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0年必修一二字音复习(字音)

沈***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8.50KB
约11页
文档ID:162312537
10年必修一二字音复习(字音)_第1页
1/11

第37卷第5期2010短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V01.37,No.520lO乙酰丙酸加氢生成妒戊内酯的反应动力学张建伟樊金龙吴卫泽’(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摘要:以Pd/C为催化剂(Pd质量分数为5%),在消除内、外扩散影响条件下,研究了乙酰丙酸非均相催化加氢制备-y.戊内酯反应动力学考察了反应温度(100—160℃)和氢气压力(1.0—3.0MPa)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氢气在乙酰丙酸液体中的溶解度(温度80—160℃、氢气压力0~5.25 MPa)结果表明:乙酰丙酸非均相催化加氢反应对乙酰丙酸浓度的反应级数为零级,对氢气压力的反应级数为一级,反应活化能为33.0 kJ/tool;提出了加氢反应可能的机理,并简化氢解离吸附Langmuir等温吸附式,获得了与实验结果一致的加氢反应动力学模型表达式关键词:加氢反应;乙酰丙酸;.y一戊内酯;动力学中图分类号i TQ352.2引言-y.戊内酯(GVL)是一种便于储存和运输的源自生物质的能及碳资源平台的基础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特性,如较高的沸点(207℃)、较低的熔点(一31℃)、闪点温度高(96℃)、无毒,泄漏易于识别、易溶于水、对环境友好等。

GVL可以进一步转化为2.甲基一四氢呋喃等液体燃料pGVL还是合成可生物降解材料的原料p“1生物质转化的关键步骤之一是由乙酰丙酸(LA)加氢脱水生产1.戊内酯国内外对催化加氢反应已有一些报道,主要涉及催化剂和载体的选择其中催化剂主要有: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如氧化铂‘7‘引,Raney镍‘9101,CuO.Cr203复合催化剂‘1¨;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M J,如铼、铱、钯、钌、铂和负载型双金属复合催化剂¨21,如Pd.Re/C等文献中该催化加氢反应一般在有机介质中进行,如乙醚07引、甲醇¨纠等反应动力学和机理对乙酰丙酸催化加氢反应非常重要,但该加氢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的系统报道较少本文采用Pd质量分数为5%的Pd/C催化剂,收稿13期:2010—04—26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08201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710)第一作者:男1984年生,硕士生·通讯联系人E.mail:WZWU@mail.buet.edu.cn通过计算Thiele模数说明内扩散影响可以忽略;通过提高搅拌转速的方法消除外扩散的影响在消除内外扩散的条件下,研究了乙酰丙酸加氢反应动力学,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1实验部分1.1实验原料乙酰丙酸,分析纯,上海晶纯化学试剂公司;1一戊内酯,质量分数99%,山东招远林海化工厂,使用前蒸馏纯化;乙醇,分析纯,北京化工厂;氢气,质量分数99.99%,北京海谱气体公司;Pd质量分数为5%的Pd/C催化剂,中石化石油科学研究院1.2催化剂参数Pd/C催化剂的Pd质量分数为5%;催化剂颗粒的粒径为20~60斗m,平均37.9斗m;BET比表面积为995 m2/g;孔体积为0.605 cm3/g;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得活性炭上Pd的颗粒大小为5—20llm,主要分布在5~6 nm1.3加氢反应实验按比例称取一定量的催化剂、乙酰丙酸加入到装有电磁搅拌、容积为25 mL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用氢气以50—100 m/rain的速率吹扫反应釜,排出反应釜中的空气,然后充入一定压力的氢气等反应炉加热到设定温度后,将反应釜置于加热炉中加热,等重新达到设定温度后计时,同时观察压力的变化反应一定时间后,将反应釜浸入冷水中骤冷,终止反应当温度达到室温后,缓慢卸压,反应混合物用乙醇溶出,小心操作,减少物料损失溶出物经5—7斗m的烧结漏斗过滤,滤液定容后用气相色谱分析1.4氢气在乙酰丙酸中的溶解度测定采用文献[14]的方法。

