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轮必修二综合练习

痛***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68KB
约5页
文档ID:92877237
一轮必修二综合练习_第1页
1/5

课题: 高三经济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试题1.山西平遥是晋商的发源地之一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到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扩展到日本、新加坡等地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清朝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B.清朝时期晋商的锐意进取精神C.清朝时期金融业发展迅速 D.金融汇兑行业在中国开始出现2.《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下列有关井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骨文中的“田”字多写作“” ,证明商代是有井田制的B.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为贵族所有,私田为劳动者所有C.春秋时期,经过管仲改革和鲁国“相地而衰征”等税制改革,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D.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进行的第一次变法正式废除井田制,“为田开阡陌封疆”3.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 ①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 ②商业交通比较发达③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 ④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这是一道历史开心词典题,题中显示材料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英国另一经济学家凯恩斯”,“看得见的手”,“大规模干预经济”。

对此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A.二者看似互相对立但目的一致 B.货币供应学派学说广泛盛行C.英国撒切尔夫人推行经济改革 D.克林顿实行第三条道路改革5.1819年一位伟人去世,人们在讣告中这样赞颂他的科技成就:“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请判断,他的科技成就是( )A.改良了蒸汽机 B.发明了内燃机 C.发明水利织布机 D.研制了发电机6.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蒸汽机提供动力,工业生产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 ②蒸汽机的使用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③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世界了解更加紧密 ④欧洲列强以武力侵略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7.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争议颇多的风云人物某历史课题小组收集到的下列材料中,你认为最具有历史价值的一项是( )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大传》 B. 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奇闻轶事C.有关李鸿章的历史学论著 D.李鸿章部分奏折和书信影印件8.观察图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依据所学知识和图片反映的信息,你认为A点曲线状况说明当时的中国( )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④“民生主义"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 ⑤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无暇东顾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④⑤ D.①③9.与明代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相比,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有①手工工场→工厂制 ②手工生产→机器生产 ③政府压制→历届政府一贯支持 ④国内市场→世界市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从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其主要特点是( )               A通过手工工场长期的资本与技术积累发展到近代机器工业 B从无到有移植西方近代生产方式C近代企业的投资者多为官僚、地主和商人 D通过政府投资和引进西方近代科技而发展起来的11.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门户被打开后,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对这一“城市化进程”理解正确的是( )A.城市工场手工业发展充分.转化成近代经济 B.民族资本主义主要集中于沿海城市C.封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城市人口激增 D.城市经济遭受破坏,大量人口转入农村12.右图是1936年《申报》刊登的一则广告,从中你能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①这是姜曦为她的诗词集做的广告②1936年以前中国已出现电影和影星③报纸在当时是一种重要的宣传媒体④《申报》着重宣传农民形象和工农革命⑤名称的西化成为一种潮流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13.图8系福建省档案馆馆藏文献,其中收录了“国难期间大家要厉行节约倡用国货”、“洋货畅销是全国同胞的耻辱”、“用国货就是实际救国”等多条标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①五四运动推动了这次国货调查 ②洋货与国货之间存在市场竞争 ③国货物美价廉,深受百姓喜欢 ④工商界激发公众用国货的热情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4.十月革命后,俄罗斯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每到收获季节,农民契柯夫就在火车站出售余下的粮食②在集体农庄开拖拉机的农民瓦西里报名参军③一位红军战士在信中写道:“不是富农的暴动,而是对正义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农民的暴动”④响应政府开垦荒地的号召,大力种植玉米的的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①③② D.③①②④15.下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它对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有:①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复杂化;②使中国社会的性质特殊化;③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④使中国社会的政治力量多元化;⑤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史上近代化的主导力量;⑥使中国近代化举步维艰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⑥16.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

