复合电缆沟内有5根电力调度通讯光缆,本次改造以不增加接头盒为原则,路径沿新建电缆沟敷设。
随红荔路、彩田路交通疏解作临时照明,采用12m单臂灯双侧对称布置,安装400W高压钠灯,杆距约36m施工围挡两端现状路灯电缆需迂回连通,顶管穿越上步路倒边施工过程中,临时照明路灯随疏解道路变化进行迁移,电缆尽量利用现状道路电缆以及新敷设的临时电缆永久照明按规划断面设置,待主体施工完成后,按道路断面恢复道路照明及配电电缆红荔路采用10m双臂灯,安装250W/150W高压钠灯,双侧对称布置,杆距35m左右上步路路灯采用12m不对称双臂灯,安装400W/150W高压钠灯,双侧对称布置,杆距35-38m左右红荔/上步路口采用18m半高杆灯,安装4×400W高压钠灯红荔西路上通信管道位置与出入口冲突,需永久迁改在上步中路北侧人行道外侧红线边新建20孔通信管道,与出入口两侧现状通信管道接通,把原有通信线缆割接至新建通信管道中红荔西路上通信管道位置与风亭冲突,需永久迁改在红荔西西侧人行道外侧红线边新建48孔通信管道,与出入口两侧现状通信管道接通,把原有通信线缆割接至新建通信管道中3.10 车辆段出入口中心公园车辆段共设6个车行出入口,分别通往华富路、振华西路、红荔路中心公园停车场处华富路西侧红荔路与深南路之间,华富路东侧局部地段也有占用,占地面积较大,工程涉及华富路东侧电缆沟、振华西路南侧电缆沟。
华富路东侧北段电缆沟为现状1m×1m 10kV电缆沟,沟内敷设6回10kV电缆;现状1.8m×0.7m 220kV专用电缆沟,沟内敷设2回220kV电缆;直埋敷设1回110kV电缆上述电缆与地铁入段线轨顶标高冲突,需永久改迁华富路东侧南段电缆沟为现状1m×1m 10kV电缆沟,局部跨越地铁入段线,需加固保护振华西路南侧电缆沟为现状1m×1m 10kV电缆沟,沟内敷设6回10kV电缆,与地铁停车场冲突,需永久改迁3.10.1 改迁方案华富路东侧北段电缆沟改迁至施工围挡外侧,与现状建筑物贴邻布置,设1.1m×1.4m复合电缆沟及4m×2.5m电缆沟,将6回10kV电缆及1回110kV电缆迁移至复合电缆沟,220kV线路迁移至专用电缆沟相关线路:220kV中航-清水河双回线,110kV中航-上步线华富路东侧南段电缆沟为现状1m×1m 10kV电缆沟,局部跨越地铁入段线,需加固保护施工期内盖板为重型盖板,能承受40吨重车碾压,施工完毕后恢复为轻型盖板新电缆路径横跨开挖段时,应与站点施工单位协调,临时采用悬吊保护方式通过振华西路南侧电缆沟电缆沟改迁至原电缆沟北侧,新电缆路径横跨开挖段时,应与站点施工单位协调,临时采用悬吊保护方式通过。
原复合电缆沟内有6根电力调度通讯光缆,本次改造以不增加接头盒为原则,路径沿新建电缆沟敷设车行出入口对现状路灯位置无影响处,对现状路灯管线采用10#槽钢互扣进行保护车行出入口影响现状路灯处,迁移现状路灯,并重新敷设前后两档电缆振华西路在车辆段施工期间需倒边施工,道路照明需根据施工工序设临时照明,灯杆、灯具按永久工程标准一次施工到位,采用10m双臂灯,安装250W/150W高压钠灯,双侧对称布置,杆距35m左右临时电缆路径根据交通疏解次序确定,需顶管超越振华西路2号隧道出入口段华富路现状路灯受出口施工影响需拆除,新建路灯结合挡墙施工安装华富路上通信管道位置与车辆出入口冲突,需临时迁改在红荔西西侧人行道外侧红线边新建54孔通信管道,与出入口两侧现状通信管道接通,把原有通信线缆割接至新建管道通信管道中,待停车场建成之后,再把临时管道中缆线迁至回永久性管道中第四节 燃气工程4.1 设计概述由于地铁站需要明挖施工,因此在明挖范围内燃气管需要改迁本次燃气工程设计任务主要是保证地铁站开挖范围附近市政管网持续、稳定的供气,周边用气点不间断用气及地铁站施工的安全,暂不考虑现有周边市政管网是否完善,管径是否满足规划要求等其它因素。
因此在燃气管道改迁设计中,除部分改迁管道需要新建外,原则上不再新建燃气管4.2 设计原则1)燃气管道与其他管线、建、构筑物的间距满足现行国家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2)开挖范围内的现状燃气管全部废除在开挖范围周边新建燃气管道以保证管网供气,用户用气3)设计中尽量一次改迁到位,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返工4)新建燃气管道采用聚乙烯燃气管,与现状钢管采用钢塑过渡接驳4.3 具体场站设计益田站益田站车站较长,燃气管难以改迁至开挖范围以外,因此在设计中将福强路及其南侧支路上现状管改迁在一起,采用悬吊的方式通过开挖范围此外,在下阶段设计前应增加福强路测量范围,在设计中由于测量范围不够,采用了部分燃气集团处收集的现状资料下阶段设计前应补侧现状管新建燃气管道管底埋深控制在1.5m石厦站石厦站位于石厦北二街与福民路交汇处,道路上已经埋设有燃气管,设计中废除开挖范围内现状燃气管,新建燃气管绕开开挖范围与现状接驳新建燃气管道管底埋深控制在1.5m购物公园站购物公园站周边现状管网较为完善,本次改迁阶段设计废除开挖范围内燃气管,于外侧新建管道,保障周边管网供气及用户用气民田路东侧有现状高压电缆沟,为了保证安全,在恢复阶段,废除改迁阶段设计的为COCO PARK供气的沿民田路东侧敷设的燃气管,按照改迁前状恢复。