在高压变体积可视釜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酰丙酸后快速密封,并对液体进行脱气然后向可视釜中充入氢气,开始搅拌加热待体系的温度、压力在1 h内不发生变化,认为体系达到溶解平衡,然后在恒温、恒压下缓慢取出一定质量的溶解了氢气的饱和液体在取样过程中调节可视釜的活塞,维持体系压力不变,保障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通过排水集气法获得取出液体中氢气的量,然后计算氢气在液体中的溶解度2结果与讨论2.1内外扩散的消除乙酰丙酸在Pd/C催化剂(Pd质量分数为5%)上的加氢反应是气一液一固非均相催化反应通过Mears判据来判断是否存在内扩散¨引改进后的Mears判据的Thiele模数如式(1)所示少=(r:bcSA<:.1/Iq(1)其中,少是改进后的Thiele模数r?‘是表观反应速率,mol/(L·min);£是催化剂的特征长度,cm;D是催化剂上的有效扩散速率,cm2/min;ci是反应物在催化剂外表面的浓度,mol/L;q为反应级数在本摹寸摹、骨文中r:h为0.0010.01 mol/(L·min),取最大值£取37.9斗m取10“m2/h,是从文献[16]中得到的c;为0.01—0.1 mol/L由此可得,垂为10一.10~,远远小于l。

表明本文中内扩散是可以忽略的外扩散的消除可以通过增加搅拌转速来实现由图1可见,当搅拌转速大于200 r/min时,搅拌转速的提高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说明转速大于200r/min时,外扩散已经被消除T.量E●i弓E●弓E\k搅拌转速r‘rain-1图1搅拌转速对反应速率的影响Fig.1Influence of stirring speed on the reaction rate为了考察反应动力学,本文是在排除内外扩散的情况下进行的乙酰丙酸加氢反应2.2动力学实验结果乙酰丙酸加氢反应动力学的实验结果见图2摹圩摹站(x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Fig.2Plots of levulnic acidconversion(以)VB.reacion time(t)由图2中不同温度下反应时间和乙酰丙酸转化率的关系可知,当氢气压力和反应温度一定时,乙酰丙酸的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呈线性增加而乙酰丙酸的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降低,这说明反应速率与乙酰丙酸的浓度无关,该反应对乙酰丙酸浓度的反应级数为零级图3为氢气压力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一定温度下,加氢反应速率与氢气压力呈线性关系,说明该反应对氢气压力的反应级数为一级。

CE●二o●百E\op/MPa图3氢气压力(pn:)对加氢反应速率的影响Fig.3Effect of hydrogen pressure(pH2)on reaction rate加氢反应是在分散在液相中的催化剂表面进行的图4为一定温度下氢气在乙酰丙酸中的溶解度当温度一定时,氢气在乙酰丙酸中的溶解度满足亨利定律,即随着压力的增大,氢气在乙酰丙酸中的溶解度呈线性增加因此,当反应体系的氢气压力增大时,与之对应的催化剂表面的氢气浓度也随之增加,进而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当氢气压力相同时,温度越高,氢气在乙酰丙酸中的溶解度越大这是温度升高后对加氢反应速率影响的另一个因素T∞_二oE\的p/MPa图4氢气在乙酰丙酸中溶解度Fig.4Plots of concentration of hydrogen in levulinicacid at different temperetures2.3动力学模型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5%Pd/C催化体系中,乙酰丙酸加氢反应对乙酰丙酸浓度的反应级数为零级,对氢气压力的反应级数为一级速率方程可表示为:』r=一半=印2一)r 2一i 2印H2【)式中,r为反应速率,mot/(tool·min);c为乙酰丙酸的浓度,tool/L;t为反应时间,rain;p。

