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燃料与燃烧》复习学案(新版)鲁教版一、知识梳理1、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物质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1)物质具有 (2)与 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移走(或隔离)____ __ (2)隔绝__ ___ (3)降低___________3.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_ __而引起爆炸2)影响可燃物燃烧程度的因素①可燃物与氧气的_ _越大,燃烧越剧烈;②氧气的_ __越大,燃烧越剧烈4.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_热量__的变化,在化学反应中有的需要_ __热量,称为_ __现象;有的需要_ __热量,称为_ _现象5.化石燃料(1)化石燃料通常是指生活中使用的_ __、_ __和_ __。
它们属于_ __能源①煤:主要含有_ __元素,还含有_ __元素和少量的_ _等元素②石油:主要含有_ __两种元素③天然气:主要成分是_ __2)燃料的充分利用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一是_ __;二是_ __5、石油的分馏属于_________变化煤的气化、煤的焦化、煤的液化属于________变化6、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 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固体二氧化碳俗称 7、 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CO2不能 ,不能 ,不能供呼吸(2)CO2跟水反应:试液由______色变_______色,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O2与氢氧化钙反应: 现象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 CO2与氢氧化钠反应: 现象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 。
4)CO2与碳反应: 化学方程式______ 8、 CO2 用途: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来_________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且没有毒性,可用作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的_________在农业生产上,二氧化碳是最好的________二氧化碳还是生产尿素、甲醇、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等的_________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小结:1.实验室制取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比较 O2CO2药品反应原理药品状态和条件发生装置或或收集装置收集方法及适用原因(1) (2) 验满方法(1)(2)检验方法2.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对比(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比较(2)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比较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跟水反应 不反应/跟石灰水反应 /不反应跟氧气反应 跟金属氧化物反应(暂不研究) 毒性无毒 二、中考回顾【例1】(xx,江西)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的是( )【例2】(xx,衡阳)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木材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C.用扇子扇煤炉,越扇越旺——供给燃烧所需的足够氧气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例3、(xx。
东营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编号仪器名称:① ;⑧ 2)当制取较多量CO2时,制取装置的仪器组合是 (选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资料:1、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2、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生成氨气3、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到氨气变蓝色;氨气遇到浓盐酸时冒白烟(生成NH4Cl固体)I、制取氨气的装置与实验室用 (选填“高锰酸钾”或“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相同,还缺少的仪器名称是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II、若用右图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 端(选填“m”或“n”),检验氨气集满的方法是 。
4)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例4.(xx广东)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叮能发生爆炸右下图是某同学的改进装置,请回答: (1)题19-1图是可燃性气体的洗气改进装置,检查 它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向导管a处 , 若 则气密性好;若在导管a处通人可 燃性气体,在导管b处连上尖嘴管并松开止水 夹,点燃,即使气体不纯也不会爆炸,可见此装置的作用是 (2)用题19-2图尖嘴管导出可燃性气体并点燃,也不会使管中气体爆炸,其原理是铜丝或水可以. 例5:(xx泰安)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三、展望中考1.(xx,南宁)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B.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C.把木柴架空,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触空气而燃烧得更旺D.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3.(xx,汕尾)从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漏 D.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5.(xx肇庆市)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6.(xx成都)能用物理变化现象解释的是( )A.水壶烧水出现水垢 B.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C. 切开苹果后,切面不久变暗 D.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8、(xx眉山)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石油、天然气 B、实验室用CaCO3和稀H2SO4反应制取CO2C、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选择燃料应从资源、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滤11. (xx枣庄)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12.(xx内江)当前我国环境保护部正在着力推进以防治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不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是A.大力发展煤炭发电 B.大力植树造林 C.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D.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13(xx株洲)两个软塑料瓶中分别充满CO和CO2两种无色气体,下列试剂不能将二者鉴别出来的是( )A.澄清石灰水激 B.水 C.紫色石蕊试液 D.氯化钠固体14.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1)下列物质:天然气、氢气、乙醇、汽油、柴油,其中属于最清洁的燃料的是_ _2)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可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为_ __3)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_ __;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_4)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燃料燃烧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做饭、取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15、(xx临沂)xx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
从进来经常发生的雾霾天气看治理污染刻不容缓⑴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等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⑵ 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物质中不会形成PM2.5的是__________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⑶ “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_____A.节约纸张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17.(xx福州)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1)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2)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4)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8.(xx大连)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抽取和性质实验1)用装置A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长颈漏斗末端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 2)将二氧化碳通入装置B中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19.(xx.成都)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选填“b”或“c”)相连接。
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时 ,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 21.(xx.莱芜市)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
请看图回答问题:(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 2)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 、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 ;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22.(xx.佛山市)小忻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铁架台等仪器省略)制备CO2和验证CO2能与NaOH反应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2)请补充画出装置C中a、b导气管(3)小意分析实验后,发现此装置有明显不足,至少应添加一后冼气瓶F,你认为应该在_____(填装置编号)之间加入装有______(填试剂编号)洗气瓶Fa.浓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 饱和NaHCO3溶液 d.饱和Na2CO3溶液(4)打开止水夹K1,检查气密性,加入药品开始实验,当观察至装置E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确定装置C收集满CO2(5)当装置C中收集满CO2,关闭止水夹K2,把注射器D中的5mL浓的氢氧化钠压入到装置C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同学认为证明CO2与 NaOH反应,还应把注射器内D中浓NaOH溶液换成________,再做一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xx.达州市)(6分)实验室要制取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根据以下装置回答下列问题⑴发生装置应选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⑵用F装置而不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⑶若用G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a或b)⑷若要用C装置来干燥二氧化碳,C装置中应盛放的物质是 ⑸D装置通常用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24、(xx.东营)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B、用图2所示的装置加热蒸发NaCl饱和溶液制备NaCl晶体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O2气体D、在实验室中,用图4所示装置除去少量黄河水中的泥沙25.下列有关气体的制取装置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26.(xx杭州)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
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 ,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 27.(xx福州)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构成2)认识物质的性质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3)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 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 。
3)认识物质的制法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4)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 (写名称)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4)辩证地认识物质①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 (写化学式)②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 (举一例)28.(xx.达州市)(6分)实验室要制取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根据以下装置回答下列问题⑴发生装置应选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⑵用F装置而不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⑶若用G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a或b)⑷若要用C装置来干燥二氧化碳,C装置中应盛放的物质是 ⑸D装置通常用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