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地理答题分点描述分析

文***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50KB
约4页
文档ID:55911913
高中地理答题分点描述分析_第1页
1/4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高中地理答题分点描述分析 一、自然地理 (一)气候 1.气候类型 (1)海洋性气候的特征 ①温度极值出现推后 ②年较差小 ③年降水量大④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2.风 (1)风力强弱因素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②下垫面摩擦力大小 ③地形因素(峡管效应等) 3.降水(雨、雾、雪、霜等) (1)影响因素 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②海陆位置 ③地形、地势(迎、背风坡) ④洋流 ⑤天气系统(气旋、锋面、锋面气旋) ⑥海岸线曲直 (2)多雾原因 ①气候湿润,空气中水汽充足 ②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 ③昼夜温差大④凝结核分布量多 5.气温 (1)影响因素 纬度(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 ②大气环流 ③海陆位置 ④寒暖洋流 ⑤下垫面(地面反射率、植被覆盖、地面物质比热容)⑥地形(高度、地势)⑦人类活动(大气成分,地面状况,人为放热)⑧天气状况(云雨量) (2)日较差 ①大气含云量 ②海陆位置 ③地势高低 ④纬度高低 (3)年较差 ①纬度高低 ②海陆位置 ③地势高低 6.光照 (1)辐射强弱因素 ①纬度(太阳高度、昼长) ②天气状况 ③海拔高度 ④空气密度、透明度 (二)地形 1.地形特征 ①地形种类(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②地形分布 ③海拔高度 ④地势起伏 ⑤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2.岛屿分类及特点 ①大陆岛(地壳陷落,地势较高)②火山岛(火山喷发,地势险峻) ③珊瑚岛(珊瑚虫堆积,地势低平) 3.地形成因(1)风化作用 ①物理 ②化学 ③生物 (三)植被 1.影响分布的因素 (1)自然 ①气候 ②地形 (2)人为 ①环保意识 ②开发时间长短 2.热带雨林破坏 ①商业性伐木 ②大型农牧场的开辟 ③采矿业 ④热带迁移农业 3.森林的作用 ①调节气候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保持水土 ④防风固沙 ⑤涵养水源 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⑦稳定大气成分 ⑧吸烟除尘 (四)内陆水 1.水文特征及影响其的因素 (1)径流量大小 ①补给状况 ②气候 ③流域面积、支流多少 ④植被状况 ⑤用水量 (2)径流量季节变化 ①分流量 ②含沙量及其导致的河床高度 ③水库、湖泊、植被的调节作用 (3)含沙量大小 ①植被状况 ②河床坡度 ③土质疏松程度 ④水利工程的建设⑤河流水量 (4)结冰期长短 (5)流速 ①河床坡度 ②流量 ③结冰期 2.水系特征及影响其的因素 (1)流程长短 ①气候 ②地形 ③流域面积 (2)流向 (3)水系归属 (4)河道特征 ①弯曲状况 ②河床深浅 ③河床宽窄 (5)河床落差(6)支流数量、流域面积 (7)水能状况 3.河湖面积减少危害 ①恶化周边气候及生态环境 ②含盐量升高,生物减少 ③周边土壤盐碱化 ④洪涝灾害加剧 4.三角洲的形成 ①入海口泥沙堆积 ②入海口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慢 ③海水顶托作用 5.航运(1)价值高原因 ①径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流速缓慢 ②无结冰期 ③通航里 程长,河道状况良好 ④流域内航运需求量大 ⑤连通位置重要,构成运输网 6.冰川作用 (1)冰蚀作用地形 ①尖峰 ②宽谷 ③冰蚀湖 ④峡湾 (2)冰碛作用地形 ①冰碛湖 ②冰碛平原 7.沼泽形成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降水丰富,蒸发弱 ③多永久性冻土,下渗作用弱 ④凌汛造成的河水泛滥 ⑤缺少蓄水设施 8.地下水 (1)分类 ①承压水 ②潜水 (2)多自流井原因 ①地质向斜构造 ②地下水为承压水 ③山地降水补给 ④进口地域承压水位 9.内外流河成因 ①积水量与蒸发量对比 ②用水量大小 ③流域面积大小,支流多少 ④ 地形地势(低洼,封闭)⑤河流流量 10.河流问题 (1)种类 ①洪涝 ②断流 ③凌汛 ④咸潮 ⑤水土流失 ⑥水污染 (2)洪涝原因 ①流域面积大,支流数量多 ②河道弯曲、起伏 ③流域内植被多 ④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⑤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淤积抬高河床,泄洪能力降低) ⑥围湖造田 (3)洪涝对策 ①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上游调洪) ②利用低洼地蓄洪、泄洪(中游分洪、蓄洪) ③河道整治,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下游泄洪、束水) (4)缺乏水资源措施 ①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 ②提高利用率,减少水污染和浪费 ③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 ④制定法律法规,实行水价调节,提高节水意识 (五)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1)类别 ①地震 ②滑坡 ③泥石流 ④崩塌 ⑤火山爆发 2.水文灾害 (1)种类 ①洪水 ②暴风潮 (2)水污染因素 3.气象灾害 (1)种类 ①台风 ②寒潮 ③干旱 ④沙尘暴 (2)大气污染发生原因 ①污染物的排放 ②净化缓慢(地形封闭,逆温影响) (七)生物 1.品种古老原因 ①位置孤立 ②自然条件单一 ③缺少大型食肉动物 ④生物演化缓慢 (八)海洋 1.影响盐度因素 ①降水量、蒸发量对比 ②径流补充大小 ③洋流 ④结冰与否(相应升 高、降低)⑤海域封闭程度 二、人文地理 (一)人口 1.影响因素 (1)自然 ①气候 ②地形 ③土壤 ④水源 (2)人文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水平) ②产业机构比重 ③城市化 ④开发历史 ⑤交通 ⑥政治、政策 (二)农业(农林牧渔副) 1.地域类型 ①季风水田农业 ②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③热带种植园经济 ④商品谷物农业 ⑤大牧场放牧业 ⑥混合农业 ⑦乳畜业 ⑧游牧业 2.