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文读懂党支部七项组织生活制度

雨****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2.23MB
约35页
文档ID:253621719
一文读懂党支部七项组织生活制度_第1页
1/35

会议制度,|,党日制度,|,党课制度,|,报告工作制度,|,民主生活制度,|,党员汇报制度,|,民主评议党员,汇报人:XXX,时间:,XXX,党支部七项组织生活制度,党支部七项组织生活制度,一文读懂,一文读懂,目,录,1,会议制度,2,党日制度,3,党课制度,4,报告工作制度,5,民主生活制度,6,党员汇报制度,7,民主评议党员,第一章,会议制度,一、会议制度,1,支部党员大会,(,1,)召开时间:,基层党支部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机关党支部每半年不少于一次2,)主要内容:,讨论贯彻执行上级决议、指示的措施;,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重大问题;,讨论和批准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听取和讨论本单位行政负责人的工作报告;,选举支部委员和出席党的上级代表大会、代表会议的代表;,作出吸收和处分党员的决定;,讨论决定必须由支部党员大会决定的其他事项一、会议制度,1,支部党员大会,(,3,)程序方法:,一是准备会议支部委员会确定议题和时间;,通知全体党员;,书记、副书记和委员酝酿准备预案二是召开会议书记(副书记)主持宣布开会;,组织委员统计到会人数并报告;,宣布议题展开讨论;,书记归纳集中多数人意见;,表决并形成决议;,明确分工,提出落实意见;,宣布闭会。

三是抓好会后贯彻落实按照会议决议分工,抓好贯彻落实;,对个别党员因故没有参加会议,书记或支部委员在会后向他们传达会议决议;,根据需要向上级党组织报告会议情况一、会议制度,1,支部党员大会,(,4,)落实要求:,内容符合关于支部党员大会职权的规定;,必须有超过半数的党员到会方可举行,选举时必须有超过五分之四的有选举权的党员到会,程序符合规定要求;,会议要充分发扬民主,讨论决定重要事项,书记、副书记和委员之间应当进行个别酝酿,必要时形成方案建议,到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决定重大问题要进行表决,表决事项以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人数的半数为通过,没有以正副书记个人意见代替大会决议的现象;,每次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都要分工一名委员(一般组织委员),对开会的时间、地点、到会人员、缺席人员、列席人员,会议主持人、记录人,讨论的问题,会议的发言和决议,在党支部会议记录本上认真记录,以便检查决议的贯彻执行情况一、会议制度,2,支部委员会,(,1,)召开时机:,在支部党员大会闭会期间,支委会负责处理党支部日常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集体讨论决定和处理本单位的重大问题2,)主要内容:,支委会讨论决定的问题必须是本单位建设和支部建设的重大问题,即是本单位的根本性、倾向性、普遍性和原则性问题。

党支部工作条例规定:通常由支委会讨论和决定的重大问题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制度和上级的决议、命令、指示的贯彻执行;,本单位建设的规划和重要工作任务的部署;,人员思想状况的分析和加强思想工作的措施;,骨干配备,组织调整,人员的调动和分配、职级晋升;,选调送学;,发展党员;,奖励和处分;,重要经费开支、重要物资的使用;,共青团支部的建设;,其他必须由支部委员会讨论和决定的事项一、会议制度,2,支部委员会,(,3,)程序方法:,一是会前准备:,正副书记与委员酝酿确定会议议题和时间;,组织委员通知支委做开会准备;,书记与委员之间个别酝酿准备意见二是召开会议:,书记或副书记主持,,组织委员统计人数;,宣布开会,讲明议题;,支委展开讨论;,书记归纳支委意见;,进行表决;,组织委员做好会议记录讨论时要,“,一事一议,”,,即一个议题讨论形成决议后才能进行下一个议题三是贯彻落实:,在支委会对重大问题做出决定后,必须由主官分工负责、贯彻执行一、会议制度,2,支部委员会,(,4,)落实要求:,必须有超过半数的委员到会方可举行,受任务支委长期分散、人数不够而又必须议事时可通过连线现场进行表决;,议题书记、副书记研究确定,并提前一天通知支委,除特殊情况外,不得临时动议;,会前搞好通气酝酿,不开无准备的会;,会上每个委员畅所欲言,没有,“,一言堂,”,的现象;,遇有不同意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不搞,“,以职定音,”,;,对讨论的事项意见分歧较大,应当暂缓表决,会后进一步调查论证、交换意见,下次会议复议;,执行决议有分工、有检查、有汇报、有讲评,不出现,“,决而不行,”,;,研究推荐干部使用、职级调整、骨干配备、选调送学、党员发展、奖惩等事项,要广泛征求意见,有三分之二以上支委到会,并逐个表决;,有时为传达布置某项重大任务和动员完成某项紧急任务,为争取时间、减少层次、统一思想,可以召开支委扩大会,但不宜多开,否则容易削弱支部党员大会和支委会的领导核心地位;,对不宜公开或扩散的会议内容和情况,要教育委员遵守党的纪律,做好保密;,11.,凡召开支委会,都必须认真做好会议记录,会议记录由书记或副书记保管,一般由组织委员负责记录。

