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专升本中医基础模拟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2.气机的含义为:( ) A.气的运动 B.气化 C.气的运动变化 D.气的升降运动 E.气的出入运动 3.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 ) A.小肠 B.胃 C.大肠 D.脾 E.胆 4.月经的来潮与以下哪一组脏腑、经脉关系密切:( ) A.心、肝、脾、冲脉、督脉 B.心、肺、肾、阳明脉、带脉 C.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D.冲脉、任脉、带脉、心、脾 E.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5.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 A.脑 B.髓 C.脉 D.胆 E.命门 6.误治是指下列中哪一项:( ) A.体实者用攻法 B.实证用攻 C.虚证用补 D.虚证用攻 E.体弱者用补法 7.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 ) A.不清洁食物 B.不卫生食物 C.陈腐变质食物 D.有毒食物 E.偏嗜某种食物 8.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 ) 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 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D.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9.“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 ) A.肺 B.脾 C.肾 D.三焦 E.肝 10.《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 ) A.气不摄血 B.气机逆乱 C.血随气脱 D.血随气逆 E.血随气结 11. 患者脘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颇,气短乏力,属于:( ) A.气逆 B.气陷 C.气脱 D.气闭 E.气郁 12. “攻补兼施”合用于:( ) A.虚证 B.真实假虚证 C.实证 D.真虚假实证 E.虚实夹杂证 13. 患者性格内向,精神抑郁,胸闷太息,纳呆腹胀,泄泻,属于:( ) A.肝气郁结 B.脾失健运 C.心血局限性 D.心神失养 E.肝脾不调 14. 小肠与大肠交接处称为 :( ) A.阑门 B.贲门 C.魄门 D.幽门 E.膀胱 15. 根据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 )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E.足阳明经 16. 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 A.寒邪 B.燥邪 C.火邪 D.湿邪 E.风邪 17. 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 ) A.阴盛禁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假寒慎用寒药 D.外寒慎用寒药 E.冬季慎用寒药 18.主司二便的脏为:( )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9.提出“阳非有余,真阴局限性”的医家是:( ) A.刘完素 B.张景岳 C.张从正 D.朱丹溪 E.叶天士 20.体质是指人体的:( ) A.身体素质 B.身心特性 C.形态结构 D.遗传特质 E.心理素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脏与脏之间在血的方面有密切联系的是:( ) A.心与肾 B.心与脾 C.肝与脾 D.肝与肾 E.心与肝 2.三焦的功能是:( ) A.通行营气 B.宣散卫气 C.通行元气 D.津液通道 E.决渎行水 3.与精神情志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脏是:( )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4.肝失疏泄,气机不畅,临床多余现:( ) A.胸胁胀满 B.头目眩晕 C.两乳胀痛 D.少腹胀满 E.面红目赤 5. 以下哪几项是奇恒之腑的共同特点:( ) A.藏而不泻 B.都不与脏相为表里 C.不与水谷直接接触 D.都没有五行配属 E.实而不满 6.分布于胸腹部的经脉是:( ) A.肾经 B.胆经 C.胃经 D.脾经 E.肝经 7.与水湿痰饮的形成相关的脏腑是:( ) A.肺 B.膀胱 C.三焦 D.脾 E.肾 8.气机失调重要涉及:( ) A.气滞 B.气逆 C.气虚 D.气闭 E.气脱 9.下列哪些属于伤津为主的表现:( ) A.口渴引饮 B.形瘦肉脱 C.口鼻干燥 D.目陷螺瘪 E.口干舌燥而不引饮 10.应慎用寒凉之剂的体质是:( ) A.阳盛之体 B.阴盛之体 C.阳虚之体 D.阴虚之体 E.气虚之体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_______及其_______。
2.肺主治节,指肺有治理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生理功能 3.血为气之母的意义为________和________ 4.血液正常循行需要气的_______力和_________力两者的协调平衡 5.营气的重要生理功能为_________和________ 6.小肠的重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_ 7.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立伤________,久行伤_______” 8.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______肿满,皆属于______” 9.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一般多表现为________,痛处_______,拒按,多夜间益甚四、判断题(每题1.5分,共15分) 1.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是悲观的、被动的 ) 2.阴阳之间的转化属于阴阳运动的异常变化 ) 3.属于土的有:脾、肉、湿、化、黄、思、歌 ) 4.心主血、肝藏血,临床上心肝血虚常同时并见 ) 5.肾主纳气是指肾有主持呼吸运动的功能 ) 6.一脏一腑相表里的重要依据是解剖位置临近 ) 7.血液归藏于肝,故称肝为“血之府”。