种植业 (1)解决粮食问题措施 ①利用科技提高单产 ②控制人口数量 ③国外进口粮食 ④国外租地种粮 (2)耕地面积 ①国土面积 ②平坦地形面积 ③气候 ④农耕历史 ⑤土壤状况 (3)农作物品质优良条件 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②工业污染少 ③土壤肥沃 (4)国外租地种粮原因 ①本国人多地少,粮食缺乏 ②本国经济发达,资金充足 ③租地国人口少,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落后 ④粮食运输方便、低廉 (5)混合农业优势 ①优良的生态系统能保持土壤肥力 ②能有效安排时间精心农业活动 ③具有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 3.大牧场放牧业 (1)区位 ①气候温和湿润 ②草类茂盛的优良天然牧场 ③土地租金低 ④距海港近 ⑤技术发达(运输、保存) ⑥市场广阔 (2)问题 ①草场退化 ②牲畜品种退化 ③交通压力增大 ④水源短缺 (3)解决措施 ①培育优良品种 ②改善交通条件 ③开辟水源,种植牧草 4.渔业 (1)区位 ①海岸线漫长,海域、大陆架广阔 ②温带气候,光照充足 ③寒暖流交汇 ④河流汇入 ⑤市场需求量大 ⑥水产品在食品结构中比重大 ⑦捕捞技术、设施完备 (三)聚落 1.城市 (1)城市区位因素 ①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 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②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③河流(供水和交通运输) ④资源(大同、大庆、鞍山、克拉玛依、英国伯明翰、美国芝加哥、南非约翰内斯堡)⑤交通(株洲、石家庄、日本筑波)、政治(合肥,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军事(美国波士顿)、宗教(耶路撒冷)、科技(日本筑波)、旅游(黄山、泰安) (2)迁都原因 ①原地城市化问题严重,可分散其职能 ②带动迁入地经济发展 ③迁入地自然条件优越 ④加强对迁入地的开发、管理 ⑤国防安全需求 (3)解决城市化问题措施 ①开发新区,建卫星城 ②加强管理规划,完善城市设施 ③美化环境 (4)新农村建设 ①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化,退耕还林还草) 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③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农产品加工业、商品农业等),加大科技投入 (四)交通 1.铁路 (1)修筑作用 ①连通位置重要 ②完善运输网,缓解交通压力 ③区域经济、文化交流 (2)选线原则 ①地形(平坦,避开起伏地形、河流) ②地质(避开喀斯特地貌、不稳定地质)③气候:(避开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多发地) ④土地(少占耕地)⑤人口(多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⑥远离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2.港口 ①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②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 坡度适当 ③经济腹地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 ④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⑤政策条件(对外开放) 3.航空港区位 ①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②良好的地质 ③少云雾 ④与市内交通联系 便利 ⑤经济发达 (五)工业 1.布局类型 ①煤炭复合型(原料主导) ②临海型(交通主导) ③临空型(科技主导) 2.产业集中区位 ①基础设施建设 ②生态环境建设 ③服务能力高,就业环境良好 ④由 当地特色和优势产业 ⑤区域间联系良好(资源配置,产业整合,市场沟通) 3.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 ①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各业 平衡发展,经济结构多样化)②因地制宜开发资源 ③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区域规划,生态建设 ④完善交通网络 ⑤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 4.盐场区位条件 ①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 ②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 海滩、淤泥质海岸) (六)改造自然设施 1.水库作用 (1)生态 ①调节气候 ②涵养水源 ③净化空气 ④维持生物多样性 ⑤调节河流径流 (2)经济 ①发展产业(养殖、旅游、发电)②保证河流下游灌溉 ③减少自然灾害出现的几率 ④改善河流通航条件 2.水库选址 ①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等口袋形区域 ②地质条件好(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等) ③水量充足 ④减少移民、搬迁,减少淹没居民点 3.运河 (1)选址区位 ①地峡处 ②河流众多处 (2)对经济意义 ①增加经济收入 ②创造就业机会 ③提升区域经济、战略地位 4.发电设施 (1)核电区位 ①常规能源缺乏 ②工业发达,科技雄厚,经济发达 ③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 ④适应性强,原料运输量小 (七)第三产业 1.高新技术产业特点 ①产品体积小,重量轻、附加值高,适合航空、高速公路运输 ② 产品更新周期短,需要快速占领市场 ③产品面向国际市场,需要快速运输 2.商业中心、网点区位 ①便利的交通条件(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 ②商品生 产能力强,商品来源稳定 ③市场或经济腹地广阔 3.卫星发射基地区位条件 ①气象条件(天气晴朗) ③地势平坦开阔 ④单位面积人口 密度低,地广人稀 ⑤交通便利 ⑥满足国防安全 4.旅游业意义 ①拉动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 电、金融、房地产等) ②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提供就业机会 ③促进文化交流、融 合 ④促进环境保护(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八)节能减排 1.措施 ①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 ②提高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限制高能 耗产业发展 ③发展循环、低碳经济,治理污染物 4 / 4。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