记录要素:会议名称、开会时间、开会地点、出席人员、缺席人员姓名及原因、列席人员、主持人、记录人、会议议题、发言要点、会议决议及通过情况一、会议制度,3,党小组会,(,1,)召开时间:,党小组会是党小组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基层党支部每月安排一次,机关党支部每两个月安排不少于一次2,)主要内容:,组织党员学习、讨论;,组织党员进行集体交心和思想汇报;,研究如何贯彻执行支部的决议,对党员进行工作分配,并检查贯彻执行支部决议和党小组分配工作的完成情况;,按规定进行党内选举,如推选小组长,酝酿支部委员候选人和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侯选人等;,研究发展对象,讨论对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转正的小组意见,组织民主评议党员,评选优秀党员,讨论对犯错误党员的纪律处分等;,分析群众的思想情况,研究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定期开好小组组织生活会,发扬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会议制度,3,党小组会,(,3,)程序方法:,一是准备会议:,党小组组长确定议题;,提前,1-3,天发出开会通知;,准备好有关文件资料二是召开会议:,党小组组长宣布到会情况,说明议题,提出要求;,组织党员围绕议题,开展讨论;,党小组组长归纳小结,提出贯彻措施,形成结论。

三是会后落实:,党小组组长检查会议记录情况;,将党小组会议情况及时向党支部汇报;,抓好会后的组织落实一、会议制度,3,党小组会,(,4,)落实要求:,党小组会议每次议题要集中,不宜太多,一次会议要着重解决,1-2,个问题;,党小组长善于主持会议,会管理和监督党员,每次会议都有归纳小结;,在参加小组活动时,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主动配合党小组长开好小组会,带头发言,带头汇报思想,带头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以普通党员身份接受组织监督;,每次党小组会,都要指定专人做好会议记录会议记录本由党小组长妥善保管记录要素:会议名称、时间、地点、主持人、出席人、缺席人、记录人姓名、会议中心议题、每个人发言要点、结论性意见第二章,党日制度,二、党日制度,党日制度,是党的基层组织生活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党支部开展工作、党员参加党的活动的重要保证1,)召开时间:,基层党支部每周安排半天,必要时可以相对集中使用,但每月不得少于两次机关党支部每月至少安排两个半天二、党日制度,(,2,)主要内容:,召开党的会议,如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和党小组会,一般可安排在党日时间进行,有时也可用来传达学习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精神;,进行党的教育,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学习、党风党纪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党课教育活动;,开展组织生活,如组织评议党员,召开民主生活会,听取党员的思想汇报,表彰宣扬先进,检查党员完成党支部交给的任务的情况等;,处理党务工作,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改选支委会,讨论发展党员,收缴党费,进行党员鉴定,研究党纪处分等。