.为氢气压力,MPa;k为表观反应速率常数,表达式如式(3)所示k=koexp(一面Ea)(3)其中:尺为气体常数,J/(mol·k);T为反应温度,K;E为表观反应活化能,J/tool;k为表观反应指前因子根据式(2)以及图3中氢气压力与反应速率的数据,得到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见表1)以In(k)对1/T作图,得到In(k)一1/T为一直线图5),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表1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Table 1Reaction rate constants(k)at differenttemperaturesri/lO‘3K’1图5乙酰丙酸加氢反应的In(k)一1/T曲线Fig.5Plots of In(k)against I/T for levulinicacid hydrogenation结合(2)式和(3)式,根据图5中直线的斜率和截距计算得到:E=33.0 kJ/tool,ko=5279,故该r=一害=koexp(一面Ea)pH2=5279exp(一3结论33000、1矿Jpn:2.4加氢反应机理(4)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加氢反应对乙酰丙酸为零级反应,对氢气压力为一级反应。

反应在气一液一固非均相体系中进行,催化剂表面同时吸附乙酰丙酸和氢气,但对乙酰丙酸的吸附更强在催化剂表面很快达到饱和,因此改变浓度对其吸附量影响不大催化剂对氢气的吸附比较弱,其吸附量受氢气压力PH控制,因此可以推测出这样的反应机理H(渤寺H(气)(5)(7)(气)上弋y(锄+H2液)(8)≮”气,—一≮yc液,(9)根据上述机理,化学反应速率可表达为r=k'OLp;(10)式中后’为控速步骤速率常数,0为乙酰丙酸的覆盖度,由于催化剂对乙酰丙酸的吸收接近饱和,故0.可以认为是常数,与乙酰丙酸浓度无关,0为氢的覆盖度,由于氢吸附为双原子分子的解离吸附,根据Langmuir等温吸附式,0存在如下关系:口毒‰(11)6lH2面砰两q1)式中,b=k2/k一:,为氢吸附常数,由于催化剂对H的吸附为弱吸附,J|}一:》||}:(即bHP《1)所以得到Langmuir等温吸附表达式可简化为0H=6:5p:?(12)将式(12)代入式(10),则有r=∥OrbHPH:=印H:(13)其中|i}=座’0式(13)与式(2)的表达式一致说明该机理能很好的描述乙酰丙酸加氢制1.戊内酯的反应1)以Pd/C为催化剂(Pd质量分数为5%),在消除内、外扩散影响的条件下,乙酰丙酸非均相催化加氢反应对乙酰丙酸浓度的反应级数为零级,对氢气压力的反应级数为一级。

2)乙酰丙酸加氢反应的活化能为33.0 kJ/mol,动力学模型为r—dcdt=koexp(一急)pH2=5279exp(一型塑\RTJ,“2(3)乙酰丙酸催化加氢反应机理可能由乙酰丙酸吸附、H:解离、加氢催化、2.羟基戊酸的脱水、产物脱附等一系列过程组成参考文献:Abstract:Hydrogenation of levulinicacid(LA)to 1-valerolactone(GVL)has been performed in a batch reactorover a5%Pd/C catalys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trinsic kinetics of the hydrogenation reaction.the experimentswerecarried out under no effects of intraparticle and external diffusions.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hy—drogen pressure on the reaction rate were investigated at temperatures from 100 to 160℃and pressures from 1.0 to3.0 MPa.The concentration of hydrogen in LA has been measured at pressures from 0 to 5.25 MPa and tempera—turesfrom 80 to 160℃.It was shown that the temperature and hydrogen pressure both influence the hydrogenationreaction greatly,and the overall hydrogenation reaction rate is zero—order in levulinic acid and first—order in hydro-gen.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hydrogenation reaction is 33.0 kJ/m01.A possible mechanism and a ki—neticmodel for the reaction have been proposed.Using the Langmuir isotherm adsorption equation with dissociativeadsorption of hydrogen,we introduce a hydrogenation kinetics model,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Key words:hydrogenation;levulinic acid;-y—valerolactone;kinetics。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