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 )A.20世纪30年代初 B.20世纪40年代中期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80年代末17.美国独立后,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无形边疆的扩展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美国进行“无形边疆扩展”的经济行为是( ) ① ② ③ ④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18.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了解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19.从世界历史研究发展的角度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所产生的重要历史意义是( )A.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B.扩大了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C.较好地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D.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20.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法国和联邦德国放弃历史“宿怨”走向联合,融入欧洲一体化进程。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经济了解日益密切          ②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日益增强③为了直接对抗美国          ④民族间国家间的和解和尊重值得肯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1.(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材料二 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操奇赢,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又市隙地数十亩为义冢,以安乡人之不克葬者,所费不啻万缗,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围水口,以利行人,年逾八十而行义不衰清代商人胡荣命“……贾五十余年,临财不苟取,遇善举辄捐货为之,名重吴城晚罢归,人以重价赁其肆名,荣命不可,谓:‘彼果诚实,何藉吾名?欲藉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材料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

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商人的优良品质6分)(3)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根据材料三,指出其论证的依据,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9分)w..22、(2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土改结束后(1953年)湖南省贫雇农平均每户占有生产、生活资料情况 ——参考国家统计局农业统计资料 (注:贫农是指那些只有较少土地、部分或大部分租用其他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耕作,并交纳地租的农民雇农是指没有或只有极少量的土地和生产工具,主要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农民)材料二 1953年鄂、湘、赣3省1 0乡农户(贫农)人均收入比较(单位:折合稻谷市斤)(注:互助组是指农民自愿互利、互换人工或畜力、共同劳动的集体劳动组织。

)材料三 从1949年至1953年,我国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由164938万亩增长为189955万亩,粮食总产量由11320万吨增加为16685万吨 ——参考《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 问题:(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农民采取了哪些生产组织形式?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生产组织形式中哪种效果最好?为什么?(10分)(3)概述建国初期我国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1-5 DAAAA 6-10 BDDDB 11-15 CDCDB 16-20 BCACA21、(1)由传统观念中对商业的轻视和对商人的鄙视,变为对商业的重视和对商人的推崇5分)(2)勤俭致富,乐善好施,注重诚信(声誉)6分)(3)依据: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和用于子女科举入仕,使得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3分)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儒家思想、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6分)22.(1)有利条件:农民普遍拥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生活资料(房屋等)。

2分)不利条件:生产工具不足、落后(生产能力低下,如犁和耕牛的户均占有率较低)2分)(2)个体生产形式(答“未组织户”不给分)、互助组生产形式(答出“临时互助组”、“常年互助组”两点算一个得分点,得2分)、农业合作社形式6分)农业合作社形式效果最好2分)这种生产组织形式有利于集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弥补了个体生产形式的不足和缺陷(答出公有制的理想在当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可得1分此问得分不超过2分)2分)(3)新中国成立,农民政治上翻身得解放;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资料(土地)和生活资料;农业生产互助组、农业合作社等生产组织形式,调整了生产关系,提高了生产能力答对任何一个要点得2分,此问得分不超过4分1-5 DAAAA 6-10 BDDDB 11-15 CDCDB 16-20 BCACA21、(1)由传统观念中对商业的轻视和对商人的鄙视,变为对商业的重视和对商人的推崇5分)(2)勤俭致富,乐善好施,注重诚信(声誉)6分)(3)依据: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和用于子女科举入仕,使得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3分)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儒家思想、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

6分)22.(1)有利条件:农民普遍拥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生活资料(房屋等)2分)不利条件:生产工具不足、落后(生产能力低下,如犁和耕牛的户均占有率较低)2分)(2)个体生产形式(答“未组织户”不给分)、互助组生产形式(答出“临时互助组”、“常年互助组”两点算一个得分点,得2分)、农业合作社形式6分)农业合作社形式效果最好2分)这种生产组织形式有利于集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弥补了个体生产形式的不足和缺陷(答出公有制的理想在当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可得1分此问得分不超过2分)2分)(3)新中国成立,农民政治上翻身得解放;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资料(土地)和生活资料;农业生产互助组、农业合作社等生产组织形式,调整了生产关系,提高了生产能力答对任何一个要点得2分,此问得分不超过4分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5 / 5。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