3,)落实要求:,党日时间上应当相对固定,列入单位工作周计划中,不得随意占用,因特殊情况确需占用的,须经团政治机关批准,事后应当及时补上;,党日必须突出党性,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原则性,杜绝行政化、庸俗化、娱乐化倾向;,基层党支部制定工作周计划时要考虑到党日,计划要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党日必须保证人数,党员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必须及时进行补课或传达党日活动内容和要求;,党日制度落实情况要做好相关登统计,记录规范、准确,没有作假现象第三章,党课制度,三、党课制度,党课制度,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培养合格党员的重要途径1,)召开时间:,基层党支部每月一次,机关党支部每年不少于两次2,)主要内容:,进行党的基本理论教育;进行党的现行政策教育;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进行党员思想品德教育三、党课制度,(,3,)程序方法:,认真备课首先,熟悉教育内容,明确教育重点、难点和基本思路;其次,进行思想摸底,充分调查了解党员的思想情况;之后,编写教案,主要包括党课的目的与内容、观点与事例、归纳提示的重点结论、讨论思考题等。

组织试讲可依据教案进行小范围的试讲,征求意见,进行补充完善课堂讲授依据教案以口语表达和一定的辅助手段相结合,具体进行讲解组织讨论授课完毕后,除要围绕党课需要掌握的重点思想观点进行归纳小结外,还要布置讨论题,组织授课对象开展讨论4,)落实要求:,党支部应当科学制定党课教育实施年计划、月计划,安排人员提前准备教案,避免党课教育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党课要突出,“,党,”,味,内容贴近不同层次党员实际,贴近党员现实思想,解决倾向性问题成效明显;,授课人应加强学习,提高讲课的艺术性,灵活形式方法,熟悉授课讲稿,避免出现照本宣科问题;,党支部应创新方式讲党课,支委成员带头讲党课,鼓励普通党员上党课;,第四章,报告工作制度,四、报告工作制度,报告工作制度,是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体现,是支委会接受支部党员大会检查和监督的重要形式1,)开展时间:,基层党支部委员会每半年报告一次或者按工作阶段报告,机关党支部委员会每半年报告一次报告一般在重大任务完成后、工作阶段结束后、半年和年终总结时正副书记一般每半年进行一次述职2,)主要内容:,报告工作,通常由书记或者副书记代表支部委员会,向支部党员大会报告履行职责、自身建设情况和其他重要事项。

主要包括:,党支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决议、指示,加强党支部政治思想领导的情况;,支委会、党小组和党员执行、落实支部党员大会决议的情况;,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的情况;,基层主要任务完成、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领导共青团等组织开展工作的情况;,今后工作打算和加强支部自身建设的措施建议等四、报告工作制度,(,3,)程序方法:,一是准备工作报告报告工作前,正副书记要交心通气,商定有关事宜,并事先通知各委员,提前做好思想准备;,召开支委会,分析工作形势,研究工作报告的起草意见,各支委按分工梳理回顾前阶段工作,提出今后工作建议;,会后由支部书记或指定其他支委,负责起草工作报告;,报告初稿写好后,召开支委会集体讨论修改,进行充实完善,形成工作报告;,支委会结束后,向全体党员发出,“,安民告示,”,,为下步组织党员审议好报告作准备二是作工作报告在进行充分准备后,即可召开支部党员大会由组织委员清点统计人数;,支部书记主持宣布开会;,支部书记宣布支部党员大会议题,并提出具体要求;,由书记或副书记代表支委会向支部党员大会作工作报告;,全体党员讨论、审议工作报告,就支委会的工作和自身建设情况,广泛发扬民主,作出评价,提出批评和建议;,支部书记将每个党员意见的精华进行归纳总结;,大会举手表决,形成决议;,宣布闭会。

三是做好会后工作支部书记及时将报告相关材料整理归档,并将报告工作情况及党员大会审议结果形成书面材料上报上级党组织;,党支部按照决议要求抓好相关事项分工落实,并进行检查监督四、报告工作制度,(,4,)落实要求:,落。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