) 8.暑邪伤人,易致气津两伤 ) 9.阴阳偏衰重要是指“精气夺则虚”的虚证 ) 10.忽然遭受巨大精神创伤所致的昏厥,是由于气脱所致 )五、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正气2.疠气3.乙癸同源4.亡阳 5.六淫六、简答题(每题3分,共15分)1.胆为什么既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2.何谓金破不鸣?其常见病因有哪些?3.何谓内伤病因?4.简述气的防御机能与疾病的关系5.饮食因素对体质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七、论述题(共30分)1.试述肺、脾、肾三脏在津液代谢中的重要作用8分)2.试述结石的致病特点8分)3.如何理解在人体这个整体中,心的主宰地位与五脏作为中心的地位?(8分)4.调整阴阳的治则有哪些?各合用于什么病证?(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A 3.B 4.E 5.E 6.D 7.E 8.E 9.B 10.D 11.B 12.E 13.E 14.A 15.B 16.B 17.E 18.E 19.B 20.B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BCE 2.CDE 3.ABC 4.ACD 5.AC 6.ACDE 7.ABCDE 8.ABDE 9.ACD 10.BC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物质;运动变化 2.呼吸运动;全身气机;血液运营;津液输布代谢 3.血能气愤;血能载气 4.推动;固摄 5.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6.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 7.骨;筋 8.湿;脾 9.刺痛;固定不移四、判断题(每题1.5分,共1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五、名词术语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即人体的生理机能,重要指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及康复能力。
2.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邪 3.即肝肾同源古人根据五行学说把脏腑与天干相配,则肝属乙木,肾属癸水,故称 4.指机体的阳气大量亡失,致使属阳的功能忽然严重衰竭,出现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5.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六、简答题(每题3分,共15分) 1.①胆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胆汁是肝之余气所化,为精汁胆贮藏精汁,自身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与六腑有别,故属奇恒之腑②但胆也为中空性器官,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的消化,与肝相表里,故为六腑之一 2.肺在五行属金,肺的虚证影响及喉而致失音,谓之“金破不鸣”常见病由于肺阴虚或肺气虚 3.内伤病因是指因人的情志或行为不循常度,直接伤及脏腑而发病的致病因素内伤病因是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的涉及七情、饮食失宜、劳逸过度 4. 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关:①气的防御功能正常,不易发病,即使发病也可驱邪外出,易治愈②气的防御功能低下,易于染病,患病后难愈 5.饮食物各有不同的成分或性味特点,长期的饮食习惯和固定的膳食品种质量,日久可因体内某些成分的增减等变化而影响体质假如饮食品种多样,搭配合理,定期定量,五味调和,脾胃健运,则水谷之精充足,脏腑组织得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体质。
假如长期饮食不节,则必然给体质带来不利的影响,如饮食量少,精血气津液化生局限性,则会导致体质虚弱;嗜食肥甘厚味,助湿生痰,易形成痰湿体质:嗜食辛辣则易化火伤阴,形成阴虚火旺体质;过食咸则胜血伤心,易形成心气虚体质;饮食无度,日久损伤脾胃,易形成形盛气虚体质七、论述题(共30分) 1.①脾胃:脾胃运化,脾气散精转输②肺:肺主行水③肾:肾为水脏,主津液④津液代谢,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各2分,须展开论述,否则扣1/2的分) 2. 结石停聚,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损伤脏腑,使脏腑气机壅塞不通,而发生疼痛,为其基本的特性,其致病特点为:①多发于胆、胃、肝、肾、膀胱等脏腑:肝气,关系着胆汁的生成和排泄;肾的气化,影响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故肝肾失调易于生成结石肝合胆,肾合膀胱,而胃、胆、膀胱等均为空腔性器官,结石易于停留2分)②病程较长,轻重不一:结石多为湿热内蕴,日久煎熬而成,故病程较长;结石大小不一,停留部位不同,临床症状轻重不一2分)③阻滞气机,损伤脉络:结石为有形之邪,易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津液运营,可现局部胀闷酸痛,损伤脉络,可致出血;阻滞气机,不通则痛,可阵发,也可连续,可绞痛,也可隐痛,疼痛部位固定不移,或随结石移动而变化。
发作时剧痛难忍,而缓解时一如常人4分) 3. 中医认为人体内脏、腑、形、窍作为一个系统:心、小肠、舌、脉为心系统;肺、大肠、鼻、皮为肺系统;脾、胃、口、肉为脾系统;肝、胆、目、筋为肝系统;肾、膀胱、耳、二阴和骨为肾系统4分)每个系统都以脏为主,即心、肺、脾、肝、肾分别是五脏系统各自的中心2分)五脏中,心是最高统帅,所以心对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起主宰作用2分) 4. 调整阴阳治则有:①损其有余,又称损其偏盛,合用于阴或阳一方偏盛有余,相对一方未虚的病证1分)②补其局限性,合用于阴或阳偏衰局限性的病证1分)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阴阳并补,回阳救逆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