由于车站的建设,车站西侧中海华庭住宅区内的庭院燃气管也受到影响,必须改迁下阶段设计前,应补充测量中海华庭周边及小区内现状燃气管由于改迁阶段沿民田路东侧敷设的燃气管要破除COCOPARK的一段路面,中海华庭的部分庭院管也将在地铁施工中改迁,因此需要在下阶段与这两方沟通,避免施工中出现问题福田站福田站按照设计原则,新建燃气管绕开开挖范围新建燃气管道管底埋深控制在1.5m少年宫站少年宫站位于福田站与莲花二村站之间,在明挖施工范围内有部分现状燃气管道,本次设计考虑利用周边的莲花山公园的草坪作为敷设燃气管道的管位,原则上作为永久管位,不考虑回迁燃气管道管底埋深控制在1.5米莲花二村站莲花二村站位于少年宫站与华强北站之间,该明挖区域燃气管道较复杂,在地铁站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分段施工,满足燃气用户的需要本次设计考虑利用周边的莲花山公园的草坪及部分绿化用地作为敷设燃气管道的管位,原则上作为永久管位,不考虑回迁燃气管道管底埋深控制在1.5米华强北站华强北站位于莲花二村站与上步中路站之间,根据测量资料,本站施工范围内无现状地下燃气管道,因此,在此区域范围内无燃气管道进行改造上步中路站上步中路站位于华强北站与终点站之间,在明挖施工范围内有部分现状燃气管道,在车站施工前,将此段燃气管道改迁,确保施工安全。
新建燃气管道充分利用周边的绿化用地作为敷设燃气管道的管位,原则上作为永久管位,不考虑回迁,燃气管道管底埋深控制在1.5米停车场停车场位于华富路与福田河之间的中心公园内,涉及到的现状燃气管道有华富路、振华西路上的燃气管道,在施工明挖范围内现状燃气管道实施改迁,其余燃气管道保留,燃气管道管底埋深控制在1.5米第五节 水工结构工程5.1 管沟开挖支护设计说明1)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等请参见相关技术文件本工程管沟如无特别说明,其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2)管沟支护选型原则(1) 具备明挖条件且深度不大于5米时优先考虑采用钢板桩加内支撑支护2) 深度介于3~5米,选用钢板桩加内支撑支护3) 深度小于3米,且具备放坡条件时,采用放坡开挖、袋装土或锚喷护面(土钉),不具备放坡条件时采用钢板桩加内支撑支护3)钢板桩支护(1) 本钢板桩设计中,挖深H包括管基人工换填碎石厚度,对于开挖深度H<3.0m的管沟不予以考虑采用钢板桩支护2) 本设计考虑了软土地基采用碎石进行人工换填情况,其中挖深(H)包含碎石厚度C,锚固深度(T)随之加深3) 钢板桩施工用打入法沉桩,沉桩时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150,同时应保证锁口紧密,为消除锁口处摩阻力与桩锤锤击力所形成的力偶,应在桩尖前进方向侧削角,其坡度可取1:2~1:4,锁口内应充填油脂等润滑剂。
4) 沉桩前宜对钢板桩进行防锈处理,常用的方法是涂环氧煤沥青保护5) 沉桩前应事先查明沉桩处是否有地下构筑物妨碍沉桩在含大块石的地层不宜沉桩6) 铺设管道时应及时排除渗入管沟内的地下水;桩的锁口要紧密,如有局部漏水,可在墙后用聚氨脂注浆堵漏7) 钢板桩拔除后应及时将其空隙用粗砂充填密实8) 当钢板桩支护工程邻近有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交通干道等时,应根据工程重要性对钢板桩墙进行水平位移和地面沉降监测对于软土地层,其地表最大沉降δv不宜超过0.01H(H为基坑开挖深度);钢板桩墙的最大水平位移不宜超过(1-1.4)δv9) 本设计工程量表中已计入沿线检查井的土方、钢板桩和型钢的工程量4) 放坡开挖(1) 基坑开挖应分层对称开挖,每层挖土深度不大于2m;如采用机械挖方,应在基坑底及坑壁留150mm~300mm厚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建筑材料及运输车辆距基坑边缘距离不小于2m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清底验槽,浇注垫层封闭基坑,减少地基土暴露及被水浸泡时间2) 基坑采用明沟降水,根据施工需要在基坑内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每隔20m设一个直径为0.8m的集水井,集水井底低于水沟底0.8m,集水井内水应随集随排;明沟、集水井随基坑开挖向下挖深。
3) 施工期间,施工中产生的废水需经沉淀、过滤等方式处理并满足有关的排放要求后才能排至市政雨、污水管道5) 基坑胸腔土对称均匀回填石粉渣,胸腔土以上回填砂性粘土,分层回填压,压实系数须满足道路专业及给排水专业要求5.2 临时管桥架设为方便现状管线穿越施工中的深基坑,设置临时管桥管桥上部结构为自承式平直形架空钢管下部结构为高度15m~25m的临时墩临时墩采用Φ800~Φ1000的钢管双柱墩,柱间设X型横撑柱脚基础采用埋入式基础,埋入车站基坑底板下5m~8m主要施工顺序为:1)采用钻孔机械成孔Φ1500~Φ1800mm;同时在地面制造墩柱标准节段2)安装墩柱到孔底,同时拼接为整体3)浇注柱脚基础内、外砼,达到设计强度、深度4)安装墩顶帽梁,铺设管线就位5)随基坑向下开挖,逐步安装柱间X型横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